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史很上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曹操 英雄、枭雄还是奸雄?

汉、魏之际,群雄角逐。曹操始以“兴义兵,诛暴乱”为旗帜,继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翦灭一个又一个强敌;同时推行一系列有效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巩固地盘,经三十多年艰辛征战,一统北方,开创了魏国基业。他雄才大略,功绩赫赫,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初露头角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祖父曹腾,以宦官之身历仕安、顺、质、桓四帝,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父亲曹嵩,是曹腾养子,官至太尉,但“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不知为何家之子,有人说来自曹腾本家,有人说过继自夏侯家。曹操祖辈世居高位,家族中“父子兄弟,并据州郡”,在政治上、经济上颇有势力。

曹操幼时就机敏聪颖,但任侠放荡,不务正业,为一般人所看不起。而太尉桥玄却独具慧眼,称他是“命世之才”,济国安天下者。名士许劭也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名人的赏识,使曹操受到士人的看重。

他二十岁时受州郡推荐,以孝廉为郎,不久,任洛阳县北部尉。上任后,他造五色棒十多根,悬于尉廨门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皇帝宠爱的宦官蹇硕之叔,犯令夜行,被曹操乱棒打死。从此,京城中无人敢犯禁令。

熹平三年(174)曹操调任顿丘(今河南清丰)令,不久入朝为议郎。为议郎时,他曾上书灵帝,为“党锢”中被杀害的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鸣不平。

黄巾农民起义爆发时,曹操任骑都尉,随皇甫嵩、朱儁领兵镇压颍川的农民军,因军功升济南相。济南辖十县,县吏多阿附权贵,贪赃渎职,鱼肉百姓。曹操上奏朝廷,罢免了八个县的贪官污吏。同时,“禁绝淫祀”,取缔不合礼制规定的祭祀,捣毁祠庙。于是,济南地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中平四年(187),朝廷任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不愿迎合权贵,并且多次触犯豪强,引起嫉恨。他怕因此遭祸累及全家,托病不去就职,归乡里隐居。第二年,朝廷成立西园新军,征曹操为典军校尉。能够成为皇室核心部队的大将,这使曹操重新燃起政治热情,便又去洛阳赴任了。

二、讨董卓受挫

公元189年,灵帝死,少帝继位。外戚何进欲诛宦官,曹操参与密谋。袁绍主张尽诛宦官;曹操却主张只惩办首恶。他说:“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召外将入京,事情扬出去将招杀身之祸。果然,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入京后擅权乱朝。董卓想拉拢曹操,表举他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合作,改名换姓,逃出洛阳,奔向陈留(今河南开封)。

陈留郡太守张邈是曹操好友,曹氏又有家财在此。曹操便在陈留变卖家产,招兵买马,纠集宗族,组织队伍,起兵讨伐董卓。

当时,关东(今潼关或函谷关以东)地区州牧纷纷兴兵讨卓,他们推袁绍为盟主,主持讨卓大事。曹操代行奋武将军之职,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

在关东诸军的压力下,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曹操认为,董卓破坏东都,劫持天子,举国震动,罪大恶极,正是歼灭他的好时机,提议就此出击,可一战而定天下。但是,关东诸军各存私心,互相观望,不肯出战。曹操便领自己的五千士兵向前推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汴水一带,与董卓部将徐荣的大军遭遇。由于众寡悬殊,曹军失利,伤亡惨重。曹操自己也被乱箭射中,坐骑受伤,幸赖堂弟曹洪相救,才趁夜逃脱。

曹操回到酸枣,见诸军将领仍是饮酒作乐,不思进兵,于是气愤地责备他们,并且建议分兵讨伐,为之谋划,但张邈等人竟不予理会。曹操兵少,无可奈何,就同亲信夏侯惇、曹洪等人分头去徐、扬地区招募兵士。得数千人后,独立成军,投河内郡直接受盟主袁绍指挥。

关东诸军本各存扩大势力之心,在一起不久,就不断发生摩擦,进而互相火并,争夺地盘。后来,联军就此溃散,各回本州郡去了。在关东诸将内争之时,冀州的黑山农民军和青州的黄巾军迅速发展起来,威胁着地方豪强。袁绍命曹操前去围剿。曹操正想借机扩大势力,乐于听命前往。在淮阳(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他镇压了黑山军白绕部,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从此曹操有了一块立足的地盘。

