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里的旁观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随心篇(39 40)

39.难解“幸福”的迷

论孩子的幸福,自然是无忧无虑,能玩的时候就是尽情地玩,能学习的时候就是全身心投入。可是,孩子们是这样认为的吗?

办公室里的老师会谈及班里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而他们的学习,家庭的成员起了很大影响:爸妈离异的一个男孩子,尽管很聪明,长相也很不错,可是怎么也不会学习,成绩不理想;跟着爷爷奶奶成长,爸妈几乎不要他的那个男孩,除了整天惹事,根本不会好好学习,更不要谈成绩;还有一个跟着妈妈改嫁,重新组合家庭,又有了一个小妹妹的她,几乎也是没有人管,看起来总是孤僻又不听话,哪有成绩可言;他六年级时,妈妈又生了二胎,突然间就“散架”了,学习没有人管理,一落千丈,还喜欢吵闹,也是莫名其妙就改变了原来的样子;……

只要能在一起畅聊,似乎每个家庭都能找出一点情况,孩子都有不如意之处。

听着这些,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够幸福了。爸妈自己管理,一切都在计划中进行,有个任性的妈妈偶尔还给他“撑腰”。

可也有让我惊讶至极的时候。那日刚从学校借书回去,我家儿子看到《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尽然激动得跑来告诉我,他对里面的孩子很怜悯,他说这个孩子都离家出走了。我心里有些尴尬,为什么他会这样诧异?

“是吗?请问他为什么离家出走?”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他。

“他爸爸经常揍他,每次考试成绩不好就揍,成绩好又没有什么奖励。”他说着还有点哽咽。

“这是有些不好,他爸爸太严格了。怎么啦?为什么哽咽?”我更加不理解,他一个读者,有这么同情主人公吗?

“我觉得自己的爸爸很像他的爸爸。”他流出两颗滚烫的泪水。

“真的吗?不是只有妈妈会对你的学习比较严格吗?”我镇住了。

“哪里,每次我的成绩不好时,爸爸在开车回来的路上就骂我,一路骂回来。”他的眼睛很红,有些控制不住地流着泪。

“呀,真是让我惊讶,原来爸爸也很在乎你的成绩呢。”我想知道他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不过,这个书里的小孩子,好像不应该对爸爸的严格选择离家出走吧?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还有他的妈妈,总是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他一刻休息的时间也没有。”他有些缓和,接着说,“还有他的爸爸和妈妈总是吵架。”

“是呀,你和他相比,应该幸福很多吧?至少妈妈没有给你报什么兴趣班,甚至为了你的休息时间多一些,我都硬着头皮让你不参与晚托活动。至于爸妈吵架,你是有看到,但是也不会经常,总也算还过得去吧?你要知道爸妈,有很多时候吵架,还是因为你的事情呢。”我一边给他分析,一边心里颤抖,原来夫妻的不和睦,对孩子的影响是那么深,那么久远。

“嗯!”他似乎理解地回答我。

“所以,你可以同情他,但是你要分析自己的生活,你和他不一样。再说,离家出走真的不应该,万一遇上坏人,被拐卖,那样换来的生活,估计没有后悔药能解救吧?当然,最好能和父母沟通,大家一起改变。至少妈妈会改变,也会劝你爸爸注意方式。”我想办法给他整理情绪。

“好的。”他已经不再感到委屈,不再有哽咽的感觉,接着自己又去看书了。

只是,过了几天,他又偷懒了,我又犯病了,看到他的不自觉,又和妹妹因为玩具斤斤计较,怒火攻心之下,他又挨揍了。

清醒之后的我,对他有些愧疚,怎么又失控了?他是不是又被吓着了?都觉得生活在家庭成员齐全的环境里,是最幸福的孩子。偶尔大家又会议论,哪个孩子,虽然父母不要他,可是爷爷奶奶把他当宝贝,从来不会打他,也不会管他的学习,他也是安安静静,不吵不闹,这样的孩子也很好。

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人格形成,幸福的理解,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用时间衡量。

40.“星星”的价值

夏夜的星空,总是比其它季节的夜晚更有诱惑力,更受欣赏者的青睐。是星星变了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宇宙星辰,不会在一朝一夕产生变化,它们的存在,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几乎可以称之为“永恒”。那就是观看者的心境变了,才觉得有了更多“明亮”的星星挂在夏天的夜空中。

人生经历亦然,不是一个人真的有了多少变化,更多时候,是看你的人改变了,才觉得你可爱。所谓“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多少人能自身改变非常多,真能“改头换面”,做另一个自己?

一个氛围和谐的办公室,多少也可以让人感觉温馨。一些引领者的善良、理解、仁爱、友好,总是能让跟随的人心里暖暖,工作热情高涨。生活的圈子套着工作的环境,多少有些重叠。而彼此的尊重、坦诚、却能给在一起的人带来温暖,倍感放松。

今日课间,我又和这里的同事畅聊了工作中的一些内容。不需要顾忌太多,只是说出了心里所想。她们也一样,几乎都是对教育充满期盼,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既轻松了学生,又能减轻自己的负担。

教育者多少都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是同样“一锅”出来的教师,有些人能对教育的学生把握自如,管理得井然有序,学生既能和她们做朋友,又能认真听其授课,感觉她这样的教师是装在幸福的氛围里。可也有些老师,几乎从上岗开始,就是在度日如年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在吵吵闹闹的课堂上授课,对学生似乎倾其所有,学生却是收之甚微,给她带来的尽是焦虑。

有人说是方法不够,有人说是能力欠佳,也有人说心境不理想。可能都对,也可能都不是。我和她们讨论时,也会说起自己组织课堂的一些方法。我喜欢简单的形式,但是能让学生都按要求进行。不是炫耀自己的方式有多好,我只想告诉大家:操作简单,但是能尽量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你的奖励赋予“生命、公平、合理、有盼头”,没有学生不愿意遵守。就如有个同事说到,为什么一些教育专家的方法,在他自己手里总是能发挥极致,学生真如其所言,那么在乎“星星”,那么在乎所谓的“糖果”。可是转移到普通老师的手上,就没有了原来的效果,在一般老师的手里,它们就没有了“生命力”,失去了效力。

如果人家的“果实”,移植到你的手里,依然甜蜜如初,那么还需要层出不穷的教育家来指点一二吗?为什么教育家都是有了一定教育经验,在他们自己的一次又一次尝试中成熟了,才会大力推广,才会被人认可,才会和大家分享?而参加分享的人,能真正体会教育家精髓的又有几人?只能说,真正教育学生的,不是“星星”本身,更多的还是使用星星的人,给它输入的“生命符号,成长的能量”。

就如一个人,自己有多成功,不是自己清楚便可,更多时候,需要特定的“赋予”,才会灿烂,才会闪闪发光。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等待发光的金子,它需要承受漫长的等待过程,甚至需要接受永远被埋没的可能。

所以,是金子总会发光,它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安慰”、一个等待,以及愿意接受被永远的深埋。

也许这是“金子”的魅力,也是它们的宿命,如很多很多“星星”一样,即便画在同一块黑板上,因为画的人不同,它们的作用就会完全不同。

一颗星,能有多闪亮,能闪烁多久,都是出手的作者才能决定它的寿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