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
一般卜辞中的“龙”字作“”或“”,但是另一类所谓的“龙”字却作“”形。显然,从字的上部来看,前一类“龙”字从辛(或省作干),而后一类所谓的“龙”字则从“”。两类字的区别一望可知。1103后一类字所从的“”是甲骨文习见的“㞢”字的或体。其字在卜辞中多读若“有”、“侑”或“又”,而以读“有”者居多。从读音上看,如果说这是一个从龙、从有的字,当不为误。如此来说,这个字就与《说文·有部》的“龓”字相同,而这个“龓”字,又与“笼(栊)”字通,1104我们可以将这个字径释为“龓”,或可转写作“笼”。陈邦怀先生早曾指出甲骨文中有一个从手从龙的字,“像人手牵龙须形,牢笼之谊昭然。小篆从有,殆以又、有通用而然欤?”1105李孝定先生指出,“以卜辞又、㞢得通证之,二形并当释龓”。这些解释应当说都是正确的。然而,关于此字的造字本义和用法,前辈专家未做进一步探讨,一般以为它在卜辞中“假为宠”,1106如此则相关卜辞之意碍而不通,所以此字的造字本义和相关卜辞的意蕴等问题尚有再研究的余地。
愚以为甲骨文“(龓)”字其本意指被控制的龙(依相关卜辞之意则可以知道此点,说详下),控制龙者乃是“帝”,“龓”或者就是帝所指使之龙。在卜辞中,一般的“龙”字多用作族名、人名。而“龓”则指听命于帝令之神。我们于此还可以进一步推论的是,“龓”可以被视为后世所说的那种有“尺木”之龙。关于有“尺木”之龙的文献记载如下。桓谭《新论》说:
龙无尺水(木),无以升天。圣人无尺土,无以王天下。1107
王充《论衡·龙虚》篇引此文谓:
《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文)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1108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载:
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1109
这几条材料虽然皆系汉魏时人的说法,但其来源却应当是比较早的。从汉魏时人的观念看,“尺木”实际是可以升天的龙的标识。有它即可升天,无它就不能升天。关于“尺木”之形,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二》篇的一个说法很值得注意,是篇谓:
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1110
所谓“尺木”就是龙头上的“博山”形物。“博山”是古器物上的重叠山形的装饰。1111西汉时期,“博山”一词除作地名之外,还指一种重叠多层的香炉,可以推测,人们对于这种山形装饰的重视由来已久。甲骨文山字作“”形,作重叠山形,实开后世“博山”的先河。我们再来看甲骨文龓字的三例:1112
这三例里面,中间一例虽残,但其字的上部却十分清晰,完全可以让我们看出龓字的上部(即龙头)上有形或㞢形,而此类形状与甲骨文山字形亦颇相类。1113
从“龙无尺木,无以升天”的说法看,有“尺木”之龙方可升天,而这一点是与卜辞所载“帝令龓”十分相近的。卜辞中一般的“龙”并无“帝令”的记载,而只有龓才被帝令,这也说明它与一般的“龙”并不一样。马王堆汉墓帛书《二三子问》篇述孔子论龙之德的一段话说:
龙大矣,龙刑(形)(迁),叚(假)宾于帝,伣神圣之德也。1114
此处的意思是说,龙之德很伟大,龙的形状变化无常(“形迁”),龙可以借此以进见帝(“假宾于帝”),所以龙才能从帝那里得到(“伣”)神圣之德。这里让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所谓的“形迁”。依孔子此语之意,一般的龙似无觐见帝的可能,只有形状变化之后的龙才可以“宾于帝”。1115这变化之后的龙在卜辞中当即与一般龙字有别,也就是能够接受“帝令”的(龓)。可以推想,孔子的时代尚有自殷商以来这类与普通的龙不一样的龓传说,所以孔子才会说出龙借形状变化而“宾于帝”的那一番话。
卜辞关于“龓”字的记载,今所见者共七条,1116皆属一期(其他各期尚未之见)卜辞。兹分述如下:
(一)壬寅卜,宾贞,若。兹不雨,帝隹兹邑龓,不若。二月。
(二)王占曰:帝隹兹邑龓,不若。
这两例为同一条卜辞而分列于一版的正、反两面(见本文附录图版一、二)。第(一)例的内容是:壬寅日占卜,名宾的贞人问,顺利吗?(“若”),如今不下雨(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帝命令此邑龓,才造成了不顺利(“不若”)的呢。这次占卜的时间是在二月。第(二)例,是第一例所记载的贞问之辞的占辞,内容是:商王所发布占辞说,真是因为帝命令龓,此邑才造成了不顺利。“龓”之意谓将龙牢笼之而控制。龙能够带来雨,将其牢笼而控制,故而兹邑也就干旱无雨,即给此邑造成旱灾。所谓“帝隹兹邑龓”,意思是帝控制此邑的“龓”,无法降水,而使此邑干旱。“龓”之意可以理解为即帝所降下的旱灾。
