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精准医学临床诊疗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近百年来,精神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主要基于医生对临床症状/特征的评估。因缺乏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相比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精神科的诊疗显得更具主观性和不确定性。2016年起,国家设立了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资助精神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目标就是基于生物大数据开发有助于疾病精准诊疗的多模态生物标志物,并形成精准医学临床诊疗指南,推动精神疾病从依赖临床症状主观判断的诊疗体系向基于生物标志物客观的精准诊疗体系转化,最终实现精神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化、个体化的医学实践模式。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以抑郁、躁狂/轻躁狂以及混合状态反复、交替或同时发作为主要特点。双相障碍的患病率、复发率及患者的自残、自杀率高,预后不良,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虽然对双相障碍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但因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都有较多的临床症状重叠交叉,仅依赖临床症状、症状群与综合征进行判断,常常导致误诊或延迟确诊,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数年或十数年才能确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无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导致患者结局事与愿违。

随着分子遗传学、脑影像技术的发展,虽然对双相障碍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不如精神分裂症或者抑郁症广泛,但双相障碍的分子和脑影像学标志物仍然获得一定的发展,相继发现了近200个双相障碍相关的易感位点和基因,其中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等不同类型的遗传变异。影像学也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着多个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结构和功能网络连接异常。这些发现对深入认识双相障碍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尽管基础研究发现了很多双相障碍的生物学改变,也归纳出不少分子、脑影像学等方面的客观生物标志物,但目前能用于临床实践的并不多。这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存在着脱节有关,即基础研究发现的生物学改变并没有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生物标志物本身缺乏特异性和灵敏性而难以进行临床转化。

因此,为了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基于目前国内外大量基础研究成果,我们对双相障碍相关多模态生物标志物进行梳理总结,提炼认可度较高的生物学理论和生物标志物,撰写《双相障碍精准医学临床诊疗指南》(简称《指南》)。为此,我们邀请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共同编写这部《指南》,涵盖精准医学的概念,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病因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精准诊断相关的易感基因、生化标志物、脑影像学标志物,以及药物治疗的精准医学指导和药物基因组检测等相关内容。《指南》围绕着双相障碍的精准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不同角度全面介绍了双相障碍的研究现状。由于目前对双相障碍病因机制认知的局限性,本《指南》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但希望作为探路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精神疾病的精准医学发展,造福精神疾病患者和社会。

崔东红

2022年1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