三、立足兖州

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军向兖州推进,杀刺史刘岱,一时州中无主。曹操故友鲍信及州吏万潜到东郡,迎请曹操到兖州主事。曹操出任兖州牧后,领兵于寿张(今山东东平)攻击农民军。农民军奋力抵抗,杀死鲍信,但损失过重,不得不向济北(今山东济南长清区)撤退。曹操纵兵穷追,黄巾军战败投降。曹操得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众。他选拔其中精锐,号为“青州兵”,发展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曹操在兖州还未喘过气,朝廷委派的兖州刺史金尚来就任。曹操毫不客气,派兵迎击。金尚奔南阳,求救于袁术。袁术联合公孙瓒,向曹操和袁绍进攻。袁绍先击败公孙瓒,初平四年(193)春,曹操也击败袁术,在兖州站稳了脚跟。这年秋天,他挥戈徐州,准备向东发展势力。

徐州牧陶谦曾助公孙瓒威胁兖州,其部将张闿又将曹嵩杀死,并且抢去大批财物。曹操以替父复仇为名攻入徐州,连下十多个城池,屠杀百姓数十万,直抵彭城(今江苏徐州)。由于军粮不济,于兴平元年(194)春退兵回兖州。同年夏天,他又领兵征徐州,连得五城,“所过多所残戮”。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时,遭徐州军堵截。此时兖州发生内乱,曹操闻讯,急速撤军而回。

曹操征徐州,以荀彧、程昱留守兖州。陈留太守张邈对曹操任州牧,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悦。陈宫也因兖州名士边让被曹操借故杀害而心存疑惧。二人串通,利用自己在兖州的影响,趁曹操东征、内部空虚之机,举兵反曹,迎吕布来兖州作州牧。一时间,“郡县皆应”,仅鄄城(今山东鄄城)、范(今河南范县)、东阿(今山东东阿)三地在曹操手中。曹操回军,同吕布战于濮阳,攻入城后,巷战不利,险些被吕布骑兵抓住。他骑马冲出火阵,手被烧伤。两军相持一百多天后,均因军粮用尽,各自退兵。曹操战场失利,兖州地盘大半丧失,军队乏食,处境艰难。

兴平二年(195)春,曹操经过休整,着手收复兖州失地。他袭击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未破,恰逢吕布领兵来救,便击败吕布,转而攻打钜鹿(今山东巨野),大败吕布,杀其将薛兰。吕布、陈宫又领兵来战,曹操兵少,设埋伏用奇兵,挫败吕布,进而攻占定陶,然后分兵平定周围反叛郡县,吕布逃奔徐州。张邈跟随其后,被部下杀死。曹操重新控制了兖州,巩固了自己的地盘。这年十月,朝廷任命曹操为兖州牧。

四、迎帝都许

董卓逼迫汉献帝到长安后,不久为王允、吕布所杀。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拥兵作乱,杀死王允,赶跑吕布,控制了献帝和公卿大臣。这批凉州军将领把持朝政后争权夺利,相互厮杀。杨奉从中斡旋,几经周折,又将献帝和公卿护送回洛阳。

汉室天下虽已如大厦将倾,但献帝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仍有影响。谁能把皇帝控制在手,谁就有发号施令的主动权。当时,不少人都看到这一点。谋士荀彧、程昱劝曹操迎献帝,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曹操欣然同意,马上派曹洪去洛阳护驾,表示忠心。

献帝到洛阳后,朝中当权人物杨奉、董承、韩暹等人仍有矛盾。曹操利用他们的矛盾,通过杨奉,得拜镇东将军,袭父爵为费亭侯。然后,他领兵进京,赶跑韩暹。在朝见献帝后,他被授节钺,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当时洛阳残破,守将各怀异心,不听从调令。董昭建议曹操将天子迁往许昌,并献策稳住杨奉,使之不从中阻拦。曹操大喜,依计而行,迁献帝去许昌。杨奉得知,领兵半道抢夺献帝,结果被打败。献帝到许昌后,改元建安元年(196),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曹操权势剧增,袁绍极为不满。其时,曹操实力远不如袁绍,不得已让出大将军一职给袁绍,以缓和与袁绍的矛盾,自己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但是,他以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掌管宫中机要,以控制中央大权。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征伐异己,令出于天子,名正言顺。

迁献帝于许昌后,曹操一方面重建宗庙社稷及各种祭祀制度,另一方面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军粮问题。