(三)隹(惟)兹邑龓,不若。
这条卜辞见于《合集》第7861片(见附录图版三)。这里所贞问的是,此邑会不会有龓(旱灾),并且会不会因此而造成麻烦(“不若”)。这条卜辞同版的卜辞有“燎于土(社)”的记载,盖指用燎祭于社神的办法求雨。
(四A)隹(惟)兹邑龓,不若。
这条卜辞见于《合集》第7862片(见附录图版四),虽然与上引第三例字句相同,但并不是重片,而是另外一次的占卜记录。此版另有是否向先祖和“岳”举行祭祀的多条占卜,可能是为求雨而举行的占卜记录。
(四B)……〔帝〕令龓,丑……。
此例辞残(见附录图版五),1117但意思尚可推知。依相关卜辞的文例,可以在“令”字前拟补“帝”字。这条卜辞的意思是谓帝命令某邑龓(即干旱之灾),是否要以丑为祭品举行侑祭。丑,在上古文献中除用作丑恶字之外,还用如“众”之意,特别是指战俘、奴隶,如《诗经·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1118,《大雅·绵》“乃立冢土,戎丑攸行”1119,皆为其例。卜辞记载㞢祭有用人为牺牲者,这例卜辞之意盖为杀丑以举行㞢祭。上古文献曾有“焚巫尫”、“暴尫”求雨的记载1120,殷墟卜辞有“烄”祭(焚人以祭)求雨的多条记载1121,上引第三例所载为商代求雨的另一种祭法,可以补充我们对于殷代求雨之祭的认识。
(五)帝……令龓。
第五例虽系残辞(见附录图版六),但其文字则还是十分清楚的。这条卜辞和上引第一、二两例,都可以证明在殷人的印象中,龓实为帝所控制。这例卜辞的大概意思是贞问,帝是否命令龓造成某地旱灾。
以上五例卜辞,从其内容可以推知卜辞中龓的性质,即“帝”所控制的给某地带来旱灾之神。商代旱灾比较严重,所以史载商王成汤亲自祭祷神灵求雨去旱。《墨子·兼爱下》记载汤的祷辞云:
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
墨子评论这段话,谓“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1122从上引卜辞里可以看出,带来旱灾的龓,实为“帝”所令,所以汤要“说(悦)于上帝”。《墨子》所载商汤祷辞谓“简在帝心”云云,表明商汤祈雨的办法无外乎取悦于“上帝鬼神”。这两者可以相互印证而取信。
这里还应当提到两例卜辞,它可以证明前引卜辞是存在着内在关联的。这两例卜辞如下:
(六)贞:若。兹不雨,……隹兹……丑于……
(七)……令龓,丑。
这是一片卜骨的正、反两面。这两例可能是与上引第一、二两例同类的卜辞。第六例是正面卜辞(见附录图版七),其“雨”字后缺一“帝”字,可能是贞人漏刻(或省略)。愚以为将此辞依上引第一例卜辞补齐以后当是:“……贞,若。兹不雨,〔帝〕隹兹〔邑龓〕,㞢丑于……。”贞字前应为干支字和贞人之名。此辞和上引第一例卜辞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指出了求雨要以丑为祭品㞢祭于某神或某地。第七例是卜骨的反面之辞(见附录图版八),“令”字残,但尚可看出其笔势。在“令”字前可能有“帝”字,这从上引第五例卜辞可以看出。第六、七两例与上引第一、二两例的内容基本相同,两者可以互补。第六例的卜辞内容是:贞人问,顺利吗。这里天旱不雨,是不是帝命令此邑“龓”(即干旱)的呢。是否要用丑为牺牲㞢祭于某神或某地呢。第七例当为第六例卜辞的占辞,意思是说,兹邑的旱灾果然是帝令龓来到此邑的结果,可以采用以丑为牺牲进行㞢祭的办法(求雨祛旱)。
除了以上七例之外,还可以提出讨论的一例是一期卜辞中有正反两面辞意相应的两条卜辞1123,其正面的卜辞是:“丁卯卜,翌戊辰帝不令雨,戊辰允雾。”(见附录图版九)这版卜辞相应位置的验辞仅一字:“龙”(见附录图版十)。此龙字疑为“龓”的误刻。可见此处的“龙”(龓)的意思即指戊辰这天没有下雨而只有雾的天气情况,意犹指旱。
总括以上七例卜辞的意思,可以说龓在殷人的观念中是受帝指使而降下旱灾之神,尚无发现其降福降佑(或殷人向其祈福、祈佑)的例证。将龓字从一般的龙字中区别出来,对于我们认识殷商时代的“龙”观念应当有一定启发。商代的“龓”与《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的“应龙”颇有相似之处。是篇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1124“应龙”没有复上于天,则其所在之地经常发生旱灾,为什么人们在地上做出应龙的形状“乃得大雨”呢?原因应当在于“应龙”从天而降的时候,可能是呼风唤雨而至。地上有应龙形象,天上的龙也就被吸引了下来。卜辞所见的作“土龙”与“荐龙”之事,与此也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