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小圣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杨宪的两副面孔

翰林院,朱橚时隔十五天后,再一次来到院内。

“见过周王殿下。”,翰林李谦等人看见朱橚后,恭敬地行礼。

“李谦啊,我有点事情要你帮忙。”,朱橚热情地将对方拉到一旁。

“周王殿下请说,下官定然竭力。”

“有你这句话就好,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朱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指了指身后兴安怀中抱着的沉甸甸奏折。

“李翰林下午有空闲了,帮我把这些奏折里面大臣的姓名、官职,还有其他信息列个单子出来。”

李谦闻言看了看奏折,“周王殿下,此事简单,一炷香时间就足够了。若是叫上几个同僚,一盏茶的功夫都够了。”

朱橚高兴地挥挥手,“兴安,把奏折都送到李翰林那里去。”,他又看看李谦,“以后可能还有一些类似的折子,你在那里留份底子,若是名字有二次做个标注就好。”

这等小事李谦自然不会拒绝,不过他有点好奇的问道,“周王殿下,您这里为何会有这么多奏折?”

寻常奏折在皇帝太子批复之后都会发还中书省,然后颁行六部。不过现在弹劾朱橚的折子,就有点特殊了。

群臣这是把奉天殿的事情,全都算在朱橚的头上的。朱标随即建议朱元璋,只是免了朱橚随意出宫之权,作为对群臣的回应。

所以中午的时候,朱橚恳求朱标给他半天的时间,让他有时间把这些弹劾折子的大臣们都给记录下来。之后再送还给东宫,朱标再写上一个已然申饬的批复。

“这个嘛,你看过就知道了。”,朱橚只是热情的拍拍李谦的肩膀,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暗示。

“是,周王殿下。”,李谦若有所思地带着兴安离开了。

直到他翻开第一份弹劾奏折,才恍然大悟。朱橚是打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了。

走在翰林院内,朱橚看向了宋濂的政事房内,想了想后还是一如往常的走进去。

“宋师,哦,杨大人也在?”,政事房内的宋濂和杨宪正在商讨科举一事。

见到朱橚进来,杨宪倒是站起身来拱手一礼,“见过周王殿下,您在奉天殿百官前的仗义执言,令在下钦佩不已。”

朱橚只是微微一笑,“当时杨大人也在奉天殿,从中午一直阅卷到晚上水米未进,你不怪我?”

听到这话杨宪只是笑笑,“周王殿下,若是如此就能搭救宋大人和翰林,在下愿意阅卷三天三夜。可惜当时在下愚笨,并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第一次正式接触,杨宪给朱橚的感觉很好。人长得俊气,谈吐中带着几分诙谐,给人一种很好相处的感觉。

“杨大人不知道我现在有多惨,你猜这半月里弹劾我的朝臣有多少?”,朱橚双手比划出方才奏折摞起来的厚度。

“弹劾的奏折摞起来有我半个身子高了,估计以后还会有很多,和我一样高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宪只是安慰道,“周王殿下莫要担心,那些大臣只是心中有些许的怨气。陛下和太子不会因为这些弹劾过于苛责殿下,最多是几句申饬的话。”

朱橚只是摆摆手,脸上尽是无奈之色,“反正现在我的随意出宫之权没了,大不了待在宫里看书。杨大人和宋师继续议事吧,我先走了。”

闻言的宋濂倒是起身说道,“周王殿下,不如留下来听听,都是些恩科北场的细节。若老夫有哪里不对,还望周王殿下指出来,查缺补漏。”

宋濂提出让朱橚参与,是一种示好。若是恩科北场一切顺利,宋濂就会顺带着请功,正好让皇帝太子有理由奖赏朱橚。

若是又出了问题,宋濂不提及就好,朱橚也没什么过错。

“好,既然宋师说了,恭敬不如从命。”,朱橚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杨宪没有反对,继续说着恩科北场的事宜,“宋大人,首先是当时在东华门抗议的北方学子们,已然从刑部转到了国子监看管。

在下的建议是上禀陛下,找太医去给他们看伤,负责他们科举前几月的饭食住宿费用。另外从北地来的其他考生,朝廷也一并担负他们的路费和食宿费用。”

宋濂抚抚胡须,“杨大人,如此耗费会不会大些?按你之前说的,此次参与科举的北方学子比南场还要多,户部的人会不会有意见?”

“应该不会,宋大人试想,若是能用些许钱银换得北方学子之心,挽回朝廷的威信,户部焉能有反对之理?”

朱橚就坐在一旁听着两人讨论,被问到的时候就随意回两句。听了半个时辰,他发现杨宪此人的确有点本事。

恩科北场的方方面面,他都想的十分全尽。

朱橚稍微有点明白,朱元璋将此人调入中书省以牵制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的理由了。

……

从翰林院告别了宋濂和朱橚后,杨宪来到了布政使司衙署。

换了个地方,杨宪脸上的笑容就消散了。他将手中的名单重重地扔在对面几个布政使司官吏的身上。

“要你们何用!为何山东的赴考只有往年的五成?其他省份也只有八成的人数?”

对方不过从四品,面对中书省平章政事自然瑟瑟发抖,“杨大人,您之前也说了,朝廷处死了山东的。”

他的话刚说到一半,就被杨宪打断了,“你官居何职?”

对方恭敬地说道,“下官是布政使司左参议。”

杨宪只是冷冷地说道,“今晚你就收拾东西去山东,若赴考学子少于往年人数,你就一辈子待在那里吧。

不,若是陛下责怪下来,你这个官也不用当了,回家种地去吧!”

他的威胁之语没有分毫的掩饰,直截了当地说给其他几个人听。

“下官,下官明白。”,被掌握生杀大权的布政使司官吏,只能一个劲地求饶。

杨宪将目光转向旁边的几个布政使司官吏,冷冷地说道。

“你们也一样,本官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北地各省符合科举资格的学子要应到尽到!

若有半分差池,我杨宪不过受陛下责罚两句,而你们身上的这身官服到时就没了!”

众官吏纷纷胆颤地躬身说道,“是,杨大人,下官明白。”

“总之,此次恩科北场一定要办的红红火火!”

杨宪扔下一句话,就离开了布政使司。里面的几个大臣纷纷叹气,“唉,快想想办法吧,那杨宪可不是开玩笑的。”

几人凑在一起,开始合计办法,开始给下面的人下狠话。官场从上而下,层层加码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