五、攻占徐扬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向外扩张势力,首先向南攻宛城张绣,张绣不战而降。由于曹操纳张绣叔母为妾,并且派刺客行刺张绣,张绣怨恨叛曹,突然对曹操发动攻击。曹军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典军校尉典韦据守营门,保护曹操,力战而死。曹操仓皇逃命,左臂受伤,几乎丧命。后张绣战败又降,曹操不计前仇,重用张绣。张绣在以后的征战中立下不少战功。

在与张绣战后,曹操又讨伐袁术。袁术于建安二年正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领兵征讨时,袁术经过与吕布的交战,力量已被削弱,和曹军一交手便不堪一击,败退到淮水之南去了。曹操又回兵向东,攻徐州的吕布。

徐州在陶谦死后,由刘备任州牧。吕布被曹操逐出兖州后投奔刘备。不久,他借故袭夺徐州,赶走刘备,刘备只得投奔曹操。建安三年(198)十月,曹军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进围下邳。吕布固守,曹操久攻不克,打算退军。荀攸、郭嘉劝他决泗河、沂河堤岸,引水灌城。依此计行,下邳城内外一片汪洋,曹操获得成功。吕布部将陈宫请降,吕布也被迫投降。曹操在下邳城白门楼上处死吕布、陈宫,收降了张辽、臧霸等人。

袁术当时龟缩扬州,不敢妄动。后来势穷力竭,想北投袁绍,又为曹军所阻,于建安四年(199)四月呕血而死。

刘备于曹操攻灭吕布后不久反曹,杀曹所置徐州刺史车胄,袭夺下邳。曹操得知消息,置袁绍于不顾,亲率大军东征刘备。一些将领对此举不甚理解,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刘备被击败,逃往河北袁绍处。

曹操在消灭吕布、降服张绣、赶跑刘备、击溃袁术之后,新得徐、扬二州,控制了黄、淮之间大片地区,实力增强,便拉开了和袁绍决战的架势。

六、官渡大捷

袁绍兼四州之地,拥兵十万,实力远在曹操之上,曹军“诸将以为不可敌”。荀彧、郭嘉详细分析了双方的短长,曹操也激励众将说: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并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是能够战胜的。由此,曹操集团才增强了决战的信心。

建安四年(199)八月,曹军进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九月,退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县)。次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大军开进黎阳。同时,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围白马(今河南滑县),攻曹东郡太守刘延,曹操听从荀攸分兵声东击西之计,领兵自官渡北向延津(今河南延津),佯装去抄袁绍后方。袁绍中计,分兵增援延津。曹操便掉头轻骑兼程直奔白马,颜良仓促应战,被杀,白马之围遂解。袁绍闻讯派兵追赶。曹操将辎重沿路弃置,诱袁军争抢,趁乱出击,大败袁军,斩大将文丑。然后,胜利回师官渡。

袁绍败了两阵,不听谋士劝说,急于求战,进军至官渡,“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曹军也分营对峙,交战失利后,坚壁不战。袁绍利用自己人力、物力的优势,堆土山,居高用箭射击曹军。曹兵在营中往来都必须用盾牌护身。于是,曹操命工匠造“霹雳车”,发射石块打击袁军。袁军又暗中挖地道,企图通入曹营。曹军便在营内挖长沟,破坏袁军地道。两军如此兵来将挡,攻战一月多,不分高下。

曹操兵少粮缺,士卒疲惫,与袁军对抗难以坚持。他打算撤兵,写信去许昌问荀彧。荀彧说,不能后退,只要坚持,胜利有望。于是,曹操坚守官渡,寻找战机。

袁绍大军屯官渡,战线过长,粮食从后方运来,粮秣供给不足。曹操看到袁军这一弱点,用荀攸计,趁袁绍运粮车快到官渡时,派徐晃截击,将袁军几千车军粮一火焚光。袁绍又重新从河北运粮一万多车屯于官渡大营北面的乌巢(今河南延津)。

袁绍谋士许攸屡建良策,不为袁绍所用,反遭忌恨,因而弃袁投曹。曹操听说许攸来奔,高兴得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就迎了出去。许攸受到器重,便把袁绍在乌巢屯粮的情报告诉曹操,建策偷袭乌巢,烧毁军粮。荀攸、贾诩也劝曹操依计行事。曹操当机立断,亲率步骑五千,乘夜赶到乌巢,攻寨烧粮。

