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连环犯罪分子的动机
第二天九点,吴铭来到张政的办公室后,一眼就看到了满桌的垃圾食品,嘴角不由得抽搐了起来说道:“张政!你这是垃圾场吗?!”
闻言,正在埋头吃泡面的才注意到吴铭的到来,急忙说道:“来来来!你看看这审讯记录!”说着便将厚厚的一叠资料摆在了吴铭的面前。
吴铭也没有废话,拿起来便看。
随着时间的流逝,吴铭翻看的速度也是逐渐变缓。
就在张政百无聊赖的时候,吴铭突然说道:“重点调查一下这个叫做付波的人!他有重大嫌疑!”
“有两方面,第一就是张政曾经受到过长期的虐待,我看审讯记录当中记载着付波手掌、手臂、脖颈等部位都有疤痕,并且是那种陈年旧伤,这一点我相信你们还是能够判断准确的。”
听到吴铭的话,张政略微不解的说道:“就凭这一点?我们恐怕也无法判定吧?”
“没错!这一点无法判定,但是我需要给你普及一个知识,那就是关于连环案件凶手的普遍心理。”
“第一点,连环杀人案的凶手通常为单个人作案,作案人心理严重扭曲,这种心理有很多的因素导致。但是普遍与儿时的生长环境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因此这类人往往会通过不断杀人来满足其变态的心理或生理需求。
第二点作案时间兼具规律性和随意性。选择什么时间作案取决于作案人对作案环境的认识,包括在什么时间容易得手且不被人发现,什么时间作案后能安全迅速地离开现场等,一旦形成惯势就很难改变。因此,连环凶手的另一点普遍性就是熟悉案发现场附近的地理环境。
第三点,那就是侵害对象具有相似性。变态杀人案件一般没有明确的杀人目标,被害人是和他毫无关系的某个陌生人,谁会成为作案人的侵害对象其实是偶然的。作案人只对某类被害人感兴趣,被害人对于作案人来讲与其说是活生生的人,不如说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符号”或“物件”。这一点在所有的受害者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着黑色的服饰!
第四点,作案地点分布具有规律性。变态杀人的犯罪人杀害被害人的过程较长,往往历时数小时。这就决定其必然是对周围的环境比较熟悉,能找到适合的场所。犯罪人在对作案地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考虑到有利于顺利完成犯罪行为,减少被发现的风险,另一方面要体现出犯罪人独特的嗜
好。
第五点,那就是作案手段具有习惯性、稳定性。作案手段残忍,伴有碎尸或奸尸行为。由于变态杀手的作案手段、方法具有习惯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系列变态杀人案件现场遗留的痕迹和物品中,它们在数量、特征和种类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而且这类案件一般都是系列性的,等等。
因此,变态杀人案件往往缺乏有力的物质证据,而行为证据丰富;被害人和作案人没有直接的利害
关系,使得案件无明确的因果关系,也就难以确定
侦查方向和范围,加大了破案的难度。常规的侦
查方法很难应付这类案件,而罪犯侧写技术却可
以通过对行为证据的分析,确定侦查方向,推测犯
罪嫌疑人的特征。这就是我学习侧写的原因,也是侧写的主要内容。”吴铭娓娓道来。
“这几点,凶手基本符合。而我判定是付波的另一个原因那就你在他家发现的那些照片,所有的合照当中,那名女性的头部全部被减掉,这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憎恨,不想看到她的脸!而在这些受害者当中,面部被毁的也有,这就是一种关联。但是事实如何还有待考证,这只是一种推测!”吴铭补充道。
“我建议,对付波的住所以及交通工具开展彻底的调查!”
“好,我去安排。”
随着张政命令的下达,整个刑侦部门雷厉风行的执行起来。针对付波的住所以及他的那辆出租车展再次展开了调查,整个过程持续了五个小时,随着天色渐黑,他们的收获也越来越大。之前一些没有发现的细节也逐渐被挖了出来。
“张队!结果出来了,我们在付波的出租车后备箱当中发现了一丝发梢,检测结果与刘燕的DNA相似度高达%95,可以断定付波与刘燕被害案有直接关联!”一名刑侦部门的干警来到张政的办公室汇报道。
“张队!计算结果出来了,付波的可能性最大!”另一名干警也走了过来。
张政点了点头,说道:“走吧!去会会这个付波!哦对了,把吴铭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