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的家国传奇
从营建到发展,从固守到变革,紫禁城承载了它的主人——皇帝的命运与传奇。然而,紫禁城是博大的,如果只了解其宏观发展史,我们看到的将仅仅是冰山一角。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发生,或是皇权荣耀,或是刀光剑影,那么多神秘都蕴藏其中。如此看来,宏观之外的微观历史或许更加细腻而有趣。如今,当我们徜徉在紫禁城,眼前是当年皇家的外朝与内廷,虽然时过境迁,虽然建筑物不会说话,可是一旦我们了解了那里曾经发生的往事,紫禁城之旅就会变得不一样,令人想起并沉浸于历史的情境之中。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为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如果算上护城的筒子河,面积则多达一百余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并非徒有排场,面积虽大却使用有序,城内建筑按功能、作用等被划分为外朝与内廷,形成了合理而实用的结构布局,承载起皇权富贵与国运兴衰。
明、清两朝间紫禁城有幸迎接了二十四位帝国的主人。明朝有十四位皇帝,清朝有十位皇帝,都曾在这里执政与生活,使紫禁城得以同中国的明、清历史息息相关。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座一度承载帝国命运的紫禁城却并非出自正统,它的奠基人不是一个名正言顺继承大位的人,而是一个篡位的皇帝——朱棣。不知朱棣之外那二十三位明、清的皇帝是否有过思量,他们在一个篡位者奠基的皇宫内执政与生活,是否代表了对篡位的认可?抑或是对皇权的血腥之争熟视无睹?不管他们是否在意朱棣的过去,也不管紫禁城如何恢宏、雄伟,它最初的主人那段篡位的历史都是紫禁城无法抹去的时代记忆。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灭元称帝,将首都定在了南京。此前作为元大都的北京城,失去了至高地位。
作为一个育有二十六位亲生皇子的皇帝,朱元璋的福分不浅,他算是历代帝王中最为多子的一个。随着年岁不断增高,朱元璋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立储。对于日后皇位继承人的考虑,“内有仁君,外有强藩”的思想对朱元璋的影响十分明显。他建立明朝政权以后,为巩固朱家王朝,已设计出一套独特的封建制度,分封诸子为王,各统兵三千至一万九千不等,驻守在各地及边境要塞。朱元璋的二十六位皇子中,除长子朱标和早死的皇子朱楠外,其余二十四子均被分封为藩王。“强藩”已确立,只待继承皇位的“仁君”。而皇长子朱标生性仁慈,正是朱元璋心目中“仁君”的理想人选,恰好朱标又是嫡长子,将他立为太子成为理所当然之事。然而造化弄人,被立为太子的朱标身体却十分孱弱,还没等到继承皇位,便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因病不治身亡,使年过六旬的朱元璋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景。
储君之位虚悬,令饱受丧子之痛的朱元璋身心疲惫。按照传统,太子薨逝或被废,可在其余皇子中择贤立储。二十余位皇子中,当然有可选之人。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1360年出生,十岁时被分封为燕王,二十岁即前往北平就藩。北平就是元朝的大都,被明军攻陷后,改名为北平。朱棣前往北平就藩开启了传奇人生的序曲,为日后起兵造反、迁都北京、营造紫禁城埋下伏笔。在当时,朱元璋虽然喜爱和重视相貌奇伟的朱棣,但他却深受立储立长原则的影响,并未将朱棣推上太子之位,而是将死去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让他入居东宫。这样的决定自然令众多驻藩的皇子深感失望,然而太祖在世时,天下依旧维持一片祥和,及至朱元璋驾崩,情况就变得难以预测了。
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随即继位,定年号为“建文”。新登基的建文帝不会想到,皇权对他而言,仅仅是一场过眼云烟,短短几年便将易主。事实上,他对自己能否稳掌皇权早已充满忧虑,或许是始于他成为皇太孙的时候,或许是在他登基大位之际。不管怎么说,驻藩的叔叔们势力强大,已在他的心底留下挥之不去的阴霾。据记载,太祖在世时,身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就曾向朱元璋表达过对诸王的担心,还提出了“以德争取其心,以礼约制其行。如果无效,削他的属地;再无效,改封到别处。这样再不知改悔,就只好举兵讨伐”的谋略,得到太祖的首肯。的确,朱允炆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明朝的分封制度产生了积极作用,却也存在一定弊端。它虽然使亲王为帝室屏蔽了外藩的侵扰,降低外藩作乱的可能,却也为藩王提供了养精蓄锐的可能。由于备边的需要,各个藩王都在积极练兵,时有“战事演习”,军事实力不可小觑。正因如此,继位后的建文帝很快便着手实施削藩,周王、齐王、代王、岷王、湘王等多位亲王相继失势,或“阖宫焚死”,或被废囚禁,无不落得悲惨下场。
