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阅读:聪明人有效阅读二十五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人生短暂,要选一流的内容

当我们说一个人很会读书时,他首先应该是个很会选书的人。假使他不善分辨,就可能会迷失在鱼龙混杂的读物丛林中,从而吃上大量的“垃圾食品”,结果就可能导致“肠胃炎”甚或“食物中毒”。而且,人生短促,譬如朝露。因此,我们绝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二三流的书籍上面,要读就读历代或现世的一流作品。

人活着主要仰赖两种东西:一为物质,一为精神。而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就是书籍了。我认为,读书有七个追求层次及四大支柱。七个追求层次分别是:刺激(如恐怖小说等)、休闲(如时尚杂志、笑话等)、信息(未经深加工的数据等)、知识(能使人聪明、帮助一个人认识自我和成长的资料)、技能(多为隐性知识,如很难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一些实操技术、能力)、思想(人在精神需求方面的最高层次是理性思考,即把握外部世界及修炼内心的规律和方法)和美感(既提高审美能力,又提供审美对象。如文学作品、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其中知识、技能、思想和美感为四大支柱。确定无疑,读高层次的书籍有望改变人生和命运。“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有效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的有限人生,还可涵养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国家的文化根基、延续世界的文明血脉。因此,怎么选书首先还得问清楚自己读书是为了追求哪个层次?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紧接着,什么样的书才能被称为一本好书呢?我认为,如果它能够满足创造性、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可理解性、可应用性这七个特征的话,就是一本好书了(但如果仅为追求休闲、刺激和获取信息而去找书那又另当别论了)。当然,并非每本书都必须具备以上所有特征,但最少应具备科学性、可理解性、可应用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好书”不仅包含客观意义,更多地包含主观意义,如一本现代理论物理学博士教材,对绝大部分普通读者来说,它就不是一本“好书”,因为太专业了,就是付出很多努力仍缺乏“可理解性”,即便它客观上是一本好书。因此,这里的“可理解性”是指特定读者可完全理解、部分理解或经过一番努力可大致理解。“可应用性”是指可活用其中的理念或知识用于改变认知和实践的意思。“科学性”是指书里面的信息是可理解、可重复、可验证、可实践的。如果从知识的确定性程度来看,目前有些学科的知识科学性仍然较差,因此在选这类书时,也只能在“科学性”问题上作一定让步了。不过,文学作品另有衡量标准,文学作品的质量高下主要还是要考察其思想性、典型性、真实性、生动性、创新性、美感及文采如何。而艺术作品则主要看它的表现力、感染力、独创性及美感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美。

作家万维钢对各类学科的知识是否具有确定性或可靠性的问题曾作过较为深入的阐述,是值得参考的。根据他的研究,部分学科的知识之确定性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第一,所有数学知识都绝对正确,因为它是由纯粹的逻辑构成的抽象世界。第二,物理学知识相当可靠。但不排除有些是错误的,因为它不仅靠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还要依靠实验。第三,化学、电子工程及机械工程的知识比较可靠。因为这些学科对实验参数的依赖性更大,而某些参数本身在不同环境下又具有不确定性。第四,生物和医药知识的可靠性一般。因为它们几乎完全依赖于实验。第五,经济学、心理学及政治学知识的可靠性就更低了。它们要么模型太过简化,要么结论不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要么干脆连研究的基本前提或共识都尚未达成,要进行有效思辨、平等对话及深入研究更是难上加难。

对思想性或精神性阅读而言,一定是能够深刻改变你的人生理念和言行实践的书才是好书。邂逅这样的好书,无疑会有一种如获至宝、如沐春风、如遇知音、如遭电击或如梦初醒的感觉,甚至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当然,书里面可能只有一两句话是有这种效果的,但这就够了,这就足以改变一个人了。如《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本书里所写的“我随便拿起一本书,翻了不到三页,就有一句精神鸦片像雷电一样击中我……”好书,就是能让你感到读过之后的人生比起读之前,确实不一样了的书。

