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脊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推倒“环评大山”如蚂蚁撼大树

再不完美的行动,也胜过被动地等待。五步、十步都是进步,顿悟、渐悟都是领悟。只要你开始出发,就已经赢过了还睡在起点的人。

我在前边说过,“原油来源、环评和炼厂周边居民拆迁”三座沉重的大山,一直压在华北石化的肩上。

我也讲述过,华北石化与地方政府协同作战,从未间断地打拼……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

谁也不知道,暗中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喜剧的天平,一点一点向悲剧倾斜……

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感觉未来不知通向哪里。既然不能预测未来,不如把时间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小步慢行也向高。若干年后再看,那些放纵自己迷茫的人依旧迷茫,而你早已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2013年的日历眼见快翻光了,“三座大山”依旧没有推倒。

中石油总部再三研究、论证,论证、研究,“主上派”和“主下派”双方,由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撑半部江山,到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主上派”多米诺骨牌哗啦啦倒下,乖乖举了白旗……

当中石油总部正式宣布华北石化“暂停千万吨项目”的消息,华北石化厂区哀鸿遍地,一片绝望……

谁都清楚,这“暂停”二字,就是“死刑”的代名词。

张景涛告诉我:“当时中石油总部重新调整了全国所属企业的炼油发展规划,华北石化的千万吨项目,已不在考虑之内。”

悲伤啊!

翻回昨天看,这么多人曾经欣喜若狂的千万吨项目,拼尽全力为之奋斗为之流汗的数千个日日夜夜,现在已经化为乌有;仔细聚焦今天,“三座大山”都是半截子工程,大家都已力竭,推不动了;跷起脚尖看未来,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如火如荼,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千万吨项目流产,现在的华北石化最好的结局便是日渐枯萎地“安乐死”——最坏的结局便是,很快被上规模上清洁的京津冀地区挤出圈外,“咔嚓”一下,砍了……

他们还不知道,在北京中南海已经酝酿成形一个伟大的决策,很快就会向全世界公布,中国河北要建立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将以世界上最高起点、最高标准建设这个现代化的特区,也会剑指直线距离只有8公里的华北石化……

但,高标准的环保要求,等于又给华北石化套上个“紧箍咒”。

世界就是这样奇怪,好消息总是形单影只,坏消息往往成双结对。

2013年11月22日上午10时25分,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叉口处的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现场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导致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人民币。

这事故震惊了世界,又狠狠打了华北石化一记重拳!

我在前边说过,中石油总部早就担忧,中石油大庆至北京等多条输油管道,数十年运营,现在环境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原来输油管道埋在荒郊野外,经过几十年的城市扩容,一些管道上面已是工厂、学校、幼儿园、繁华街道,一些管道已经在城市中心穿过……

青岛“11·22”大爆炸事件后,中石油总部当即决策,所有穿过市区或人群密集地的旧管道一律停用、废弃……

华北石化遭受当头一棒,“秦京线”(秦皇岛至北京)和“任京线”(任丘至北京)两条管线全部停用!

这无异于双重打击,别说千万吨了,冀东油田的原油怎么进来?成品油怎么输出去?

2013年11月22日对于华北石化来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上午10点半左右,如果把青岛原油管道“大爆炸”,比作将千万吨项目下马、丢失输油管道的华北石化“拉下马”,那么,晚上10点半,张栋杰从陕西西安起飞降落在北京机场,坐汽车去华北石化“报到”,则又把落马的华北石化重新“扶上马”……

我这样的形容似有“夸张”之嫌,不知情者一定以为我在“编故事”,那么,我在此郑重申明,此作为报告文学,文中所有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既是报告文学的文体所需,也是作家的良知所在、原则所需。

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已经被太多的事实验证:“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一句西方谚语说得更直接:“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头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我在文章开头部分讲述了一部分张栋杰的故事,在华北石化陷于危难之际,他被当作“消防员”匆忙赶来救火,当时哪有“正确的路线”?