远在北平的燕王如何能够安心?出于自保的需要,朱棣开始在北平的燕王府后苑加紧练兵,同时大量铸造兵器,以备不时之需。建文元年(1399)七月,建文帝下旨捉拿燕王朱棣,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奉旨带兵擒拿燕王,却被朱棣设计擒杀。当天夜里,北平城便被朱棣控制,他随即以“清君侧”为名誓师造反,将军队称为“靖难军”,同时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二年”。可以说,朱棣起兵造反也是迫不得已,他毕竟不想同其他亲王一样,被自己的侄子解除兵权、禁锢牢中。然而,朱棣也对起兵充满担心,他毕竟军力薄弱,如果内地大军前来围剿,靖难军必败无疑。
历史是奇妙的,这种奇妙便在于它的诡谲多变。起兵后的朱棣虽然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与内地大军相比毕竟实力相差悬殊,特别是建文帝委派的盛庸、铁铉等将领精于用兵,因此靖难军不断遭受重创,甚至在“东昌战役”中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依当时的形势来看,靖难军必败,燕王朱棣更无法保全性命。然而,建文帝的“仁慈”却为他自己挖掘了坟墓,也给燕王带来了生机。建文帝曾告诫征讨叛军的将士说:“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样的话,无疑成为燕王的“挡箭牌”,他多次陷入重围,终能死里逃生。如此看来,燕王三次出师换得三次兵败,仍然敢于第四次出师就不足为奇了。建文三年(1401)十二月,朱棣第四次出兵。他总结了前三次兵败的经验,绕过朝廷重兵把守的城市,曲折进兵,直扑南京。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王大军抵达南京城下,原本坚固的城池却因为金川门守军的投降而快速沦陷。朱棣虽占领京师,却不敢攻占皇宫,否则,他所说的“清君侧”便不攻自破,必将激起忠臣义民更深的反感。朱棣尚在皇宫之外,宫内却已经起火。不久后,朱棣宣称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身亡”。据说,建文帝并未死亡,而是在京师沦陷时化装成和尚逃出城,他去向何方则成为千古谜案。
篡位的朱棣获得了皇权,称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年号为永乐,史称朱棣为“永乐大帝”。正是这个永乐大帝,使明朝的京城最终由南京迁往北京,紫禁城才得以营建。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前面一部分称为外朝,是皇帝召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和举行重大典礼活动的场所,以中轴线上的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等为两翼。三大殿的名称最初沿用南京宫殿的旧名,由南至北依次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建成不久即遭火灾,重修后又在明代两次遭遇火毁与修复,三大殿的名称也在明代嘉靖年间分别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清代的紫禁城沿袭明代皇宫的规制,只是更改了三大殿的名称,也就是沿用至今的称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的正门名为奉天门(太和门),是明朝皇帝上早朝御门听政的地方。太和殿作为明清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每逢皇帝即位、大婚、万寿节(皇帝生日)、元旦、冬至、派将出征、册立皇后等,皇帝都要在这里接受王公大臣和百官的朝贺。举行盛大典礼前,皇帝要先到保和殿更换礼服,在中和殿接受执事官的朝拜,而后才会进入太和殿。此外,中和殿还是清朝皇帝每年举行耕籍礼之前,阅视农具、谷物等器物及粮食的地方。而保和殿则是清朝皇帝举行“国宴”款待“外藩”大臣的地方,从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起,更成为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场所。
紫禁城后面一部分称为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子女们居住的场所。中心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轴线东侧有斋宫、东六宫,轴线西侧有养心殿、西六宫。此外,内廷的东侧还有奉先殿、宁寿全宫,西侧还有慈宁宫等宫殿建筑,是皇家祭祀和太上皇、太后、太妃们居住的场所。高墙与宫殿,构成了后廷极为紧密的格局。然而,高耸的朱墙竖起的只是建筑上的屏障,真正令人生畏的则是大内森严的制度,使进入紫禁城的后妃们终生与世隔绝,虽有千门万户,却只能冷冷清清过时日,实为封建社会皇家内苑的悲哀。
紫禁城平面图
外朝与内廷,既是主宰天下的“国”之核心,又是皇帝的起居之“家”,在紫禁城内实现了统一。“国”与“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区隔差异,正是封建制度下中国社会最高权力中心的真实写照。紫禁城内发生的故事已成为中国明清历史中的重要一页,那么神秘,那么有传奇色彩。
