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谈读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和中学生谈读书16

今天和同学们谈谈读书问题。在学校课上及课后,你们很多时间都在读书。可是你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何总是说读书重要?请大家问问自己,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我这里说说自己的看法,一起来讨论。

一、读书为了什么?

常见的回答可能有两种。一是为了考试。中考、高考都要考语文,考阅读,分值很高,读书是为了提高考分,好考上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很多同学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读书的。这很实际,很直白,我看也没有错。但这只能说是读书的“近期目标”。

还有第二种回答,读书是为了具备阅读的能力,是为了谋生。日后进入社会,谋求职业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很重要,招聘单位也会看这方面的能力。这个回答也很实际,并没有错。

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读书还可能有第三个“目的”,或者“作用”吧,那就是“养性”:练脑、磨性子、涵养性情。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提,放在最前边,而“修身”的方式之一,就是读书。说“读书养性”,这个“性”可以理解为性情、兴趣、习惯和素质。“养性”不是为了炫耀个人的修养,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有读书的习惯,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也是精神可以得到不断充实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没有读书习惯,很难设想他可以实现自己的终身教育。我们读完中学,一部分人还要读大学,也有一部分人就工作了。无论上学还是工作,都得持续不断地通过读书去涵养自己,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博雅的气质,享受充实的精神生活。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读书养性”是有现实意义的。

除了“读书养性”这第三种回答,我们还可以有第四种回答,那就是更高远的目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人民的富强幸福而读书。这好像是口号,有点理想化,但你们的父辈、祖辈和更远的那几代中国人,其中一部分先驱者,都曾经提出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口号,而且是行动。只不过今天的世界变得很实际,这个为国为民、饱含理想的目标听起来就似乎有点高调了。

以上说了读书的四个目标,可能还有其他目标。同学们,你们哪些目标可能考虑得多一点呢?可能是第一、第二这两个目标,也就是考试或者谋生考虑多一些吧,都是很实际的打算,无可厚非。特别是接近中考或者高考,大家更多地都会围绕考试来读书,这是必须的。但我主张也要同时兼顾,除了为考试、为谋职而读书,还需要适当考虑“读书养性”,甚至是“为中华崛起”这两个目标。其实,四个目标彼此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家长一般考虑得很实际,希望一切围绕考试,围绕找到“好工作”。读书就是瞄准这些目标的。这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是有志向的青年,看得远些,有自己的理想,那就可以把人生的标准定得高一些,让后两个目标把前两个目标带起来。小说《平凡的世界》大家看过吧?主人公孙少平家里穷,上学时受过很多委屈,他渴望过上另外一种体面的生活,说“人总不能一辈子受穷”。这是他的理想和生活目标,既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如果说读书的目标,他是把几方面的目标融合一起了。

我这里着重说说“读书养性”,读书可以提升素质和养成健全的人格。

现在讲“读书养性”,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同学们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阶段,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发展整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心性和习惯,为整个人生打好底子。如果不想让自己一生碌碌无为,那么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养性”,在涵养自己方面有些自觉。怎么自觉?就是要有理想,有目标,这个理想和目标不能停留于满足个人物质生活的欲望,不能停留于现在几乎人人都在追求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条件,而要有更高的追求,尽可能让自己超越平庸。

这是有些难度的。现在是物欲横流的时代,校园也往往被卷进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风气变得很势利。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是为了将来就业而学习,追求的目标就是舒适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他们对未来感到迷惘、紧张,压力很大。这种情况越到高中、大学,可能越严重。那种有理想志向,多考虑为国家民族做贡献,或者愿意以后在科学等事业上默默耕耘的年轻人,不能说没有,起码可以说是太少了。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比,甚至和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学生比,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都显得过于世故、精明。“四大主义”——包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庸俗的现实主义,充斥着现在的校园。同学之中谁要是讲讲为国为民的理想,可能会被看作很“二”、不“入时”。

现在平庸、低俗、粗鄙的思潮是多么汹涌,我们年轻的中学生是多么迷惘!尽管有思想品德课,但内容陈旧,方法生硬,难于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更难于帮助学生抵制低俗粗鄙的风气、树立远大的志向。往往课上学的那一套理论,课下就给低俗的空气所解构和颠覆了。我说的情况是否属实?有的学校可能风气好点,但大部分恐怕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况。

人生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决定人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世界价值的基本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真善美、生与死的本质、人与自然、人性与社会性、社会公平的准则、伦理道德的底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源性的,有的还富于哲学含义,属于终极关怀。对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与摸索,也就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一生的追求及其思想行为模式。这种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是中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甚至比知识获取更加重要。同学们环顾四周,也问问自己,我们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到底有没有一份自觉?建树怎么样?

