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杂志《太虚》
孙义荣再次记起自己初中时曾拥有的那本地摊文学杂志,《太虚》。
在脑袋里反复搜寻《太虚》杂志的封皮封底细节的同时,孙义荣忽然发现一排垂直于这两排书架的书架出现在了他的附近。
“诶?”
这排多出来的书架是何时出现的,他不禁为之头皮发麻,
“册那,碰到鬼了。”
孙义荣第一反应是马上按照档案室的规则来办。
可在他目光所及之处,那凭空多出的书架上面有一样东西让他如何都移不开眼睛。
那似曾相识的封面,熟悉的配色排版,那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孙义荣嘴边呼之欲出。
不知不觉间,他已然迈步过去,伸手将那本杂志拿在手中。
翻开杂志第一页,上面罗列地条条目录,孙义荣都十分熟悉。
翻到主页,第一个怪谈名为雨澜市的由来。
“相传距今八百年前,某个狂风暴雨的日子......”
看到这里,孙义荣的眼眶稍有湿润。
初一的时候那本曾经翻阅无数遍的却忽然消失不见的心爱杂志终于失而复得了!
‘我的宝贝杂志,《太虚》啊!’
孙义荣从没料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重见这本杂志,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五官不觉沾染上了笑中带泪、喜极而泣的情绪。
这个大男人很少在生来严肃的脸上呈现出如此复杂的表情。
不夸张的说,上次流泪还是看着母亲被推进手术室里的那个瞬间。
平复了一下情绪,孙义荣继续往下观看,他发现接下去的内容与过去看到的,却是有些出入:
“.....天地间有奇兽虹吸海水,此处的海水并未倒灌,而是出现了成排而立的天兵天将。天兵天将制造出屏障用来阻隔海水,还花了数周的时间将地面抬升。
.....不久之后,在原有的沉积地‘上摊’以东多出了一片新的区域。
.....自此,龙炎如巨龙探爪,执掌东洋风云于太平,改写苍冥运脉于虚空。”
看到此处,孙义荣整个人几乎被钉在地上,
再也无法移动半分。
要说孙义荣那么喜欢这本《太虚》的原因,也不光是启蒙的作用使然。
小时候的孙义荣是个不合群的孩子,而且他经常莫名与刑事案件扯上关系,所以几乎被周围的同学和邻居家的小孩敬而远之。
可对所有人来说,往往眼见为实就是真理。
无数次见证了奇闻异事的孙义荣,自然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深信不疑的。
但是同时他又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甚至还被人嘲笑和排挤。
第一次看到那本《太虚》杂志上记载着类似的事件,对孙义荣而言,那就是找到足以证明自己没错的铁证。
当时在他的概念里,但凡是书上印出来的事情,必定就是真的。
‘你们说不信,可这书上白纸黑字写着的呢!’
即便多年之后,孙义荣知道了这世上还有自费出书这种存在,那也无法撼动《太虚》杂志给他带来的强大信念。
所以说,《太虚》杂志几乎成了孙义荣青少年时代的另类伙伴,一座精神世界的靠山。
此时此刻,孙义荣不知不觉就将手中第一册全部看完。
接着,他又探手拿起第二本来看。
第二本杂志,杂志封面与第一本几乎完全一样,以抽象主义的几何形分隔画面,在眼神最容易聚焦的位置排版了杂志的名称-《太虚》二字上。
只有仔细对比,才会发现每本杂志的出版时间有所不同,先后相差了十年整。
第一本杂志记录的是雨澜市范围内发生的1937年之前的民俗故事,第二本杂志罗列出的却是1937年至1947年这十年间,发生在龙炎范围内的都市怪谈。
把第二本杂志放回去的时候,孙义荣这才注意到摆放杂志的这排书架仅有一米左右的高度。
与其说是书架,不如称之为书案更为合适。
书案上正正好好是四本杂志一整排,后两本也延续了以十年为单位记述龙炎范围内各种怪谈的规律。
并且从第三本的1940年开始到第四本结尾的1967年间,杂志中的手绘图片渐渐为一些黑白的案件现场照片等等较为现代的证据所替代。
除了极个别的民俗异闻之外,类似都市传说的内容也相对详细。
其中有不少与孙义荣之前从走廊尽头的普通档案室里查阅到的电脑资料几乎一致,甚至还增加更为详尽的细节。
比如超能力组织“三公会”的历史轨迹。
从他们1937年大长老的失踪,到会长变为了陆百成,到三公会参与的抗击反侵略的那场战役,到三公会总会迁址到雨澜市等等。
还有与“异志怪斋”新人提交的那系列全村失踪案很类似的案件,那些案件貌似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在其他省份出现过。
连雨澜大学丹桂分校11号宿舍楼发生的惊悚分尸案,也在第四本杂志中有所提及。
看到这里,孙义荣暗自感叹:
‘到底是收藏在机密档案室里的珍贵版本,我原先的那本即便没丢,也比不上这些详细,也不知道这里的资料能不能借出去影印的。’
如获珍宝般地摩挲片刻,他盘算着出门后去找管理员商讨借阅的事宜。
‘诶?’
