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梅妻鹤子赋相思
单身隐士多情词
从古至今,相思一直是人们反复书写的主题。从《诗经》到汉乐府,古人们用清新淳朴的民歌声调寄情写意,或怀佳人,或念远客,或叹人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们提供了无数生动鲜活的素材。
著名的《古诗十九首》里就多次写到相思,而且是深沉悱恻的“长相思”。“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这是主人公在往床被中填装丝绵,绵为“长丝”,正谐音“长思”。“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远行的良人寄来了饱含思念的信笺,字迹容易消泯,炙热的情感却永难磨灭。到了后来,《长相思》就成了一个专写离别相思之情的题目,唐代有以此为名的教坊曲,之后又发展为词牌。
我们接下来要读到的,正是一首宋人写的《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民歌常用起兴的手法,吴越之地山明水秀,重叠的“青”字描摹出江南独有的青山美景。不难想象,作者必是一位生长于此的多情之人。事实上,作者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生于吴越,自中年起就隐居于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可以说将整个人生都寄寓在了吴越青山之中。
更令人称绝的是,林逋的隐居既不是以退为进、终南捷径式的隐居,也不是携家带口、举案齐眉式的隐居。传说他终身不仕不娶,只爱种梅养鹤,做了一辈子的单身隐士。因为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便给他冠以“梅妻鹤子”的雅号。
如此拉风的行为让林逋收获了不少粉丝,头一号就是北宋的仁宗皇帝。听说自己治下有这么一位高风亮节的先生,仁宗皇帝激动不已,多次命令当地官员带着钱粮前去应援,生怕偶像饿肚子。他原本还打算邀请林逋入朝为官,可对方却始终一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样子,固执地拒绝一切头衔,仁宗便只好惋惜作罢。直到林逋去世,宋仁宗才得以给他“和靖先生”的谥号,因此世人又称林逋为“林和靖”。
读到这里,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位清心寡欲、终身只爱草木禽羽的“和靖先生”,真的能写出上面那首深情款款的多情词吗?还是说,在他不食人间烟火的样貌背后,还深藏着一番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
让我们再次回到词中吧。
吴山青青,越山青青,苍青不改的两山亘古相对,不知阅尽了多少悲欢。久居其中的林逋又怎能无动于衷呢?自然的多情让他不禁想起人间多情,有情就难免恨事,于是词的感情色彩也进一步转向深沉,开启了下片对离别的书写。
古代的男女互赠定情信物,常常用罗带系成心形结,称作“同心结”。而这里的“结未成”,不由让人担心起故事中男女爱情故事的结局。究竟是什么样的遭遇让同心相印的两人难成眷属,被迫洒泪而别呢?“江边潮已平”,离舟即将远去,可一江恨水延绵无尽,又怎能抚慰读者的心头不平?
后人大都十分推崇这首独具风致的小词,但也偶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说,你林逋不是梅妻鹤子吗,怎么词里还谈论这些情情爱爱的?对此,清初词人彭孙遹(yù)辩解道,林处士千古高风,这首词不过“闲情一赋”而已,怎么就成了明珠宝玉上的瑕疵了呢?难道高士就不能偶尔谈谈情说说爱了吗?
