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进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好的大学应该具备哪些元素注1

您作为一个教育家,作为一个在特区高校的校长,您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具备哪些元素?

首先很感谢《光明日报》对厦大的关注和支持。您刚刚提的问题非常好,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量到质都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了十多年的大发展以后,中央根据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现在的教育发展重点要放在内涵的建设上,放在质量的提升上。我觉得中央的这个提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我的体会,拿厦门大学来讲,一所大学要做到内涵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最关键的就是如何真正地体现教育规律,如何按照教育规律来培养人才,给我们的学生最好的服务。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到了18岁,应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基本都定型了。再借助一些社会学、教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一个人到了18岁以后,他有什么天分、有什么潜能也基本上确定下来了。18岁到了一所优秀的大学,这所大学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去发现、挖掘学生的天分和潜能,怎么能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校园里、在大学里把他的天分和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他的天分和潜能得到张扬、得到实现。

所以,我们的大学要培养优秀的人才,第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要能够按照教育规律来培养人才。在这方面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很早就包括了这样的教育思想。比如孔子在很早就提出既要“有教无类”,又要“因材施教”。这两者,八个字是很辩证的一种教育观。

第二个要素就是要有优秀的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师就是伯乐,能够发现千里马,能够把学生的天分和潜能发现和挖掘出来。他们乐于教书也乐于育人,乐于当一个楼梯,能够让学生在他们的肩膀上爬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远。这是很基本的第二个要素。

第三个要素是要有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天分、潜能能够得到张扬、发展和培养。没有条件,天分是很难被发现的,要给他一个土壤。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有打篮球的天分,可是这个学校连个篮球架都没有,那他的天分怎么发挥出来?再打个比方说,一个同学确实有音乐方面的天分,可是这个学校连最基本的钢琴、声乐老师也没有,什么都没有,那他的音乐的天分怎么能够发挥出来呢?要多创造舞台给他们。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最基本要有这三个方面的要素。教育观、教育思想是文化上的、理念上的要求,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是要有好的老师、伯乐;第三个是要有好的环境,这是物质条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如果说有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我们的优秀的人才就一定能够被发现、挖掘,就能够得到培养和提升。

好的环境和好的条件是学生走出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台阶,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打造?

首先,全社会都要真正地认识到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要素。从经济学的原理来讲,我们把教育这种产品定为“公益品”。教育不是公共产品,因为公共产品有它的特定的要件,但是教育是“公益品”,就是这种产品生产得越多,它所产生的外部效益会越多,会给这个社会带来很多很多跟它的成本不相配的利益、好处,它的正的外部效益会溢出,对于推动社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政府在教育的发展上一定要自觉地承担起主导的责任。因为扩大“公益品”的生产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最有收益的事情,也是政府理所当然地要大力做好的事情,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是主导力量。政府要尽可能担起主导责任,要更多地把政府的精力、财力、物力、人力投放到这个方面上来,包括主导在整个社会营造起一个氛围。教师是一个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第三,个人、家庭对教育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要明白,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教育对个人,对家庭来说其实是一种投资,是能得到回报的。所以个人与家庭也理所当然地要尽自己的可能在教育上自觉地支持。比如说义务教育,有的家长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觉得孩子可以去打工、挣钱,而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再打个比方,一些家庭已经过了义务教育的阶段,比如说是读大学或读研究生,这个时候家庭应当要负担一部分的成本,很多时候由于社会没有正确的认识,使得我们的教育环境不是那么宽松,不是一种正常的环境。

哪些是不宽松、不正常的环境?

