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让日子过得更舒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楼道灯泡坏了也没人换——有限理性人

理性人假设,也叫“经济人假设”“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它说的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性的,都要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需要面临两种以上的选择,理性经济人也总是会从利己的方向做出对自己更加有利的选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是有限的,也无法预见一些方案的实施后果,并从中做出最优的选择,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少有人能够表现出“完全理性”,有时人们常常会做出不够理性的选择,即表现为“有限理性”。

老何一家住在一栋年久失修的居民楼里,楼道里的灯泡经常坏,导致晚上下楼梯时视野一片漆黑。

一天,老何的儿子买了个灯泡,还搬了一把椅子,准备到楼道里换上。老何一看,连忙阻拦。儿子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老何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用手指着对门的邻居说:“凭什么他们不来换灯泡啊?楼道又不是咱们一家的。”

老何的儿子禁不住老何的再三劝阻,也就打消了换灯泡的念头。老何天天在家等着邻居换灯泡,可是总不见邻居有这方面的打算。老何越来越生气了,他经常对着对门的方向撇嘴道:“我就没见过这么自私的人!”

就这样,楼道一天天地保持着黑暗,两家人也习惯了摸摸索索地上楼。直到有一天,老何下楼梯的时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伤了腰,花了不少医药费不说,还不得不在床上躺着。这时候他才感到了后悔,赶紧让儿子把灯泡装上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何和对门的邻居无疑都是理性经济人的代表,他们精于算计,总想着自己可以少付出一些“成本”,多获得一些“收益”,可是他们却错误地判断了得失:只知道换灯泡会付出成本,却没有估计到长期在黑暗中上下楼梯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结果就产生了错误的选择,导致自己遭受了更多的损失,成了“理性的傻瓜”。

由此可见,经济人的理性其实是一种“有限理性”,而要避免这种有限理性,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

认知偏差可能发生在信息获取、加工、输出、反馈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我们的记忆出现了偏差,或是信息来源有误,都会让信息获取环节出现问题;再如有些人认识问题喜欢以偏概全、先入为主,或是受到心境、情绪的影响,也会在信息加工环节产生各种各样的偏差;而在信息输出、反馈环节,人们也常会有过度自信、后见之明之类的谬误,这些都会导致自己无法正确认识问题,继而就会出现决策的失误。因此,我们在做出各种决策时,应当进行自我检视,以避免认知偏差对自己造成误导。

◆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如果我们同时面临几个备选答案,那么在进行决策时,就一定不能忽略对于风险的评估。我们应当综合地分析每一种方案的收益、成本和可能遭遇的风险,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做出取舍。比如在本节案例中,老何只考虑到了成本、收益,却没有预估到楼道漆黑会造成的安全方面的风险,结果做出了不够理性的决策。这也提醒了“有限理性人”,应当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谨慎决策,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提高收益。

◆不光要追求满意方案,还要追求最优方案

对于有限理性人来说,做出决策的标准不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内心的相对满意,这样他们往往不愿费力寻求最优方案。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设有人去剧院看音乐会,门票价格20美元。如果不慎弄丢了门票,很多人可能会自认倒霉,不会再额外花钱购买门票。可要是在去剧院的路上弄丢了20美元,很多人就会觉得丢失的钱和欣赏音乐会没有关系,所以会愿意花钱购买门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判断结果,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追求让自己满意的方案,而不是追求最优方案——再买一张票。

因此,我们在决策时还要多问问自己——“这是目前最好的决定吗?”,我们只有转变思维,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问题,才会突破“有限理性”的限制,努力向“完全理性”靠近,也才能够为自己赢取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