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汉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国丈爷周奎

在秦银华、唐凯练习炼焦时,刘云龙让贝喜鲁继续招人。

贝喜鲁说,就做做厂里维修用的轴承、弹簧、梭子、销轴以及你开矿用的铲子,要不了几个人的,再招聘铁匠的话,就浪费人力了。

刘云龙说道,你再招100个人也不会浪费人力的,你们先来制作链条,说着拿出几张图纸。

贝喜鲁心想,钻头还没做好呢,怎么又有新东西了?看过图纸后说道,链条不是一个铁环扣着另一个铁环的吗,怎么你这个链条没铁环的?

刘云龙说道,你以前见过的链条是铁链,相邻二个链节是互相交错的,不是平行的,我这种链条的相邻链节都是平行的。

实际上,中国北宋年代就有了链条,但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困难,因此一直没有在民间推广开来,只有皇室的工部有少数人会制作类似于刘云龙设计的链条。

刘云龙指着图纸说道,你们前几天已制作过轴承、销轴、开口销,你们看,这种链条的相邻二个链节也是通过销轴连接的,这是链轮,有主动链轮,被动链轮,把两个链轮用链条连起来后,不就可以完成传动了吗?

几个铁匠围过来看后,说链节这么小,制作起来确实麻烦。

刘云龙说,有难度不要紧,你们想办法把制作方法解决了,就不是麻烦了。你们给我慢慢研究,慢慢琢磨。不要用生铁,还是要用钢。

初八,钱师傅带着三个徒弟来了。

刘云龙把师傅领到枣市街的铁铺,指着西边的一间店面,告诉师傅,以后你们就在这里制作机器。

师傅说这里好,然后告诉刘云龙,他问过李必恭的父母了,他父母同意中断他们的师徒关系,让李必恭跟着刘云龙。

在古代,拜师是要举行仪式的,一旦拜师,师徒关系如同父子,故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如没有重大变故,是不能随意中断师徒关系的。

刘云龙忙说道,这样不行,你还是他师傅,我作为他的大师兄代你教他学艺。

师傅说道,你就别为了师徒名分来让他跟我了。我除了能教他做木匠,还能教他啥?能让他有多大出息?我想通了,还是让小四跟着你有出息,这也是我逼着他父母这样做的。就这么定了吧。他转身把李必恭喊到身边,说道,小四,以后你跟着大师兄,要听话,不能让你父母为你受罪。

李必恭听后,双膝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喊道:“师傅,我知道了。我一定听大师兄的话,做个像大师兄一样有出息的人。”

刘云龙说道:“师傅,你放心,以后我会教他念书,相信他会有出息的。”

钱师傅心想,你自己才读过几年书,就要教李必恭读书?于是问道:“你教他念书?”

“嗯,他这么小,不读点书哪行?等他读了书后,说不定比我还有出息。”他转身又对李舟洋、王海清说道:“你们要好好跟着师傅做,不要让师傅为你们担忧。”

李舟洋、王海清已经知道了师傅和大师兄的约定,忙说道:“大师兄,我们一定好好干,不会让师傅和你难堪的。”

做一台机器,师傅拿2.5两银子,他们(含李必恭)每人也能拿到0.8两多银子,再不好好干的话,不是和银子过不去吗?

师徒几个又聊了一会儿,刘云龙领着李必恭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他把李必恭的事告诉了父母,他母亲立即张罗着给李必恭安排住的房间。原来的后院部分菜地在春节前改成了厢屋,暂时让李必恭和刘云豹一起住。

刘云龙在心里盘算着,家里有了6口人,是否该在城里买一栋住宅。

刘万禄指着刘云龙对李必恭说道:“看你这么小就出来学艺,我就想起了他。”

刘云龙马上说道:“爸,不趁年轻时学艺,难道老了再学?”