打个比方,现在的大学只要收一点的费用,或者说要让家庭分担一些成本,马上社会的批评声就是一片,说这个大学“乱收费”。这很不利于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很多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费用)都应该是政府来承担,都应该是大学提供。比如说厦门大学,据我所知,厦大现在的学费已经是将近十年没有动过了,包括住宿费也一样没有变动。这十年物价上涨了多少?相对来说货币贬值了多少?大学的费用的稳定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能动就不能动。当然,对于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确实无法支付学费等费用的,政府和学校就要负起责任,免除他们的费用,确保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我们刚刚从政府、社会、个人等角度,讨论了外部力量来帮我们一起来创造好的环境,现在能不能谈谈高校如何给学生创造好这些平台,让他们得到好的发展?我也看了您的一些东西,比如学校培养学生既要市场化又不要市场化的概念。今天我也不想谈一些具体的,就想谈一些宏观的东西,比方说结合“中国梦”,我们的高校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学生?怎么去培养学生?怎么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也看到过像萨本栋校长不让迟到的学生报到的故事,而我们厦大又为学生提供了什么呢?我们知道厦大有免费的白米饭,还有校长早餐会,等等,这实际上是在非常辩证地关爱学生,对我们的学生既要严,又要爱。在这种过程中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做事、做人的习惯,实际上也为他们以后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领袖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陈嘉庚一开始就是以“教育救国”的理想来建这所学校。因此,他从建校之初就希望这所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他给这所学校定下来的办学宗旨就是“养成专门人才,研究高深学问,阐扬世界文化”,这三个要求立意多高啊!这是他那个年代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优秀的人才。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中国一定要有一批的高校,至少要有若干所一流大学,这些大学要有更高的境界和目标,这些大学就是要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材。我当时借助一个时髦的词——精英,就是要培养精英,精英不是贬义词,是各行各业的领袖。我说的精英就是这样一群人:他有远大的理想,愿意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无私地奉献,同时他又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奋斗、努力,他不仅能够个人奋斗,还能够团结自己周边的一群人一起来奋斗,我认为这样的人就是精英、就是领袖。我再三地说“领袖”和“领导”不一样,不一定说非得要做领导才称得上是领袖,当然,领导很多都是领袖,但领袖不一定都是领导(领袖范围更广,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工种的普通岗位上都有领袖)。举例说上海的装卸工人包起帆,但是他在他平凡的工作上面搞了几十项的技术革新,把很繁重的劳动变得轻松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不仅自己在奋斗,而且把周边的整个团队一起组织起来共同奋斗,做技术革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了很多的创新,大大地减轻了工作的强度,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像这样的人他就是领袖。

我觉得一流的大学,应该有我们的目标,在大学里面要能够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有远大的理想,都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都能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作风,同时又有报效祖国、为社会服务的本领,而且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仅能够自己奋斗,还能够团结带领大家共同奋斗。一流的大学培养的人应该要有这样的目标和要求。要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我认为作为一所大学来说首先是要让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祖国,在这一方面是既抽象又具体的。其实如果能让每个学生都爱自己的学校,就能爱家、爱乡、爱国。所以厦大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很愉快、幸福地生活在这个地方。第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地学习和发展。单有理想、精神还不行,还要有本领。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这四年——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四年时光不要虚度,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和手段,养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地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再一个方面,我们很注重在厦大校园里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同时也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让他们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厦大的校友让大家感到很羡慕,觉得厦大的校友彼此之间都很团结,都很爱学校,他们都在厦大的旗帜下团结在一起,这就是一种学校里的团结的文化。这些校友走出去不仅能够自己奋斗,而且能够有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跟大家一起奋斗,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厦大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所以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条件和可能让同学们形成这种精神。

这些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比方说,怎么让同学爱校?你就要关心同学,你首先要爱同学。比如,厦大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白米饭、提供免费的矿泉水,厦门这么热,为每个同学的宿舍提供空调、为每个教室安装空调,要求老师都要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能够及时地了解他们的苦恼。我们现在还要求机关干部,我们很多的干部特别是部、处长都很有经验,他们有条件的都可以去担任学生的导师。很多同学其实对你做他们的导师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当他有苦恼的时候,你能够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听他倾诉一下苦恼他就很高兴了。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女同学,她因父母亲闹矛盾一直很苦恼,这种忧愁和苦恼她又不好向其他的同学倾诉。她的任课老师人特别好,她就把他当做是亲人一样,就告诉了导师。导师静静地听她把所有的苦恼都说出来。后来,这位导师在一次学生工作表彰会上发言时说,这种事情是很正常的,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安慰她,但是我就认认真真地听她说出来。说出来之后,这个学生的心情就好了很多。再比如说,校长早餐会也是如此,一个早餐会我们要吃四个多小时,其实也就是听同学有什么不满、问题、意见和建议,能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我想如果一个学校能够那么真诚地对待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回馈母校的,从而由爱校演化为爱国。在培养学生方面,厦门大学是尽其所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好的条件,这里第一位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师资队伍。