现在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收罗人才,舆论更被市场的泡沫所左右。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上学无非是为了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这种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了教育的基石,腐蚀着现代人的人格品质。应当好好反省我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失误,想办法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作为中学生,也许我们不能改变整个学校的风尚,但起码应当对现在这种“四大主义”弥漫校园的现状有所认识,有些清醒,有些超越,尽量不被卷入其中。办法是什么?是敢当前面说的很“二”、不“入时”的人,实质上是保持一些理想,有些追求。读书就能给我们精神力量,在抵御低俗方面给我们支撑,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建树方面涵养我们。我说的“读书养性”就包含有这层意思。“养性”也是指超越庸常,磨性子,增涵养,养成良好的心性、健全的人格和聪慧的大脑。读书自然是最好的途径。

二、现在读书的环境不是很好

现在的社会浮躁,读书的氛围似乎越来越淡薄。我主持的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做过调查,发现现在国人的阅读状况是很差的。先看看学生,小学阶段的阅读状况较好,到初二,就一路下滑。北京市数十个中学2000多位中学生的调查,从“完整阅读过的课外书(不含杂志)的数量”来看,从小学到初中,读过1—5本(含5本)的占18.7%,读书不到10本的有42.9%。有1.5%的学生连1本书也没完整读过。而高中生呢,“完整阅读过古今中外名著”,选择20本以上的学生比例仅为15.2%,选择10—20本的为19.1%,而选择“1—5本”和“没有”的竟然为32.5%和7.3%。就是说,现在中学生阅读情况是很糟糕的:一是读的少;二是即使读一些,也大都不是完整阅读。

再看阅读的品位,先看阅读兴趣与范围。初中的依次排列是:言情小说、网络文学、卡通漫画、鬼故事、武侠小说;高中的依次排列是:卡通漫画、言情小说、人物传记、网络文学、科幻作品。从阅读素质看,偏重流行时尚。整个阅读状况是量少、质低,很不乐观。所以,课程标准提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认为是很有针对性的。不只是对中小学生,对大学生也一样。

跳出来看看我们的社会,大家都有很多抱怨,其中比较共同的一点,是认为国民素质低。问题出在哪里?在社会矛盾,在社会心理,可以找到很多原因。但有一条原因很明显,就是国人不爱读书和少读书。前面提到学生不读书,那也是因为社会都没有读书的氛围,学生怎么会喜欢阅读?我们中国人爱看电视,爱打麻将,但大多数人就是不爱读书。

国人即使读书,也往往抱着非常实际的目的,很多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发财或健康,或为了人际及职业的需要。《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表明,除有五分之一的公众表明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其余读者的读书需求都非常现实。所读之书一大部分实际上是课本和教辅之类,还有养生、股票、厚黑学之类。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只是看经济,同样要看文化。如果中国人不读书,整体文化素质不可能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软实力等都是空话。中国即使GDP很高,仍然会远远落在发达国家的后边。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智商社会》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但愿日本人的预言不会成为现实,但不能不承认,中国之落后,很直观又很本质的表现,就是烦躁浮躁,不爱读书。国民的人均阅读量停滞在二十年前的水准。我回顾五六十年代,我老家的新华书店,都卖什么书,现在老家的新华书店,又卖什么书,就很清楚了。问题的严重性远远没有引起重视。

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这是一种好的举措。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读书种子,引领读书风气。这很难,但必须做。同学们,大家从自己做起,一起努力!

三、高考是绕不过去的现实,读书应当怎样去面对高考?

高考改革在进行,2017年实施了新的办法:考三门,不分文理。语文高考命题将有变化,现在就在悄悄变。

以后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其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和时政等。会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也会有意识考察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位。这些改革的趋势,也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读书。只有多读书,拓宽知识面,增强思想力,才能应对高考,考得高分。

但即使准备为高考而阅读,那我建议也不要陷进应试的泥淖。

现在有一种应试的阅读,是处处围绕作文准备素材。这很不好。要知道,高考语文阅卷评分也在改革,越来越注意围剿“套式作文”和“文艺腔”。

我不主张把所有的阅读都和作文考试挂钩,那很“煞风景”。市面上常见很多作文选析之类的书,对考试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如果满足于读这样一些书,停留在作文技法的模仿阶段,水平终究是很难上去的。况且这类为应付考试的带“匠气”的书读多了,还可能会坏了口味。所以还是要多读名篇,使自己的眼界和起点高一些。也可以依语文课上提示到的作家作品为线索,顺藤摸瓜,找相关的书来看。如课上讲到《诗经》,篇幅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再找多一些《诗经》的作品以及评论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述来读。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语文课中规定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能引起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久而久之,良好的阅读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四、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

高考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家长也都希望孩子能把时间尽量放在复习功课、应对考试上,特别是到了初三以后,许多学生几乎不再读课外书。这是现实问题,但也请家长和同学们注意到另外一种现象。我在大学教书,发现许多学生虽然都是高分考上大学的,却不一定有喜欢读书的习惯。除了自己专业的书之外,他们再也没有读其他书的兴趣和计划,顶多随兴所至读一些诸如武侠、言情之类的流行通俗作品,或一有时间就上网、看电视。这样的文化情致倒是流行与时髦,但也可能浮浅,缺乏个性。他们的文字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都比较差,甚至影响到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提高阅读写作水平,许多大学不得不又花时间为他们补语文课,上所谓的“高四语文”。看来,在中学阶段尽量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中考对考生来说都是大事,“为高考而读书”也是应该的,但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可以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多的自由阅读,语文素养也会提高,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每年高考作文成绩拔尖的同学,很少是靠押题或者按照既定套式取得成功的,他们一般都是平时阅读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底子打得厚实。所以还是不能只为考试而读书,暑假阅读应当自由一些,为自己松松“绑”。