作为明朝和清朝初期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乾清宫在内廷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诸多影响天下政局的重大决定都从这里发出,乾清宫是权力中心的中心。乾清宫内有“正大光明”匾,匾后曾是放置“建储匣”的所在,见证了清朝立储制度的发展。储君,即皇位继承人。立储,即确立皇位继承人。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先后出现贵族公推、皇帝遗命、公开建储、秘密立储的曲折变化。
努尔哈赤是后金政权的缔造者,其身后就有个汗位的继承问题。他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病逝。由于他生前并没有确立太子,临终也没有留下传位遗诏,因此汗位继承人需依靠八和硕贝勒举行会议来推举。汗位易人,往往充满激烈复杂的斗争。在诸王、贝勒的推举会议上,皇太极被推选为后金国新汗,登上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改年号为崇德,定国号为清。皇太极一生征战,病逝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晚十时清军入关前夕。由于他临终前未确立继承人,其弟睿亲王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位不下,彼此陈兵示威。面对争夺皇位的双方互不妥协的局面,善于变通的多尔衮提出了动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多尔衮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个提议最终得到了各方势力的认可。顺治皇帝六岁登基,真正的权力仍掌握在睿亲王多尔衮手中。可以说,皇太极和顺治皇帝继位,都不是先皇指定,而是诸王、贝勒们出于政治平衡的考虑加以推荐的结果。这种公推的制度成为清朝最早的皇位继承制度。
乾清宫,是帝王的居住之所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顺治皇帝感染天花。由于病情急剧恶化,顺治皇帝自知命不久矣,至初六日,病体越发沉重,便连夜紧急召见了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和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在养心殿口授了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承帝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这种皇帝遗命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制度避免了对皇位的争夺导致的互相残杀,保证了皇权顺利过渡,但减弱了诸王、贝勒等大臣参与决策的机会。
康熙皇帝吸取前朝历史教训,为避免因为争夺皇位而使政权濒于崩溃的危险,也为了强化皇权,他推行公开立储,在皇子中确立继承人。然而,继承人公开也带来许多问题,如皇太子与皇帝发生权力冲突、太子与皇子之间的矛盾加剧等都成为此种制度的弊端。于是,从雍正皇帝开始,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皇帝在位期间确定皇位继承人,将继承人的名讳写于两份传位诏书上,分别藏于两个密匣中,一份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一份则留于皇帝身边。一旦皇帝驾崩,便由宣诏大臣共同拆启诏书,两份诏书一模一样,便可根据诏书中的继承人确立新君。秘密立储制有很多优点,该制度会鞭策皇子们严于律己,避免了皇子之间为谋求皇位而明争暗斗,也不会使皇太子在知道自己成为继承人以后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还避免了太子与皇帝权力上的冲突。而缺点则是由于皇帝一人决定皇权继承人,一旦选人不当,便会影响后世。不管怎样,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是对皇嗣制度的创造性改革。雍正皇帝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位皇帝都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登上大位。咸丰皇帝二十岁登基,在位十一年,三十一岁病逝,是清朝通过秘密立储制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
可以说,自雍正皇帝设立秘密立储制度以后,在众多皇子的眼中,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背后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地方,一旦匣中书写的是自己的名字,那就意味着天下即将属于自己。或为皇者,或为王者,仅仅一步之遥,使身处权力之争中的皇子们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微妙。
