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片段)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文赏析
《离骚》是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其中不乏一些耐人寻味的“金句”。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虽是个当官的,但他处在被流放的环境之中。一般来说,他可能会情绪低落,或想办法去迎合那些有权的人,好给自己找一条回去的路。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借此机会,深入接触劳动人民,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民的痛苦。
但是,当他看到“民生”的艰难,而又知道自己无法解救他们时,他感到无限的悲痛与无奈。一声长叹后,诗人捂着脸哭了!太息,意思是叹息;掩涕,就是掩面哭泣的意思;至于“兮”,那是一个句中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内心所珍爱并追求的,即使死无数次,也不会后悔。诗中的“亦”,是语气词,无实义;“善”,当珍爱、喜好讲。这一句话,不仅流露出诗人追求理想的执着,也蕴含着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抗击秦国的侵略,为此,他即使牺牲,也在所不辞。
屈原展现出的虽死不悔的精神气度,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这样说,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无不渗透着诗人的这种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全篇之中,这一句流传最广。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知、真理尤其是理想方面,道路还十分漫长。诗人表示,为了获得它,他可以上至天空、下至地底,不遗余力地去探索。漫漫,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修远,就是又长又远的意思,修,指长度;上下,指上天下地,即到天上到地底的意思。
这句话激励作用太大了,以至于今天千千万万的学子,即使他们没有读过《离骚》,甚至不知《离骚》是何人所写,都知道它。因为如此形象生动的说法,最容易拨动人们的心弦,并引起读者共鸣!
从《离骚》问世之后,千百年来,这则“金句”就一直激励着那些有志者,并成为他们的座右铭。尤其当他们遇到挫折,倒在地上,觉得精疲力尽,想着放弃时,这两句总会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并重新催生出前行的力量。
小结
相对于《离骚》整篇而言,这三句诗并不显眼;但如果把诗人寄托其中的思想情感叠加起来去品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几乎都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敬心情缅怀屈原,学习屈原。一言以蔽之:因为这位诗人崇高的人格与超群的智慧,为后人树立了心系民生之情怀的典范,以及追求真理之奋斗精神的典范!
作者轶闻 屈原
以身殉国的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又字灵均,出身于楚国的贵族。由于他既懂得内政,又懂得外交,加上口才与文章都好,所以,起初很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那样的高官。在国内,他主张改革内政;在外交上,他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但是,楚怀王身边的其他高级官员,还有楚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联合起来诽谤与攻击屈原。楚怀王听信了那些人的话,屈原被疏远了。结果,楚怀王也被秦国骗去了,秦国把他关押起来,最后死在了秦国。
后来,楚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即位,屈原又受到了进一步的迫害,他被流放到汨罗江一带。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攻破了楚国的国都郢都。屈原这时心如刀割;但他知道自己无法挽救祖国了,于是在旧历五月五日这天,写了绝笔诗《怀沙》之后,就抱了一块石头,跳到汨罗江里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乐章。
屈原与端午节的传说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非常悲痛,他们纷纷到汨罗江边去追悼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据说,有一位渔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意思是让江里的鱼虾吃饱了,不要去伤害屈原的身体。人们看到他这么做,就都来仿效,大家用各种办法保护屈原的身体。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想用雄黄酒把蛟龙、水兽弄晕,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又怕饭团被蛟龙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团,外面再缠上彩丝,这就是粽子。千百年来,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现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据说就是纪念屈原的。人们还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叫端午节呢?”有一种解释说:“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以上只是一种传说,未必是真的。但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对屈原的尊敬、爱戴与怀念之情是多么深沉与浓厚啊!
(原文出自《北方新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