好了,我不在过往的理念和认识上纠缠。现在,我从2013年11月22号这个极其特殊日子开始,接着往下讲。

张栋杰跟张景涛说:“千万吨项目不能就这么死了,要想办法救活。”

“困难太大,”张景涛说,“原油进口没有输油管道,变更环评不可能,那就判死刑了。”

有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并不是别人的轻视,而是自己丢掉的信心。消除恐惧的最佳方法,就是再做曾令你恐惧的事情,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不再是你的软肋。

张栋杰得知东八村和西八村搬迁的事不仅没停,任丘市委市政府力度还相当大,几乎举全市之力正在艰难地推进,“要看到优势,我们不是在单兵作战。马上组织开个班子会,我们把这些优势都集中起来,好好理一理,每一件事都拿出办法来,然后分头行动。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不能坐着等死,要提振精神,找到突破口,寻求新生路。”

全面“环评”重新做,时间肯定来不及。我在前边讲述过,1万多口井,井表层水、井中间水、井底水都要重新取样检测,那要多少时间?地下暗河水检测,大气层检测,土质污染检测等等等等,怎么会来得及?比如检测取暖期的空气质量,如果今年的取暖期过了,就要等待来年另一个取暖期,谁等得起?

财力就不用说了,耗资巨大!

原油虽然变更了,但此版设计的环保措施加强了,增加了环保装置,虽然炼油量增加了,但达到环保排放不增加的目标。目标只有一个,验收时承认已经做的优化“环评”报告就行,哪里有差距哪里再改,千万别重做“环评”。

张景涛即刻组织人力,在原有“环评”报告的基础上,做了一版“优化版。”把原来按低硫油设计方案中的炼油“装置”部分,做了合理改动。

事情难尽人意。中石油的一些人认为(在上报环保部之前,必先过中石油内部的审查关):“必须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做,不可以用原来的环评报告,必须重新做环评。”

如果栽了跟头就倒地不起,碰了钉子就逃之夭夭,立下再多志愿也只是白费时间。让努力成为习惯,把挫折看作鞭策。绝境面前不要放弃,再硬着头皮闯一次,再咬紧牙关拼一回,

12月底,已经听到元旦的呼吸声。张栋杰和几位华北石化负责环评的同志来到北京,找个小旅社,理顺原“环评”报告需要调整的部分,先“诊断”,再“开方”,开始漫长的局部调整和“修修补补”。

我这样说,读者很可能误以为只是按惯例平平常常的“修改报告”,我必须提醒一下,我在前边说过,仅“打井”检测的报告数量,就达到5万份!那么,我再说另一个数字,刘宗余负责基础设计协调联络工作,事毕要把环评材料运回华北石化,运输那天,堆满一个房间的材料,整整装了两汽车!

我再强调一下,这两汽车不只是巨量纸的概念,那上边的文字、图形、字母和数字的背后,都是由具体的反复运算和太多次实地考察、采样、化验分析而得出来的!“冰山的一角”就这么多,更何况隐藏其下的整个冰山!

这次,虽然只拿了一部分材料到北京,也够麻烦的了。

也许老天在考验这几位干将,也许要给新任总经理张栋杰一个“下马威”,已经多少年“变暖”的北京天气,那些日子特别冷。居然下了一场大雪,此后几天,不断地飘清雪,冷风像一条条细鞭子,东抽一下,西抽一下。大家出门对付一口吃的,也佝腰缩脖的。一拐过楼角,等待偷袭多时的一股风“嗷”的一声叫,突然跳脚扑来,乘风而来的雪花手疾眼快,“嗖”地钻进衣领里……

小旅馆的暖气半死不活,每个人的哈气都看得清清楚楚。大家顾不得这些,忘了今夕何年,不知岁月几庚,只知道闷头扎进奔腾的“逻辑波涛”中起起伏伏,时而逆流而搏,时而顺流而漂,时而被抛上浪尖,时而又被甩进浪谷。光驾驭“逻辑”还不够,细节的“小浪朵”也很厉害,别看它们体积小,却非常活跃,能像炸弹那样四外炸开,能像翅膀那样变化姿势,也能像战斗机瞄准目标俯冲那样异常凶猛、措手不及!

可千万别小瞧这些“小浪朵”,它已经绑在“逻辑”战车,成为逻辑的一部分,它们出了问题,整个“逻辑”战车就会“倾覆”。这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相像,忽视不得。就个体生命而言,如果呛一口浪朵,就足以致命……

张栋杰他们,就是在这样险象环生的“环境”下,以小搏大,以弱对强,以寡击多,开始了他们并不被人看好的“最后一搏”……

大家清楚,千万吨项目已经被判死刑,能不能争取改判“缓刑”,赢得“活下来”机遇,在此一举……

虽然眼下千万吨项目身上压了“三座大山”,环评只是其中的一座。困难时刻要有耐性,相持阶段要有韧性,爬坡上坎儿要有爆发力,前来“救火”的总经理张栋杰举重若轻,在泰山压顶般的困难面前鼓励大家:“饭要一口一口吃,活要一项一项干,困难要一个一个战胜,‘三座大山’要一个一个推,现在,我们从推‘环评大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