孙义荣察觉出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首先,他现在所看的并不是所属都市警卫所的什么案件卷宗,也不是之前那两排书架上的异版典藏古籍,而是一本凭空出现的记录着志怪事件的杂志。
其次,不管这是本被龙炎文化管理局认可的正式刊物,还是由私人出资出版的民刊,这本《太虚》杂志里所记述的都不是普通的社会案件。
也就是说围绕三公会这个组织的事件,被这本杂志界定在了怪力乱神的范畴;
那些归于特察局管辖的未解之迷案,大部分也被这本杂志界定在了同样的范畴内。
“等等......”
孙义荣的思绪扩散出去之后,一时间反倒是没想明白这其中到底是哪里不对劲,而是忽然记起了另一件事。
在他家小店附近的雨澜师范大学里曾经出现过一件著名的怪谈故事,可谓近年来之最。
那就是红极一时的“发带女”的都市传说。
这个传说发生于1998年间,那年也正是孙义荣高中学业开始繁忙的那一学期。
高中时期的孙义荣少了外出瞎逛的机会,随着学业方面与日俱增的压力,有一天,他终于爆发了,选择了去雨澜师范大学校园里寻找“发带女”来逃避现实。
只可惜,那次他还没来得及直面灵异现场,却遭遇到一场恶性的案件。
孙义荣还记得,那是三月的一个阴晴不定的午后。
他假装肚子疼,从学校里逃课回到后街。远远看了一眼自家的影印店,他绕开家门,从南门进入雨澜师范开始闲逛起来。
快接近下午三点的时候,天空下起的零星小雨让午后的景致变得阴郁潮湿起来。
在文史系教学楼后边无人的小径上,他忽然看到一个男人在鬼鬼祟祟地跟踪一个年轻女学生。
当那个男人扑倒女学生欲行不轨之事时,年轻气盛的孙义荣想都没想抡起装着铁饭盒的袋子上去,直接给了那男的一个大逼兜。
事后,被砸晕的男人被证实是警方通缉多年的在逃犯。
孙义荣也因为这次偶然为之的冲动之举,被警方表彰为了“见义勇为好市民”。
自那次事件后,在学校与社会的多方鼓励之下,孙义荣重拾信心,开始努力学习疯狂补课,最终得以顺利考上大学。
换个角度来说,这一切还得归功于“发带女”的出现。
可到头来,即便住在事发地附近,他还是从来都没见到“发带女”本尊,“发带女”的传说也只是通过道听途说来的。
当下,孙义荣所想的是,不知道《太虚》杂志的后面几本中有没有关于这个“发带女”的详细记载。
在脑子里蹦出这个念头的同时,他的眼角余光中似有物体在身侧闪动。
孙义荣心中一惊,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他用力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将眼珠慢慢转到右手边。视线所及之处,另一条书案赫然出现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