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寅书帐
听桐庐残草一册 〇·一〇 一月三日
陆放翁全集三十六册 一六·〇〇
古学汇刊第七期二册 一·〇五 一月十一日
六朝人手书左氏传一册 〇·四〇 一月十八日
林和靖手书诗稿一册 〇·四〇
祝枝山手书艳词一册 〇·三〇
吴谷人手书有正味斋续集之九一册 〇·四〇
唐人写本唐均残卷一册 一·〇〇
元和姓纂四册 一·〇〇 一月二十四日
春晖堂丛书十二册 四·〇〇
徐孝穆集笺注三册 三·〇〇 一月二十七日二七·六五〇
影北宋本二李唱和集一册 一·〇〇 二月一日
陈氏重刻越中三不朽图赞一册 〇·五〇
百孝图二册 一·〇〇
朱氏重刻平津馆丛书四十八册 一四·〇〇
十万卷楼丛书一百十二册 一九·〇〇 二月八日三五·五〇〇
梁闻山书阴符经一册 〇·一五 三月十五日
翁松禅书书谱一册 〇·四〇
宋元名人墨宝一册 〇·六〇
小万卷楼丛书十六册 四·五〇 三月二十九日五·六五〇
古学汇刊第八期二册 一·〇五 四月四日
两浙金石志十二册 二·四〇
法句经一册 〇·一三 四月十八日
三教平心论一册 〇·一三
阅藏知津十册 二·〇〇
选佛谱二册 〇·三一二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三册 〇·九〇
华严经合论三十册 五·七二 四月十九日
华严决疑论二册 〇·二八六
维摩诘所说经注二册 〇·三五一
宝藏论一册 〇·〇五二 一三·三三一
般若灯论三册 〇·六五 五月十五日
大乘中观释论二册 〇·三九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册 〇·一四三
十住毘婆沙论三册 〇·七二八
神州大观第五期一册 一·六五 五月十九日
中国名画第十七集一册 一·五〇 五月二十三日
华严眷属三种一册 〇·一〇四
思益梵天所问经一册 〇·二〇八 五月三十一日
金刚般若经六种译一册 〇·一九五
金刚经心经略疏一册 〇·一三六
金刚经智者疏心经靖迈疏合一册 〇·一四三
八宗纲要一册 〇·一二八 五·九七四
大乘起信论梁译一册 〇·〇七八 六月三日
大乘起信论唐译一册 〇·〇七八
大乘起信论义记二册 〇·四一六
释摩诃衍论四册 〇·五九八
发菩提心论一册 〇·〇七八
显扬圣教论四册 〇·七八〇
破邪论一册 〇·一一七
护法论一册 〇·〇七一
折疑论二册 〇·二〇八
一乘决疑论一册 〇·〇七一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三册 〇·五二〇
三宝感通录一册 〇·二三四
清重刻龙藏汇记一册 〇·二三四
贤首国师别传一册 〇·〇五 六月六日
心经金刚经宗泐注一册 〇·一一四
心经直说金刚决疑一册 〇·一五〇
心经释要金刚破空论一册 〇·一五〇
心经二种译实相 文殊般若经合一册 〇·〇八五
金刚经宗通二册 〇·一八〇
佛教初学课本一册 〇·一三六四·四七六
四十二章经等三种合本一册 〇·〇四五 七月四日
贤愚因缘经四册 〇·六七六
国学汇刊第九期二册 一·〇五〇
过去现在因果经一册 〇·二三四 七月十一日
楼炭经二册 〇·二四七
四谛等七经同本一册 〇·〇七一
阿难问事佛等二经同本一册 〇·〇五二
唐高僧传十册 一·九五〇
曹集铨评二册 一·〇〇 七月二十二日
中论二册 〇·三七二 七月二十八日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册 〇·二四一
大方广华严著述集要十二册 二·二六二
肇论略注二册 〇·三二七
瑜伽师地论五册 二·六〇〇 七月二十九日
镡津文集四册 〇·七八〇
起信论二种译二册 〇·一五六一三·〇一八
续原教论一册 〇·一〇四 八月八日
宋高僧传八册 一·五六〇
明高僧传二册 〇·二七三
老子翼四册 〇·六五 八月二十三日
阴符等四经发隐一册 〇·一八二
定本墨子闲诂八册 三·〇〇 八月二十七日
汪龙庄遗书六册 二·〇〇
驴背集二册 〇·六〇八·三七〇
泛梗集二册 陈仲骞赠 九月一日
