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恶因
神僧见此,面带微笑,诵一声佛号:“小伙子性情中人,先听神将说罢事情因果。”
老头侧目瞧了马书礼一眼,似有不屑,问道:“我只说了个大概开始,妇人受了欺辱,你怎么就断定这事跟他俩有关,更是认定欺负妇人的就是他俩?”
神僧抬手一止,笑道:“神将莫怪,这小英雄只是猜测罢了。”
老头回笑道:“菩萨如此看重他,莫不是要将其收入门下?”
神僧并未回话,只是微笑,像是默认了老头所说。
老头见神僧态度,马书礼的言语冲撞,也不好再针对奚落。
马书礼也知道自己说了人家不爱听的话,那俩恶虎再怎么说也是他教出来的弟子,自己在一个师父面前频频埋汰中伤人家的徒弟,话语丝丝不入耳,人家能高兴吗?
当然,前提是,欺辱妇人的不是那俩恶虎…
难道真不是他们?
还是先听老头怎么说吧。
老头接着说道:“不过几天,媒婆子果然给她那大儿子寻了一家好姑娘。平常人家,不说长相有多么的倾国倾城,倒也端庄贤淑,算的上是村里出类拔尖的美人。于是两家便纳聘定亲,合了八字,定下了婚娶之日。”
“怎么不问了?”说到此,老头一停顿,笑看着马书礼。
“老先生请讲。”马书礼不敢再多言,颔首一礼,客气道。
“可惜啊!好事难成…那天,女家姑娘与村里女伴去镇上胭脂铺买些水粉,不料被县里李大户家公子遇上。”
老头叹口气,道:“那李家公子,不学无术,仗着家资雄厚,姑父又是本县县太爷,整日的沾花惹草,调戏良家女子,不知祸害了多少人家。姑娘遇上这个祸害,能有个好吗?”
“李家公子看姑娘长得甜美,垂涎其美色,手脚便不老实了,前后缠着姑娘,出言轻薄,形迹猥琐。甚至扬言要姑娘给他做小,他那话哪能信?不知有多少姑娘被骗过,空手接过去,然后安置到一家独院,新鲜劲一过,就扫地出门,更不管你死活,将人视为玩物。”
“姑娘见他不像好人,好在有同伴们给她做掩护,终于是摆脱了纠缠,急向家而去。李家公子色心不死,后又探听到去向,尾随跟上。”
“在路上,有人注意到了这番情形,深知那公子为人,但自己是万万惹不起人家,便向妇人家报告了消息。”
“妇人那两个儿子,也是血气方刚,听闻此事,忙放下手中活计,赶到女家。”
“李公子带着四五个人,一直跟进了姑娘家里,威胁恐吓,对姑娘还动手动脚,妇人儿子到来正看到这一幕,真是怒不可遏,不由分说,与那伙人撕打起来。可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兄弟俩被暴打一顿,真是窝囊至极。”
“姑娘父亲一旁连连求告,说孩子已许下人家,请他们放过一马。到此时,李公子可谓是欺人到家,调戏了姑娘,还把小伙子暴打一顿,若真有点人味,就此走了也就是了。谁知道他还不罢手,竟然执意要带走姑娘。”
“真是恶气难咽!大儿子一听此话,羞愤难当,瞅准一把镰刀,照李公子脑袋奔过去。就听一声惨叫,李公子捂着脑袋蜷缩在地上,旁边的跟班也慌了神,再顾不得其他,急抬起李公子赶回县里。大儿子虽出了恶气,但见此情景,立时也傻了眼。”
“李公子命是捡回来了,但人家有权有势,挨了一镰刀,也破了相,心里能咽下这口气?不几天,县里来了衙役,将兄弟俩给捉了去,投进牢里又是一顿毒打,看着儿子受罪,父母四处托人,想把儿子救出来。”
“也有人管,但看县里是怎么说的,那县令说是李公子并不知道姑娘有婚约,是姑娘勾引李公子,被小伙子撞见,无端挨了一镰刀。不管什么理,总之一句话,赔偿!李公子要妇人家那十亩田地。若是不给,不但不放出兄弟俩,还要将老两口捉拿问罪。”
“无奈之下,为了儿子,老两口交出了地契,换取儿子的平安归来。”
“吃人不吐骨头啊…老两口去大牢接儿子时,县里是拒不放人,再去找县令,竟避而不见。去找李家评理,人家直接放出四五条恶犬,老汉为了保护妇人,身上被咬伤多处,惨不忍睹,跟人家说不出理来啊…就欺负你了,你奈我何?实在没了办法,老两口相互搀扶着,跌跌撞撞只得先回了家。”
“老汉一身伤痛,加上冤屈难散,只在家躺了半晌,便被活活气死了…妇人见此,顿时像天塌下来一般,欲哭无泪了,撕心干嚎,这冤屈该向谁去诉说?谁能帮她?谁能告诉她?这世间有公道吗?有王法吗?”
“妇人用推车拉着老汉的尸体,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县衙前跪了一天一夜,竟无一人多看一眼。”
“天地绝情,人心已死,妇人生无可恋,拉着老汉来到了野地,准备了结了自己,离开这不人不鬼的世道。”
说到此处,老头重重呻了一口气,闭目摇头。
神僧合十,闭目一声“阿弥陀佛”。
“这李公子家里真是毫无人性!如此欺负人,让妇人无处申冤,她当时该有多绝望…”
后生们听完这等惨事,无不感同身受,红着眼眶,恨不能帮妇人去惩戒那恶少。
老头继续说道:“我听了妇人的哭诉,十分气愤!可这种事,以我的身份,是不能过多去干涉的…”
“老先生本领高强,这区区小事还办不了吗?”马书礼听此不解,妇人受了那么大的冤屈,如今遇上高人,可这高人竟不想管。
“要管啊…”老头道:“当时看妇人已憔悴不堪,恐怕也是时日不多,我便答应帮她救出儿子,而后我径直入大牢,将她俩儿子接了出来。母子相见,却已是家破人亡,这片惨象,三人不由抱头痛哭。妇人见我轻易就能将他们从牢里救出,知我本事,弥留之际,又相求我助她俩儿子伸冤,直到我答应,才欣慰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