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之家: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读

现在出版萧伯纳的作品并不是一件时髦的事。萧伯纳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标志,似乎在时间上距离我们的时代已经非常遥远,但他文学成就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精神遗产,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出我们的视野。此次出版萧伯纳的作品,是因为他的那些经典作品会为我们观察社会的角度和艺术创作的方式带来不可估量的启迪与帮助。

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萧伯纳,是继承了易卜生又指引了布莱希特的一代戏剧大家。他的作品讽刺尖锐,同时感人至深,比起易卜生或契诃夫,他在创作上具有更强烈的幽默感,并且对高尚的道德有着更坚定的信仰,这使得他成为20世纪初唯一一位没有陷入悲观与绝望的剧作家。他所倡导的戏剧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创作观念,推动了20世纪戏剧的理性转向,对许多国家的戏剧产生过重要影响。

戏剧从原始时代起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承载着历史、社会与人性,戏剧欣赏变成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漫长的戏剧发展史中,萧伯纳无疑是一位先驱者、觉醒者、思想者。在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明都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的时代,那些在历史岁月里影响过我们的思想,那些在基础文明的范畴内起到过推动作用的艺术,至今仍是一切文艺的基础。

萧伯纳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自我约束力的天才,他的大部分戏剧作品已进入经典剧目之列,至今不衰。无论戏剧以何等的形式、何等的技巧出现,以萧伯纳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剧作,依然是无与伦比的基石。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妙优美的戏剧语言、复杂多变的艺术样式,是“萧伯纳式”戏剧的独特所在。萧伯纳的创作生涯持续60年有余,除了五部长篇小说和大量评论文章外,萧伯纳一生创作了几十个剧本。其中《卖花女》在1964年改编成电影《窈窕淑女》,当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音乐等八座金像奖。萧伯纳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且跨越时间的长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纵观西方戏剧发展史,萧伯纳的作品在他所处的时代敢于为民众发声,证明他无疑是一位觉醒者和思想者。萧伯纳的人生也证明了他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天才,幼年时期积攒的雄厚的文学功底,让他在戏剧创作中展现了丰富的技巧和创作手段,这些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有着现今的戏剧创作可以汲取的诸多元素。

1950年11月2日,在赫特福德郡埃奥特,94岁的萧伯纳在病痛中离开了这个世界。萧伯纳一生创作了60余部戏剧,他强调戏剧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演绎不同人物的人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众的道德水平。他在戏剧中宣扬易卜生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他为改变社会思想、助力人们的道德水平提升而创作了一生,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是他为这个世界带来的不可磨灭的痕迹。而萧伯纳和他那独一无二的思想,则需要从他那独一无二的人生讲起。

1856年7月26日,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他的父亲卡尔年轻时曾在铁厂工作,而后又在政府机构中担任闲职,40岁结婚时,因几次生意失败几乎身无分文。而萧伯纳的母亲伊丽莎白虽出身高贵,却为躲避她专横的姑妈而与萧伯纳贫穷的父亲结婚,这也让她失去了继承遗产的权利。一次在与嗜酒如命的丈夫争吵后,她离家出走,前往伦敦,并向当地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学习音乐,“在音乐方面找到了一个虔诚的职业”。由于萧伯纳母亲对音乐的狂热,年幼的萧伯纳在一种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这种熏陶使萧伯纳的一生都是文艺的。无论是经常在家排练歌剧的母亲与姐姐,还是与萧伯纳一家同住的音乐教师约翰,都让幼小的萧伯纳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丰富的音乐知识,而这也使得萧伯纳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他后来成为伦敦的一名优秀的艺术评论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萧伯纳在韦斯利教派学校学习时,开始阅读大量与古典艺术相关的作品,这一经历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幼年的萧伯纳酷爱读书,从《一千零一夜》《鲁宾孙漂流记》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从达尔文到诸多的科学、哲学著作,不一而足。在同时代的作家里面,他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其他人。他的想象力没有因为生活受到任何的束缚,他每天都在做着创作前的准备。

虽然年幼的萧伯纳并没有遭受挨饿受冻之苦,但并不优渥的家庭环境还是让中学毕业的萧伯纳放弃读大学,早早地奔波求职、谋求生计,而这也使得他更为真实全面地接触了当时伦敦各个阶层的形形色色的人,并为他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物素材。1871年10月,他离开学校,在都柏林一家土地代理公司当了一名初级职员,在那里他努力工作,很快就当上了首席出纳。但萧伯纳不喜欢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1876年,萧伯纳毅然辞去了在都柏林的工作,前往伦敦去追求他的艺术理想。在伦敦,萧伯纳和早在1872年就与他父亲分开的母亲和姐姐住在一起,在这里,两位女人强烈反抗局限她们的性别归属思想,对萧伯纳后来的创作影响深远。

