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史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夏商西周史丛考全本质检

三、 释《周易》“群龙无首”

关于殷卜辞龙与龓的探讨,可以启发我们考虑作为六十四卦之首的《周易·乾卦》的一个问题。《乾卦》与龙关系密切。请先看它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1150

《周易》中,一般的卦皆六爻,而《乾卦》则多加一爻“用九”。而此爻亦以龙为象,与其上的六爻构成一个整体。关于此卦爻辞之意,《彖传》所释比较集中,其中说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1151所谓“六龙”实际上是将六爻皆视为龙之象。从初九到上九的六爻皆指龙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想见吉凶臧否。《乾卦》所附加的“用九”之爻,亦当包括在这一逻辑序列之中。

那么,“用九”之爻的“群龙无首”是何意义呢?

今所见古代文献中较早的解释,有三。

第一,《象传》说:“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从六爻之义看,上九已是最上一爻。用九之爻,已超乎六爻之上1152,犹天在地之上,故谓之“天德”。《周易·乾卦》王弼注云:“天德刚健,当以柔和接待于下,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1153其意是说,超乎一切的刚健,应当取刚柔相演之道,以“柔”来联系它,不可以再以它为首而行刚之道。这里解释了爻象,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群龙”即“天德”的问题。

第二,《文言》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1154这个解释和《彖传》相同。天则犹天德,指天道运行规律。《系辞》认为乾卦六爻皆阳爻,故为“阳物”1155,是天的代表,所以乾卦就是“天德”、“天则”。《象传》《文言》的认识与《系辞》是一致的。

第三,王弼采用义理为释,谓“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1156这里所强调的是乾卦代表着刚健,仍未释“群龙无首”的直接意义。

以上三说,前两说属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代表着战国时人的看法,后一说是魏晋时代玄学家的典型认识。前两说以爻象为释,后一说则以义理为解。似乎都将“群龙”的问题放在一边而作空泛之论。这些说法比之于孔子及孔门弟子的相关说法,在对于卦理的认识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退步。

马王堆汉墓帛书《二三子问》篇载,孔门弟子请教如何理解“见群龙无首,吉”的问题,孔子回答说:

龙神威而精处[者也],而上通亓(其)德……。1157

所谓“精处”的精,当以《说文》为据,训为择。1158“精处”即选择(或精选)处所。龙的神威与他选择处所很有关系。依《乾卦》而论,“初九”之爻的“潜龙”指龙隐伏起来,处境不利,所以不可有所作为(“勿用”),其“九二”之爻和“九五”之爻皆指龙在地上或飞升于天,是时则吉利,就是其“九四”之爻,龙跃于渊中亦是吉利之象。所以说,龙所处的位置非常要紧,甚至可以说其神威是否能够展现全在于龙所处的位置如何。换句话说,那就是龙只有“精处”,才能够展现其神威。总括《乾卦》六爻,可以说无论是龙潜于地,或是“在田”、“在渊”、“在天”,都是可以见到其全貌的。尽管所处位置适宜时可以有所作为,可以无有灾祸,但总还不是大吉大利之兆象,而只有“见群龙无首”者,才可以真正达到“吉”。那么,群龙无首和《乾卦》前六爻的龙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理解“无首”的直接意义的问题。于此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将“首”理解为首领,犹龙王,以为这里是说“群龙出现,其中无龙王,但龙各有刚健之德,故吉”。1159义犹诸侯蜂起,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二是,将“无首”理解为斩首,谓“许多龙被砍掉了脑袋,这是亢龙的结局”。1160

总结以上两说,愚以为将《乾卦》的“首”理解为首领是不妥当的。原因在于将首理解为首领是战国以降的后起之义。商周时期,“首”皆指人之头,《说文》之释得其本意。《尚书》中用得最多的是“稽首”。《诗经》中亦以首指头,如“搔首踟蹰”。“首”指人头的本义绵延甚久。战国时期“斩首”之词使用颇多,亦“头”之意。可以说,此种用法是先秦时期最多者。“首”用如开始、首领之义者已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尚书·秦誓》“告汝群之首”1161、伪古文《尚书·益稷》“元首丛脞哉”1162,是为较早的用例,《秦誓》是春秋文字,而《益稷》则出伪古文《尚书》。总之,可信的商周文献中,无一例是将“首”用作“首领”或“元首”意者。上引第二种说法,也有不小的问题。《乾卦》第六爻谓“亢龙有悔”,亢龙将阳气发展到了极至,若再进一步,即到了“用九”之爻,固然是祸莫大焉的。以此释群龙无首义固然可通,但此释颇难与此爻的“吉”兆弥合。这里无法说明的问题是,许多龙被砍掉了脑袋为什么还会是“吉”兆呢?专家或谓这些被斩首的龙是“妖龙”,但于《易》及其他记载,皆难取证。故而此说当存疑焉。

愚以为正确的解释当如高亨先生所释《周易》之经意所云:

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1163

所谓“无首”是指人所见之龙在乌云间,或可隐然见其片鳞只爪,但却见不到其头部,龙的神秘感就会更为突出。《韩非子·难势》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蚁同矣”。1164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1165这种情况正是龙假云势,云借龙威,相得益彰。所谓“无首”指龙飞腾于乌云之中,人不得见其首,龙在浓浓的乌云中闪转腾挪,上下翻飞,乃得志之状,故谓其兆为“吉”。这种飞腾之龙应当与商代可以与帝接近而受帝驱使的龓相类似。我们在前面已经论及汉唐间人认为,只有那些头部有博山形“尺木”的龙才可以“升天”。这种龙与卜辞所载的龓是相似的。龙之首应为“龙”之尊贵的部分,甲骨文“(龓)”特别注重其龙首部分,并加之以“尺木”之形,表明了殷人对于龙首的重视。形成于殷周之际的《易》卦爻辞“见群龙无首,吉”,可以说是保存了殷人的这种龙观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