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殿下曹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科举雏形

景初元年正月十七,刚刚结束了正月十六的大朝会,曹叡就迫不及待的召见了曹宇,请安和客套话结束了之后,直接进入了正题。

“皇叔,你看朕的这次考试能帮助朕选拔出多少人才?”曹叡对于考试抱有很大的希望,他真希望更多的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这样朝堂能更加平衡一些。

“陛下,臣以为三百人考试,陛下从其中录取百人,其中有十五人是可用之材就非常不错了。”曹宇叹息一声,想让科举这东西真正发挥作用,只是这一次肯定是不行的,不过也一定要进行下去,不然也没法让大魏江山稳固。

曹宇现在也不知道他提议开科举是不是对的。科举这东西用好了,确实不错,可是任何东西到了人手里一定会出问题,变成八股文那一天,科举就废了!

可是现在世家也已经要尾大不掉了,曹叡活着,一切政策推行下去问题不大,有皇帝在。要是曹叡驾崩了之后,再想改制?那就几乎不可能了,好不好也得改,不然就都废了。

“什么?只有十五人?皇叔,你莫不是在说笑吗?朕说过是按照才能进行选官,怎么会只有十五人呢?”曹叡的眼中,他知道考试选拔虽然更加合理一些,但是一定有不行的,滥竽充数的存在。一百个,最少不得有一半有能力的?

看着曹叡不信的那张脸,曹宇叹息一声:“陛下,臣也不想说丧气话,事实就是这样。”曹宇顿了一下,看着曹叡也想听听,他斟酌一下言语说道:“陛下,臣以为考试的诏书仅仅颁布一年就要进行考试,很多远方的才能之人有些鞭长莫及,难以到达啊!”

曹叡点头,确实在洛阳考试,关中的,南阳的,司隶的,兖州的,并州的想来很容易,都不远。可是要是幽州的,徐州的等等呢?很可能诏书到位都得半年时间,加上来人的困难,他们很可能就错过了。

“其二,陛下也知道,我们大魏很多的世家子弟,能力不行,但是阴谋诡计算计人都是最厉害的,他们在其中捣乱,又会减少一些人才的进入其中的。”曹宇继续说道,人都是这样,很多人拆弄人真厉害,可是正经的带兵打仗,治国安天下,真是一窍不通!这种人肯定能影响人才的选拔。

“其三,陛下,在考试当中,人难免紧张,他一紧张,就容易出问题,问题来了自然陛下您就看不上了。”曹宇顿了一下:“有此三害,陛下以为这选人将会如何呢?”

话没有什么力度,但却是事实。曹叡也想明白了,他苦涩的点点头,人紧张,和世家捣乱,这都太可能轻易解决的,不过路途……

“皇叔以为,这路程遥远,当以何法来为朕解决此等问题?”曹叡没研究过科举,这些事情怎么解决,心里没谱。

“陛下,臣倒是有两策或许可以解决此问题。”曹宇如此说道,曹叡笑着问道:“皇叔有何高见?朕愿闻其详!”说着曹叡开始笑眯眯的等着曹宇的办法呢。

“第一,是急策,陛下可差遣一些马车去接一些路途较远的士子。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为陛下博得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坏处不用臣说陛下也应该是清楚的。”曹宇如此说道。

曹叡皱了皱眉头,他微微点头。这么做只是一个好名声,他一个皇帝也不可能知道那个村子里,哪家放牛的有才,想想也知道根本就不可能嘛。再一个就是成本问题……不过也算是让大家看见了皇帝对于考试的重视,和一个不错的名声了,可以用用已解燃眉之急。

“第二就是缓策,陛下待考试制度深入人心之后,可以在各州郡县设立考场,让地方先进行赛选,然后层层递进,最后陛下这里就……”曹宇如此说道,这就是为了科举制度的考试方法。

“皇叔,此策甚妙。不过这考试五年一次,没有几次大考,很难在各地方设立考场,而且让官员去监督考试,这也不是很容易。”曹叡非常精明,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问题所在,这考试不推行三五次,让各地看见了这是一条不错的出仕道路,估计是不行。

曹宇也挺佩服曹叡的,不愧为曹魏三祖之一,一下子就能想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

“陛下,还不止如此,一旦这考试制度在各个州郡县都设计下去,那么学子必然增多。我们可以在各地设立学院,让不能考中的士子也可做其中的夫子或是杂役,可以自谋生计,于我大魏有利啊!”曹宇笑着说道,曹叡点点头,叔侄二人计议已定。

曹宇离开,曹叡看着宫殿的大门,他传出了剧烈的咳嗽声,一会儿曹叡的声音悠悠传来:“皇叔,朕估计是时日无多了,看不到考试大兴之时,大魏的江山就看你的了!”曹叡看来病得很重,他的身体也已经垮了。

转眼到了景初元年二月初三,这是定下来考试的日子,糊名,分三场考试,监考,这些自然也没有问题。大魏怎么说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三百人的小考场,想设定出来没有任何难度。这次考试来的最远的是青州人,幽州和淮南是没人来的。

考试分三天,也就是圣人之言,数算和刑律,曹叡和曹宇亲自把关,阅卷,选人。考试之后,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三百人的卷子也解决了,最后也是选择了一百人,作为首次科举考试录取,当官的人。

说实在的,从相面再到考试,在曹宇眼中能培养一下的最多不超过七十人,比如有的都过花甲之年了,还有多久可活呢?

不过说是录取百人,这次不够一百人,肯定会让平民子弟感觉皇上就是耍人玩呢!今天要七十,下次可能就三十,以后可能就十个了!这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乎也就戳子里拔大个,凑够了一百人。

曹宇和曹叡商议之后,选择把他们能耐最差的,凑数那三十多个送到郡中打酱油去。其他的,一般般的送到地方,在县中任职,也就极少数在京中打酱油的。

选择了其中最好的五个人,其中一个在弘农做了县令,他就是那地方的人,衣锦还乡,也是一段佳话,给地方打个样,剩下的四个留在京中。

曹宇最看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高峰,猎户出身,有武艺,思维活跃。一个是韩腾,农户子弟,没有什么小家子气,有些气节。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年轻,还没到而立之年。

这么一看,这次考试选才,一共就选出三五个有用的人,虽说低效,但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