初到伦敦的萧伯纳免费住在他母亲位于南肯辛顿的房子里,但他仍然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萧伯纳找到了一份办公室的工作。在此期间,他获得了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大英图书馆的前身)的读者通行证,艰辛的生活没有打碎萧伯纳的文学梦想,他最终决定不再从事任何工作而专心写作。随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度过的,在这里,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1878年,他第一次尝试创作小说,是一部关于宗教主题的讽刺作品。这部小说没有完成就被放弃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写小说。他的第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未成年时期》(1879年)无法吸引出版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终得问世。1879—1880年,他曾短暂受雇于新成立的爱迪生电话公司,并像在都柏林一样获得了迅速的晋升。然而,当爱迪生公司与竞争对手贝尔电话公司合并时,萧伯纳却没有在新机构中谋求一席之地。此后,他从事全职作家的职业,相继完成了《无理之洁》《孤僻的社会主义者》等小说,但这些小说在当时无人赏识。

在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经济发展低迷,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大多数英国人只能生活在贫困之中。1882年9月5日,萧伯纳参加了在法林顿纪念堂举行的会议,政治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发表了演讲。萧伯纳接着读了乔治的《进步与贫困》,这本书唤醒了他对经济学的兴趣,他开始参加社会民主联盟(SDF)的会议,在那里他发现了卡尔·马克思的著作,此后的1883年他花了大量时间阅读《资本论》,并彻底倒向了社会主义。从1880年起的12年里,萧伯纳在伦敦的每一个角落向着各式各样的听众宣扬着社会主义,并同时加入了改良思想团体费边社,在整个19世纪80年代,费边社的规模一直很小,它所传递的温和信息经常在更刺耳的声音中被忽视。1889年,萧伯纳编辑的《费边社会主义随笔》的出版,使其名声大噪。萧伯纳也提供了其中两篇随笔。虽然萧伯纳并非全盘接受费边社所有的政治主张,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此时对英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见解。

萧伯纳从1879年到1883年先后完成了五部小说的创作,却没有获得成功。从1895年到1898年,萧伯纳成为他的朋友弗兰克·哈里斯编辑的《星期六评论》的戏剧评论家。和在《世界报》上一样,他也用了“G.B.S.”作为署名。萧伯纳同时为几家报纸杂志撰写评论文章,这个时期,因为工作便利,他和艺术界、评论界的很多人士交往,他交往的对象还包括那个时期一些著名的作家和演员。在萧伯纳发表的文章中,他反对维多利亚时代戏剧的人为陈规和虚伪,呼吁创作反映真实思想和真实人物的戏剧。这时,他已经认真地开始了他的剧作家生涯。

萧伯纳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是他在伦敦结识了威廉·阿契尔。阿契尔翻译的易卜生的戏剧对萧伯纳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不仅没有在英国获得好评,反而遭到了种种指责,然而萧伯纳却成为易卜生戏剧的支持者,并竭力为易卜生戏剧呐喊与传播。因此,在萧伯纳早期的戏剧创作中,易卜生成为对他戏剧创作影响深远的人。不能不说,在西方戏剧发展史上,萧伯纳堪称改革者的先驱,正如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那一批提前觉醒、敢于向旧的制度挑战的思想者们。从这时起萧伯纳一直都在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他认为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载道”的,他一直信奉并坚持这一创作原则。

萧伯纳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利用戏剧这一很长时间内大众接受故事的主要来源,无情地揭露潜藏的社会矛盾,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沦丧,并对社会陋习予以抨击。在戏剧创作中,萧伯纳创造性地接纳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创作技巧,并在1891年发表了影响世界的戏剧理论性著述《易卜生主义的精髓》,萧伯纳在书中特别强调戏剧的功能就是揭露社会问题,从而帮助找到社会堕落的根本原因。萧伯纳认为易卜生的“社会剧”诉诸观众的良心,让观众看后对生活有新的认识、新的启迪。他早期的戏剧《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即是利用这一理念创作的,在这两部作品中,萧伯纳以揭露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独特思想和主张作为首要目标,展现了当时英国伦敦贫民窟和伦理关系的问题。