袁绍得知曹操袭乌巢,执意只派少数人去援救,而以重兵去劫曹军大营。曹操得报后,并不急于回马大营,而是奋力击溃乌巢袁军,将积粮全部烧光。攻打曹营的袁军在曹军的顽强抵抗下,未能获胜,又听说乌巢积粮被毁,无心恋战。此时,张郃、高览等大将受谋士排斥诬陷,投奔曹操,袁军军心动摇。曹操乘机发动全面攻势,袁军一败涂地。袁绍留下大量辎重,狼狈逃回河北。他的八万多将士被俘投降,遭曹操残酷坑杀。

在缴获的文件中,有不少是许昌和曹军中人士暗中与袁绍往来的信件。有人建议以此追查,曹操不同意,说:“那时袁绍强大,我且不能自保,何况众人!”他当众烧掉所有信件,解除属下疑惧,表现了他的宽宏和狡诈。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听取部属意见。在官渡之战中,他从黎阳退守官渡,诱敌深入,先取得白马一役的胜利;然后坚壁以待战机,出奇兵烧乌巢之粮,动摇敌人,制造混乱,再全线出战,击溃十万袁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官渡大捷,消灭了袁绍主力,曹操得以统一北方。

七、治理河北

袁绍退回邺城,于建安七年(202)五月病死,他的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及外甥高干分任青州、幽州、冀州和并州刺史。官渡之战后,曹操马不停蹄进剿袁氏势力。他利用袁氏兄弟的矛盾,赶跑袁尚,于建安九年(204)攻下邺城。次年,杀袁谭,得青州;接着,北下幽州。袁熙、袁尚逃往乌桓,部将投降。建安十一年(206),出兵攻高干,得并州,很快占据了河北。

曹操在夺取青、冀、幽、并四州的过程中,陆续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采取措施,安定河北,发展生产,巩固自己的胜利。

他在夺取冀州后,曾下令:“黄河以北的百姓长期遭受袁氏蹂躏,特令免除今年的赋税。”同时,他颁布《抑兼并令》,打击豪强,抑制兼并,明文定出百姓今后交纳的田税和人头税的具体数目,申明“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为了“兴仁义礼让之风”,使先王之道不疲,他下达《修学令》,“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

曹操下令整饬冀州的社会风气。他在《整齐风俗令》中写道:“结党营私,为古代圣贤所痛恨。而冀州的风俗,父子分派,互相诽谤。”这种歪风邪气,必须根除。同时赦免那些追随袁氏做过坏事的人,允许他们改恶从善。还明令不准报私仇,禁止厚葬。

并州太原地区在冬至后有三天不生火、吃冷食的习俗,曹操下令废除。他说,北方寒冷,如此则“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令,将受罚。雷厉风行地革除不良旧俗。

曹操还从军队中选拔一批有战功、有才干的将士充任新得州郡的地方官。有人反对道:“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曹操以《论吏士行能令》批驳这种言论。他明确提出:“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无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在战乱时期,有战功、有能耐的人理当受赏封官。

他还进一步严明赏罚,颁发《封功臣令》,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并且针对当时只赏不罚罪的情况,下达《败军抵罪令》。命令说:“自我派将出征以来,只赏功而不罚罪,这不符合国家大法。现在命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曹操的这一系列措施,收到显著效果,稳定了河北地区的统治秩序,缓和了阶级矛盾,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生产。他看中了这块沃土,建安九年九月,自任冀州牧,把势力从兖、豫移到河北。从此他常住邺城,以为据点。邺城是魏郡治所,所以曹操进位称魏公、魏王,以及曹丕建国号魏,即本于此。

八、北征乌桓

乌桓,也写作乌桓,是当时我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汉光武帝时,曾分封其首领为侯王,设护乌桓校尉管理。东汉后期,乌桓分为上谷、辽西、辽东、右北平四大部。后来,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部联合,称“三郡乌桓”,由辽西部贵族蹋顿统领。袁绍攻打公孙瓒时,曾借蹋顿之力,获胜后借献帝名义封蹋顿为单于,赢得其欢心。袁尚、袁熙兄弟战败后,逃奔乌桓,河北军民相从者十余万。二人联合蹋顿,继续与曹操抗衡,企图卷土重来。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听从郭嘉之言,出兵远征乌桓。用兵前,他组织人力在河北地区开凿平虏渠和泉州渠,以解决军粮运输问题。这年五月,军行至易县(今河北雄县),郭嘉又进言速进。于是,曹操留下辎重,轻装至无终(今天津蓟州区)。他原拟傍海,取道今山海关,杀向蹋顿大本营柳城(今辽宁朝阳)。但是,阴雨连绵不绝,道路泥泞,曹军行动困难,陷入了困境。