如何才能找到好书呢?徐志摩曾说过一个自己的故事:“我是怎样发现雪莱的呢,有一次我洗脚,随便抓起雪莱的诗集来看,于是就爱上他了。”这应该就是机缘巧合妙手偶得吧。除此之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类选书方式:第一类是显性推荐,第二类是隐性推荐。先说显性推荐,名家、行家、牛人、达人或极客推荐的书一般都比较可信,如余世存、俞敏洪、吴晓波、罗振宇、姬十三等名家,再如林语堂、梁实秋、俞平伯、梁启超、冯友兰、钱穆等传统名家,有些教授、学者甚至会专门列一个或几个书单出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作渐进式阅读。对微信文章、专栏文章推荐或书评推荐的书要进行分析,如果读了其中节选出的部分原文及对原文精髓的提炼概括,觉得还比较精彩或对自己的胃口,则可以作进一步阅读,对于书评也要看其是不是紧紧围绕书的主题、关键词或亮点来展开的,豆瓣、知乎或国外亚马逊等网页上的书评也并非全都很可信,需要仔细鉴别。现在有些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有推荐书单,这也是一个找到好书的方式,如“中信书店”“书单来了”“法学学术前沿”等。再有就是通过网络书店中的排行榜也是可以找出好书的,以京东为例,假如我想看经典传记,那么就可以通过“图书”这个大栏目,选择二级栏目“文艺”,再选择三级栏目“传记”,最后选择四级栏目“经典传记”,既有“七日畅销榜”,又有“综合排行榜”等多个排行榜可参考,其中《巨人三传》等书就很不错。很多网站点开每本书的页面之后又会有关联商品出现在同一页面上,如亚马逊每本图书的页面都会提示“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及“购买此商品的顾客同时购买的商品”,这就方便了我们作比较选择或延伸阅读。网店上卖的书会附有读者短评,其中有些“中评”或“差评”应该特别留心,并非有这些就一定代表书本身质量不好,因为有些说的只是快递服务不好而已,导致作品不幸“躺枪”。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好的移动端App音频节目也会推荐一些书,如“樊登读书会”及“得到”推荐的书就大多不错。此外,对于绝版书可以上旧书店、旧书网找找,当然也可以选择到图书馆借阅。

接下来就是隐性推荐或者说被动推荐、消极推荐,其实也是一种品牌自带的力量或魅力,比如好的出版社出的书、好的系列丛书及水平高超的作者所写的其他书。品质较有保证的出版社有中信、机工、电工、湛庐、磨铁、果麦、读客、商务、古籍、人文、浙文、译林、中华书局、广西师大等,再如法律类的专业出版社主要有法律、法制、北大、清华、人大、法院、知产等,这可以说是“以社找书”。好的系列丛书如包含《定位》一书在内的华章管理大师经典之定位系列都是不错的书,或可称之为“以系找书”。水平高超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张宏杰,他写的书就很有深度,对人性底色及国民性形成的根源均阐述比较到位,但凡他写的书,我都会买来看,如《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再如余世存写的书我也会全买来看,如《大民小国》《非常道》《家世》等。我一般是读完一个作者写的两三本书感觉都不错时,就会去找他写的其他所有书来看,这应该叫作“以人找书”。而且,如果你确定自己很喜欢某一位作者,还要经常性地去搜索他的名字看他最近又出了什么新书。但以上归纳的情形也有例外,比如我读了学者斋藤孝《超级阅读书》等几本书都觉得非常好,之后开始继续找他写的其他书,后来读到他的《开口就能说重点》就感觉很一般。再有就是好的文章或书籍为了行文需要反复引用的书一般也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书的注释或参考文献来“以文找书”及“以书找书”。我在读一本好书时,会留意它提及的书,往往是一本书刚读完,又在网上顺藤摸瓜买了好多由它“推荐”的新书。如台湾学者唐诺所言:“下本书在哪里?下本书就藏在此时此刻你正阅读的这本书里。”

关于是应该多选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的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如果实在没有地方摆放,可以多买点电子书,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看纸质书更有感觉。因为看纸质书需要一种仪式感,你会感觉自己在做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同时,看的过程也会有书香扑鼻的感觉。而且,如果从书的角度出发,纸质书摆放在书架或书桌上就是一种更有存在感的物体,毕竟也确实占用了一些有形空间嘛,你从来不去读它,心里或许会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吧。恰如日本学者土屋贤二说过的俏皮话:“也许在书店里随意浏览书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但只要静下心来的话,你一定能听到一本本书的高声悲鸣:‘读一读我吧’!”而电子书就不同了,无论是少到两本还是多达两万本,它们都毫无差别地静静躺在阅读器里,内存心情是不悲不喜,机器体重亦不增不减,以致你很难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你就是永不去读,它们也不会像纸质书那样活生生地耸立在你面前,经常性地“提醒”你,让你心生愧疚。