梅妻鹤子最风流
梅花凌寒而怒放,白鹤振翅入青云,二者从来都是品性高洁的代名词,非寻常人可以驾驭。林逋能同时得到梅与鹤的“垂青”并且被大家认可,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做到的。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林逋所养的两只白鹤极通人性,驯顺且忠诚。林逋经常亲手放飞白鹤,任它们在空中高飞盘旋,等白鹤飞得尽兴了,又会自己钻回笼子里。久而久之,白鹤成了一个信号,每当林逋外出时有客人来访,看门的童子就放飞白鹤,不远处的林逋看到了,马上撑着小船回家招待客人。
这些来访的客人也多是名人,与林逋大约同时期的范仲淹、梅尧臣都曾与他诗文唱和,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比如说,林逋不慕名利,甚至于写好的诗文都随手丢弃,不愿花心思整理。有人问:“何不记下来留给后世!”林逋回答道:“我隐居林壑,连当代的名声都不在乎,又何况后世呢!”不过,多亏了有心人悄悄保存,今天的我们才得以读到他的三百多首作品。
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当数写梅花的几首诗,尤其是那首《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形神兼备,堪称咏梅绝唱。欧阳修评论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称赞这句诗前无古人。张炎更是盛赞:“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几乎将它置于举世无双的境地了。
据《王直方诗话》记载,苏轼曾与一班文友在扬州聚会,大家讨论起《山园小梅》这首诗。有人开玩笑地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虽然有名,但也适用于咏杏或桃李,不是梅花专属的。苏轼听后不以为然:“可以是可以,就怕桃李杏承受不起。”言下之意,那些争艳的桃李、杏花未免过于轻佻,比不上梅花的高洁。
显然,林逋是深谙梅花品性的,且看他在《霜天晓角》中讲述的赏梅心得: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冰雪之中,寒梅绽放,适时响起的琴曲也拨人心弦,仿佛摇动了枝头的月光。正当此天寒地冻之时,词人却不拥衾高卧,反而决意起身赏梅了。不仅如此,他还要发出殷勤的叮嘱:不要扫阶前的雪!因为懂行的人都知道,雪是最与梅花相宜的。
传说林逋种有梅树三百多株,他每年收取树上结的梅子,然后分成三百六十个小包储存。这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阴历),他每天都可以用梅子换酒钱。唐伯虎笔下的桃花仙人“又摘桃花换酒钱”还只是想象,在林逋这里,竟然已经是浪漫的现实了。
隐士的身后烦恼
林逋去世后,就葬在他生前隐居的孤山附近。他活着的时候闲云野鹤、不问世事,没想到故去之后,却因为太过出名惹来了麻烦。
据《坚瓠集》记载,孤山林和靖墓后来成了一处风水宝地,宦游于杭州的人们,如果家里有女眷亡故,多数会选择葬在这里。如果只有寥寥几家,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但跟风的人越来越多,就有点儿泛滥成灾了。有人写诗揶揄:“太乙宫前处士家,于今换作宫人斜。想因孤屿人清绝,故使桃花照命耶。”可能是林逋生前清高卓绝,死后才招惹了这么多“桃花”吧。
这些富贵人家的墓葬很快就招来了盗墓贼,大量的随葬宝物刺激了他们的胃口,他们也顺道打起了林和靖墓茔的主意。这老头儿名气这么大,当年可是皇帝派人来治丧的,棺材里的好东西一定不少吧?
可怜的林逋就这样在死后还被扰了清静,但他注定要让那些掘墓开棺的大盗失望了—棺木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块砚台和一枚玉簪。还有传说,里面甚至找不到林逋的尸骨,那么他一定是羽化登仙了。
因为林逋,西湖孤山就此打下了别样的印记。元代马致远写《新水令·题西湖》套曲,还津津乐道于“但是孤山寻梅处,苫(shān)间草厦,有林和靖是邻家”。到了清代,孤山的北山麓梅林一带更是被纳入“西湖十八景”,名为“梅林归鹤”。湖山本无姓,得闲便是主人。后世的种种纷纭,倘若林和靖泉下有知,想必也只会付之一笑吧。
【名篇欣赏】
长相思①
吴山青,越山青②,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③?
君泪盈④,妾泪盈,罗带同心结⑤未成,江边潮已平。
【注释】
①长相思:词牌名,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②吴山,越山:泛指钱塘江南北两岸的群山,古属吴越两国。
③谁知离别情:一作“争忍有离情”。
④泪盈:泪水盈盈,含泪欲滴。
⑤同心结:将罗带系成心形的结,象征定情。
【译文】
吴山山色青青,越山山色青青,两岸的青山像是在迎送往来的行人,可它们谁又明白离别的悲情?
你也泪眼盈盈,我也泪眼盈盈,想把罗带系成同心结,始终未能结成,江边的潮水已经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