刘万禄笑了笑,立即说道:“对对,你们都应该早学艺早当家。”

刘云龙说道:“早学艺是真的,早当家还是免了吧。”

刘万禄说道:“你们迟早要当家的。”然后指着云豹、彩梅,向李必恭介绍道:“这是你二哥,这是你妹妹。以后你把这里当成你的家好了。”

李必恭就在大师兄家里住下了,暂时和刘云豹一起在肥皂铺照顾生意。像当初刘云龙关照刘云豹一样,刘云豹关照李必恭,肥皂、润肤膏制作中的关键技术(松香、醋酸)是要绝对保密的。

正月十五(1liu41年2月24日),刘云龙、刘云豹和几个工人摇着船,装着1万块肥皂、5千盒润肤膏、300匹绸布,先来到了带城桥下塘街的“周府”。

带城桥下塘街靠近“十泉街”,十泉街两侧住着很多有钱人,这些人的府邸很大,因此在后世的十泉街就有很多“控保建筑”。

船到下塘街后,找到了“周府”。

周府的大门距带成河仅6米,中间就是下塘街。周府的门楼就有三跨,两侧是侧门,中间是大门。门楼高2丈,门前还有一对石狮。

刘云龙一看,心想这个地方不是后世的“苏州第十中学”吗?

后世的“苏州第十中学”是在崇祯帝的丈人周奎家的旧址上建校的。历史上,观前街天心桥的苏州织造局毁于战火后,清朝就在周奎家的旧址上重新设立离了“苏州织造局”,称为“南局”,而天心桥原有的“织造局”被苏州人称为“北局”。民国十七年,苏州振华女中搬入“苏州织造局南局”旧址,解放后,政府接办“振华女中”,改名为“苏州市女子中学”,1970年改名为“苏州第十中学”。

刘云龙忙告诉弟弟,这批肥皂、润肤膏是“国丈”周奎订购的。

弟弟问道:“什么叫‘国丈’?”

刘云龙告诉弟弟:“‘国丈’就是皇帝的老丈人,是皇家国戚。”

弟弟听后,瞪着双眼,伸了伸舌头,心想原来这个买家的来头这么大。

刘云豹上岸后,用手轻轻拍了几下门环。

过了一会儿,一个仆人开了门,问刘云豹是干嘛的?

刘云豹指了指船上的货物,说是来送货的。

仆人转身进去后不久,门口就来了一个身高约五尺二,年龄50多岁,身穿绸缎的汉子,身后跟着几个仆人。

刘云龙看到这个汉子后,知道这个人就是崇祯皇帝的丈人,也就是周皇后的父亲周奎。

周奎看到刘云豹后,说道:“小赤佬,怎么现在才把货送过来?”

刘云豹说道:“不是说元宵前吗?今天正好是元宵节,不算迟吧。”

周奎说道:“你再不送货过来,我得遣人去盘门西大街了。”

刘云豹说道:“国丈爷爷,这批货卸在那里?”

苏州有很多人知道周奎是“国丈”,因此刘云豹称周奎为“国丈爷爷”时,周奎也不觉得奇怪,他自己的外甥朱慈烺比刘云豹也小不了几岁。周奎指着院内说道:“把货卸到大厅里吧。”

几个工人开始卸货。周奎看见船上的绸缎,问道:“你们这些绸缎是哪来的?”

刘云龙说道:“我家自己织的呀。”

“你家自己织的?”

“嗯。”

“就是城南那家‘织业公司’?”

“对。”

“你把这些绸缎卖给我吧。”

“这些绸缎不能卖给你,是织造局的潘公公订购的。”

“我在阊门外买都买不到,他怎么能买到这么多绸缎?”

“他在10天前就预定了。”

“这样吧,这些绸缎我要了。”

“那潘公公那边......”

“没事,待会儿我和你一起去太监弄找他说明情况。”

卸完货后,刘云豹先回家了,刘云龙跟着周奎来到了位于天心桥(今苏州人民商场一带)的苏州织造局。

明朝在江南设有三大织造局,分别是江宁织造局(也称南京织造局)、苏州织造局、杭州织造局。江南三大织造局虽然都有给皇室做衣服的任务,但每个织造局的分工却各有不同。江宁织造擅长妆花织物的织造(如宋锦),另设有倭缎局和神帛堂;苏州织造以缂丝、仿宋锦和刺绣为主;杭州织造以绢、纺、绸、绉等轻薄类织物为主。

