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朱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中书省风波

如今木已成舟覆水难收,这圣旨都下来了,让要各部好好配合新部门的建设,总不能让皇上收回成命吧。

同时李善长也不由感到庆幸,还好近期通过胡惟庸将一些烂尾巴都砍掉了,不然还真不好收手,会变得极为被动,就跟案板上的鱼肉一样任意被人宰割。

李善长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咳咳...”

想到这里李善长也是安稳了不少,微微出声示意让房内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效果当然是非常明显的,房间内顷刻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中书省的老大李相国。

李善长沉声说道:“各位同僚,如今皇上圣旨已下,那就没有收回的道理,都察院的建立已成事实大家不必在此多言”

“可是,相国...”

李善长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疑问,李善长挥挥手打断了那人的说话,表示先听我李善长说完你们再说。

李善长微笑的继续说道:“再则说了,都察院的建立对于大明对于朝廷那也是好事嘛,大家何必如此反对呢”

李善长说着话右手摸着胡须,显示极其自信仿佛什么事都难不倒他一样,他的这一表现让下面的尚书侍郎们都心定了不少。

只是这心中的疑惑倒是多了许多,这难道是还是好事?你确定都察院不是专门针对我们中书省来的?

“如今我大明朝新建,正是用人之际,各司各部都极为缺人,它都察院要扩大规模增添人手,而且一来就是上百人乃至数百人,还全都是略有学问的御史”

“各位同僚们想想,它都察院上哪儿去找那么多人呀,若是随随便便找些臭鱼烂虾来充数,别说刘伯温那清高之人不会同意,想必就算是皇上也不会同意吧”

李善长说到此处,淡定的喝了杯热茶,还是上次太子送的那包茶叶,省着点儿喝还能喝不少时间呢。

同时也给下面这些人细细思考交流的时间。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都察院上哪儿找那么多人去”

“就是,如今咱们这里还有好多旧元庭的官员呢”

此话一出,场中的一些旧元庭官员就不高兴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旧元庭的官员又怎么了,我们都是皇上特意下旨征召的,有什么问题”

“呵,我也没什么意思,只是想说这都察院若是建立起来了,要完蛋也是你们这些旧元庭的人先完蛋,可别忘了你们的屁股那可是黑透了的”

很明显,这些人似乎不爽这些旧元庭的官员很久了。

“你这个王八蛋,我日你姥姥”

说完挥起拳头就开干,一时之间在外面都是文绉绉的官员们此时在李善长的桌案前打作一团,其场面好不热闹。

而且加入的人还越来越多,从单挑逐渐变成了众人群殴。

这一幕的出现可把李善长气坏了,胡子都给气歪掉了。

啪啪啪!

“反了,反了,全他娘反了”

“你们这帮粗鄙货色都想干什么,老夫还没死呢,就敢在老夫眼皮子底下大打出手”

李善长怒拍桌子大声训斥道。

李善长在中书省到底还是尊大佛,威慑力十足,见老大训斥,下面的人也都松开了在对方脸上身上衣服上的手。

乖乖的站成一排听由李相国发落。

法不责众,李善长深吸一口气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叮嘱道:“各位同僚,都察院的壮大肯定是势在必行的,各位一定要好好配合组建都察院的工作”

“要钱给钱,要地盘就给他们划地盘,总之务必好生配合,另外他们要人就给人,只是这给的人各位要好生斟酌一番”

李善长说道给人的时候语气都变得不一样了,下面众人仿佛眼前一亮,似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同一件事。

李善长最后正声道:“如今朝廷和地方的官僚风气要不得,奉劝各位好生在珍重,该切的切了,该割的赶紧割了,不要等刀子架在自己脖子上了才后悔莫及”

李善长说完向他们挥挥手,表示他们都可以离开了。

于是众人在议论纷纷中离开了房间。

李善长看着他们远去的背景摇了摇头,轻轻的喝上一口热茶。

嘴里还不时念叨,大明要变天了。

没过多久,又有一人进了房间。

“胡惟庸拜见恩师”

“哦,原来是朝圣啊”李善长放下茶杯挥挥手示意他随便坐。

“谢恩师”胡惟庸在旁端正坐下。

李善长率先问道:“朝圣呐,你是不是也是来询问都察院的事情呀”

胡惟庸不出所料的笑道:“的确是都察院的事,果然没有瞒过恩师的法眼”

“哈哈哈”李善长不由得开怀大笑,随即摇摇头道:“什么法眼不法眼的,你是不知道刚才这里站着满满一屋子的人,都是再给老夫说都察院的事,这时候你来找为师不是都察院的事还能是什么事”

“哦?竟有这样的事”胡惟庸看似很惊讶,又问道:“不知恩师是如何打发他们的”

“哎呀”李善长叹道:“什么打发不打发的,有什么话就说什么呗”

“朝圣呐,这都察院的事情你怎么看呀”李善长说完又满上一杯,静静等待着学生胡惟庸的回答,看似是考验,又看似是询问对策。

胡惟庸皱着眉头开始细细思索起来,只不过这思索的时间并不长,感觉好像是早就想好了一样。

思绪整理完毕,胡惟庸开始缓缓说道:“恩师,学生以为这改升都察院之事定会将如今初建的大明朝搅得天翻地覆山摇地动”

“哦?有这么严重?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是,恩师”胡惟庸拱手道,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沉声说道:“在元庭掌权时,元庭朝廷似乎并不重视地方官僚”

“只要收的上来税就行,至于这地方主官到底是怎么收的税,具体收了多少税朝廷是不管的”

“从下到上,从普通小吏到知府甚至就连元庭朝廷都默认了折损一事”

“恩师可知这钱粮税收折损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