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 大魅力
一片小小的绿叶,生长在大自然的万物丛中,带着淡淡的清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中外和谐友善沟通交流的一个特殊媒介……
历经几千年洗礼和沉淀孕育产生的茶文化,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窗口。厦门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深谙茶文化在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中展现文化自信的意涵,以茶文化作为切入点,扶持并促进知名茶企参与民间外交,用茶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一杯中国茶,默默地活络着、滋润着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情感……
“金砖使者”
2017年金秋时节,“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办。在这共襄盛举的日子里,有一个“使者”悄悄地来到各国领导人及他们的夫人面前,展示出了和蔼亲切、端庄大方的独特魅力,它就是茶,中国茶,也被亲切地称为“金砖使者”。
9月4日,“厦门会晤”开幕,宾主盛装而至。在休息厅,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巴西总统特梅尔、埃及总统塞西、几内亚总统孔戴、泰国总理巴育等和他们的夫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一起欣赏中国茶艺,品尝中国茶香。由华祥苑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茶艺师组成的服务团队,身着颇带古风又不失时尚的天青色茶服,优雅飘然,轻盈地穿梭于嘉宾之中。伴随着曼妙的中国古典乐曲《云水禅心》,茶艺师缓缓表演闽南十八道功夫茶艺。轻松的气氛,氤氲的茶香,嘉宾们品尝独具特色的福建乌龙茶。喜欢铁观音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轻轻接过茶艺师奉上的“石榴”国瓷小杯,细细品味香气诱人的金黄色铁观音茶汤,连连赞誉:“Good! Very good!”
外国友人品鉴中国茶
中国茶特别受俄罗斯贵宾的青睐。品茶间隙,画家陈春勇向俄罗斯客人呈现长卷图《万里茶道》,清晰明快、生动立体地展现了万里茶道上的自然生态、建筑和古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惊叹不已。宾主一起重温中国茶输入俄罗斯的历史,仿佛看到中国茶从福建武夷山出发,历经千山万水,最终到达彼得堡的“万里商道”景象。拉夫罗夫兴奋之余,提笔赠言:“非常感谢盛情款待!美妙浓郁的茶香正如中俄之间的友谊!”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的茶叶沿着“丝绸之路”,远传欧洲并逐渐风靡世界,成为“和平、友谊、合作”的使者。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从明末清初便开始出口中国茶叶,成为乌龙茶最大的出口港之一,大量茶叶从这个口岸输往世界。俄罗斯学者伊万·索科洛夫在《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一书里这样写道:“在经海路(往俄罗斯)运送茶叶的港口中,永远会有如下几个名字:厦门港、广州港、营口港……”
展示《万里茶道》画卷
来宾们对中国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参观铁观音茶制作流水线,品鉴中国茶,感受古老茶文化的内涵。捻摘、碾揉、烘烤……茶艺师的每一个细节都吸引着来宾们的目光;每一缕缥缈的清香,都使来宾们神采飞扬。来宾们对特殊的工艺流程充满好奇,惊讶于每一道制作技艺的精妙之处,茶艺师演绎冲泡流程,为每位来宾奉上茶汤,大家学着闻、啜、含,感受清爽甘甜的茶韵,频频点头:“铁观音的香气好神奇啊!”