乾清宫北侧为交泰殿,每逢元旦、千秋节(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会在交泰殿接受朝贺。清代乾隆时期,交泰殿存放了二十五方宝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乾隆皇帝之所以将宝玺数钦定为二十五,实为祝福之意,祈祷上天保佑大清皇权享国二十五代。
交泰殿后面的坤宁宫是明朝皇后的寝宫,清代顺治十二年(1655)改建后,宫内东侧成为皇帝大婚的洞房,西侧则成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皇帝大婚关乎国家盛衰,洞房的布置自然处处彰显喜庆。东、西二门对应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寓意出门见喜。洞房内设有新人新婚的龙凤喜床,床前挂“百子帐”,床上摆“百子被”,其均来自江南的精工织绣,所绣的百名顽童神态各异,寓意多子多福。不过,有幸在这里大婚的清朝皇帝并不多,结婚后才登基的皇帝自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终清一代,先后只有康熙、同治、光绪三位幼年登基的皇帝使用过坤宁宫的洞房。
内廷外东路有宁寿全宫,为明代外东裕库与仁寿殿旧址,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建为宁寿宫,作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寝宫。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继位,身体康健,想到祖父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的佳绩,不敢轻易超越,于是他早早放言执政时间以六十年为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打算,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乾隆皇帝开始大规模改建宁寿宫,以作为归政后的“太上皇宫”。改建宁寿宫耗时近六年,及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才得以完成。
这座未来的“太上皇宫”可谓清代宫廷建筑中的典范,作为乾隆朝鼎盛时期的产物,细腻而恢宏,仿佛是紫禁城的微缩版,是一座城中之城。宫殿分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以皇极门为正门,门内中轴线上依次为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与附属建筑共同组成宁寿全宫的“前朝”。后部分即为“后廷”,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东路主体建筑为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畅音阁,西路则是俗称为“乾隆花园”的宁寿宫花园。
宁寿全宫虽是修建的“太上皇宫”,但当乾隆皇帝达到在位六十年上限,不得不遵守前言而于嘉庆元年(1796)禅位给皇太子时,乾隆皇帝对皇权依旧那么眷恋,他并未当真搬到宁寿全宫居住。这座恢宏的城中之城,虽没能成为乾隆皇帝的“太上皇宫”,却也并未失去荣耀,此后它一度成为慈禧皇太后的居所。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慈禧太后显赫一时,影响至深,她先后经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这样一位皇太后又会在宁寿全宫中留下怎样的传奇呢?
我们暂且抛开政治风云,关注一下充满传奇色彩的珍妃。宁寿全宫中有珍妃井,因珍妃在此处投井自尽而得名。说起珍妃,她与慈禧太后的渊源甚深。珍妃(1876—1900)为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珍妃家族较为显赫,其祖父裕泰曾任陕甘总督,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则任广州将军,可谓地位显赫。珍妃与其姊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十岁那年,因长善卸任广州将军才返回京城。1889年,两姊妹入选宫中,十五岁的姐姐被封为瑾嫔,十三岁的妹妹被封为珍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五等,直至光绪二十年(1894)春天,适逢慈禧太后六旬大寿才得以晋升为妃,成为位列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之后的第四等宫女。珍妃生性活泼、聪明伶俐,虽然地位远远不及隆裕皇后,她却很会讨光绪皇帝的欢心。同样是因为这种开朗机灵的性格,慈禧太后对珍妃也是大为喜爱,甚至将她视为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在慈禧太后看来,珍妃身上有许多和自己相似的地方,比如她们都是在选秀入宫后,因得皇帝恩宠而地位攀升的。这样的共性拉近了珍妃与慈禧太后的距离。看到珍妃欢笑,慈禧太后往往触景生情,不禁发出“青春真是个好玩意儿”的感叹,足见她对珍妃的爱怜。
