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LEO学长的精读全过程分享
精读前的预热准备
我在精读时的第一次动笔,通常发生在精读开始前,我称其为预热问题列表。有同学可能会问:这个列表是什么?阅读有那么麻烦吗?直接开始读不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在开始精读前,我们就要进入动脑思考的状态了。通过列一份预热问题表,提前写下若干个和本次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而让问题引导自己开始精读,这样做是和不假思索、直入阅读的效果迥然不同的。
具体做法:用3~5分钟,在读书笔记本或电脑上快速列好预热问题表,一份列表对应一次精读任务,一般包括5~10个问题,既可以是宽泛的大问题,也可以是和待精读内容直接相关的微观问题。我通常会列的宽泛问题可总结为“5W2H”,包括:
5W:Who(主人公/主要角色都是谁?)
What(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When(发生在什么时候?)
Where(在哪里发生?)
Why(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2H:How(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这些人是如何做的?)
How much/How many(有多少?——数量/数据相关的内容)
在第二章“5W2H分析思考法”一节中,我便讲解了“5W2H分析思考法”,同学们可以翻阅一下。
精读时的随读批注与笔记
精读时我的第二次,或者说第二种“动笔”,便是做随读批注和笔记了。
相信同学们对做读书笔记这件事并不陌生,也基本了解做笔记的意义——比如促进思考、加深理解,但不少人并不知道在精读时该如何做笔记最好。
我的精读笔记方法,可以归纳为“二不做二做”。
先说“二不做”:
第一个“不做”,是不要整段整段地用记号笔画重点;
第二个“不做”,是不要重复“抄写”书中的事实性陈述。
什么是“整段摘抄”?可以看看下边这张图。很多人读书时喜欢握着记号笔不放,画下的重点“绵延不绝”,几乎占满了整张书页。待读完后回看才惊觉:哎呀,怎么哪儿都是重点句啊?这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呢?
“面面俱到,反而皆空。”如果精读时不停地画重点,到头来只能落个什么重点都抓不住的结局。
什么是“事实性陈述”?简单概括,就是信息、数据等不带作者论点和主观色彩的客观内容。
很多人在精读时会专门用本子做笔记,这样做没错,但有些同学喜欢边读边把大量的“陈述性事实”抄到本子上,有时还配上简笔画,做成精美手账。
我对“手账”当然没有意见,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变成手账达人,但我必须说,精细阅读和精致手账并不搭。为了做出赏心悦目的手账而煞费苦心地摘抄事实性陈述,不但占用时间,还无法促进思考,因为抄录事实性内容时,我们的心思大多聚焦在“如何把手账做得更漂亮”这件事上了。
再来说说做精读笔记时的“二做”。
第一个“做”:做笔记时,尽量只记录自己的思考、随感。上面说到,不过脑地大量画重点、抄书中原文并不聪明,与之相对的是实时记下精读时的主观思考——无论是赞同还是否定,是对大论点的评述还是对小细节的思考,都可以批注下来。只有这样,才算真正走入书中情境和作者“交流”,进而把书中精髓很好地内化了。
第二个“做”,是第一个“做”的具体实现方式,我为其取名“多色批注法”。
我们在精读时做的思考,几乎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正如“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相同的内容,一定会有各异的感受与诠释。同理,当你精读到某个段落时,也可能会出现三种主观立场——赞同作者在此处的论点、反对作者的论点以及中立态度(对这个论点没有明显站队)。在这里我尤其要提一下“反对作者论点”这种立场——在精读时,一定不要轻易被作者说服,尤其不能有“作者是权威,他说的都对”这种心态。
其实,很多论点都是存在争议的。精读时,你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提问、质疑的权利,尝试多一些批判性思考,甚至假设作者的论点是有漏洞的、值得商榷的,然后即时记下自己的异见,如有时间,还可以和书友们讨论。
