引言
题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种文章样式。清代段玉裁(1735—1815年)《说文解字注·足部》“跋”中谓:“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可见题跋原是书写于书籍、书画、碑帖等载体前后的说明与评论文字,后也单独另写成篇,逐渐成为一种文体。据毛雪《古代题跋文体源流述略》,北宋欧阳修(1007—1072年)有“杂题跋”二十首,首创了“题跋”这一文体名称。
关于题跋的分类,张相(1877—1945年)在《古今文综评文·跋》中将题跋分为故籍、书体、诗文和图画四种:“综其流别,约分为四:捃逸抽秘,考订丛残,是曰故籍之属;一帛一缣,望古遥集,是曰书体之属;文章不朽,性命与契,是曰诗文之属;摩挲尺幅,暇思渊渊,是曰图画之属。”王晓骊认为,书体题跋与图画题跋有很大的相似性,常放在一起辑录,并可统称“书画题跋”,此外,她认为在张相所分四类之外,还应增加“金石题跋”一类。在欧阳修的“杂题跋”二十首中,《跋晏元献公书》《跋李西台书》《又跋李西台书》《跋李翰林武昌书》《跋杜祁公书》《跋观文王尚书举正书》《跋薛简肃公奎书》《跋醉翁吟》《跋三绝帖》是“书体题跋”,《题薛公期画》是“图画题跋”,从撰写的内容与格式来看,书画题跋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可归之一类。
关于题跋产生的时代,罗灵山在《题跋三论》中提到,题跋可分为“跋尾”,即六朝至唐人的书画文籍鉴定;“题后”/“书后”,人们随笔写在文章、书画、典籍末尾的文字。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将题画诗文分为四种,即画赞、题画诗、题画记和画跋。画赞产生于战国时代;题画诗和题画记开始于六朝,流行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之后;画跋在唐代出现了端绪,宋代后成为主流。王晓骊也提到,题跋大致成熟于北宋文人画兴起之时。
综合来看,实物和文献表明,宋元时代是书画题跋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因此,本书主要围绕这一时期进行论述。狭义的书画题跋指书画实物中的题记与跋尾,广义的书画题跋也包括鉴定押署、题写款识、印章附字、题写画名等方面。为求清晰,本书主要围绕狭义的题跋进行论述,同时也涉及广义的题跋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