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半小时读懂《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释义】

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仿佛有缺陷,但是他的作用却永不衰竭。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仿佛是空的,但他的作用却无穷无尽。

【智慧解析】

老子教导我们一种境界,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最完美的东西,要留有一点空缺,非常充盈的东西,要留一点空隙,这样才有一种生命的张力,有一个后劲。看上去大成而带一点缺失,看上去充盈而带有一点空隙,这个作用将永远不衰竭,永远用不完。

老子讲“大成若缺”,其实不过是讲境界,讲人生目的。我们来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西汉的萧何,在辅佐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被刘邦封为酂侯,赐予的食邑也最多。

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到邯郸镇压。平叛尚未结束,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为高祖除去了心腹大患,于是汉高祖立即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5000户,并令500名士卒、一名都尉作为萧何的卫队。

为此,许多大臣都来祝贺,唯独谋士陈平深表担忧,对相国萧何说:

“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地统军在外,而您却留守朝中,未遭战事之险,反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京城谋反,对您的内心有所怀疑。设置卫队保护您,并非以此宠信您,希望您辞让封赏不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那么,皇上心里就会高兴。”萧何深以为然,立刻听从了陈平的建议。高祖果然非常欢喜。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起兵反叛,高祖又亲自率军征讨,征战期间屡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何因为皇上在军中,就在后方竭力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和讨伐陈豨时一样。此时,又有一个门客劝告萧何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数第一,还能够再加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于您,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深受百姓的爱戴。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民望太高,有可能震撼关中,对他有不利。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在民间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才不会加害于您。”于是萧何又听从了门客的规劝,高祖果然放下心来,从此不再派人查问。

高祖征罢黥布叛军归来,民众纷纷拦路告状,控告相国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屋数量极多。高祖于是召见萧何,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并把百姓的上书都交给萧何,说:“你自己向百姓们谢罪吧。”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贫苦偏僻的地方,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他说:“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家产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所夺取。”萧何的后代因为犯罪而失去侯爵封号的共有四世,但每次断绝了继承人时,天子总是在寻求萧何的后代,续封为酂侯,功臣中没有谁能够跟萧何这种情况相比。

太史公评价萧何说:相国萧何在秦朝时仅是个文职小官吏,平平常常,没有什么惊人的作为。

等到汉室兴盛,仰仗帝王的余威,萧何谨守自己的职责,根据民众痛恨秦朝苛法这一情况,顺应历史潮流,给他们除旧更新。韩信、黥布等都已被诛灭,而萧何的功勋则更显得灿烂。他的地位为群臣之冠,声望延及后世。

正是因为萧何成功运用了“大成若缺”的方式,不但在险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使得他亲自制定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纲领得以继续延续下去,为开创“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正所谓“其用不弊”。

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要表现得有所欠缺。这不是人为地让其欠缺,而是他自身要保持欠缺,这是他自身的需要,因为这样他才能保持自己的作用永不衰退。这里的“有所欠缺”,指做事留有余地,这样不但能够使自己进退自如,也能使自己开创的事业得以经久不息地发展下去。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是一个大境界,就是说,你最大的容纳是虚无的,只有虚无才能容纳无穷的未来。正如一个杯子它须是虚空的才可能装进水,一个塞满物体的容器,是不可能装进它应该容纳的东西的。做人处世,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释义】

直线的极端似曲线,巧妙的极致似笨拙,最善辩者却似笨嘴。

【智慧解析】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做人须带一份憨、一份痴;不憨不能犯大难,不痴无以处浊世。凡患得患失之人,正是太聪明耳。

所以,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都须带一份憨、一份痴。

我们在说一个人迂腐的时候,往往讲这个人不开窍。不开窍固然不好,但开窍过多就好吗?