此时,曹操得到了无终豪族田畴的帮助。在田畴的带领下,曹军改道上徐无山(今河北玉田),从卢龙塞(今河北迁安喜峰口),跨过白檀(今河北滦平),经平冈(今河北平泉),抄小路登上白狼堆(即今白鹿山,在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此时,离柳城仅两百多里了。蹋顿这才得知曹军到来,慌忙领兵出战,大败,被杀。袁氏兄弟逃往辽东,后被公孙瓒所杀。曹操大获全胜,汉族及少数民族归降者逾二十万。

曹操率得胜之师回朝,经渤海碣石(在今河北昌黎),写下《观沧海》一诗,途中又写下《龟虽寿》一诗,抒发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北方的割据局面荡平了,他壮心不已,志在一统天下。

九、进军关陇

建安十三年(208)初,曹操回到邺城,准备南下翦灭孙、刘。七月出兵,荆州刘琮闻风而举州投降。刘备南逃,在当阳溃败,奔夏口。曹操占领江陵,收编荆州部队,沿江而下,要与孙、刘决一雌雄。不料在赤壁惨败,他领残兵败将从华容(今湖北监利)逃回江陵,留下曹仁、徐晃守卫,自己退回北方。不久江陵失守,曹军退守襄、樊。

赤壁之战后,孙、刘势力增强,曹操只得对他们采取守势,因而把兵力转向关陇、汉中,以便进窥巴蜀。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出兵关中。关中各路军阀以马超、韩遂为首,立即联合起来,屯据潼关,阻击曹军。

曹操把军队集结在一起,吸引住马、韩,两军夹潼关而阵。暗中却派徐晃、朱灵领兵北去,从蒲阪津(今山西永济)渡过黄河,在河西筑起营塞。然后,他把大军从潼关北调,与徐晃军会合,并且占据有利地形,向南推进至渭水北,巧妙绕过天险潼关进入关中。马、韩只得弃关退兵,把防线设在渭水南的渭口(今陕西华阴)一带。这时,曹操又设疑兵迷惑敌人,派兵偷渡渭水,并且架起浮桥,夜里分兵去渭水南岸扎营。马超得知,连夜攻营。曹操设伏兵迎击,马超惨败。

这年九月,曹军全部渡过渭水。马超数次挑战,曹军坚壁不出,马、韩便请求割地,送人质求和。曹操用贾诩之言,佯作允许,背地却设计离间关中诸将的关系。他利用与韩遂父亲的旧情,始和韩遂并马亲切交谈,继而送去涂改了的信,使马超等人怀疑韩遂,产生不和。计成之后,曹操约马超会战。交战时,曹操先以小股部队应付,然后用猛骑前后夹击。马、韩相疑,诸将不能协力同心,被曹军打败。马、韩逃向凉州,其他将领有的被杀,有的投降。韩遂后来被部下杀害。马超到凉州后无法立足,又去汉中,最后投降刘备。关中、凉州先后归入曹操辖地。

关中平定后,曹操曾向将士解释他的用兵谋略:集兵潼关,是为了吸引敌人兵力,造成河西空虚,便于徐晃过河;徐晃过河后,又作为潼关之军渡河的掩护力量,敌人便奈何不得;我军渡河后坚壁不出,麻痹敌人,然后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因而获胜。的确,在渭南一战中,曹操处处掌握作战的主动权,表现出不凡的军事才干。

十、遭逢人杰

曹操平定关中,解除了西顾之忧,建安十七年(212)十月,领大军征伐孙权。行前,他去信软硬兼施,诱迫孙权降服,没有结果。次年正月,曹军至濡须口(今安徽无为),与东吴军交战,攻破吴军长江西岸营地,俘获其都督公孙阳。孙权即率七万大军迎战。曹军一部夜间乘船到一沙洲,孙权派军包围,三千多曹兵被杀,数千人落水而死。曹军受挫,不再轻易出战。

孙权几次挑战,曹操不理,孙又两次亲自乘船观看曹操大营,曹操仍不敢出击。当他看到孙权军队整肃时,禁不住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两军相持一月多后,各自退军。此后,曹操几次对孙权用兵都没有多少战果。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夺得益州。曹操视刘备为天下英雄,怕他进窥汉中,威胁关中,决定先对汉中下手。次年,曹操调遣十万大军攻汉中张鲁。张鲁出降,曹操势力伸向巴中一带(今四川嘉陵江、渠江上游地区)。