从1892年起,萧伯纳的戏剧创作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萧伯纳由于“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蕴含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萧伯纳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批评方面,大致说来是侧重传统道德与宗教意义的,而萧伯纳则通过创造性地接受易卜生的剧作技巧,特别强调了戏剧艺术的道德教诲功能。萧伯纳认为戏剧题材必须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剧作家更需要阐明其创作所蕴含的道德思想、社会意义等内涵,他的作品大胆讨论当时敏感的社会问题。萧伯纳通过继承并发扬易卜生将理性思辨转换成戏剧情节、并将充满理性的问题融入剧中的戏剧创作技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20世纪英国戏剧的发展与繁荣。

萧伯纳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是1915年11月的《青年杂志》1卷3号上,陈独秀在他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中称:“现代欧洲文坛第一推重者,厥唯剧本,诗与小说退居二流。以其实现于剧场,感触人物愈切也。……剧作名家若那威之易卜生,俄罗斯安德雷甫[L.N.Andreyev,今尚生存],英人王尔德、白纳少……皆其国之代表作家,以剧称名于世界者也。”胡适在1916年12月《新青年》上的《藏晖室札记》中再一次提到:“自伊卜生(Ibsen)以来,欧洲戏剧巨子多重社会剧,又名‘问题剧’(Problem Play),以其每剧意在讨论今日社会重要之问题也。业此最著者,在昔有伊卜生(挪威人),今死矣,今日名手在德为赫氏,在英为萧伯纳氏(Bernard Shaw),在法为白里而氏。”

1921年,萧伯纳的剧作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华伦夫人的职业》在上海上演,可这次演出是失败的。这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将原汁原味的西洋话剧搬上中国舞台的尝试。尽管首演最后只剩下四分之一的观众,但萧伯纳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萧伯纳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被看作是正义的追求者和弱者的代言人,他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中国士大夫的形象十分契合,极强的道德感、正义感启发了许多知识分子。

萧伯纳在爱尔兰度过了他人生的前20年,他来到英国时正是维多利亚时代由盛而衰的时期。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科学发明浪潮汹涌,人们信仰科学进步。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众多,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并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自然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在看似繁荣的背后,是越演越烈的生存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道德问题。欧洲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对英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19世纪末期,阶级的分化导致少数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人们眼里成为虚伪的摆设。在一个时代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中,萧伯纳开启了他的新戏剧之路,萧伯纳的作品向维多利亚时代的唯美主义发起了挑战,他本人也成为英国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上半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

萧伯纳的戏剧创作总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91—1900年),萧伯纳的创作主要为社会问题剧,如《不愉快的戏剧》《愉快的戏剧》等10个剧本。在这一时期,其剧本创作始终坚持着“戏剧有重要的社会使命,而不仅仅为了消遣”的戏剧理论。《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而《凯撒和克里奥佩特拉》则通过去除传统史诗传说中的虚幻部分,将凯撒大帝写得丰富而具体,践行了萧伯纳“只有一个强烈感到自己时代存在的人才能了解过去时代”的基本观点。

第二阶段(1901—1913年),这一时期是萧伯纳对伦理道德问题进行自觉探索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萧伯纳创作了如《人与超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等20个剧本,这一时期萧伯纳在他的剧本中创作了多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如《卖花女》中的语言学家赫金斯、卖花少女艾莉莎,《巴巴拉少校》中的德沙夫特等,通过对人物典型的伦理身份、伦理环境的塑造来思考伦理身份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这一时期的题材也展现出艺术创新、题材多样的特点。通过反对当时流行的关于经济关系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认为赢得声誉是靠坚持不懈的斗争而迫使观众思考他们的伦理道德的结果。萧伯纳在这一时期的剧作中展示出对“伦理身份”的极大关注。这一时期的诸多剧目在伦敦剧院成功上演,这让萧伯纳不仅摆脱了贫困,更使得他能专心致力于戏剧创作,也让他在英国戏剧界的声望越来越高。