然而,政治是残酷的。与光绪皇帝朝夕相伴的珍妃渐渐融入光绪皇帝的世界,开始对他在政治上的落寞而深感同情,由衷地支持光绪皇帝寄托了无限希望的“戊戌变法”运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当“戊戌变法”被慈禧太后扼杀时,珍妃自然而然被纳入光绪皇帝的阵营,被囚禁在宫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面对直扑北京的八国联军,慈禧太后惊慌不已,慌忙挟持光绪皇帝出逃。正是在这次劫难中,珍妃投井自尽。至于珍妃投井的细节,坊间说法不一,大多演绎胜过真实。历史上的珍妃当真是被慈禧太后投入井中而死吗?隆裕皇后在日后对其弟弟叶赫那拉·增锡亲述了当时的经过,当属较为真实的记录。
由于光绪皇帝宠爱珍妃,而失宠的隆裕皇后又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因此,很多人认为是隆裕皇后因为妒忌而向慈禧太后告了珍妃的黑状,最终导致珍妃被慈禧太后命人扔入井中的。隆裕皇后自言她和慈禧太后都是被传言冤枉的。事实上,慈禧太后十分喜爱珍妃,即使“戊戌变法”中慈禧太后已面临性命之忧,她也仅仅是把珍妃打入冷宫,怎么会因为隆裕皇后的几句话就匆忙杀死珍妃呢?八国联军攻向北京时,情势危急,没人清楚这些外来侵略者会做出什么事,会不会像火烧圆明园一样烧毁紫禁城。正因如此,慈禧太后仓促西行,能够带着一同出逃的人自然不会多。隆裕身为皇后,又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加上比较听话,因而成为随行的人员之一,其他的皇妃则需要回到亲属家回避。年轻的珍妃由于受到皇帝宠爱,十分气盛,并不服从慈禧太后的指挥,当场顶撞老太后。一直说自己是皇帝的妻子,理应带着一起走,还说慈禧太后有偏见,所以才只带亲侄女隆裕皇后一起走。慈禧太后在宫中一言九鼎,哪有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言语顶撞她?!即使是皇帝也不曾有所违背,如今却被珍妃破了例,慈禧太后非常难堪。珍妃的不识大体虽令慈禧太后非常不高兴,但她仍旧对珍妃说:如果带你走,就必须带瑾妃走;如果带瑾妃,就必须带瑜妃她们一起走,这样人太多了,就非常危险,也难管理。的确,一旦为珍妃开了绿灯,就要带上其他皇妃一道走,这显然不现实。然而珍妃并未理解老太后的难处,依旧喋喋不休。此时八国联军已经打到北京城,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气愤已极的慈禧太后拔腿就走,珍妃却仍在纠缠,甚至说自己生是皇上的人,死是皇上的鬼。焦急的慈禧太后哪还有耐心,接上珍妃的话就说:你愿意去死就去死吧。当时前边正好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边走边说要死给太后看。慈禧太后一看事情不好,马上吩咐身边的宫女崔玉贵去拉住珍妃。结果崔玉贵一迟疑,珍妃已经跳下井去了……
珍妃早已故去,带着光绪皇帝的爱,也带着慈禧太后的怜。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后,命人将珍妃的尸体打捞出来并安葬于北京恩济庄,追封她为珍贵妃。珍妃后被移葬清西陵崇陵妃园寝内。如今,紫禁城宁寿全宫中的珍妃井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它虽然只是一块顽石雕琢的井口,却蕴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内廷东六宫以北有“乾东五所”,西六宫以北有“乾西五所”。这些建筑始建于明朝初年,相互对称,合为十,恰好对应“十天干”。而东六宫与西六宫合为十二,恰好对应“十二地支”。这些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对紫禁城建筑布局产生的影响。“乾东五所”与“乾西五所”原为皇子的居所,而后功用有所变化。“乾东五所”由五组建筑构成,从西至东分别称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乾隆三十年(1765),因功用有所变化,五所依次改名为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和古董房,但建筑格局仍与明代相同。直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遵照乾隆皇帝旨意,头所、二所进行了修缮,作为十五皇子(即嘉庆皇帝)婚后的居所。修缮过程中,三所、四所的装修被拆移到了头所、二所。十五皇子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乾隆四十年(1775)便移居到了撷芳殿,但头所、二所仍用于皇子居所。嘉庆年间,“乾东五所”被改为库房。“乾西五所”由东向西分别称为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乾隆皇帝即位后,其作为皇子时居住的二所便成为“龙潜之地”,因此二所升为重华宫。头所建戏台变为听戏之所,改名漱芳斋。三所改为重华宫御膳房。而后拆四所、五所改建为建福宫及花园,彻底改变了原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