苏州织造局有245间房屋,87间用于织布,23间用于丝线的打络,14间用于染坊,72间用于打线。织造局内有1700多织匠,这些织匠是“在籍机匠”,由全国各地送来轮作,时间在3—5年,属于中yang徭役,织造期间不仅没有工钿,还缺少人身自由,与奴隶一般。苏州本地机匠如被征用,宁可折银,也不愿进入织造局。织造局内的“在籍机匠”经过3-5年的轮作,也多多少少学会了苏州棉纺、丝织的工艺和手法(保密配方除外),他们把这些技艺带回家乡,又提高了家乡的纺织水平。织造局有大使1人,副使2人,织布、打络、染作、打线各设司历1人,每个房间设堂长1人。

尽管织造局由苏州府管辖,但因有皇帝派来的太监监制,因此平时苏州府也不怎么管织造局。这些太监是皇帝的亲信,可直接通天,你让苏州府怎么管?惹恼了这些太监,知府大人说不定哪天就卷铺盖走人了。

监制织造的潘公公就住在织造局东侧的小巷子里,苏州人将这条巷子戏称为太监弄(后世苏州依然存在这条太监弄)。

潘公公是认识周奎的,他见“国丈”带着刘云龙一起过来了,忙迎了出来,朝周奎跪下,说道:“不知国丈爷过来,有失远迎,请见谅。”

周奎说道:“起来吧。”待潘晓宇起身后,对他说道:“你预定了300匹绸缎?”

潘公公说道:“是。”然后转头问刘云龙:“怎么今天没把货送过来?”

刘云龙刚刚想说话,周奎说道:“你的那300匹绸缎我要了。”

潘公公本想是把这批绸缎送进宫里的,没承想被周奎“截胡”了,又不敢发火,只得说道:“国丈爷要的话,我送还来不及呢。”

“算你会说话。”然后周奎指着刘云龙说道:“不过我可没白要他的货,是按市场价买的。你要的300匹绸缎,就重新向他预定吧。”

刘云龙在边上说道:“公公,几天后我就把绸缎送过来。”

潘公公说道:“行。”然后问周奎:“国丈爷,你啥时候回京城?”

周奎说道:“明天就回京城。你有啥要我带回京城的吗?”

潘公公说道:“我哪敢劳你的大驾。”

周奎说道:“行,那我就走了。”

刘云龙从天心桥回到家,见到郑柏荣在家里,一边围着细线机看着,一边和母亲聊着天。

刘云龙问道:“怎么,你也对机器感兴趣?”

郑柏荣说道:“我是来找你的。你母亲说你很快就回来,就等着你了。”

“有事吗?”

“也没啥大事。就是上次你给我的药方,为啥对有的病人有效,而对好多人无效?”

“有效、无效是什么标准?”

“把大肚子病治好为有效,没能治好为无效。”

“有多少人吃了你治大肚子病的药?”

“有160个病人吃了我的药。”

“病愈或好转的有多少人?”

“不多,只有28个病人病愈或好转,还有140个病人好像没效果。”

“以前你们治好过病人吗?”刘云龙见郑柏荣摇摇头,就继续说道:“以前没治好过一个大肚子病病人,现在能有17.5%的有效率,你不觉得已是很大进步了吗?”

“是有很大进度。可我就纳闷,为啥还有82.5%的没效。”

“那132个病人中,病情不再发展的有几个?”

“从把脉情况看,那倒有60个病人的病情没再发展。”

“也就是说,还有60个人的病情控制住了,对不对?”

“可以这么理解。”

“好,假如余下的32个病人原本只能活5年,吃了你的药后,他们的生命延长了5年,这算不算有效?”

“这个,好像不能算完全有效。”

“以往经你的手,所有的病人都治好了吗?”

“那我没这个本事。”

“应该说所有的郎中都没这个本事。”刘云龙见郑柏荣点点头,继续问道:“你们医家的使命是什么?”

“用仁爱之心拯救生命。”

“这160个病人中,至少有150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你还不知足?”

医学中涉及很多伦理、哲学方面的问题,刘云龙也只能简单地和郑柏荣讨论一下。

郑柏荣听后点点头,问道:“这个药方是你的,是不是该给这个方子起个名字?”

刘云龙说道:“我只是提了个杀虫的建议,具体配方还是你完善的,所以还是由你来起名字。”

“这个病主要引起大肚子,我就把它称为‘消肚散’,行吗?”