十二因缘四经同本一册 〇·〇五八 九月六日
起信论直解一册 〇·二〇八
林间录二册 〇·二八六
佛说般泥洹经二册 〇·五〇
佛说大方广泥洹经二册 〇·五〇 九月八日持赠许季上
入阿毗达磨论二册 〇·五〇
严氏诗缉十二册 一·五〇
付法藏因缘经五册 一·〇〇 九月七日
阿育王经五册 一·〇〇
憨山道德经解二册 〇·二八 九月十二日
憨山庄子内篇注二册 〇·三一〇
备急灸方附针灸择日编集二册 〇·二〇
长阿含经六册 一·〇一四 九月十六日
般若心经五家注一册 〇·一一七
龙舒净土文一册 〇·二四七
善女人传一册 〇·一五六
金刚般若密经论一册 〇·一八七 九月十七日
辨正论三册 〇·三七四
十八空百广百论合刻一册 〇·一五四
古今佛道论衡录二册 〇·二四二
广弘明集十册 一·七六
菩提资粮论一册 〇·一五四 九月十九日
大安般守意经一册 〇·〇八四 九月二十六日
中阿含经十二册 二·五二〇
阿毗昙杂集论三册 〇·五二八
肇论一册 〇·一三〇
一切经音义四册 一·〇〇
说文发疑三册 〇·四六〇 九月二十七日一五·一七八
中心经等十四经同本一册 〇·一二 十月九日
五苦章句经等十经同本一册 〇·一六八
文殊所说善恶宿曜经一册 〇·一〇〇
丽楼丛刻七册 三·〇〇 十月十日
双梅景闇丛书四册 二·〇〇
唐人小说六种二册 一·〇〇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二册 一·〇〇
大萨遮尼乾子授记经二册 〇·三三六 十月二十五日
释迦成道记注一册 〇·一〇〇
天人感通录一册 〇·〇六〇
法海观澜二册 〇·三三六
居士传四册 〇·八四〇
陈氏本说文解字附通检十册 二·〇〇
谢宣城集一册 〇·二五〇一一·三一〇
复古编三册 〇·八〇 十一月七日
古学汇刊第十编二册 一·〇五
说文校议五册 二·〇〇 十一月十五日
说文段注订补八册 二·〇〇
陶靖节诗集汤注一册 〇·二〇 十一月二十八日
仇十州飞燕外传图一册 一·六〇 十一月二十九日
黄瘿瓢人物册一册 〇·九六〇八·六一〇
支那本大小乘论静至逸字共七册 二·〇〇 十二月五日情字二册于七日赠许季上
三论玄义一册 〇·一〇四 十二月六日
神州大观第六集一册 一·七五〇
晋唐楷帖四十种四册 一〇·一五 十二月九日
续楷帖三十种四册 六·七〇
尔雅正义十册 一·〇〇 十二月二十日
泰山秦篆二十九字一册 〇·二五
汉石经残字一册 〇·二〇
东海庙残碑一册 〇·四〇
天发神谶碑一册 〇·四〇
明拓汉隶四种一册 〇·六〇 十二月二十七日
汉刘熊碑一册 〇·三〇
魏黄初修孔子庙碑一册 〇·二五
匋斋藏瘗鹤铭二种一册 一·〇〇
水前拓本瘗鹤铭一册 〇·四〇
黄石斋夫人手书孝经定本一册 〇·三〇
文衡山书离骚真迹一册 〇·三五 十二月三十日
文衡山自书诗稿一册 〇·二一
王觉斯诗册一册 〇·一四五
王良常论书賸语一册 〇·一四
王梦楼自书诗稿一册 〇·一四
沈石田移竹图一册 〇·三五
张樗寮华严经墨迹一册 〇·三五
黄小松臧汉碑五种五册 一·二〇二八·七八九
总计一七七·八三四,较去年约减五分之二也。十二月卅一日夜记。
[1] 热河文津阁书 指《四库全书》。此书乾隆四十七年编成后抄写七部,其中一部藏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共三万六千多册。教育部拟充实京师图书馆,将之调京后,被内务部截取。经多次交涉,于次年9月移交教育部。
[2] 德律风 英语Telephone的音译,意为电话。
[3] 《劲草》 历史小说,俄国阿·康·托尔斯泰著。周作人留日时自英译本重译,鲁迅曾予帮助并作序。此时鲁迅为之投寄中华书局,不久被退回。
[4] 《炭画》 中篇小说,波兰显克微支著。周作人留日时自英译本重译。曾先后投寄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未被采用。经鲁迅与上海文明书局联系后于本年4月出版。
[5] 应试知事 袁世凯在复辟帝制过程中,令教育部与内务部联合举办“县知事考试”。第一届考试在1914年2月15日举行,应试者需三人作保。1914年至1915年曾先后举办考试多次,其间辗转托请鲁迅作保者三十多人。
