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生的发现
十九世纪后期,达尔文的演化论逐渐开始深入人心,人们也开始接受人猿共祖的观点,科学家们也更急于要用化石来探求人类演化的历史。
一八九一年,一位名叫杜布瓦(Eugène Dubois)的荷兰人,在爪哇发现了原始人的头盖骨和腿骨化石,并将其取名为爪哇猿人(Homo erectus erectus)。但由于这些头盖骨年代久远,人们不太敢相信杜布瓦的结论。
二十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施洛塞尔(Max Schlosser)从一包从中国带去的“龙骨”中,发现了一颗很像人类牙齿的化石,但他也不能贸然断定这就是人类的牙齿。但这颗牙齿却引起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的兴趣。
一九一四年,安特生应北洋政府之邀,来到中国任矿政顾问,这让安特生有了接触“龙骨”的机会。一九一八年,安特生得到了一包“龙骨”,并被告知是从周口店附近的鸡骨山上采集到的,安特生闻讯,马上赶到鸡骨山区考察。
一九二一年,奥地利学者师丹斯基(Otto Zdansky)来到中国,准备与安特生一起研究中国古生物化石。安特生与师丹斯基一起到鸡骨山寻找化石,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当地的一位老农,这位老农将他们带到了龙骨山。第一天,两位学者就在这里采集到了肿骨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的化石。在采集过程中,安特生发现地层的一些堆积物里,有许多带有刀刃的脉石英碎片,他觉得用这种东西来切割兽肉很适合,就此推测:古人会不会就用这种东西来切割兽肉食用呢?
两人在龙骨山挖了几个星期,带回了许多化石,但始终没有发现人类化石,只有一颗类似人类牙齿的化石,但师丹斯基也不能确定它就一定是人类牙齿;五年后,师丹斯基在重新整理这些带回国的化石后,又发现了一颗比较明确的人类牙齿,但他仍没有提出比较绝对的结论。
与师丹斯基不同,安特生此时恰好赶上瑞典王子访华,他便趁机向外界宣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消息立刻传了出去,不过仍有人因为没有发现头盖骨化石而不敢认同安特生的观点。不过,在龙骨山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这件事,还是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很快,一项发掘龙骨山化石的计划紧跟著颁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