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具体指标与执行情况
(一)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规模对照表
注:(1)334*为高职硕士生,653*为高职本科生;(2)2000年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为:3.2∶1;(3)2004年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为:1.8∶1。
2.本科教育
(1)坚持本科教学在学校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为契机,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加大了教学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推进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2)2000—2004年上半年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万元)
(3)教学获奖情况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17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1人当选全国教学名师,3人当选福建省教学名师;10门课程获2003年福建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福建省首批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研制项目中,我校全部项目验收通过,并有6个项目获优秀项目;化学、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基地班,软件学院、建筑学专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并普遍获得专家的好评。
(4)课程及教材建设情况
2000—2004年课程数量一览
(单位:门)
2000—2004年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一览
(单位:门)
2000—2004年双语课程开设情况一览
(单位:门)
注:2004—2005学年上学期各系统计数据尚未上报。估计有50门左右。
2000—2004年教材出版及获奖情况一览
(单位:种)
注:优秀教材奖每2年评选1次。2002年我校有7种教材获优秀教材奖。2004年教育部尚未组织评选。
(5)教改立项情况
2000—2004年教改立项情况一览
(单位:项)
3.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招生增加人数情况
4.人才培养质量
(1)2000—2003年各类学生主要获奖情况
(2)毕业生就业率
在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条件下,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依然保持较好的水平。
注:本表由学生处提供,毕业生总数=研究生+本科生。
(3)2000—2004年毕业生考研比例
(二)科学研究
1999年、2003年先后召开全校科研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措施,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科研条件显著改善,科研经费总量成倍增长,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承担重大课题的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均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1.科研经费统计表
(单位:万元)
其中横向科研经费统计表
(单位:万元)
2.科研项目统计表
(1)文科
(单位:项)
(2)理工科
(单位:项)
3.科研基地建设
(1)2000年和2001年相继设立了四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并在2004年顺利通过验收检查,其中一个成绩为优秀;新设立的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也顺利通过专家组实地考察。
(2)在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比中,我校“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1999年被评为优秀);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努力推动“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新增一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省研究中心(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学研究中心)、三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成立了微机电研究中心、纳米科技中心、半导体光子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第六研究室(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建)、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等跨学科研究基地。
4.科研论文、著作发表情况
(1)文科
论文
注:2000—2002年度的统计的权威、核心论文以原《厦门大学权威、核心期刊目录》为标准统计,2003年度统计的CSSCI论文以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研制的CSSCI(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标准统计。
著作
(2)理工科
2000—2003年发表科技论文、专著统计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数据,2003年未公布)。
SCIE、EI、ISPT论文分析
5.科研奖励情况
(1)2002年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我校文科共有1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6名。在2003年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我校文科有127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71项,青年佳作奖4项,获奖总数在福建省高校中遥遥领先。
(2)理工科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1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2项;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项。郑兰荪院士领导的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的有关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活泼C50的捕获》发表在2004年4月3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标志着我校的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科技产业化
1.近年来我校现有科技企业概况一览表
2.产学研基地建设
学校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注重与企业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以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不同模式的产学研基地——“技术工程中心”或“实验室”。三年来,与杭州养生堂有限公司共建“厦门大学养生堂生物药物实验室”,与厦门宝龙集团共建“厦大宝龙电池研究所”,与深圳美宝田公司共建“厦门大学深圳宝安区水产工程技术合作开发中心”,与福建华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厦门大学华融信息技术实验室”,与厦门三优光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建“厦大三优光机电科技开发中心”,与福建南孚电池公司共建“南孚电池公司博士后流动站厦大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基地,这些研发基地的成立促进了处于不同阶段科技成果的转化,已成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孵化基地。