茶叙外交
“以茶会友”是中国古往今来的待客之道。在一些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与嘉宾举行“茶叙”,畅谈情谊,共话未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时说,“万里茶道”是连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在比利时,习近平主席以“茶酒论”比喻中欧关系,说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在巴西,习近平主席论述“茶之友谊”,道出了中巴两国以茶交友的真挚情感……
中国茶带给世界什么?中国茶充满着“以和为贵”的人生哲学,倡导的是“地球村”的和谐,正所谓“茶和天下”。
2018年2月1日下午,北京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精美的茶席布置,极富中国茶礼仪精神的茶器,茶文化传播使者的优雅气质,无不彰显“以茶待客”的气度与风范。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和丈夫菲利普·梅将在中国茶文化的氛围中展开一场特别的“茶叙外交”。
茶叙中,两国领导人夫妇兴趣盎然,一边品尝一道道纯正中国茶——铁观音、白茶寿眉、大红袍、正山小种茶汤,一边欣赏茶艺师表演的铁观音十八道茶艺。令人深感意外与惊喜的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国茶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向特蕾莎·梅首相夫妇详细介绍中国茶。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的国家。习近平主席还饶有兴致地提到了自己的家乡陕西,他说,中国黑茶,泾阳茯砖的产地,就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
中国茶
一杯茶,一席话,伴随轻松优雅的节奏,中英两国领导人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中国茶连接起中英两国的文明与友谊。“茶叙外交”成为中外媒体报道的热点。新华社播发消息与图片,英国《独立日报》等媒体也做了特别报道。
在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交流史上,英国是重要的一页。据文献记载,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人称“饮茶皇后”。当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新王后在冲泡及品饮时所呈现出的高雅仪态,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品茗风尚迅速风行并成为贵族的象征,这便是英式下午茶文化的发端。
“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英国大诗人拜伦在其《唐璜》中所说的“武夷红茶”,就是驰名中外的福建武夷山正山小种。可见中国茶当时在英国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18世纪的欧洲,英国在垄断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武夷红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英国上流社会。品饮武夷红茶成为英国王公贵族们竞相追求的生活时尚,英国商人也将红茶作为贡品进贡给英国女王,红茶遂成为英国皇家的御用品。
“茶叙外交”为21世纪中英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添了无限的动力。
中国,茶的故乡
“中国是茶的故乡。”习近平主席在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夫妇“茶叙”时自豪地说。
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
茶树的起源古老悠远,至少已有六七万年。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中国,茶起源于神龙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久经历史长河的洗礼,当今中国茶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中国茶,不但推进了中国文明的进程,也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乃至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
中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当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堪称“世界茶典”。《茶经》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详尽记载论述。《茶经》的问世与传播,对中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茶的确给中国,直至世界众多国家带来文明的享受。自古以来,中国百姓采茶、制茶、卖茶,成了一种生产力;泡茶、饮茶、赏茶艺,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一种茶产业经济链,一方面为发展经济助力,一方面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创造条件。如今,品茗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甚至时尚。同时,通过“茶丝路”,世界引进中国茶、品中国茶,也慢慢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
“厦门会晤”“中英茶叙”……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多次向国宾介绍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成为各国嘉宾的美谈——中华泱泱大国,茶史悠久绵长,茶品繁多尊贵,茶文化内涵深邃。
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宋时期,中国人把茶作为灵性的宝贝。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华夏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深厚的茶文化。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以礼相待,便是中国人的常情,从“以茶待客”可窥一斑。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以茶敬客”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必需。
自古以来,欣赏茶艺,品茶交友,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古代中国茶艺极具特色,为文人雅士所推崇,在世界享有盛誉,并于唐代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如今,中国茶艺得以弘扬光大,为中国茶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魅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内外热烈响应,中国茶将再次借“丝绸之路”,大踏步融入世界。作为中外融合交流的一个小小的媒介,中国茶,正在全世界播撒友谊之种,绽放合作之花,结下和平之果!
茶园
供稿:厦门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蔡育强
专家点评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自古以来,中国的茶叶沿着“丝绸之路”,远传欧洲并逐渐风靡世界,成为“和平、友谊、合作”的使者。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从明末清初便开始出口中国茶叶,成为乌龙茶最大的出口港之一,大量茶叶从这个口岸输往世界。
古代的中国茶艺极具特色,为文人雅士所推崇,在世界享有盛誉,并于唐代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如今,中国茶艺得以弘扬光大,为中国茶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应该说,传播茶文化、酒文化或者美食之类的轻文化,是中国对外传播的常态性内容之一,选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这一案例点出了超越以往做法的地方在于“中国茶充满着‘以和为贵’的人生哲学,倡导的是‘地球村’的和谐,正所谓‘茶和天下’” 。从这一个角度去做,将有利于在传统的题材中找到新意,可谓推陈出新的典范之作。
不过这一案例的不足之处也正在此处,即这一案例仍然是传统的思路,对这一可能创新的角度没有做深做透。如果将这种哲学的思考与现代性所带来的普遍的焦虑勾连在一起,那会更有意义,也更有传播效果。
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