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大融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多年前,著名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便敏锐地洞察到,在信息主义、全球化和网络化浪潮下,基于信息流、资本流、技术流等各种要素流动而构建的“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开始拓展并突破“场所的空间”(Space of Places)所容纳的地方性物质组织与关系。一个广泛联结的、时空压缩的网络化社会正在崛起,并通过激活各种“流”的交互作用,驱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成为21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中,信息技术成为重要媒介,成为促进释放要素价值、重塑社会认知与交往形式、改变组织形态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快发展演进,人类开始全时空迈入数据智能的数智时代。技术的发展从来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数智化浪潮滚滚而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智能的产品、多元的终端、创新的应用,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各个平台、组织和网络之中。新兴的、多元的沟通工具与组织形式也开始模糊公共、私营和第三方部门之间的传统边界。这是一个多中心、多节点、多媒体和多场域的“新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动态性。

数字化加速了数据、要素、产品与服务的流动,公众需要更多的生活闲暇与工作空间,企业需要面对不确定性下更激烈的竞争,政府需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监管,以应对更趋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与国家治理风险。如今的消费者(用户)已经在互联网上实现了自组织,不再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弱势群体,其选择权已经得以大幅提升。

面向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大变局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地方、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又该如何理解自身的角色、活动与作用,并尝试为何、如何通过寻求更广泛的共识与合作来促进资源整合、问题解决与价值创造?

国家“十四五”规划第五篇就是“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并在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专门谈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可见国家对数字化的重视。

这是一个多元融合的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红绿灯和指挥棒。这个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数智化的技术、工具和平台。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

有人可能会有疑惑,之前大多数人提“数字化”,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数智化”这个词?这二者到底有何联系和不同?

下面我们先厘清信息化、数字化、IT、DT、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数据智能、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数智化转型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一般认为,信息化的核心是IT技术驱动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而数字化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和数据”。在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中,IT被认为是生产辅助部门,产品和市场才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核心。但是,环境变化越来越快,数据正在定义产品、赋能行业、连接组织,业务需求与系统供给能力面临失衡,技术需要升级。

2014年3月,马云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提出,人类已经从IT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数据处理技术)时代,IT时代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而DT时代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这二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技术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思想观念层面的差异。

我们认为,信息化侧重于事后记录系统,数字化侧重于事前、实时决策支持系统;前者的颗粒度较粗,后者则更加精细;前者有较多的孤岛烟囱,后者要上下内外连接打通;前者侧重于管控和流程驱动,后者强调数据驱动+算力驱动+算法驱动。信息化IT与数字化DT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信息化IT与数字化DT的区别

在管理活动中,数据是各种事实和交易的客观记录;数据被加工处理赋予意义后才能成为信息(Information);信息被消化理解后成为智能(Intelligence);智能加上行业和岗位相关技能解决业务问题才能成为知识(Knowledge);知识在遇到各种决策的场景中需要被用于做出选择,做出选择需要智慧(Wisdom);在做出重大决策后要采取行动,行动又会产生新的交易和数据,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如下图所示,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的结构化程度由高到低,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我们特别强调:

管理活动与IT/DT应用的循环

分享的智能才是组织智能,否则只是个人智能。

具有解决问题的技巧才被称为知识,否则只是信息或智能。

智慧是相当个人化的,内隐性知识成分居多。

掌握未来需要两种能力:前瞻+勇气。

我们不仅需要把能力建立在强个体上,还需要建立在组织上,要持续推进: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标准化,标准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智能化,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有持续竞争力的组织。

2014年,百度首次提出数据智能,即“基于大数据引擎,通过大规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数据中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使数据具有‘智能’,并通过建立模型寻求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实现预测等。”

曾鸣教授在其《智能商业》一书中探讨了未来的商业模式。他认为,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共同构成了新商业生态系统的DNA,而数据智能是未来商业的核心。数据智能强调的是运营决策直接由机器分析数据后做决定,机器决定的前提是云计算、大数据和算法。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是通向数据智能的3个步骤。第一步,数据化。没有数据的积累就没有后面一切。第二步,算法化。计算机要有机器智能必须经历3个阶段:一是建立模型;二是这个模型要用某种数学方法解决,能够得到一个可以收敛的结果;三是计算机的程序,也就是算法。第三步,产品化,即建立产品与客户的直接连接。基于产品,通过数据算法和反馈闭环,机器就能学习、就能进步、就能拥有智能,而商业就能实现智能化升维。要实现数据智能,就要做到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三位一体”。

