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上大作战
朱元璋虽然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还有一个比他更厉害的人——陈友谅。他也占领了很多地盘,而且还自立为王,国号叫“汉”。
强敌来了,想跑?没门!
虽然朱元璋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但陈友谅特别瞧不上他,心想:一个臭要饭的,也想跟我争天下,看我怎么教训你!1363年,陈友谅集结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去攻打朱元璋。这支水军有多强大呢?据说战船有三层楼那么高,而且这些战船的外面还包了一层铁皮,刀砍不破,箭射不穿,就像一座水上城墙。
看着这来势汹汹的敌人,朱元璋赶紧召集手下的将士们商议对策。大家七嘴八舌,都觉得陈友谅太厉害了,“他的军队是我们的3倍,肯定打不过,还是逃吧”。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声音传来:“想逃跑的人,都应该拉出去斩了!”
大伙转身一看,原来是谋士刘伯温。他在队伍中颇有名气,经常能给朱元璋出好主意,大家都说他神机妙算。
朱元璋连忙问道:“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刘伯温不慌不忙地说:“陈友谅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是他这个人有个致命缺点——骄傲自大,只要我们冷静思考,做好充分准备,一定可以找准时机击败他们。”
朱元璋一听,信心倍增,他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带领军队跟陈友谅玩起了捉迷藏。陈友谅带着铁皮战舰,四处寻找朱元璋的主力部队,一直都没找到。
鄱阳湖上大对决
正当陈友谅因找不到朱元璋主力部队而气急败坏的时候,朱元璋带领20万大军突然出现在陈友谅军队的后面,封锁了陈友谅可以撤退的唯一渡口。陈友谅一看:“好啊,终于找到你个朱重八了,有本事,咱们摆开阵势打一仗,一决高下!”
就这样,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排兵布阵,展开了大决战。
跟陈友谅的大战船相比,朱元璋的战船实在是拿不出手,不过船小好掉头,朱元璋的水军更加机动灵活。双方各有优势,谁也打不过谁。这个时候,陈友谅开始动歪脑筋了。他就琢磨:我的船这么厉害,还消灭不了朱重八吗?肯定是船的速度不统一,配合不好,我用铁链子把船拴在一起,不就行了嘛!
这边朱元璋和自己的部下也在犯愁,突然听说陈友谅把自己的战船用铁链拴起来了,不由得哈哈大笑,时机终于来了。看来陈友谅是没有听说过火烧赤壁的故事啊,火攻必能取胜。
巧借风势,消灭陈友谅
于是,朱元璋马上派人准备了几条装满火药的小船,每条船上再放几个穿着盔甲的稻草人,看上去就跟战船一模一样。一天夜里,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赶紧派出一支敢死队驾着这几艘船,向陈友谅的船队冲过去。
自信的陈友谅一看,这不是过来送死吗?刚要命令部下准备战斗,就发现这几艘快速靠近自己军队的小船燃起了熊熊大火,借助风势,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战船点着了。因为陈友谅的战船是一艘接着一艘绑在一起的,所以不一会儿,所有的战船就都陷入了火海,江面上一片火红。朱元璋趁机发动进攻,陈友谅的水军纷纷跳水逃命。
收拾起残兵败将,陈友谅气急败坏地跟大家说:“兄弟们,我们还没输!最后一搏的时候到了!我听说朱元璋坐的船是白色的,擒贼先擒王,咱们集中最后的兵力,去攻击那艘白船,一定要干掉朱元璋!”
等陈友谅带着人杀回去才发现,所有的战船都是白色的,根本分不清哪艘是朱元璋的船。陈友谅一看傻了眼,只好带领剩下的军队匆忙逃走。可是湖口已被封锁,一阵乱箭,一代枭雄陈友谅的生命就在鄱阳湖结束了。
经过这次大决战,朱元璋击败了 势力强大的陈友谅。后来,朱元璋又陆续消灭、降伏了其他对手,平定了整 个江南地区。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来,他又把应天府改为南京。
(故事源自《明史》)
名言名句 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明史·太祖本纪》)
太骄傲的人喜欢惹事生非,器量小的人没有深谋远虑。
你怎么看?
陈友谅拥有强大的水军,却在鄱阳湖大战中败给了朱元璋,你觉得问题出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