关于好习惯,我很感兴趣,上次您提到了萨本栋的故事,对我们来讲这样是真诚对待学生,让他们的心智成长更健全一点、更有爱心一点,最后能够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属于关爱的一面,那么关于他们的行为养成方面有什么要求?

我们所说的关爱不是只给表扬,只给红花,这不是叫做关爱,不是的,也有批评,有惩处。比如厦大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的惩处历来是很严厉的,一些老校友对当年学校的规定还记忆犹新。像萨校长,注册的时间一到,注册处就关门了,就算你再远来,对不起,明年再来报到。他说我如果不对你严格要求,你以后走到工作岗位上是要出大事情的。我们现在也一样,同学如果有违反校纪校规,那学校的处分也是非常严格的。打个比方,学生考试作弊,这个毋庸讳言,哪一个学校、哪一个时候都会有,但是对我们来说这绝对是零容忍的事情。如果你今天在学校里考试可以作弊,那你今后走到外面去搞学术研究就可以造假、到单位去也可以欺上瞒下。如果你在大学里面不能够诚实地考试,就养成了坏的品德,这种品德以后走出去一定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污点,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只要课堂上一抓到,监考老师要签字负责,学校的教务部门马上就公布处分的结果,让这个学生要走关系、要说情都没时间。在这一方面学校是很严格的,一抓到就是做退学处理。所以厦大对于校规校纪的维持是很严格的,同学一旦违反校规校纪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对同学来说是一种宽严相济的大爱,这是真正的爱。要让同学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再一个方面厦门大学的同学之间确实比较团结友爱,打架斗殴的情况很少,这和好的环境也有关系,和学校对这方面很严格也有关系。如果哪一个同学有这样的行为,那学校的处分也是非常严厉的。这些严格的要求都有助于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好的品质。

那么您能不能再谈谈根据“钱学森之问”,怎么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或者怎么样让我们的学术氛围更活跃?怎么用一种大度、大气来包容、引导,使得这种环境的形成?

“钱学森之问”问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实际上大师就是有着杰出的、非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就是能够做出一般人做不出来的东西的人,他总是能够站在时代的前面做出新的东西出来。钱学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不过我认为,这个“问”不单单是问大学,而是问我们的整个教育。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现在整个的教育制度使得我们的学生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背书上、耗费在考试上、耗费在成绩上,创新的激情和欲望都给消磨掉了。打个比方来讲,让受教育者真正感到有极大压力的考试从12岁就开始。12岁小学毕业要开始考中学,有的时候中考考得不好就进不了一所好的中学,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严格按照区域来上中学,但是很多地方仍有例外,好的中学想方设法地招一些尖子生,即使不在这个片区也要招进来。15岁就更不得了了,因为高中确实是要看成绩的。15岁初中毕业,那个时候需要考重点中学,强度更高,有的还要考重点班。到了18岁的高考,经历过的人没有人不说这是一场噩梦,可是,这个时候正是一个人最有创新的激情和欲望的时候。22岁考研究生又是考试,硕士考完25岁还要考博士。人一经历过这么几层的考试,他对学习、对知识、对求知还有多少真正的兴趣?

