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学名著精要(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柏拉图生平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前399年)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的老师。他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因肩膀宽阔,被人称为“Plato”。在希腊语中,“柏拉图”的原意是身体宽阔。慢慢地,“柏拉图”取代了他的真名,并流传于世。

公元前427年5月,柏拉图降生于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的父亲阿里斯同(Ariston)和他的母亲柏瑞克娣(Perictione)都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的家族谱系可以追溯到雅典最后一个君主克德鲁斯(Codrus),母亲是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Solon,公元前638年—前560年)的后裔。父亲在柏拉图童年时期就已经去世了,母亲又嫁给了他的叔叔皮里兰佩斯(Pyrilampes),一个与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Pericles)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安提丰(Antiphon)。

除了安提丰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两个哥哥分别是格老孔(Glaucon)和阿得曼托斯(Adeimantus),他们经常在柏拉图的对话作品中出现。柏拉图的妹妹名叫波特尼(Potone),有人说她是柏拉图的姐姐,有人说她是柏拉图的妹妹。反正不管她在柏拉图之前还是之后出生,她的儿子斯彪西波(Speusippus)在柏拉图死后成为柏拉图学园的继承人。

柏拉图出生之时,雅典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61年—前429年)已经结束,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前404年)已经进行到第五个年头。因此,他是伴随着战争长大的。尽管生于混乱的年代,但柏拉图年轻的时候仍然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尤其喜欢诗歌。后来他虽然放弃了文学,但从其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其文学功底。柏拉图在18岁到20岁期间,服过两年兵役。20岁的时候,柏拉图遇到了苏格拉底,这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他看来,以前的人生真是荒废了,现在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于是,他烧掉诗集,断然决定师随苏格拉底从事哲学事业。

从20岁到苏格拉底被处死,柏拉图一直追随苏格拉底。从苏格拉底那儿,柏拉图学到了“对于伦理问题的首要关怀,以及他要为世界寻找出目的论的解释而不是机械论的解释的那种企图”[1]。柏拉图的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以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要感谢天地,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我生为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最后我自豪的是出生在苏格拉底有生之年的雅典人。”[2]

在柏拉图追随苏格拉底期间,雅典连续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先是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接着“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体,但八个月后又被民众推翻;雅典恢复了民主政体,但是却以渎神罪的罪名于公元前399年处死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的现实四种政体的更替,正是以雅典政体的频繁变更为背景的。频繁的政体变更使柏拉图对现实政治深为厌恶,希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另外,苏格拉底被处死给柏拉图很大的震动,彻底改变了他对民主政治的看法,使他对民主政治的弊端深有体悟。

苏格拉底死后,28岁的柏拉图怀着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极度失望,离开雅典,外出游历。他先后到过麦加拉、埃及、居勒尼和西西里。西西里的叙拉古是柏拉图此次游历的最后一站。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Dionysius)一世听说柏拉图在此游历后,盛情邀其入宫。但两人见面后,柏拉图却直言不讳,大谈僭主制的种种弊端,这使狄奥尼修一世大为光火,要将柏拉图处死,幸亏其内弟迪恩(Dion)劝阻,柏拉图才免于一死。但狄奥尼修一世耿耿于怀,非要置柏拉图于死地而后快。此时恰巧斯巴达一外交官访问归国,于是,狄奥尼修一世把柏拉图交给他,嘱咐他在途中将柏拉图杀掉。但此人不肯直接下手,就把柏拉图交给爱奎那人处置。当时爱奎那人正与雅典处于战争状态,雅典人一到爱奎那便要被处死或被卖为奴隶。柏拉图凭借自己的辩才免于一死,但被卖为奴隶。幸亏其好友安尼舍里斯帮他交了赎金,他才辗转回到雅典。柏拉图此次游历,历时12年,公元前387年才返回雅典,此时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回到雅典后,在友人的资助下,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创建了阿卡德米(Academy)学园。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兼有研究、教育、提供政治咨询、培养贵族子弟的功能。这个学园前后持续900余年,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查封。

学园时期是柏拉图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除了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361年两次短暂去西西里,柏拉图一直在这里生活,从事著述和领导整个学园的工作。学园不但讲授安邦治国之道,还讲授自然科学,吸引了希腊各地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来学习,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令人遗憾的是,学园活动的情况很少被记载,柏拉图的著作中也很少提到。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361年,柏拉图分别进行了第二次西西里之行和第三次西西里之行。第一次西西里之行的救命之恩加上志向相同,柏拉图与迪恩成为莫逆之交。柏拉图第二次西西里之行正是受迪恩的邀请,去把新继任的青年君主狄奥尼修二世培养成哲学王,以实现他们的夙愿。但狄奥尼修二世不堪学习的艰辛,逐渐对哲学学习丧失兴趣。与此同时,宫廷斗争尖锐,迪恩被控谋反,遭到放逐,去了雅典的学园,训练军队,从事推翻狄奥尼修二世的政治军事活动。这个僭主怀疑柏拉图与迪恩的活动有关,欲加害之。时值当地发生战争,柏拉图以躲避战争为由,返回雅典。但是,柏拉图与狄奥尼修二世的关系没有断绝,他们保持着书信往来。柏拉图在信中试图调和狄奥尼修二世与迪恩的矛盾,但没有什么结果。为了调解他们的矛盾,公元前361年,柏拉图冒着生命危险开始了第三次西西里之行,但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无功而返。从此,柏拉图再也没有离开过雅典。迪恩在公元前357年带领军队打败狄奥尼修二世,并将其驱除,自己成了僭主,但在公元前354年,被人给谋害了。

回到学园后,柏拉图专心致志于著述和教学。他重要的代表作《政治家篇》和《法律篇》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个婚礼时安静地走了,享年80岁。死后,他被安葬在学园内。


[1]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4页。

[2] [美]保罗·摩尔:《柏拉图十讲》,苏隆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