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杀一儆百
啊……
啊啊……
锦衣卫的诏狱内!
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不断地在牢房中响起。
十多名三十多岁至五十多岁的官员,此时也分别被关押在不同的牢房中,接受着锦衣卫的折磨。
牢房外,田尔耕面色焦虑的走来走去,一双眼睛更是时不时的看向牢房之中。
啪……
狠狠的一鞭子抽去,被打的官员顿时又是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说,你家中的金银都是哪里来的,若是不说就休怪我们给你上大刑了?”
“呸,老夫堂堂正正,又岂是你们这些宵小之辈可以诬陷的,有什么本事大可使出来便是!”
被鞭打的官员一口唾液吐在了锦衣卫的脸上,桀骜不驯的表情尤为明显,也不断的刺激着锦衣卫那颗躁动的心。
“好好好,既然你如此强硬,那老子就要看看你能不能强硬到底了。”
“来人啊,给这位大人上个大刑!”
“是!”随着这位锦衣小旗的话音落下,立刻就有两名锦衣卫抬来了各式各样的刑具。
这些刑具每一件都血迹斑斑,样式却又千奇百怪,可随着这些刑具的出现,那名官员的脸色也瞬间苍白了下来。
锦衣卫的恶名就是出自这些刑具上面,可以说从开国至今,能扛过锦衣卫刑罚的大臣,绝对不超过一手之数。
“用刑!”一声冷漠的命令,很快牢房中的惨叫声就不可抑制的响了起来,与此同时这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其他的牢房之中。
“陈大人,我劝你还是直接说了吧,我们锦衣卫查过您的族谱,大人您可是地地道道的平民出身,以您的家世,在以您的俸禄,这三万多两的白银,可不好解释。”
另一间牢房中,一名锦衣卫的百户看着面前五十多岁的大臣,语气中不无讥讽的劝道。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本官没有做过的事情,你们就算打死本官,本官也承认不出来!”
被询问的陈大人,眼神中不断的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光芒,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凄厉惨叫,他的心也感受到了莫名的颤抖。
这些惨叫声,有轻有重,但无一不是表达着他们正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痛苦。
询问的百户闻言,顿时咧嘴一笑,看似毫不在意的走到一旁坐下道。
“陈大人,我想你也是一个聪明人,你应该知道如果我们没有接到旨意,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对你们这么多人用刑的,与其受苦我看您还不如现在就说出来的好。”
“说不得,过后我还能帮你说说好话呢?”
百户审讯过的犯官没有五十,也有三十,一双眼睛何其毒辣?又岂会看不出这陈大人的不坚定?
想到这里,百户看着明显已经有了动摇的陈大人,也不由得又加了一砝码道。
“对了陈大人,陛下还有一个旨意,不知大人您可有兴趣听听?”
“什,什么旨意?”
陈大人这话一出,百户顿时就笑了出来,能问就说明他的内心已经破防了!
想到这里,百户的眼中也不禁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讽,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爬上如此高位的!
更不知陛下为何还要招收这样的人?
心中如此想着,但百户面色却丝毫不显,反而脸上的笑容还越发灿烂道。
“陛下有旨,凡是愿意坦白从宽的犯官,只要自愿返还所有贪污的金银,并有举报他人的功劳,皆会既往不咎!”
“并酌情考虑,是否会继续重用!”
这一番话的信息量很大,也直接让本就意志不坚定的陈大人瞬间动摇了起来。
考虑片刻后,看向百户问道:“本官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陈大人,你认为凭借咱们陛下的英明神武,我敢假传圣旨嘛?”摇了摇头,百户笑道!
“也许您不怕死,可我怕死啊,所以您大可放心!”
一颗心不断的纠结,看着百户那似笑非笑的表情,终于这位陈大人还是点点头道。
“好,本官愿意坦白和退回金银,也愿意举报他人,只是本官所知的事情甚少,还请百户大人过后一定要替本官美言!”
“陈大人放心,您贵为刑部侍郎,以后若是得到陛下重用,说不得小人还要指着您美言呢!”
“至于您知道的事情多少,那不还是陈大人您说的算嘛?”
意味深长的话,让陈大人的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都是千年的狐狸,有些话自然不用说的太明白。
“大人,刑部侍郎陈志招供了,而且他也愿意举报其他人!”
片刻后,牢房的大门突然被人打开,那名负责审讯的百户连忙快步走到田尔耕的面前禀报道。
“好好好,陛下的旨意,本官总算是要完成了。”
田尔耕闻言,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一拍大腿道:“快去审讯,并以他的举报为依据,突审其他犯官!”
“是,大人!”
看着百户离去的背影,田尔耕也不禁扭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暗暗自语道:“希望还能来得及吧,否则一晚上都没有完成陛下的交代,真不知道陛下会怎么处置……”
“陛下,李邦华任人为私,还招收流民为伍,此举有违祖制,狼子野心之举,若是不除,天道何在?祖制何在?还请陛下下旨严惩!”
“启禀陛下,微臣附议,并弹劾李邦华党争伐异,排除异己……”
“陛下,微臣也弹劾李邦华,还有樊旺……”
“陛下……”
朝会刚一开始,就是狂风暴雨般的弹劾,看的朱由检神色不变,冷冷的注视着面前的一切。
同时按照记忆看去,也很快就发现了弹劾李邦华的居然不只是当朝大臣,居然还有武将,也就是大明勋贵的一派。
想到历史中对李邦华的评价,朱由检神情晦涩的变了变,随即面色也不自觉的冷了一分。
如果熟知明朝这个时期的历史,那就会知道现在的明朝军政,实际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如士兵冒名顶替、训练不精、装备不足、虚冒等都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
而李邦华面对兵政混乱的情况,首先提出来的便是改变冒名顶替和虚冒以及清除士兵中老弱病残的问题。
所谓的冒名顶替和虚冒,实际上就是很多大臣将自己家中的子弟,或者是家丁等人的名字写在了京营的名单上。
简单来说,也就是实际上京营的士兵也许只有一千人,可在名单上的人却高达万人之多。
而朝廷则会按照名单上的名额发放军饷,至于多出来的九千人的军饷,最终落到了哪里,那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如此庞大的利益蛋糕被动,这些人自然就会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反抗了。
甚至他们不仅要反抗,还要将触碰他们利益的人打下深渊,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