老子告诫我们,做人要“大巧若拙”。为什么呢?因为懂得越多,看得越透彻,要求得到回报的欲望就越高,对社会就越不满,人生也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要盘算,把生活变成了生意,计较得失,所以,做人还是“屈”一点、“拙”一点、“讷”一点好。

曾经有人将世间各色人等,按其精明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四种类型。

第一个等级是外表敦厚,对人处世绝不以精明自居,甚而让人感觉有些傻乎乎,但骨子里却有一种大智慧。这类人,往往让人产生一种高度的信任感。这种精明,是最高层次的精明,所谓“精明不外露”,以及“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等级是让人一眼看去就感觉浑身透着精明,而内底也确实相当精明的人。但“精明外露”亦非上品,不免让人处处防范,其“精明”的效果也就有限,充其量只能算是二等。

第三个等级是本身既无多大能耐,看上去也就是老实本分,正因其内外都“傻”,本人既无“自作聪明”之举,他人对其也全不设防,进而有不忍欺之者,故尚可安居三等。

第四个等级是看上去一脸“精乖”相,亦往往是自认为精明过人,骨子里却愚不可及。此等角色人见人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为末等。

以上四种人等,又并非一成不变,如第二等者,一旦“精明”过头,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会沦入末等而不复;原为第三等者,如能在世事磨炼中逐渐悟出人生真谛,则摇身一变而跻身头等行列者亦不乏其人。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再聪明的人都无法完全认清世间万象,运转再快的头脑也跟不上世界万物的变化。所以老子要求我们做人要“屈”一点、“拙”一点、“讷”一点,这样才能掌握世间万物,掌握我们自己。很多人还对金庸笔下郭靖的“傻里傻气”记忆犹新。结果呢?他最终成为了受人尊敬的武林高手。

某种角度看《天下无贼》,也许我们看到的傻根更像是金庸笔下郭靖的翻版。傻根说他们家乡,在山里见到牛粪,用小石子绕着画个圈,隔个三五天没人会去动它,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已是别人的了。就像剧中人物说的那样,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就遇到傻根一个对别人没有设防没有戒心的人。

在前行的列车上,老谋深算的黎叔,保护傻根的王薄、王丽,想篡位的老二,争风吃醋的小叶,每个人都在钩心斗角,暗中窥探。长夜漫漫,所有的聪明人都无法安然入睡,却只有心无旁骛的傻根睡得香甜。

“傻人”的福气主要体现在:

一、“傻人”对许多事是不过心的。“傻人”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计和设想。算计和设想虽是好事情,可好事情的另一面常常就是陷阱,会造成人的过失。而“傻人”缺乏那样的算计,也就避免了那样的过失,无所谓陷阱可言。

二、“傻人”往往也不会过分注意身边潜在的危险和可能要失去的东西,所以他往往对事物并不主动地出击,这样反而不会使危险扩大,做到了顺其自然。“傻人”的天性里含有一种自然的忍让、宽容和视而不见,他做到了一种精明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傻人”是不计较所谓得失的。

三、“傻人”由于自身的特点,目光往往是不够尖锐的,这样,他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挑剔。一个不去挑剔生活和别人的人,往往是过得最幸福的。

四、“傻人”对许多事情都是不在乎的态度。这正是精明人以为的天下最高明的境界,当然也就最难忍受,而“傻人”却不管这一套。因此,在生活里,只有“傻人”活得最痛快、最轻松,似乎也就最完备。精明人是看不起“傻人”的,他们防止自己做傻事,每一步都希望迈得很精确,可其结果却总是让他们不满意。甚至不但干了错事,还招来许多危险,落入怪圈或陷阱。世上如果真有什么巨大损失的话,那一定是发生在精明人身上的。

“傻人”是有福气的,傻一点似乎更可靠。尤其是在这个日渐复杂的社会里,装傻,做“傻人”,说傻话,已经成为许多精明人的处事方式。

聪明不外露,才是真正的智者。巧中有拙、拙中有巧,用大智若愚的一种心态存活于当今的社会,也就是做人要带一份憨、一份痴,不害人也不被人害,保住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锋芒还是藏起来的好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释义】