在大数据时代,谷歌内部遵循一个规则:在没有数据之前,不给出任何结论。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没有完整且准确的数据之前,不给出任何结论。“数学的美,是简单的美。”谷歌前资深研究员吴军在《数学之美》一书中谈到数学与信息技术时,将“简单即是美”的思想贯穿始终。人类在一开始让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时,想让计算机学会人类的语法,然而即使语法最规范的法语,也会有口音与方言。最后,在统计学工具的帮助下,通过计算句子出现的概率,从概率的大小来判断正确与否,解决了这个难题。理论上,只要人类语言数据库足够丰富、搜索算法足够强大,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从数据库中被及时找到并翻译出来。就像在滴滴出行平台上,可能没有哪一条路和哪一个时段只有一个人走过。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路线规划及价格预估就可以不断优化。

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基础技术包括图像搜索、图像识别、全息空间、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对话机器人、机器学习平台PAI(Personal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个人应用集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无行业,不人工智能”,不能空谈人工智能,必须深入各行业,结合各种应用场景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如智能预测、智能多语种翻译、智能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自动驾驶等。在2021年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上,特斯拉介绍了其将推出的新超级计算机Dojo 的“先行版”,并表示将依靠纯摄像头视觉系统和神经网络处理来实现“Autopilot、全自动驾驶和某些主动安全功能”。机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的进步让人工智能走入了大众生活,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数据驱动+算力驱动+算法驱动的世界。

我们认为,数字化和在线化只是第一步,智能化和智慧化才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中国快速完成了10亿人的数字化和在线化,可高效精准连接“90后”“95后”等互联网原住民。消费者的数字化和在线化倒逼政企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下进一步智能化,从而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整个社会和商业运营的效率。我们已经看到,部分数智化转型做得比较好的组织在疫情中体现出强大的“免疫力”和“恢复力”。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历史,是一个压缩式、并行式的发展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也是一个压缩式和并行式发展的过程:

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

数:全链路、全要素、全场景、全触点、全网全渠道、全生命周期持续的数字化、在线化。

智:

● AI:人工智能,算法+,多用新方式和新方法,无行业不AI,无场景不AI,无数据不AI;

● BI:商业智能,经验和规则+,得心存敬畏,尊重规律;

● DI:数据智能,知识图谱,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迎接未来;

● MI:心智智能,心智占领,形成指名购买,为什么选择你而不是选择别人。

“化”是一个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都是一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全链路、全场景、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等的数字化会持续进行,智能化(包括传统的专家经验和规则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各种智能)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高,数智化能更精确地表达整个转型过程。我们在《数智驱动新增长》一书中提出数智化这一概念之后,迅速引起社会共识,得到越来越多组织的接受和认可,并把数智化转型作为未来5~10年最重要的战略。

如今,我们的组织、产品、店铺、服务、生态等也在加快在线化,各行各业、平台、组织、场景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数智化的时代正在开启。从技术表达上,数智化也不再只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与手段,而是一种面向智能、智慧的技术演进、融合过程和方向指引,是我们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的一种技术路径。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定义中,数字化是一种形态,揭示的是这种形态中的技术底层逻辑和数据的核心要素支撑。

数智化也是一个观念和思维的问题。要推动实现数智化转型,必须有系统思维、数据思维、平台思维与变革思维。认知决定一切动作。数智化转型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系统推动。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数据思维要求我们基于数据去分析、决策与执行,这也是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平台思维则要求我们坚持开放、创新与多元的平台建设。我们只有看到变化,才能拥抱变化,进而推动变革。

数智化有大量的技术供给支撑,我们有系统仿真、数字孪生、虚拟车间、元宇宙,决策成本和试错成本大幅降低。这就要求有数智化的技术,如基础强大的智能算力、多元创新的智能技术、一体智能的数据平台,以及全面开放的应用平台。