第三阶段(1914—1928年),萧伯纳在剧作中对伦理问题持续、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加强,而这也是其戏剧艺术创作的巅峰。这一时期,萧伯纳创作了《伤心之家》《吉达的赎罪》等作品。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全球人民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而萧伯纳所创作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并宣称他们都是社会主义者。在这一时期,萧伯纳剧本创作日臻成熟,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他也明确地提出了戏剧的使命:振奋人心,迫使人们去思考。如让其获得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之作《圣女贞德》,以及他自认为最好的作品《伤心之家》,前者以嘲讽的笔触对宗教问题、妇女问题以及社会形态和影响历史发展与个人命运的政治因素进行了发人深省的讨论,后者则以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描写了混乱无序的西方世界和荒诞的生存状态。在这一时期,萧伯纳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持续、深入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四阶段(1929—1950年),在这最后一个阶段,萧伯纳的创作转入全面展示其政治诉求与理想构建,他创作了《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3个剧本,是基于当时社会政治背景下所创作的政治剧,既是其戏剧艺术新发展的全面呈现,也是戏剧关乎现实政治与伦理道德的具体体现。他秉持了戏剧艺术必须服务于政治、是宣传工具的理念,在关心现实政治的同时,更表现出了对伦理理想秩序的渴望,以及在复杂政治环境下所面临的艰难选择。在这一时代,萧伯纳还创造了“政治幻想剧”这一新的戏剧形式,如《苹果车》呈现了英国社会的危机和美国侵吞英国的阴谋,深入思考了所谓民主与金钱的密切联系,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萧伯纳正式把对政治方面的诉求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表现构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渴望。

在其创作的四个时期,萧伯纳精湛的戏剧技巧和对生活的洞察力,使其作品的逻辑线始终贯穿着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萧伯纳作为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其代表作《伤心之家》更是萧伯纳戏剧所承载的道德使命与其戏剧创作审美的高度融合之作,体现了萧伯纳在创作技法和剧情发展方面的娴熟能力,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同时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萧伯纳的《伤心之家》写于1913年,最终完稿于1916年,发表于1919年。其副标题为“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伤心之家》的故事从老船长萧特非的家里开始。剧本描写老船长萧特非家里来了一群悠闲的知识分子,他们对英国社会不满,但是又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他们攻击社会,诅咒自己。他们玩世不恭,丈夫欺骗妻子,妻子欺骗丈夫。他们对一切失去信念,希望生活快快结束,想在毁灭中找寻出路。老船长萧特非把他的家安排得像一条船的模样,但是这条船已经失去当年乘风破浪的雄姿。老船长说“……醉鬼船长的船在礁上撞破了,朽了的木头船身撞裂了,船上锈了的铁板撞散了,船上的水手像耗子笼儿里的耗子一样淹死了。”这正是大英帝国没落的写照。一个女青年爱丽来到老船长家里,她原来天真无邪,为了替父亲报恩,准备牺牲自己,嫁给一个年龄比她大一倍多的资本家。但是在萧特非家里,她发现这个资本家原来是一个造成她父亲破产的卑鄙无耻的市侩。她看到萧特非家里的一群人都是在互相欺骗,自欺欺人,她悲愤地喊出这是“伤心之家”。在这种普遍的失望情绪下,这个伤心之家的成员在敌机前来轰炸时,打开了所有的电灯,给敌机指示目标。但是最后被炸死的,却是那个卑鄙无耻的市侩和一个到伤心之家来行窃的小偷,这两个很想活下去的人反倒被炸死了。

这部在一个空间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是一部极具象征性的悲喜剧,无论戏剧创作技巧、结构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都充满了萧伯纳式的戏剧风格、寓言色彩,表面上是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和享乐质疑者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而所传达的正是日益恶化的英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危机。伤心之家里由醉鬼船长驾驶的帆船已经濒临沉没的危险,预示着人们对社会的漠然最终会导致毁灭。

《伤心之家》是刻意用契诃夫《樱桃园》营造氛围的笔法写成的。萧伯纳自己的解释是“在契诃夫的影响之下,我写了同样主题的戏剧……作为我绝对出自真心地崇拜这最伟大的诗人兼剧作家的一点表示”。萧伯纳把这个剧本的副标题定为“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意即《伤心之家》是仿效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榜样写成的。萧伯纳指出,《伤心之家》是“大战前夕文明而懒散的整个欧洲”的写照。剧中的主人公们是英国当时社会的上层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有足够的聪明,并有余暇从事高等文化,但是却没有力量使生活变样。他们像是一群染上鸦片烟毒的人,只有使劲摇动他们,才能使他们清醒过来。但是大战的震动并没有使“伤心之家”摆脱昏睡状态。萧伯纳预言:更强烈的爆炸必然发生,最后将使“伤心之家”归于毁灭。

在从前的许多年代,剧作家是作家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他们的剧本不仅可以在剧院上演,也可以印成书在读者中流传。许多无缘到剧院看剧的人,那些觉得戏剧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人,不如和我一样通过读剧本来了解一下那些伟大的剧作家及他们的经典之作吧。

吴小红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