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建的德,好似怠情,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最方正的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

【智慧解析】

据《史记》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也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对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

比如,身在职场,往往都急于显露一下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让刮目相看,因而表现得锋芒毕露、急于求成,凡事都要争个“先手”,有时动不动还要来个“抢跑”,但是,过早地掀起和卷入竞争,也会造成某些潜在的被动。

一、无形中将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定位上。因为你处处显露自己的才干和见识,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式,认为你总能比别人强。一旦你有错漏和失误,别人轻则说你还欠火候,重则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高自大的最好报应。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以下问题:有一些事,人人都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人所共欲而不言,言者乃大傻也。有很多话你若争着说了出来,必定犯忌,或说中别人之痛处。

二、过早地卷入升迁之争。升迁之争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律便是通过不断地淘汰来实现金字塔式的职位升迁。过早地进入这个程序,就意味着有可能过早地遭到淘汰。有时淘汰有可能是一种机遇和运气,有时会是人际关系失衡后一种权宜的矫正,甚至是一种不公平、不光彩的人为私欲的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过早地卷入可能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三、根基不稳,虽长势很旺,但经不住风撼霜摧。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就一股脑儿地将十八般武艺悉数亮将出来,便是应了中国那句忌语:“好话不可说尽、力气不可用尽、才华不可露尽。”一旦成强弩之末,连薄绢都穿不过,那肯定会被逐出场外,到那时岂不心血白费?

植木先伐,甘井先竭,露才遭嫉,所以,一个人要善于去掉自己的锋芒,这样才能长久,才能厚积薄发。

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来说,挺直的树木多先被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最先干涸。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有才华的人便会遭受更多的不幸和磨难。

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有一些人才华横溢、锋芒太露,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三国时,杨修是曹营中的主簿,他思维敏捷,也敢于冒犯曹操。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道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

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

还一次,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曹营,曹操也率领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曹操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请示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

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的忌讳;杨修之死,是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性情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

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释义】

有道的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炫耀自己,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智慧解析】

一个人有自知之明又不会处处突出自己,爱惜自己而不抬高自己,是一种大智慧;反之,没有自知之明又喜欢处处显耀自己,是一个耍小聪明的人。

世间的人一般缺乏大智慧,爱耍小聪明。生活中有小聪明的人有很多,具有大智慧的人却很少。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个人的往往是大智慧,毁灭一个人的常常是小聪明。

小聪明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他们表现得聪明伶俐,会说话会办事,伶牙俐齿,机灵敏捷,善于伪装,有种随风而动的轻巧,有种趋炎附势的灵动,有种你能千变万化,我能随机应变的聪慧。小聪明是近观,小聪明是装饰,这种聪明是表面上的,是很容易被别人觉察到的。

何为大智慧?大智慧者以环境为中心看问题,他们表现得山水不露,稳重大方,拙中藏巧、大智若愚,运筹帷幄,高屋建瓴,有种水滴石穿的坚韧,有种任你有千变万化,我早已将你看穿的沉稳。大智慧就像一部哲学著作,初读时不一定得到人们的喜欢,可是你要是能继续读下去的话,会变得深厚,也会终身受益。

如果我们具体分析大智慧和小聪明,主要有下列的不同:

一、凡大智慧者必懂低调为人,而耍小聪明的人只会显摆炫耀。有小聪明的人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心里会有一种紧张感,遇见不如自己聪明的人会表现得不屑一顾,遇见大聪明的人就只有望洋兴叹了;而有大智慧的人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心里会有一种钦佩感。

二、凡大智慧者必包容,而耍小聪明的人多计较。小聪明的人比较自以为是,因此他们从内心认同的人不是很多。而大智慧的人虚怀若谷,因此他们能够十分包容地看待一切,他们将宇宙装在自己的胸膛里面。

三、凡大智慧者必理性,而耍小聪明的人多感性。小聪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是多和少的问题;大智慧对于每一个人,则是有和无的问题。