现在的诱惑太多,要沉下心来读书,还真的需要毅力。社会上那些消闲、娱乐文化,网络文化,各种影视和流行读物,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比读书要大。再说,年轻人也需要一些娱乐和刺激,不让接触流行文化是不现实也不必要的,流行文化的适当消费有利于青年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但这应当是适度的“消费”。如果被动地卷进流行文化,在这方面过度消费,会上瘾,也耽误太多时间精力,还会使口味变得粗俗了。所以还是要强调读书,多接触优秀的高尚的文化,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怎样才能耐得住性子读完一本好书?

很多学生可能会问,也想读书,选择了经典的书来读,可是往往半途而废,甚至刚一开头就读不下去。怎么办?

要求每一本书都从头看到尾,是做不到也没有必要的。“读不下去”这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选择,也许这本书本来就没有意思,也许太深,不适合自己,很自然会有挑选。确定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目,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工作,这可以找老师来指导。经典因为有时代的隔膜,年轻人阅读比较困难,要不断克服某些阅读障碍,其丰富的内涵也需要认真反复地发掘体味,这都不会是像阅读流行小说那样痛快的。必须先要有“啃书”的思想准备,克服那种浅尝辄止的毛病,才能真正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这也是一种学习习惯和毅力的培养。

我上中学时很喜欢读《三侠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通俗小说,可是《红楼梦》有三四次都只是看了开头几页就放下,始终没有兴趣读下去。后来我给自己做了个读书计划,当然不能尽是挑感兴趣的书,主要还是老师介绍的经典,包括《红楼梦》。我就“说服”自己:既然公认《红楼梦》是经典,为什么读不下去?可能自己的阅读口味有问题。无论如何总得读完一遍再说。我就坚持完整地读完一遍《红楼梦》。一开始也是“硬着头皮”读,读着读着,就磨出了性子,逐步体会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那种细腻真实的风格,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并试图思索那远高出于一般武侠、言情作品的境界,这样,也就拓展了自己另一种艺术鉴赏领域。

记得高中阶段,我已经完整读过许多中外文化经典。虽然有些读完了也不大懂,但总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阅读感觉和印象存留下来,以后的人生中还会慢慢去理解。比如《古文观止》里边许多文章我都读过,有的还能背诵,当时也不见得有多深的理解,但那种对于古代文化的印象以及古文的语感也就积淀下来了,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了,对我终身都大有好处。从高中阶段开始,我读书的方式就分为两种:一种是浏览略读,主要是由兴趣引导,快速获取信息,有时一本书就是看看前言后记,或者开头结尾部分,这样阅读面是很广的;另一种是精读细读,主要读经典作品和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比较重要的书,尽量都要完整地读完。这种习惯我已经保持了几十年。

六、如果对电视动画片、漫画书、上网等有兴趣,而对于读书无兴趣,怎么办?

现在是所谓影视时代、网络时代、图像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相对少了,看电视、上网、读图时间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影视、网络和图像尽管拓宽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的书的阅读,尤其是文学的阅读。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就拿电视来说,虽然可以选择频道和节目,但欣赏过程一般都是比较被动的,你不可能像阅读一本书那样可以或慢或快,甚至可以停下来或翻回去边读边做思考。读文字书所能获得的感觉,也是欣赏一般影视作品所没有的。同样,上网和读图也较难获得书本阅读那种独有的效果(网上读书也是一种文字阅读,另当别论)。所以影视网络再发达,也仍然需要阅读。就学生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这可能就是终身受益的好的品位,一种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应当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多一些时间用在读书上,尤其要读一些经典作品,而不能沉迷于上网、读图或者看电视。

小学生语文学习从图像开始,帮助会很大。这些年一些出版社出了许多绘本童话、故事之类,还有分年级阅读的,主要适合小学与学前儿童,我觉得都很好。有些学校还把绘本讲述引入小学阅读教学,这也许是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办法,也可以试验。但到中学特别是高中,读图应当相对减少,文字阅读应当是主要的、基本的。现在很多大学生读书没有耐性,可是拿起漫画就手不释卷,这也许是所谓“新人类”的特点吧。不管怎样,读图毕竟不能取代读文字的书。图像与文字表征不同,图像长于实而短于虚,短于非物质性实体,复杂的情感与抽象思维就很难靠图像表达。图像表征的对话深度显然比不上文字,甚至还可能流失深度。

从审美看,文字表述的想象空间可能更大。图像虽然有长处,但容易坐实,影响到符号的开放性、启导性,自然也影响想象力的展开。图像出版物以及影视中丰富性的形象容易被定格,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试想,把《醉翁亭记》拍成DV效果会是如何?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非常普遍,教学检查就重视这个,这不是好现象。多媒体使用的好处是明了,但不宜过分依赖,要有限度,否则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影响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