“我说过了,起什么名字由你做主。”

“那就叫‘消肚散’了。”

晚上,村里很多人涌到苏州胥门去闹元宵了,爷爷、伯父、叔父全家都来到刘云龙家里做客。

因伯父被禁止饮酒,只能喝茶。他喝了一口茶,指着刘云风问刘云龙:“大侄子,能不能让你堂哥跟着你学点做机器的本事?”

堂哥刘云风比刘云龙大3岁,已结婚了,尽管也读过几年社学,但只是认识几个字,会简单计算而已,根本就没学过后世的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怎么做机器?除非有天才。

刘云龙想了一会儿,说道:“跟我学做机器就不要了吧,不过可以做生意。”

伯父说道:“做什么生意?”

“做棉花、粗线、细线生意呀。”

“能赚钱吗?”

“应该能赚钱。细线是纺织业的中间环节。苏州府境内已有了2000多台细线机,这些机器每天可以纺三万二千锭细线,再加上苏州城乡原有旧式拉细机,苏州府每天的细线产量可达5万锭。今后还会有人来买细线机,不仅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也会来买细线机。江南地区细线多了后,需要大量的棉花、粗线,这样江南地区的棉花、粗线就会涨价,堂哥做棉花、粗线生意的话,就可以赚这个差价。”

“那做细线生意,怎么赚钱?”

“现在苏州府境内每天的细线产量就达5万锭,今后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也大量使用细线机的话,每天的细线产量至少可达20万锭,在织坊大量使用新式织机前,江南地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细线,江南地区的细线价格就会跌价。堂哥把细线运到江北、山东、湖广、福建等地去,不仅能赚取差价,还能维持江南地区细线的价格,不仅村民会支持你,平江大街和其它地方的线坊掌柜也会支持你。”

刘云风说道:“按你这么说确实可以赚钱,可我没本钱呀。”

刘云龙用嘴巴朝父亲努了一下,说道:“钱不够的话,你向我爸借点钱呀。你和高木桥、居家园等几个村的村民联合起来后,可以做很大的生意了。”

父亲听后,说道:“云风呐,大叔家还刚刚起步,赚的钱不多,先借给你2000两银子,可以了吧?”

刘云龙说道:“爸,2000两是否少了一点?”

父亲看了看刘云龙,咬咬牙说道:“既然阿龙说少了一点,那就先借给你5000两。”

爷爷在旁边对刘云风说道:“阿风,你大叔赚点钱也不易,今后要好好做生意。赚了钱就赶紧把钱还给你大叔。”

伯父说道:“以后做生意时,遇到啥难题要多请教请教阿龙。”

刘云风忙说道:“那当然。阿龙脑子比我活络,听他的肯定不会吃亏。”

半天没说话的叔父开口了,问刘云龙:“阿龙,你看我家云雷能做点啥?”

刘云龙的堂弟刘云雷才15岁,与李必恭一样大。

刘云龙说道:“他还小着呢。”

“阿豹不也赚钱了吗?”叔父的言下之意是刘云豹能赚钱了,为啥刘云雷不能学本事赚钱?

父亲就说道:“要不让云雷去肥皂铺做事?”

爷爷说道:“我看行,让阿豹、阿雷和小四一起管着肥皂铺。”

李必恭学徒时,排行是老四,住到刘云龙家后,都随着刘云龙喊他“小四”。

刘云龙听爷爷这么一说,不能明着反对,毕竟肥皂还是有需要保密的技术。他想到,既然伯父、叔父都变着法子提出了要赚钱,总不能装傻吧。于是对伯父、叔父说道:“云雷就不要去肥皂铺了,不过你们可以把砂皮、淀粉拿过去做。”

砂皮、淀粉制作没啥技术含量,自己制作的话还浪费人力。

伯父一听,忙说:“好。”

叔父见儿子尽管没去成肥皂铺,但终究也拿到了一个产品,于是说道:“也行。”

爷爷不想给刘云雷某个差事,现在见刘云龙一下子拿出了砂皮、淀粉二个产品,自然也无话可说了,也笑嘻嘻地说道:“这样好。”

制作砂皮,即使每天制作2000张,一天也有2两银子的净收入,一年就是700多两。

制备淀粉,即使每天制备400斤,每斤赚10文,一年也有700多两银子的净收入。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了这个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