四、凡大智慧者必高瞻远瞩,而耍小聪明的人只考虑眼前利益。大智慧所统辖的是超越感知的宏观,所谓的大象无形。因而当这个智慧刚刚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只感觉到这个智慧的平淡无奇,直到智慧灵光显现的一刻才能引起人们的惊叹。小聪明在细而不在全,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智,可其他方面却不行,所以小聪明时而会翻船。

五、凡大智慧者必会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好规划,并认真地执行,踏踏实实、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小聪明则是浅尝辄止,应付小场面还可以,遇到大事就要手忙脚乱了。

六、凡大智慧者必有大局观,而耍小聪明的人只考虑小圈子。耍小聪明的人由于过于注重细节,所以常常不满足,会怨天尤人,并且苦恼特别多。大智慧的人由于注重大局,所以只要大局稳固,他们就感到满意,所以他们过得更幸福。更何况大智慧往往与大能力结合在一起,他们就能实现大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幸福。

七、凡大智慧者必懂春播种秋收粮,而耍小聪明的人只会即种即收。大智慧者,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纵横披靡,无往不利。耍小聪明的人,见树木而忘森林,眼中有石块而无叠嶂群山。唧唧于一隅之得而失天下,汲汲于蝇头小利而忘全局。终究不过是捡得芝麻来,丢了西瓜去。或许遇小河水而过,遇波涛之川,唯望洋兴叹矣。

八、凡大智慧者必知做正确的事,而耍小聪明的人只会正确地做事。

九、凡大智慧者必懂吃亏是福,而耍小聪明的人只会抓小放大。

十、耍小聪明的人善于攀比,大智慧的人善于平衡。

耍小聪明的人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小聪明所误,容易把春光看作秋风,会用自造的凄凉来折磨自己;大智慧是老子哲学中的以柔克刚,仰观满天星斗,俯瞰人间烟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高山挺拔,草木景仰,大海辽阔,江河来归。

笑看天翻地覆,谛听旷野喧嚣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讳的是小聪明。小聪明本身就具有一种擦抹不掉的悲剧色彩,小聪明总有个性的弱点,个性的弱点总会造就人生的局限,所以大智者的人生常常会很成功,小聪明的人生可能支离破碎。

小聪明一旦与功名利禄相连,人生的悲剧就上演了。清朝的和珅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但他的一生都是在耍小聪明中度过的。他的整个一生都在贪婪地敛财,从而成为超级贪官,害国害民,不得善终,令人扼腕!小人物被小聪明所误,容易变得张狂,自己不认识自己,走路辨不出南北西东,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

大人物若是被小聪明所误,造成的损失则是灾难性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比喻那些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双重损失的人。周瑜自恃胜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诸葛亮。这“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凤姐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多种办法聚敛财富,引来贾府上下的不满,最终还是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应了书中对她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毁掉。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或者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

若是运用大智慧,便能造福苍生,泽被后世。大人物运用大智慧就能眼明耳聪:笑看天翻地覆,谛听旷野喧嚣!真个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小人物运用大智慧,一生受益无穷。大智慧像阳光,即使没有缝隙,阳光也能照亮心窝。幽兰吐馥,金菊傲挺,翠竹抱虚,寒梅争妍,无一不是大智慧。

生活中小聪明的人有很多,具有大智慧的人却很少。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个人的往往是大智慧,毁灭一个人的常常是小聪明。人生需要大智慧,不需要小聪明。

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释义】

言多反而易失,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智慧解析】

中国人崇尚事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和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世圆融的表现之一。

老子说:“多言数穷。”一个“穷”字道出了话多之人的窘迫。话越多,越窘迫。何必自己逼自己,所以,大多时候多言是不必要的。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

