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记》刻本
刻本,亦称刊本,是雕版刻印的印刷本。《史记》刻本的出现,是《史记》版本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张玉春认为,《史记》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本,是据众多前代写本整理而成。此本早已失传,但其修补本依然流传,即刊于北宋仁宗景祐年间的景祐本。5南宋出现了《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建安蔡梦弼刻本,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5)建安黄善夫刊本,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合刻本。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现了彭寅翁刊本。
明代《史记》刻本的门类广,数量多,这是前面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明代正德到隆庆时期,《史记》被刊刻的版本有八种;嘉靖一朝官刻的《史记》有五种6。明代著名的刻本有:廖铠刻三家注合刻本、“嘉靖三刻”三家注合刻本、南北国子监刊三家注合刻本等。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明代有关《史记》评点、评抄方面的刻本大约有四十多种。诸如茅坤《史记钞》、凌稚隆《史记评林》、沈科《史记钞》、穆文熙《批点史记节略》、詹惟修《史记拔奇》、张溥《史记珍钞》、童养正《史记统》、钟惺《史记辑评》、金蟠《史记汇评》、朱东观《史记集评》等。
和明代《史记》刻本相比,清代刊刻的《史记》要少。最具代表性的是“殿本”“局本”《史记》。殿本《史记》,即清代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据明北监本刊刻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故又称之为“殿本”《史记》。殿本《史记》在清代就不断有人翻刻或影印,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殿本《史记》体系。局本《史记》,即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金陵书局请张文虎主持刊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此本号称是不主一本,择善而从,是清代后期比较好的刊本。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清代有关《史记》评点、评抄方面的刻本大约有三十多种。诸如储欣《史记选》、汤谐《史记半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方苞《史记评语》《读史记》、牛运震《史记评注》、计儒《史记精选要言》、蒋善辑《同庵史汇》(又称《史记汇纂》)等。
同时,《史记》曾在海外刊刻出版过。“韩国学者1981年12月出版了《奎章阁图书韩国本综合目录》,此书1994年修订再版,其中著录了韩国刊行的两部刻本《史记评林》,两种活字版《史记评林》。”7在日本,《史记评林》被大量地翻刻,有十四个版本之多。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刊本也非常有名。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用典籍一百二十余种,将历代注释整理后加上自身的研究成果,以考证的形式,与经订补后的三家注,合刻于《史记》正文之下,成就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