在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包括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如我们前面讲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很好,但也有很多落后的、不正确的思想,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个人获取的知识、得到的经验,不是只有书本、学校这个渠道才能得到。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天分和潜能,让他在适合的地方发展。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好像你不过这个“独木桥”就不是人才,只有过了这个“独木桥”,你才是人才。

谈到这里我想问您,您的精英理念和“行行出状元”的理念实际上是一样的,行行出状元这个情况不一定上了大学才有,但是您的精英理念是在高校里的,在一个高的层次上再去推选行业领袖。

大学肯定会更加集中、更加密集地培养出领袖和精英,因为它有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这是不能否认的。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讨论大学的责任了。大学是一个最重要的教育平台,在这里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进来的最有才华的人,因此大学不能够推脱自己的责任。“钱学森之问”虽然针对整个教育,但是大学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说中小学已经搞坏了,到了大学就没有什么办法,不能这么说,因为进入大学的都是千挑万挑的优秀人才,大学因此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培养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要想方设法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把他的才干、天分、潜能给发现和挖掘出来,我觉得一所大学能不能成为一流的大学,就是看这方面的本事如何。最一流的大学最能够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的天分、潜能都能够被发现,并充分地得到张扬和体现。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因特网的发明者,他们为什么都出自哈佛、剑桥、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这样的学校呢?这是有它的必然性的。既有偶然又有必然,这种学校出这种天才人才的几率就是高。一流的学校就是有这种环境和条件让这种人的天分和潜能发挥出来。像比尔·盖茨,哪怕他哈佛没毕业,虽然这在中国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可能连老师、校长都会动员他再熬两年,拿一个毕业证书,而国外是给他一个结业证书,让他好好去奋斗,这就是一流的大学,这些一流大学的条件、硬件都很好。所以在学校的大会上我再三说我真的很羡慕国外的一流大学,羡慕它们对学生整体是如此宽松。一个学生半夜十二点睡不着突然想要做一个小实验:把一杯可乐倒到硫酸里去会产生什么反应?他鞋子一穿就跑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学校就有这个条件。而我们什么都锁着,锁得紧紧的,什么都怕被人家偷走。当然厦大现在也有所改变。如果哪一天能做到同学想进实验室就进实验室,半夜有一个妙思奇想想捣鼓一下就有地方捣鼓,那就有一点一流大学的样子了。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很具体的一点改善,就是要把所有的实验室、学院大楼的锁都换成电子锁,学生刷个卡授个权就可以进去,现在一些学院已经开始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呢?

比如说我们的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台湾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已经开始往这方面发展了,当然还是要逐步地来。可能院长的锁匙是所有房间的门都能打开,可能同学只能在某个区域里。我们要一步一步地来。

这是我们的教育观,就是对待同学要宽松,提供实践梦想的可能性。那么能不能谈谈在激发老师同学的学术创新这方面的问题?

我再三地说,一个人有没有养成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他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你一定要让他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他是很难有创新的。现在学校也是想方设法地把同学的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比如现在很多同学由于高考制度使得他不得不去学一些他不喜欢的专业,我们现在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让兴趣跟学习能够相结合起来,比如说通过双学位。今天上午南安普顿大学校长也提出这个问题,即怎样让同学的学习和兴趣更好地结合?而且兴趣是会转换的,这个兴趣学了一年以后转到另外一个兴趣去了,这个时候要如何做?这对大学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包括制定课程表都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然一流大学一定要克服这个障碍,要满足同学这样的一个要求。

我有一个想法是把每门功课都设有学分,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只要你最后把学分拿够了就行了,您怎么看?

这个实际上很难实现,在大学里,学生的兴趣有时候也需要有人去引导。学习有一个系统性,不是说对什么都感兴趣,一会儿来这个,一会儿来那个,那么学习就没有系统,是难以打下好的基础并达到学习的目标和要求的。今天南安普顿大学和我们也在做,关于课程的设置有一个模块,是一组的课程,一旦你要修这里面的哪一课,就需要修它所在的那一组课,这是从整个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出发的,是学校在引导学生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掉。这是现在一流的大学都在探索的问题。

第二个是教师尤其是一流教师的作用很重要。一流的教师不仅能够把知识和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还能帮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前进,少走弯路。这就是好的教师的重要性,他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探索方法。好的教师与同学既是一种师生关系,又是一种朋友关系,教学相长,在这样的过程中与同学一起努力,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能够培养创新的兴趣、思维和能力。