3.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
虽然受去年“非典”和今年国家清理开发区政策的影响,但是申报工作没有停顿。严格按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指标,做好申报工作,为接受科技部、教育部的评估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成立四个科技园孵化中心——合成化学孵化中心、纳米科技孵化中心、生物医药孵化中心、农业技术孵化中心;入园机构从原来的5家,增加到目前的27家(其中科研机构18家、科技企业9家);科技园用地已获准立项,申报红线图的前期资料已完成,并获得省林业厅“使用林地审核”的批准。
4.科技成果转化
2000—2003年我校应用型科技成果分布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一览表
注:其中加*为2000—2003年间授权专利及通过成果鉴定的项目,计8项。科技成果转化率(8/103)=7.8%。
(四)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投入情况
(单位:万元)
2.学科建设对照表
3.大力发展和重点建设高新技术领域的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医学、生命科学、工程学科、软件工程等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取得可喜成效。尤其是工学门类,招收培养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已达九个,比原来增加了七个,工科类的博士点也取得了“零”的突破,新增一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工业催化)。
(五)队伍建设
1.队伍建设情况对照表
2.人才引进和高层次人才情况
(1)人才引进:“十五”以来,共引进专任教师6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91人,正高职称68人),使我校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77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由24.4%提高到39.1%。
(2)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情况
3.师资培养
“十五”以来,公派出国留学共有181人(其中国家公派77人,学校公派104人,不含学校组织的短期出国外语培训人数),完成留学任务回国的有172人;共有228人在职攻读学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162人,攻读硕士学位66人);共有287人被遴选为第四批或第五批的骨干教师得到重点培养。
4.创新团队建设
在我校物理化学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的带动下,各学院、各单位都在积极组建创新团队,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团队或群体已具备或基本具备教育部创新团队的申报条件,学校正在组织申报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同时也在拟定校级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5.师资管理
2003年年初,学校在拟定教职员工聘用制度试行办法的同时,开始酝酿作为学校队伍主体的教师的聘任制度改革问题,并于2004年6月正式出台了《厦门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条例(试行)》,取消教师任职资格(职称)的评审,全面试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同时,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对各学院(单位)教师的编制和岗位重新加以拟定和设置,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规定。
(六)学术合作与交流
1.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校际合作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分别与国防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在师资共享、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科建设等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2.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合作
(1)2001年以来,我校与美国旧金山大学、澳大利亚科庭科技大学、英国卢顿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项目三个。2003年海洋与环境学院与美国旧金山大学,开展了中外联合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个联合培养会计学士的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开始启动,今年9月开始招收学生30多人,其余两个项目已签订了正式协议或备忘录,具体实施计划正在具体商谈之中。
(2)与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7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校际交流关系。2004年4月与韩国仁荷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国勒哈弗尔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学院签订了“全球七校联盟”联合协议,建立了这七所大学间的多方合作。
(3)会计系课题组与国外会计组织ACCA合作于2001年赢得了课程研究开发项目的国际竞标。该项目获资助经费总额13.3万美元(约119.68万元人民币)。在面向全世界范围的招标中,中国只有我校与北大竞标成功,而其余几项皆被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竞标夺得,这充分显示了我校社科研究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利用化学、海洋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优势,我校分别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白俄罗斯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仅CBCM国际合作项目,就获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资助144万加元。另外,我校还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工研院共办厦门研究中心,首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聚焦毛细管电泳仪”。
3.举办学术会议
2001年至今,举办国际和区域学术会议(含两岸学术会议)48次。2003年9月,在西班牙举行的第33届国际光谱会议上,受中国化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的全权委托,由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率领的厦门申办小组正式提出申请,并进行申办陈述,经过投票,以18票对11票胜过巴西,为厦门赢得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的举办权。会议将于2007年在厦门举行。此前,该会议仅有一次在亚洲举办,是1981年由日本东京承办的。
4.按需聘任外国专家来校任教
2001—2004年,我校共聘请了外国文教专家和教师120人,引进外籍华人12人来学校工作;共资助各学院邀请了127名短期专家来校短期讲学和访问;学校接待来校参观访问的国内外团体和个人共278批,计1947人次;各学院接待来访的专家和学者共300多批,计2500多人次。