对于外国著作,我认为最好是阅读外文原著,如果不具备外文功底的话,则应挑选公认的权威译本。不过,哪个译本更权威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有可能几个译者名气相当。比如,我在网店挑选《红字》一书时就遇到了好几种优秀的译本,后来好在我在知网上搜到了一篇文章——《霍桑〈红字〉三种版本翻译技巧比较》,读完之后选择了姚乃强的译本。当然,遇到类似情况你也可以先用百度、知乎等搜索一下。

无论我们是否经常在网上购买书籍,我觉得经常去去实体书店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选书能力、文化感知力及对最新的文化动向、文化活动的了解。比如,当你走进一家书店时,可以在它的新书书架或推荐台先浏览一番,如深圳的二十四小时书吧及西西弗书店,每月新出的很多好书都摆在上面了。你也可以到畅销榜看看,有的书店如珠海的文华书城,还细分了具体门类,如管理类书籍销量前二十名、文学类书籍销量前二十名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阅读动向,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畅销书都是好书或全适合你阅读,其中有些也是使用各种手法炒作起来的,内容其实一般。此外,还有的书是作者为了评职称或营销他的其他产品或服务而完成的,本意并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用心鉴别。小说家毛姆就从不看那些才出版两三年的畅销书,并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毫发无损。当然,他也承认这些书里也可能有少量杰作,但认为还需要时间检验。接下来我们继续在书店里逛,除径直取走自己原本要买的书外,如果还有时间,我们可能会流连在这类书的书架或其他感兴趣的类别的书架旁,有些阅读体验丰富的人,可以一眼就大致判断出一本书的定位及品位,这应该就是一种文化直觉吧。当然,最保险的做法还是把书打开,大致预览一下封面及标题、作者简介、序、前言、简介和目录,通过目录可在正文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及最熟知的部分的正文来浏览一两页,如果分别在两个地方都取得了很好甚至超预期的阅读体验,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本书值得一读。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我在读《杰克·韦尔奇自传》时,读了前三百多页都没觉得很特别,但从第三百四十一页开始,我觉得有意思了,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从鲍勃、吉姆、杰夫三个顶级人才中观察和选定接班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倒是讲得很精彩,于公非常理性公平地做出抉择,选择了对通用电气发展最有利的杰夫,于私又极重感情,帮助其他两位落选的天才成为另外两家公司的CEO!坚持读完一本书,你可能会失望到无言以对,也可能会惊喜到猝不及防。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因为一本书的序言或后记写得非常打动人心而购买它,正如《一本书的诞生》中赵宏所言,后记很容易“暴露”作者最真实的或不易为人所知的一面,因为作者在写后记时往往处于更为轻松自然的状态。

同时,我们对其他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架也应该适当浏览,我们应始终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跨界扫描的习惯,把搜寻外界信号的天线、探头、雷达或广角镜头统统打开,形成“复眼”,应像一只嗅觉灵敏的猎犬一样,在知识的林海中不倦地奔袭和穿梭,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捕捉到更多的猎物。

去图书馆找书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本地图书馆只要办个证就可以很方便地去借书,不过我有时候去图书馆是为了寻觅应该要买的书。因为,借的书不能在上面写字、画线等,而且到期也是要归还的。外地图书馆也是可以利用的,很多图书馆是有网站的,可以上去搜索某些该馆才有的绝版书,有可能通过馆际合作机制借出,也可以通过当地朋友借出。记得我有一次为了写一本书需查找资料,就通过朋友在某专业院校借出了一本稀有的绝版图书,复印之后再快递返还,这本书对我的写作也的确起了很大作用。

去旧书店淘书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可以很便宜地买到一些自己久觅而未得的书籍,甚至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有一次,我在旧书店就买到了一本一直想买的绝版书。

总体而言,选书除以上方法外,还有几个技巧可供参考:独著的书比主编的书更好,再版过的书比从未再版或重印过的书更好,印数多的书比印数少的书更好(小领域的专业书除外),字数多且行距正常的书比字数很少且行距稀疏的书更好,知识密度大或思想浓度高的书比一般的书更好,参考了多人的研究成果或思想、写作技巧的书比几乎不参考别人东西的书更好,有一些科学实验、数据作支撑或蕴含了作者自身实践经验的书比纯粹通过讲别人的故事推出大道理的书更好,悬置道德审判而由读者自行判断道德优劣的书比强推某种道德理念的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