在这方面我们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具体来说我们现在尽可能地让教学小班化,就是让老师能够更多的接触同学。比如理工科现在一个班一般来说四五十个人,我们现在争取能够二三十人一个班;人文社科的三四十人;其他的像医科、艺术、建筑就要更小了。当然这样对我们老师的要求就高了。第二个就是要让同学有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更多的实验课、实习课,不仅动脑还能够动手。第三是既重视课堂教学,又重视课外教学,即所谓的“第二课堂”。比如很多同学自己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这其实都是一种学习。我们学校现在至少有一两百个学生社团,比如说机器人、电动车、航母航模、无人机的学生组织等等都很活跃。我们最近在芙蓉隧道里搞了学生兴趣活动的场所和基地。我有一天晚上11点去看了,隧道基地里热气腾腾,几十、上百个学生在里面倒腾他们的机器人、电动车,做得很好。这些就是让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力。里面不单有理工科的学生,还有文科的学生,比如公共管理的,他对这个感兴趣就参加进来,很有意思的。再一个就是学生一定要走到社会上去,到外面去实践。中国的古语是很有哲理的,学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到外面的同学真的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像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五十周年,学校对先进的学雷锋的个人和集体的报道,我看了真的很感动。他们中的很多就是走到社会上去,一方面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也帮助其他人,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提高。

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就是一流的学校应该具备哪些元素?从您走过了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高校来说,可否宏观上回答这个问题?

宏观的问题最基本来说就是三个元素:第一,一所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符合教育规律办学、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第二,要有一支一流的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师资队伍;第三,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您刚刚所说,我确实走过很多的大学,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条件,能够让它的学生在这样优美的环境和条件中安心学习、愉快生活。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校园里整体不愉快、不安心,三餐都吃不好,老担心晚点去食堂的菜就没了,那就完蛋了;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实验室的门都锁着,学生都不能进去,那他怎么能自立、成长、成才呢?如果我半夜想去实验室,鞋子一穿就能跑去实验室捣鼓,这就是一流的大学。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这三个元素,能够做到就是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也没有太多的元素,最基本的就这三个。

我发觉您每次讲话都很精彩,这也让我很受益匪浅。厦大应该算是大陆第一所走出去的大学吧?

应该说厦大是中国大学第一个走到外面去建分校的。现在中国的大学已经用不同的形式走出国门了,但是出去建分校的,厦大算是第一所。一个更加国际化的说法是我们到国外去建一个校区,规范地说是建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按中国的说法说是办分校也没问题。对我们来说讲“办分校”会更明白,对外国人来说“办分校”会有点歧义。

对于学校在海外办分校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厦大为什么要到海外去办分校呢?应该来说我们是从多个方面来考虑的。这个事情的由来是2011年下半年,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博士,是一位祖籍广东的华裔,到北京找了教育部分管外事国际交流的副部长郝平博士。他代表马来西亚高教部向中国教育部提出,希望有一所中国的大学到马来西亚去办分校。马来西亚当时已经有十几所外国的大学在那里建立了分校,有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学校。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高教部提出,希望有一所中国的大学到这里来设立分校。马来西亚高教部就跟中国教育部提出这样的愿望。教育部很支持,说当然可以。双方就开始物色究竟由哪一所著名的大学到马来西亚去建立分校。经过反复的比较、磋商,他们最终选中了厦门大学,觉得厦门大学到马来西亚去可能各个方面的条件会比较好。因为厦大在东南亚一带有着很好的声誉,历史上又和东南亚有着诸多的联系,包括厦大的校主就是来自马来亚的华侨。在这种情况下,在2012年初马来西亚高教部口头地跟我们提出这个邀请,希望厦大到马来西亚去设立一个校区。得到这个信息后,整个学校很重视,学校党委也专门开会讨论。大家都同意接受这样一个邀请。

校长,打断您一下,为什么会选择厦大来做这个事情?教育部有没有跟你们提起为什么希望你们做这个事情?

