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奥秘与中央党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学习”是中国共产党成长成功的奥秘所在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学习。学习,不仅是提高党的骨干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统一思想,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非学无以建党兴党强党”,学习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兴党、强党史,就是一部重视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孕育诞生

当时光之舟沿着蜿蜒的历史长河,缓缓驶入19世纪的近代港湾时,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这个曾经辉煌于世的大国,正逐步褪去它落日的余晖,前景一片黯淡。鸦片战争的炮火,撕掉了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入侵的序幕,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人民经受着水深火热的沉重灾难,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更是让国人不寒而栗。从此,先进的中国仁人志士在失望中乃至绝望中寻找着救国图存的希望,各种政治力量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动人心弦的历史剧——太平天国(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但是都失败了。

《青年杂志》自第2卷(1916年9月)改为《新青年》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为起点,中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随着这一运动的兴起,各种思潮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新村主义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一时间,各种主义、各种学说,泥沙俱下,像瞬息万变的万花筒一样,使人们眼花缭乱,真假难分,犹如“隔着纱窗看晓雾”(5)。中国的先进分子陷入了彷徨之中,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学。

正当中国如火如荼开展新文化运动之际,在中国的邻国发生一件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6),以列宁(7)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腐朽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像一道久违的曙光,照亮了中国先进分子救国图存的前进方向。

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画作)

李大钊作为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五大后在苏联参观时期的照片

率先提出要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是李大钊(8)。1918年底,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演说,写下了《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提出了“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伟大号召,并强调对于这股世界新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9)。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社论指出,十月革命开辟的“新纪元”,好比在沉沉深夜中的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10)。此后,他又发表了数篇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这些文章尽管还没有成系统,但真切地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仿若一股清泉流进了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心间。

经过五四运动,又有一批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知识分子涌现出来,形成了一支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既有以李大钊、陈独秀(11)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也有以毛泽东(12)、周恩来为代表的新秀,还有像蔡和森(13)、赵世炎(14)为代表的出国留学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带领下,古老的中华大地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蔡和森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赵世炎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图为部分会员合影)

五四运动后不久,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1920年3月,李大钊与邓中夏等多次商议后,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组织马克思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15)8月,由陈独秀、陈望道(16)、施存统(17)等人发起,正式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后,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者,也都先后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任务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些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团体,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实际问题。还有的党组织积极创办革命刊物,扩大马克思主义学习阵地。如上海的党组织在《新青年》杂志的基础上,创办了《共产党》月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此外还有湖北的《武汉星期评论》、济南的《励新》半月刊、广东的《群报》等。

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译者为陈望道

为了丰富学习内容,早期党组织还加快了搜集、翻译、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如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了新青年社,先后出版了“社会主义小丛书”、“新青年丛书”,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自叙》、《科学社会主义》等数十部著作,这些著作的出版,大大丰富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素材。

除此之外,早期党组织还承担起了在工人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人学习,开展工人运动的重要职能。如有的早期党组织积极创办补习学校、工人夜校、识字班等,加强对工人阶级宣传教育。还有的早期党组织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团结和教育革命青年,培养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梯队。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更多的先进中国人加入到学习马克思主义队伍中,一批先进的工人阶级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为在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阶级基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在学习中久经孕育的党终于诞生了。

(二)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成长壮大

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很小的组织,能不能在诸多政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看能不能正确地指出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并动员和组织人民完成。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指出,在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的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大会还提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革命,长时间里没有明确地弄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正面提出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这说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迅速成为轰轰烈烈大革命(18)的领导力量。

1927年,大革命悲壮落幕。此时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为了解决好这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当时,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然而,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事实证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在开辟革命新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实践上,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19),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理论上,他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初步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大革命的失败,没有浇灭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热情,反而探索出了一条在革命中学习革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学习道路。毛泽东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20)通过这样的学习,中国共产党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全国各地的红军和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到1930年,全国已建立革命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使国民党十分惊恐。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21),企图消灭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展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壮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22)时期,为了解决“本领恐慌”(23),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发起了学习运动,毛泽东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并把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定为“学习节”,延安的学习蔚然成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延安时期的整风学习运动,使全党和整个根据地都变成了一个大学校。通过整风学习,全党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现了建党以来最大规模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克服了长期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因此而走向成熟和强大,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迅速取得了解放战争(24)的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开创举世瞩目的惊人伟绩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崭新而繁重的任务,为了“考个好成绩”,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学会建设新中国。党领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在学习中艰苦探索,筚路蓝缕,不懈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此期间,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突飞猛进,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面对国内干部群众的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发出了重新学习的动员令。这次发出动员令的人是邓小平。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努力学习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此后,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断强调学习。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胡锦涛同志坚持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郑重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坚定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这些要求,不断在学习中开拓创新,不仅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制造业第一大国、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钢产量超过世界的50%、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则是科技、军事、航空、基础设施、体育、文化的起飞;载人、登月第三大航天大国、拥有核武器、航母的军事大国、专利申请世界第一、高铁第一大国、更是信息时代网民全球第一、移动电话持有量全球第一、世界数一数二的体育大国。令人眩目的速度和令人惊叹的成就,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试图找出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奇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