5.选派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境)学习交流
2001年以来,已派出三批骨干教师90人次到澳大利亚、英国的大学语言培训中心培训英语,另外管理学院派出三批专业教师40人左右到英国进行语言和专业培训。同时,学校还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组织党政干部四批80多人次赴香港和韩国大学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
(七)基础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基础教学设施大大改善
2000—2004年教学实验室情况一览
2000—2004年多媒体教室情况一览
2000—2004年教学用计算机数量一览
2.数字图书馆:2001—2003年,图书馆的经费大幅度增长,包括教育部文科专款,总经费为4436万元,年均约1450万元。进行了总馆馆舍改扩建、分馆建设,在大幅度增加纸质书刊采购的同时,在国内大学中率先重点建设数字图书馆,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目前已处于全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前列。
3.完成了对校园主干网的升级改造,使厦大所有教学、科研、行政楼及学生宿舍,全部实现千兆网到楼。厦大校园主干网性能、规模跃居全国领先行列,为“数字厦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2003年在国内高校首次采用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技术构建不同校区间(主校区和漳州校区)高速网络连接。新建校区均实现全面高速网络覆盖。我校已被教育部确定为下一代互联网全国20个核心节点之一,即将建设带宽高达2.5Gbps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节点,可为我校建设学科创新平台提供更好的信息交换平台支持。
4.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网络中心与学校办公室共同开发了厦门大学办公自动化系统(XMUOAS)。现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注册用户649个,注册单位66个。
5.体育设施有了较大改善
体育运动场地的建设与投入
(八)基础设施与后勤保障系统建设
1.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并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认真解决学校老校区原有生活系统的改造问题以及教学、科研和实验室用房部分短缺的问题,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设施,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学校基础设施与后勤保障系统的建设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原则,着手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全面发展创造一流的环境与条件。学校“十五”期间完成的基本建设总量超过前40年的总和。
2.基本建设
厦门大学基建工程建设情况一览表(2001—2005)
3.水电改造
基本完成校本部的架空线路改造,改造线路达到3万多米;今年进行了我校办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网改造。
4.学生宿舍
在漳州校区建设的同时,改造和新建的学生宿舍包括:
校本部学生宿舍改造:23幢(今年10幢),1445.47万元
博士后公寓建设:5360m2,1200万元
博士公寓建设:48390m2,12446万元
硕士生宿舍建设:47000m2,10533万元
明年我校基本将实现“421”目标。
5.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房社会化。从今年开始,新进教职工实行住房货币化补贴。
6.遵循“合理剥离、有效重组、严格监管、适当扶持”的原则,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7.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有关全资企业的净资产和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资产共5863万元顺利划转到资产公司。到2003年底止,资产公司的净资产为1.51亿元,注册资本为1.38亿元。2003年度全校经营性资产实现收入25201万元,净资产19012万元,净利润收入1169.2万元。
(九)漳州校区建设
(1)指标:确保在2003年秋季首批新生进入漳州校区就学,到2005年漳州校区学生规模达到1万人;到2010年漳州校区学生规模不低于2万人。
(2)执行情况
2003年秋季首批5500名新生顺利入住漳州校区就学;今年秋季又有6800多名新生入住漳州校区。
按照“统一领导、职能延伸、条块结合、校区统筹、创新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新校区管理,实行“新校区、新模式”。
(十)办学经费
2000—2004年经费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十一)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2001年教育部、省、市实行重点共建厦门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正在商谈“985工程”二期重点共建。
2.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公布了新的《厦门大学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试行条例》;调整了院系设置,组建了公共事务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新建了软件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和独立财务,并按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运作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嘉庚学院。
3.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合同制,由身分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启动“人才工程”,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完善人事考核、聘任制度。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弹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启动“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工程”,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5.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6.深化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7.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按照企业化、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在对校内后勤进行经营资源重组和市场有效开发的基础上,组建后勤集团。
8.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力集中、财权下放、分级报账”的财务管理体制。
9.坚持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治校,调整管理跨度,规范管理行为。
(十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理论武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总支考评、设立学院党的委员会、开展党支部立项活动。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校园稳定和教学、科研、生活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