教育部认为厦门大学与东南亚一带最熟悉,有最多的渊源和联系。厦门大学早在1950年代提出了一个办学方针叫“三个面向”,即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面向华侨华人,几十年来这也成为厦门大学办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厦门大学的办校特色也在这几个方面:海洋、东南亚、华侨华人,应该说这是他们选择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厦大和东南亚的历史渊源,主要是与陈嘉庚有关。

当时陈嘉庚在创建厦门大学时,也不会想到要去马来西亚办分校,只不过是存在这种历史渊源。这其实也很有意义,陈嘉庚先生是马来西亚成长起来的侨领,他在中国创办了一所大学,若干年以后这所大学又回到他成长的地方去办分校。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92年之后,厦门大学又回到他成长的地方去办分校。我想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他地下有知的话也会感到很欣慰的。那么我们在有这个方向之后,与其他学校相比同东南亚的联系还是比较密切的,您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1950年代在周总理亲自关心下,厦门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外函授学院,后来改名为海外教育学院,到现在这个学院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海外的华侨华人,特别是为东南亚的华侨华人提供远程教育,几十年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在这些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中是不是福建人居多?大概比例是多少?

现在在马来西亚总共有600多万的华侨华人,其中一半以上祖籍在福建,所以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的校友很多。几十年海外教育学院为马来西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现在厦门大学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也很多。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厦大成为了一所最开放的大学,开始接收留学生。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是留学生群体中最大的群体之一。因为马来西亚的学生中文水平很高,华文教育普及得相当好。

大概每年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有多少呢?

现在每年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具体应该有几十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厦大在校的马来西亚留学生有200多位。

厦大和马来西亚大学还是姐妹校,这是哪年的事?

我们与马来亚大学在2003年正式结为姐妹校。2003年初,马来西亚副总理(候任总理)巴达维访问厦门大学,他对厦大的东南亚研究,包括对马来西亚的研究很赞赏。他当时就提出,希望厦大跟马来亚大学建立姐妹关系,而且希望厦门大学2003年先设立一个专门的马来西亚研究所,马来亚大学随后也设立专门的中国研究所。

中国的其他大学也有设立马来西亚研究所的吗?

专门的研究所可能没有其他学校设立了,即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马来西亚研究所。

我们刚刚回溯了一下历史,在接到教育部指示后厦门大学非常重视这个事情。2012年3月、6月、8月,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和我本人分别组团到马来西亚去考察。考察后就初步选定了在马来西亚建设校区的合作伙伴和校址。经过多方的考察,那里的华人华侨都很热情,都愿意帮助厦大,提出了好几个地点供厦大选择。我们经过了比较后,最终选定了吉隆坡郊区,离机场只有9公里的一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向教育部报告我们的工作情况,也得到了教育部国际司、主管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11月,学校正式同意接受马来西亚高教部的邀请到马来西亚设校区,同时马来西亚高教部也决定要在2013年1月正式向厦门大学颁发邀请函。因此在1月21日,在纳吉布总理的见证下,马来西亚高教部部长给我颁发了正式了办学邀请函,马方还提出要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月初正式访问马来西亚之机,厦门大学跟马来西亚新阳光集团签署合作建设马来西亚校区的合作备忘录。可见,这件事得到了双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厦大师生员工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也高度一致,认为学校应该走出去,要下力气把这件事情做好。

我们去马来西亚办学,对方是否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优惠政策?中马两国政府是如何支持厦大的?

中国政府认为厦大这件事情是好事情,要大力支持,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自见证这个时刻,就是一个最大的支持。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包括柴玺大使,对厦大这件事情很重视,给予了很多支持。因为厦门大学这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走出去,在具体政策上要如何支持,现在教育部还在研究。

据我理解这种支持有些是需要厦大提出来的,那么厦大到目前为止有没有提出什么要求?

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正在研究、准备中,包括在招生、校区建设、社会捐赠配套等方面的问题。马来西亚方面非常支持,总理多次过问这件事情,这就是最大的支持。政府所属的森那美集团以每平方英尺10.71马币的最为优惠的价格出让150英亩(约合900亩)的办学用地给厦大。马来西亚政府还同意厦门大学的校区建设可以从中国以劳务输入的方式输入建筑技术工。马来西亚对劳务输入的控制很严格,但是为了厦大它开了绿灯。校区的周边城市配套也优先给予保证,确保校区的建设。这已经是很实在的大力度的支持了。当然我们也相信中国政府各有关部门也会给厦大大力支持的。

那么和新阳光是什么关系?