[6] 世瑛来开学 指由鲁迅为之开蒙。旧时儿童至学龄,常请饱学长者为之上第一次课,谓之开蒙。鲁迅当日教了“天”、“人”及“许世瑛”共五字。
[7] 纪念日 指“统一纪念日”。参见本卷第51页注〔3〕。
[8] 写孙志祖谢氏《后汉补逸》起 《后汉补逸》即《后汉书补逸》,鲁迅于3月14日抄毕。
[9] 《儿童之绘画》 论文。英国张伯伦(A.F.Chamberlain)所著《儿童》一书中的一节。该书系鲁迅1913年9月从日本相模屋购得。
[10] 孔教会中人举行丁祭 孔教会,1912年秋陈焕章等在上海发起成立,邀康有为任会长。总会后迁至北京。曾发行《孔教会杂志》。“丁祭”,每年仲春或仲秋的上旬丁日举行的祭孔典礼。
[11] 国库券 1912年5月,北洋政府财政部公布“国民公债筹集办法”,开始发行国库券。
[12] 藏经书院 日本出版机构,1902年由滨田竹坡创设于东京。1902年至1912年间出版《大日本校订训点大藏经》、《大日本续藏经目录》等。
[13] 丸善 指丸善书店,即丸善株式会社。日本东京的一家大书店,除发行新书刊外,还经营代办欧美书刊。鲁迅留日时常往该店购书。回国后仍托其邮购图书。
[14] 录《云谷杂记》 鲁迅在上年6月1日抄毕《云谷杂记》(《说郛》本)后,陆续校订并作批注。本日开始誊清,22日写毕,成为定本。
[15] 指誊清1912年春在南京时的自抄本《沈下贤文集》。至5月24日誊完。
[16] 孔社 袁世凯扶植的一个尊孔团体,1913年4月成立于北京。本年4月举行成立周年纪念活动。
[17]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 会场设在教育部礼堂等处,按展品省份分为十一展室,展出字画、刺绣、编织、玩具等,展期一月。其间鲁迅常往值班。
[18] 《约法》 指《中华民国约法》。这部约法改《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废国务院改设总统府政事堂,为袁世凯恢复帝制作准备。
[19] 文节公 即戴熙(1801—1860),字醇士,清钱塘人,书画家。太平天国攻陷杭州时,赋绝命诗投池自尽,谥文节。
[20] 儿童艺术审查会 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闭幕后,教育部即指派鲁迅、陈师曾等负责评审优品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鲁迅等本月25日开始评选,6月24日结束。评出甲等奖一五一人,乙等奖四二三人。
[21] 《希腊牧歌》 杂文,周作人于本月20日作。
[22] 角黍 即粽子。
[23] 即草莓。
[24] 至豫章学堂看屋 拟为京师图书馆觅新址。鲁迅与前青厂图书分馆馆长关来卿一起四出寻屋。
[25] 指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该会系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而举行,1915年1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闭幕后,从展品中选出一〇四种共一二五件,交中国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运往展出。
[26] 《异域文谭》 日记又作《异或文谈》,此稿《庸言报》未见刊出。疑为周作人关于希腊文学的几篇文章,鲁迅抄改后,于1915年集为《异域文谭》一书,由绍兴墨润堂印行。
[27] 三叶虫僵石 三叶虫,上古生物,盛于寒武纪,灭于二迭纪,距今二亿三千万年前。僵石,化石。
[28] 為替券 日语:汇票。
[29] 《炭画》约言 即本年1月16日鲁迅代表周作人与上海文明书局代表订立的印行《炭画》合同。
[30] 此二帖均系周作人录自《嘉泰会稽志》,共四页,寄鲁迅供整理《会稽郡故书杂集》之用,稿现存。
