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长乐驿
上得马车一路往东,杨羽此行的目的不在长安城,而是长安城往东大约十五里长乐驿。
长乐驿是唐长安城东行的第一驿,始置于唐圣历元年,一般来说馆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传递朝廷的公文和边关的情报。
但是长乐驿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也作为圣人赐宴迎接官员,又或者欢送官员的固定场所。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堂姐在这里。
根据他老爹的说法,杨玄璬长居洛阳尊贤坊,一般并不外出。就算是亲侄女杨玉环被纳为寿王妃,他也只来过长安一次。
反倒是他的三个女儿经常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来回游乐玩耍。
而这次工部之所以会给杨家置办新宅,他老爹估计很大程度是为杨太真这三个姐妹,也就是他三个堂姐置办的。
但是因为事涉后宫,杨太真又刚刚入宫不久,再加上太真之前还是寿王李帽的王妃,故而其中多有隐晦。
要知道古时候可没有手机,也没有微信,更没有新闻联播,抖音快手。
获得情报的途径十分有限,也十分艰难,他老爹为了打听这个情报可是花了大力气的。
所以可以合理的推断,杨氏姐妹这次暂居长乐驿等待召见,肯定对很多事情不知情。
她们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出家只是一个幌子,也不知道朝廷正在打算给她们修建别墅,更不知道杨羽居然是一个穿越者。
这么一来,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你说,我这些个阿姊还认得我么?”杨羽坐在马车上眨眼问道。
“当然认得了,当年寿王大办酒宴的时候,阿郎还带我跟公子去见过面,认过门呢。”澜衣从暗格中取出一个挂满水珠的瓷瓶。
杨羽坐在宽敞通风的豪华车厢中,喝着澜衣特意为他准备的蜂蜜水,不急不躁。
因为急也没用,从群贤坊去长乐驿不但要向东跨越九条大街,还要在出了春明门后继续向东走差不多十五里。
以马车和牛车的速度,光是穿越这九条大街就得差不多大半个时辰,毕竟民间马车得受仪制令的限制,不能乱跑,乱跑要挨鞭子的。
所以一路上慢慢悠悠,将近三十里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
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
长乐驿从始置起,就是一众文人墨客最喜欢歌颂的地方,驿站旁边建得有很多私人旅店,熙熙攘攘的驿站周围,从东南荆湘、东都洛阳、以及岭南的商贾络绎不绝。
看见驿馆后,杨羽下车收拾妥当,便带着那辆装满了货物的牛车来到驿馆门前。
“请问阁下所来何事?”驿馆门前,一老一小两名驿卒拦下杨羽,按照驿馆的规定,出入驿馆必须得凭朝廷所发的传符。
没有传符,即便是当朝官员也是不准进入的。
“我来找我阿姊,劳驾两位代为通传!”杨羽叉手见礼,两名驿卒相视一眼,却是那名头发有些发白的老驿卒先开口了。
“不知这位公子所说的阿姊是哪一位,可告知名讳,下吏也好帮公子去寻。”
“我阿姊祖籍弘农杨氏,蒲州永乐人。”
“原来是杨家的公子,小人这就去通传!”老卒还礼后转身走入馆驿,年少的驿卒紧随其后道:“老官,往常你对人的态度不是这样的啊,怎么今日突然变的那么温柔了。”
“你个瓜娃子,懂个屁!”老卒一边走,一边用他那双犀利如鹘鹰的眼睛扫了以驿馆外面一眼:“老朽在这长乐驿呆了十多年了,什么大官没见过。”
“刚刚外边的那位公子身上所穿虽然是缺胯袍,但是袍上绣的却是联珠团窠纹样,这种布料和做工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穿得起的。”
“你再看他身后带的那一车东西,身边站的那个娉婷婢女,如果以后你遇上这种本来能够嚣张跋扈的人,却秉持着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那你就得小心了。”
“这种人,可不是咱们能够随便得罪的主。”
两个驿卒进去没一会,一位看上去肤白貌美的女人出现在杨羽视线里,从小到大杨羽见过不少漂亮的女人,澜衣就挺漂亮。
但是这个女人与一般妇人不一样,她不掩脂粉,也不饰花钿。
可偏偏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贵族气息,能够让所有的女人都黯然失色。
就好像花丛中的牡丹,饶是一身胡服,英姿飒爽的澜衣在她面前,也要稍稍逊色几分。
“杨羽,见过三姊!”杨羽深作一揖,妇人本来还觉得杨羽有些许面生,可是一看旁边的婢女,还有婢女身后那一车的货物,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三郎啊,不过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妇人满面桃花一脸疑惑,她们这次是奉旨入宫,昨天才到的长乐驿,怎么今天杨羽就寻来了。
“阿姊说这话就见外了,三郎与阿姊本就是一家人,阿姊难得来一趟长安,三郎自然要尽地主之谊啦!”
妇人点头后邀请杨羽入内,两名驿卒自然不敢阻拦。不过就在两人刚刚进入馆驿的时候,一名面容丑陋,头戴幞头,身穿袍衫的黄门忽然拦住了杨羽的去路。
“娘子,敢问这位是?”
“此乃本家族弟,三郎杨羽。”妇人态度谦和,一点都看不出大唐第一败家娘们的潜在属性,太监一听是妇人堂弟,立刻堆上笑容。
“原来是娘子族弟,失敬失敬!”
“敢问上官名讳?”杨羽长揖见礼,现代人嘛,就是拉得下脸,在没搞清楚对方底细之前,还是小心谨慎微妙。
“杨公子客气,老奴一区区簿籍主事,哪里算得什么上官,你要是不嫌弃老奴这副嘴脸,就唤老奴一声李主事吧。”
‘我擦,怕不是李静忠吧?’杨羽留了个心眼,旋即再次拱手道:“早闻李五郎名讳,今日得见,实乃杨羽三生有幸。”
“噢?三郎不居庙堂,也知我这小小主事名讳?”
李静忠有些意外,他在家中确实行五,但是这个事莫说外人,即便是宫中知道的人也少之又少,这个后生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是如何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