“多色批注法”可以促进精读时的深度思考,鼓励不同观点的输出。我通常用黑色笔写下同意作者观点的批注,红色笔写下反对作者观点的批注,蓝色笔记下中立的思考。
以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这七大毛病,99.9%的年轻人都会有至少一个》为例,在这里,我假设自己是读者,而不是原作者。
同学们可以在下图中看到黑、红、蓝三种颜色的批注。比如黑色的这一条表示赞同文中的论点:“非常同意。手机App交友很肤浅,并且鱼龙混杂,很难找到真正能交心的朋友。”
红色的这一条表示反对:“不完全同意。直播App并不像作者说的那么一无是处。比如,一些直播平台分享知识和干货,能让观众收获到新技能、获得进步。”
而蓝色的这一条是中立批注:“很多想走捷径的年轻人看中的是赚快钱的机遇,但有时会得不偿失。”
大家应该能发现,这三条批注全部是我精读时的所思所想,丝毫没有陈述性事实的摘录。我推荐使用“多色批注法”的另一个原因是,当过一段时间回顾批注笔记时,就能轻易通过不同颜色的记录,忆起自己当时的点滴思考。
精读后的好句佳段摘抄
我建议大家在精读时的第三种动笔,是好句佳段的摘抄整理,这也是永不过时的一种阅读方法。
然而,方法虽经典,却常被忽略,甚至吐槽。有人说:这不就是学校里布置的好词好句摘抄作业吗?枯燥乏味得很。还有人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在网上就能搜到一本书里的所有金句,何必要费工夫自己摘抄和整理呢?
我必须得说,做网络搜索和自己动笔整理的效果是很不同的。为什么?上网查资料、做复制粘贴,基本只动用了视觉。各种书摘语录网站把整理好的文段直接喂给你,很难助你加深对文中精辟表达的理解与吸收。
而如果自主发现好句佳段,继而誊抄整理在本子上,就更能体味作者的文采,感受其表达的精妙。另外,通过精读时做摘抄,你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作者的行文修辞,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呢!
摘抄整理金句这件事虽不难,却也有门道。我有以下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等精读任务完成后,再用整块时间对好句佳段进行统一誊抄整理。精读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无间歇思考,而做金句摘抄比较费时,所以大家不要边读边抄,否则思路容易被打断。我的惯常做法是,读到好句佳段时,先用笔做个记号(比如在旁边打个星号),在完成一次精读任务后,再回到阅读起始页,顺着星号逐一摘抄。
第二个建议:我把它概括为“动作描述(动词)第一,形容词次之,名词最后”。最难出彩,也最能凸显作者精妙文笔的往往是动作描写,而我们自己写文章时往往拿捏不好,很难出彩的也常是和动词有关的内容。
因此,如果一篇文章里有特别妙的动作描述,就优先摘录、收藏下来。比如,鲁迅是运用动词的大师,大家在精读他的文章时,就可以学到不少传神的动作描述。
形容词是极其丰富的一大范畴——在汉语中尤甚,大家在读到很妙的表达时也记得一并摘录。
第三个建议:摘抄本一定要分主题、分书目。如果精读的是大部头名著,比如《红楼梦》《堂·吉诃德》,那么一个小本子很可能不够用,但若精读的是短篇文章,就可以把同主题下的短篇金句都摘抄到同一个本子上。这里的“同主题”,既可以指同一个文学领域,还可以指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同主题摘录,也便于我们之后系统地查找、回顾。
从小到大,我已经积攒了超过三十个金句摘录本。从十多年前泛黄的小册子到如今心爱的烫金摘抄本,都是我独一无二金不换的宝藏。
精读后,写读后感/书评
我建议同学们在精读时做的第四种动笔,是在精读后尽快写出一篇书评/读后感。
没有人对“读后感”陌生,但如今鲜有人会在阅读后写读后感。其实,正如第一章“三分钟闭眼过电影速读法”一节(045)中介绍的,读后感是一次精读任务的重要收尾,就像做一道大菜,在出锅摆盘前要收汁、勾芡一样,具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用。
读后感的写法因人而异,我在这儿分享一个自己常用的读后感引导问题模板。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因为读后感通常写给自己看,所以长短、形式和文笔都不重要,关键是把个人感受和主要收获写下来,比如,令你茅塞顿开的论点、让你热泪盈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