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列那狐的故事》是一本动物故事书,讲动物之间的斗智斗勇、尔虞我诈。因笑料不断,读来有趣。而争纷竞逐的态势,与人间社会竟有几分相像,可谓寓旨深邃。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动物故事,也带点动物寓言的性质。
狐狸故事
法国十一二世纪时,在广大农村地区,于十字路口、水流交汇处,城镇兴起,在领主与佃农之间,出现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游方艺人在说唱英雄史诗与骑士传奇之余,开始讲说狐狸故事,诙谐风趣,市众大悦。这列那狐的故事,于诙谐调笑中,饱含民间智慧,在中世纪,是继贵族文学、骑士文学之后,一种反映新兴阶层意愿的平民文学。
狐之为兽,其性多疑而狡黠。上古时期的《伊索寓言》里,狐狸已几次显身。最有名的故事是,狐狸见到高枝上结满累累的葡萄,因采摘不到,便说那葡萄是酸的,不吃也罢。到了中古时期,有只狐狸叫列那,神通广大,阔视横行,引发大大小小事端,成为一部“动物史诗”的主角。他会耍小聪明,善恶作剧,甚至不惜假传圣旨,欺凌弱小,体现了动物世界里,为了生存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于强敌,如狮王,列那狐也敢耍奸弄滑,虚词诡说,以求一逞。列那狐对侄儿山獾说:“咱们活在世上,免不了你争我夺。你不能以力气称雄,就得凭计谋取胜,反正得强过人家,你说是吗?”一语道出其生活哲学。
拿狐狸说事的,不光法国。我国古书《战国策》里就有一只自负自大的狐狸。一次老虎捉住狐狸,要拿来充饥,狐狸说:“你不敢吃我!……不信,我走在你前面……百兽看到我,谁敢不避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吾为子先行……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狐假虎威”的成语,出典在此。
狐狼之争
十二世纪初,一位名叫毕延尔的诗人,根据民间传说,写了一篇动物故事,文末提到列那狐与夷桑干的纠葛,因情节有趣,仿作竞起,成为列那狐系列的发轫之作。几十年间,续编多至十五篇,规模略具;到十三世纪末,累计有二十七“分支”,整体灿然大备;十四世纪里,《列那狐新篇》《列那狐加冕》《冒牌列那狐》等衍生作品不断涌现,可见狐狸故事受欢迎之程度。原因在于“于儿童相宜的自是一般动物故事”(周作人语)。
民以食为天,兽以吃为先。饥饿、觅食,对动物来说是头等大事,也是一切争端的直接起因。列那狐的故事,便是从偷食骗吃开篇的。偷谁的食料?大灰狼家的羊腿!夷桑干与列那狐,名义上是舅甥关系,实际上是冤家对头。狐狼之争,几乎是贯穿全书的主线。狐与狼的格斗,乃智与力的较量。大灰狼体大而壮,以蛮力称雄;而列那狐乖巧灵便,尽出坏点子,哄夷桑干剃度受洗、尾巴钓鱼,让他吃尽苦头。几个回合下来,智者无敌,狐狸胜券在握。一次上朝,大灰狼趁列那狐没到,发动告御状,想借刀杀人。狐狸纵横捭阖,最后推说要远行朝圣,让狮子发令,从狼腿上剥下暖乎乎的靴子,没少让这个对头受皮肉之苦。
西方语文里,有“狡猾得像狐狸”一语,狐意味智略,而狼喻凶残。另外,熊性嗜蜜、猫喜捕鼠、兔子胆小、驴子倔强等等。各种动物,在列那狐故事里的表现,俱能合乎各自特性,这也是此书成功的原因之一。狡诈、贪吝、怯懦、虚荣等性格缺陷,导致某一动物措置失当,甚至失足或丧身,可不慎哉!
