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斯一生遭遇看人世间成败得失
成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解释 不管多么聪明的人,在多次考虑中,必定会出现错误。
出处 《晏子春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哲学家告诉我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聪明人不可能永远聪明,愚笨的人经多次思考,也会获得一些新知。聪明的人也许智力超群,但智者千虑,免不了“一失”,难免会出现纰漏,甚至酿成大错,抱憾终身。所以,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引用《晏子春秋》中的一句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短短十六个字,囊括了一份至纯朴素的辩证思维。
鲁迅先生曾对这句成语作了进一步引申。他在《花边文学》中写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命运终是不可知的。”一个人的成败得失,须经时间考验,唯百折不挠,或沉渣泛起,只有在盖棺时,才能予以定论。历史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事例很多,赫赫有名的秦国丞相李斯,就是这样一个人。
李斯出生于楚国上蔡,是个睿智聪明的人。年轻时他在郡里当个小吏,地位很卑微。一天,他看到署衙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吃的是极脏、极臭之物,每逢有人或狗走近时,便会受惊逃跑。当他走进粮仓时,看到仓廪里的老鼠个个养得肥头大耳,吃的是粮仓里精细的粟米,住在大屋下不用担惊受扰。
长期处于卑贱贫困中的李斯,目睹仓鼠与厕鼠的天壤之别,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同老鼠一样全由所处环境决定。”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差别不大,有的能富贵,有的变贫贱,是看他能否抓住机会,能否选择环境。他要学仓鼠那样选择好的环境,离开这倒霉的地方,去秦国另谋高就。
临行前,他对老师荀况说:“我听说,一个人遇到机会时,千万不能错过。如今诸侯各国,都由游说善辩之士掌握实权,秦王想吞并六国,需要有帝王之术的人才,我想,这是施展我平生抱负的大好时机。”
一到秦国,他立即拜倒在权臣吕不韦门下,当上了吕氏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还得了个“郎”官的头衔,这是能随国君左右的侍从官。他凭着机智能干,靠着一篇洋洋洒洒的《谏逐客疏》,规劝秦王嬴政不要逐客,要相信六国的士人说客。秦王因此对他刮目相看,四十七岁的李斯当上了秦国九卿之一的廷尉,从此崭露头角,迎来他人生的春天。
李斯是大秦帝国的第一任丞相,是制定秦帝国国策的总设计师,也是嬴政最信得过的股肱大臣。无论是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或是统一文字度量衡,统一货币,或是统一全国车辆等一系列改革,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站在帝国的风口浪尖上,辅助嬴政完成统一六国大业。想不到这样的绝佳智者、朝廷顶尖人物,却因“沙丘事变”中的失误,在人生道路上栽了大跟头,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路经沙丘时突然暴病身亡。皇帝驾崩,理应由太子扶苏继位,不料随行中有个深得秦皇信任的宦官赵高,是个耍尽阴谋的奸佞小人。他心怀鬼胎,趁传位诏书尚未发出,暗中与秦皇幼子胡亥合谋篡改遗诏,欲废太子扶苏,改立昏庸无能的胡亥为新帝。狡黠的赵高心里明白,要想让篡位阴谋得逞,非得让随行的李斯点头不可。
赵高窥视李斯已位居三公,但患得患失,为未来权位担忧,唯恐失去眼前的荣华富贵,他从李斯的性格弱点发动进攻,有恃无恐地对他说:“皇上驾崩,外人皆不知,诏书符玺滞留我处,想立谁为太子,全凭丞相与我一句话。您看着办吧!”
李斯听出他想篡诏改立,不禁大吃一惊,当即义正词严地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怎说得出口!”
赵高见诱说无效,一转话锋,脸露讥笑道:“丞相是个明白人,利害关系恐怕你比我看得更清楚。太子素与你不和,他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落他人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善终吗?今日废立之事,还望丞相掂量着办。”
此刻的李斯心乱如麻。他有两种选择:一是遵循秦皇遗诏,立太子扶苏为帝,可是面对这位讲仁爱的新君,李斯地位堪忧,他推崇焚书坑儒,扶苏不待见他,会让亲信蒙恬替换他;二是迎合赵高的野心,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李斯参与立新君有功,还能继续当丞相,永享荣华富贵。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斯终于向赵高妥协了,两人合谋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又炮制了一份遗诏送往上郡,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从此,李斯的人生之路完全被赵高控制。面对危局,李斯屡次想觐见二世胡亥,赵高假意问:“丞相何不自去觐见呢?”李斯苦笑着摇头说:“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陛下居深宫难以求见。”赵高见李斯已然上钩,便暗中谋划陷害。经过一番筹划,李斯的罪名罗织而成,赵高以谋反罪定他与儿子李由被腰斩,并诛三族。
奔赴刑场的李斯悔恨交加,临刑前,他与儿子李由抱头痛哭:“儿啊,你还记得当年在上蔡时,咱爷儿俩带着阿黄到东门外逮兔子,现在再想与你牵着阿黄抓兔子已是不行了!”
回想当年,李斯受“仓鼠”的诱惑,不甘心当卑贱的“厕鼠”,奔赴秦国另谋前程,居然成为秦帝国的翘楚人物。如今他屈从于奸佞,丧失自我,受其驱使,他的自私,他的屈从,他的人格沦丧,决定他最终死于奸佞之手的悲惨命运。
唐代朝散大夫司马贞曾为李斯感叹道:“鼠在所居,人固择地;一夫诳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其意思是,鼠有其栖息地,人也应该选择理想的工作地,但若是受了奸佞之徒诱惑,一时把握不住自己,就会遭杀身与丧国之罪。这充分说明了原本同样一件事物,末了,却派生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成语“本同末异”,给我们带来这样有益的启示。
人生最重要的一天,并非是他功成名就、荣耀富贵的那一天,而是当他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看他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李斯年轻时对“仓鼠”发出了人生感悟,临终时又对“黄犬”流露出惆怅痛惜之情。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犹如李斯一生的缩影。
李斯年轻时立志出人头地,凭他的智慧才干显赫一时,后因他“千虑一失”,身败名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智者的“失”,失在他的无德,无德的人,徒有睿智、千虑,也只能沉渣泛起,枉然一生。智者能否久立于不败之地,能否永葆富贵,取决于他的道德修养,取决于他在人生道路关键点时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是我们应从李斯一生功过成败中得到的启迪。
智者李斯,一生泛起跌落,沉浮不定,只有盖棺论定时,才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