为响应政企对数智化转型的需求,我们也总结了数智化“五部曲”的方法步骤。首先,要构建云原生的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的基础。其次,要建立数字化的触点,实现数据的上传下达、互联互通和沉淀积累。最后,基于各种端和平台的数智融合,融合各种应用,组织业务的在线化、业务运营的数据化、决策的全面智能化也就水到渠成。

那么,什么是数智融合呢?怎么判断我们是否实现了融合发展呢?首先是技术的融合、数据的融合、场景的融合、生态的融合、产业的融合,融合推动创新,创新推动转型,转型推动发展。融合发展着眼于理解、连接、赋能的进阶式核心理念,强调基于数字中国多元治理场景,广泛利用数智化技术,驱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大融合大发展,从而有效回应数智时代形成的新议题、新阶层和新社群。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拉长历史镜头,放眼于全球技术变革的历史脉络,探讨与想象面向未来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和价值理念。本书将数智化作为新的技术、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融合创新,拉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升级,促进数字空间和社会实体融合发展,支撑数字政府和数字治理融合互动等,构建数智化驱动全社会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分为4篇,对数智化与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机制、发展动态、实现路径及行业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阐述。本书的整体架构如下所示。

本书的整体架构

第1篇(第1~7章):本篇主要拉长历史镜头,从大趋势、大命题、大融合的角度切入全球技术变革,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与想象面向未来的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发展浪潮,时代挑战与价值实现,并深入阐明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数智化转型,数智化的本质和核心要义,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篇继续深入解构数智化浪潮的驱动机制,从数智化的观念、技术、方法和特征指引等方面,为政企数智化转型提供充分、必要的论证。

第2篇(第8~10章):本篇主要聚焦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建设与融合发展。对于数字政府建设,“政府即平台”理念认为政府也是一个组织,通过将数字政府抽象成一个平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构建数字政府的本质和内核。从权力来源、公共服务、制度监管、秩序维护和社会治理的层面上,政府对数据有天然需求和自然垄断的倾向,不像企业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承担创新压力,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适合进行数据中台的结构设计和布局。“政府即平台”的理论和实践,首先由发达国家提出并付诸实践,结合国内实际、实践和现实需求,我们提出了连接性治理与双中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理念与架构。从学理角度,“整体性政府”也是数字政府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提出了强基础、优服务的建设要求,并对平台推动组织数智化转型的价值做了深入阐述。对于数字经济,我们认为数智化有利于数实经济融合发展,其核心关键词是“渗透”“重组”“引领”,数字产业化发展将驱动消费互联网释放新动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将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数字社会,数智化将驱动数字空间与社会实体融合互动,在融合消费服务边界、弥合“数字鸿沟”、整合新旧媒体、构建和维护网络空间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3篇(第11~14章):本篇主要介绍数智化驱动城乡区域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从基础设施互联、要素自由流动、统一市场开放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省域、城市、县域的不同角度,对省域数字化、城市数智化转型与运营、县域数智化发展创新给出发展历程分析与案例实践介绍,以期为更多地方的数智化转型、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其中,浙江省是全国数字化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市是一个国际多元的超大城市,嘉善县位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其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4篇(第15~22章):本篇主要介绍政企在数智化上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具体来说,对政务服务、经济金融、生态环境、能源制造、交通出行、医疗养老、安全应急、农业农村等关系社会民生的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场景方案等进行了全面介绍,以分享各行业、各领域数智化先行者的经验实践,共同探讨行业解决方案。

总之,本书旨在从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享并透传我们对数智化时代和融合发展的新认识、新理解和新思考,并从数智化的观念、技术、方法、特征指引等维度深入解构数智化驱动融合发展的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数智化以融合发展作为发展目标和方向路径,将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融合创新,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升级,促进数字空间和社会实体融合互动,并支撑以数字政府为核心的数字治理和公共服务高效融合。另外,本书还详细介绍和剖析了省、市、县域的数智化转型探索和行业发展实践,为政企数智化转型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路径指引选择,助力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本书适用于准备或正在实施数字化或数智化转型的企业,也适用于关注数字化或数智化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政府、高校、智库及企事业单位领导,还适用于关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建设的广大读者。目前,数智化转型才刚刚开始,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操读本,有技术、有方法、有案例,笔者希望本书对地方政企开展数智化转型有所启发、有所裨益。让我们共同迈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智时代。

肖利华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