[31] 《典录》 即晋代虞预所撰《会稽典录》,原书佚。鲁迅从《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出,并作《〈典录〉序》,后均收入《会稽郡故书杂集》。序文现编入《古籍序跋集》。
[32] 即周谧,又名静子。
[33] 《会稽旧记》 即晋代贺循所撰《会稽记》,原书佚。此系周作人遵鲁迅嘱从《宝庆会稽续志》、《会稽三赋注》等书中辑出,鲁迅整理重抄后,曾作《贺循〈会稽记〉序》,后均收入《会稽郡故书杂集》。序文现编入《古籍序跋集》。
[34] 《会稽先贤传》 原书佚。此系周作人遵鲁迅嘱从《太平御览》、《初学记》等书中辑出,鲁迅整理重抄后,作《谢承〈会稽先贤传〉序》,后均收入《会稽郡故书杂集》。序文现编入《古籍序跋集》。
[35] 金陵刻经处 日记又作南京刻经处。清末居士杨文会创办于南京成贤街。专事刻印佛经,规模大而校刻精确。所刻佛经在亚洲各佛教国很有影响。
[36] 拟刻《百喻经》 鲁迅为祝母寿,托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一百册,前后共汇款六十元,1915年1月印成。余资六元拨刻《地藏十轮经》。
[37] 进叙四等 按当时《中央行政官官等法》,除特任官外,官分九等,佥事属荐任官,有四五两等。鲁迅原为五等官,现提至四等。
[38] 写《志林》四叶 鲁迅校录后并作《〈志林〉序》。序文现编入《古籍序跋集》。
[39] 至钱粮胡同谒章师 1913年8月,章太炎因共和党事务由上海赴北京,遭袁世凯软禁。先禁于一所已废军校,后移龙泉寺。1914年6月,章太炎绝食抗议,遂移东城钱粮胡同。鲁迅等弟子常往探视。直至1916年袁世凯死后,章才获释。
[40] 观象台 我国古代观测天文和气象的机构,明清两代属“钦天监”管理,在北京建国门内。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1912年改称中央观象台,归教育部管辖。
[41] 《闺情》 小说,希腊蔼夫达利阿谛思著。周作人将它与另两篇译文以《新希腊小说三篇》为题,发表于1914年12月出版的《社丛刊》第二期。
[42] 工业专门学校 即国立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在北京西四牌楼祖家街,设有机械、电机、机织、应用化学等科。
[43] 文官甄别合格证书 经文官高等委员会甄别核准,发给鲁迅教育部佥事合格证书。
[44] 西什库第四中学 在北京西安门内西什库后库,创立于1906年,1912年9月更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
[45] 乡土研究社 日本杂志社。1913年3月柳田国男创立,出版民俗研究杂志《乡土研究》,1917年3月停刊。
[46] 高等师范附属小学 即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12年成立,校址在厂甸。
[47] 古物陈列所 属内务部,1914年10月11日开幕,展出承德清行宫及沈阳清故宫两处所藏文物古玩。
[48] 刻书条例 指绍兴许广记刻书铺刻印《会稽郡故书杂集》的协议。
[49] 《会稽郡故书杂集》草本 鲁迅10月21日作序后,于10月30日将序寄周作人;是日和12日将草本与初稿寄回绍兴,交许广记刻书铺刻印。
[50] 《儿童观念界之研究》 日本高岛平三郎(1865—1947)作。译文发表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1915年3月)。
[51] 储蓄票 当时财政部为缓解财政困难,委托新华银行发行储蓄票一千万元。原定三年内分三次抽签返还,后延期返还并贬值。
[52] 湖北赈捐 1914年秋,湖北江汉、襄阳等三十余县水、旱、虫灾严重,仅汉川等四县灾民即多达六十万人。9月19日,湖北省向北京政府请求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