御前会议
狐狸故事里,数御前会议堂哉皇哉,场面最大。在风日晴和的日子,狮王诺博尔与狮夫人菲娅尔相并临朝。宝座旁,有武将夷桑干、重臣狗熊勃朗、祭司绵羊裴羚等。两旁列班的,有麋鹿毕希迈、山獾格灵贝、刺猬挨篦奈、野兔窟挖儿等一众细民百姓。国王仁民爱物,天下还算太平。只有列那狐不安分,爱惹是生非,制造混乱。聚讼纷纭,得由狮王来秉公裁定,于是派干将去传召案犯。而狐狸竟敢抗旨不遵,对前来的钦差也不手软。罪上加罪,最后判处绞刑。说实在的,列那狐对狮王也只有表面的尊敬,暗地里自恃聪明,不忘玩弄手段。等死到临头,忽说他藏有重宝,狮王觉得兹事体大,便告诉狐狸:原先判决,并非铁案、无可改变。“廷审”一节,意含嘲讽:君王临下,擅作威福;司法不公,滥用职权。又,剃度受洗做修士能有好供奉,做坏事受追捕逃到修道院可以避难,犯了杀身之罪远行朝圣就能得到赎免,分明是把矛头指向了教会和教士。
众所周知,真实的动物界,禽兽之间,相生相克,从来没有百兽聚首、量罪定刑之举。这里所写的动物世界,实际是在按人间社会照猫画虎。前半部,写狐狸故事和狐狼之争,戏谑成分居多,喜剧性粲然可感;后半部,写狐狸廷审和御驾亲征,社会内容增加,讽刺性跃然纸上。前半部与后半部之间,动物慢慢脱离动物性,越来越像社会中的人了。动物故事,逐步演变为动物寓言。
列那狐故事,原文很长,八音节诗句达三万行之多。这样浩繁的篇幅,写到庄园、狩猎、砍伐、干酪制作等,对法国中世纪的世态百象有较多反映,对当时社会状况也不无讥讽。像列那狐那样不事生产,靠谋划算计、坑蒙拐骗,在江湖上居然吃得开,本身就寓有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所以,这部动物故事集对王权、教会、不法之徒的影射,弥补了当时主流作品所忽略的方面。
学其妙处
青少年是最喜欢学习的一群人。只有读书,才能长进。从小学得丰富的词汇,使用优美的语言,能提高学业的成绩。读写能力,极大关乎一个人的成长。读《西游记》,上天入地,想象无穷。假期里读一部《三国演义》(非白话改写本),写作文的本领就会大多了。但读书,要读出其妙处。列那狐好在哪里?聪敏机智,风趣幽默。就说这后面一点,幽默贵含蓄,切忌直白。如列那狐“朝圣”回来,家里剩粮已不多。开始东跑西颠,发现离家不远有家农户,牛羊满圈,鸡鸭成群,而且喂得很好。“只要这乡巴佬善于照料自己的鸡窝鸭棚,列那狐一家便可长期饭食不愁。”读到这里,谐趣自然生成,令人会心一笑。
故事是很有趣,但列那狐的处世之道,可不是效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狐狸不是很聪明吗?是的,这狐狸不仅聪明,而且狡诈,喜欢恶作剧,会动歪脑筋,做出来的事,大多损人利己,不讲道德。看他能说会道、狡猾可喜,但千万不要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说到底,列那狐不是好东西!所以,但凡听到花言巧语、阿谀逢迎,就要存一份心,免得入其彀中,吃亏上当。狐狸尾巴最终是藏不住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也是列那狐给读者的一点规训。
本译本不是取某单本法文书照译而来。翻译此书时,译者正专攻中世纪文学,于列那狐故事兴味尤浓,参照阅读了多种版本。应该说,列那狐故事,不像《格林童话》有定本,传世的几种二十七“分支”编本,一个“分支”里往往又含一组故事,文字互有出入。经过比较,以季罗夫人现代改写本为基础,摘选他本精彩段落,整理成二十七篇。二十七对二十七,取其形似。编译原则是:有取有舍,删而不改。取其精华,凡太枝蔓太离奇的,就只得割爱。相信这一精华本,会较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
罗新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