新阳光是我们在马来西亚建校区的合作伙伴,包括购置土地、建设校区所需要的资金,都由新阳光集团来垫付。注2因为新阳光集团是华人企业,它的总裁是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的副会长及署理会长,祖籍福建永春。他对教育、对中国都非常热爱。以后我们跟他用BLT方式进行合作,B即建设,L即租赁,T就是转让。就是说,新阳光建设完成后厦大租赁,15—20年后整个校区产权完整地、无偿地转让归厦大所有。价格现在也说不清,因为我们也还在争取自己的经费。我们有一部分钱是捐赠的,就不需要新阳光的钱了。比如说这个校区建设好需要10亿元人民币,其中可能我们争取的捐赠有5亿元,还有5亿元是新阳光出的,是需要还给他的。但是因为一开始新阳光肯定要垫钱,毕竟捐赠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他是很支持的。包括森那美出让的900亩土地,1.4亿元,也是由新阳光先垫付。

再一个要说的是厦大建校区得到了马来西亚,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现在已经有多位华人华侨企业家、慈善家,包括新加坡的李氏基金明确表示要给予捐赠支持。

合作方式已经很清楚了,厦大有没有给予他们一些回报的条件呢?

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会得到很多好处的,因为几乎任何一所大学周边的土地都会随之增值。现在那块地的整体规划名称就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开发规划”。我只有150英亩,而那块地整个是2700英亩,现在那2700英亩要整体开发。引进厦大这样一所优秀的大学能够为马方培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能够提高其科学研究水平,因为我们不仅要培养本科生还要培养研究生,这对双方都是受益多多的,也能够加强中马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政治交往起到促进作用。

马来西亚校区是一个独立法人,是在马来西亚登记注册的一所大学。同时它又是厦门大学的一个部分,因为它颁发的文凭是经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厦门大学文凭。在管理模式方面,因为是设校在马来西亚,所以要按照当地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同时也要按照国际通行的现代大学制度来管理。

那么国际通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国内的大学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我们的大学最基本的制度就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他们实行的是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教学方面,我们按15∶1的生师比来配备教师。我们希望2015年开始投入使用,预计到2020年的学生规模达到5000人,最终学生规模希望达到10000人,按照15∶1就是700多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是面向全球招聘,来源的构成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来自马来西亚,三分之一我们希望能够来自欧美,还有三分之一将利用特有的优势由厦大派出。在整体上,教师招聘的条件和要求是按照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化大学的条件来要求。我们希望生源的构成也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来自马来西亚,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其他的来自中国、马来西亚之外的国家。招生标准要符合当地政府和中国政府的要求,比如招收马来西亚的学生就适用马来西亚的标准,中国学生就按照中国的标准,其他的学生适用留学生标准,即要符合两国政府要求的留学生的入学标准。

培养模式笼统一点说就是按照实用性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则按照不同的学科,培养研究型或实用型的人才。课程设置是按照马来西亚高教部的要求,根据各个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当然课程的内容是学校来安排。分校的学历学位证书概由厦大颁发,与总校没有区别。会逐步建立与国内高校,包括厦大在内的师生交流。我们目前所确定的收费标准是按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的要求来收取,具体的数额是定在低于其他在马办学的外国大学、高于马来西亚本土的私立大学,4万~5万人民币一年。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那里或者去新加坡工作。

我们的发展规划是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整个学校学生总规模最终达到10000人,第一期先按5000人的规模来建设校区,我们计划2020年学生规模能达到5000人。这个学校要按照厦大的标准和要求来建设,要能够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我们根据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需要来设置学院,目前初定要设置十个学院,第一期设置的五个学院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第二期五个是化工与能源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材料学院、动漫与传媒学院。注3

中国的本科教育在国际上声誉还是很好的,特别是中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进步很快。我们一些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也得到了国际上同行的认可和肯定。东南亚各国有很多中国留学回去的学生,他们在当地的建设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此,中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东南亚各国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以本科教育为主,我们希望达到10000名学生规模的目标,包括9000名本科生和100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