刘备受到侵扰,派兵出击。张飞战败张郃,曹军退到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区)。曹操调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抽身回中原。

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进军汉中,曹操领军至长安声援。刘备进展顺利,斩大将夏侯渊,汉中曹军危急。曹操领兵从长安出斜谷,赴汉中,与刘备对阵。两军僵持,曹操不能夺回汉中。汉中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得已,曹操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放弃汉中,还洛阳,把战线收缩到陈仓(今陕西宝鸡)一带。

此时,关羽向襄、樊发起进攻,曹操利用孙、刘间的矛盾,解除了樊城之围。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领兵从摩陂(今河南郏县)回到洛阳,不几天就病逝了,终年六十六岁,后被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曹操临死前一月,孙权上书劝他当皇帝,他的部属听说后,以陈群、夏侯惇为首也纷纷进言,劝他顺天应民,代汉称帝。曹操却回答:“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他认为即使当皇帝的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自己也不当,而让自己的儿子去当。果然,不到一年,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建国号魏。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

十一、一代“奸雄”

自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都许后,初任司空,即开始控制朝政。其后,任相国,封魏公,晋爵魏王,一步步把持国家的军政大权,刑罚赏庆完全掌握在手中。他立儿子为王太子,女儿皆称公主,定邺城为王都,设置御史大夫、尚书令、侍中等一整套官吏。在名义上,他比皇帝低一级,而这一切设置在形式上已经和皇帝没有区别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二十四年,把皇帝当傀儡,不能不遭到刘氏王室势力的反抗,但每一次反抗都被他毫不留情地镇压下去了。国舅董承等人受献帝衣带密诏,诛杀曹操。曹操发觉后,杀董承等人,并“夷三族”。董承之女为皇妃,有身孕,献帝再三请求免死,结果也遭残杀。伏皇后“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董妃)之状,令密图之”(《资治通鉴》卷六十七)。后来,事情败露,伏后及所生二皇子均被处死,并累及兄弟宗族一百多人被杀。

为什么曹操要牢牢把国家大权抓在手里呢?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他曾坦言:“我身为丞相,作为臣子,地位的尊贵达到了顶点,已超过了我的愿望。假如国家没有我,真不知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啊!我是没有称帝野心的。我想放弃兵权,学前贤,表忠心,而实际又不可能。因为放弃兵权,就会被人谋害,己败则国家倾危,所以不能因慕虚名而遭受实祸。我大权在握既是替子孙打算,也是为国家着想。”

曹操的这番话,道出了当时的实情,他不集大权于一身,就会遭杀身之祸,国家也将陷入更长久的分裂混战。曹操说他没有“不逊之志”,则是出于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帝自都许以来,守位而已,左右侍卫莫非曹氏之人者。”(《资治通鉴》卷六十七)曹操把持朝政,为儿子代汉创造了一切条件,他实难逃“篡汉”之责。不过,不能以所谓“篡汉”来否定曹操,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个事件。曹操的一生,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一生。

曹操生当战乱之世,一生主要在战场上度过。他亲自参加了大大小小近五十次战役,征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很会用兵打仗,“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在战争中,他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干,还善于采纳众人之谋,正确分析敌我形势,制定战略战术,变被动为主动,以弱胜强,取得官渡之战、柳城之战、渭南之战等很多战役的胜利,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他注重研究古代兵法,学习古人的战争经验。他整理注释了《孙子》十三篇,流传至今,极有价值;又写了大量军事著作,“自作兵书十余万言”,对古代军事理论做出了贡献。可惜他的兵书亡佚殆尽。

在从政和征战过程中,曹操抑制豪强,移风易俗,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社会的措施,不失为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特别是在用人上,他大胆革新,一反东汉重名节的原则,主张“唯才是举”。他三次下令求贤,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即使是“不仁”“不孝”,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当加以起用。有的人出身微贱,或者“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但只要有才,他就予以提拔,用其所长。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因而吸引了一大批智士猛将,成就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曹操重视农业生产。他在《置屯田令》中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因此,他广泛推广屯田,兴修水利,调整赋税,打击豪强。他恢复盐铁官营,发展手工业生产。这些措施,对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意义。(谭良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