老子向来主张少说话,话不在多而在精。这里,老子更进一步,认为多言不如多知,话能不说就不说,只要心里明白就可以了,不该说的话多说无益,不该问的多问也没有什么好处。正所谓:傻瓜的心在嘴上,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有道德学问之人,说话谨慎,工作勤勉,这句话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为人处世,应少说话多做事。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少说话没坏处。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该说的不说,以不说的方法来表现想说的内容,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技术手段。

东汉名将马援在讨伐交趾(今越南)的前线上,听说自己的侄子马严、马敦爱议论别人,还爱管闲事,就从前线专门差人给二位侄子写了信送去,信中说:

我最讨厌议论别人长短、评议国家是非的人了!儿孙中有人有这种行为,让我难受。宁愿死,我也不想再看到这种现象。我盼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但嘴却不能说。我给你举两个人的例子,让你们引以为戒吧。要学龙述,别学杜保。龙述敦厚谨慎,不说一句不当的话,廉恭节俭,有威严,我很尊敬他。你们学龙述,学不成也只是长进不大,但总不致害了自己。也就是说:成不了大雁充其量是只鸭子。杜保很仗义,把别人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结交了不少人。他父丧之时,远近数郡的朋友全来了。我也敬重他,但希望你们不要跟他学。学他不成,就会堕落为轻浮子弟,就像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样!

马援真是慧眼如炬。不久,杜保果然犯事了。当他被光武帝刘秀当面训斥并拿马援戒侄信让他看时,吓得叩头流血,方才得免。马援告诫子侄不论人长短、不非议国事的事自此深入人心,成为日后保全其家族的一道有力武器。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隋代人王通说:“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西谚说:“多言吃苦,缄默少祸。”古人讲慎言,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说话分场合、有分寸,不多言,不乱言。曾国藩说过:“人生坏事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傲,二是多言。多言生厌,多言招祸,多言致败,多言无益。”说话不可不慎。

苏轼才华绝世却一生坎坷、屡遭打击,这与他直言朝政、讽时讥世有很大关系。比如他针对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青苗法,一“写了首名为《山村》的诗说:杖藜衷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大意说:百姓得了青苗钱,立即在城中过度消费。又如《秋日牡丹》中说“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这首诗虽属闲暇之吟,但也被牵强附会。苏轼被从湖州任上逮捕回京,无可奈何之下承认:化工比执政,闲花比小民,讽刺执政者犹民云云。

苏轼被捕后,羁押在御史台,御史台古有乌台之称,故此案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牵涉一批反对宋神宗与王安石改革的主要人物,共计22人,其中包括苏辙、司马光、刘挚。这些人之所以身陷囹圄,皆犯了一个相同的毛病:多嘴。

一般的“多言”,有造成过失的可能,恶劣程度也许没有如此之甚。

但从小我世俗的角度来说的,多言之弊也不可不察。

有些话,说出来是伤感情的,坚决不能说。这些话,说出之后,不仅害人,而且害己,双方当事人都深受折磨,何苦呢?

有些话,说出来是影响团结的。在一个集体里,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最应忌讳。集体里的每个成员都应互助互爱,有些话一旦说出了,会让集体的凝聚力大大降低,让成员对集体的信赖度大大减退。

有些话,说出来是影响情绪的。在消极情绪苗头出现的时候,不可雪上加霜,让同志们斗志全无,这样如何能胜利完成任务?

有些话,说出来是不妥的。欠成熟的人可能会大放厥词,欠理智的人可能会口若悬河,欠考虑的人可能会“慷慨激昂”,但成熟稳重理智的君子是适量有度的,是能够把情绪控制在缩放自如范围之内的。

有些话,说出来是不对的。在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在结果还没有最终确定之前,在是非还没有澄清之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未果也没有发言权,完全行为能力人都要为自己说得话负责任。

有些话说出去了,可能一时嘴巴痛快了,率性了,满足了,但岂不知多言其实等于失态,或许离制造灾难只有一步之遥,所以,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把好这道关口,让要说的话经过大脑的过滤才行。

缄默的嘴、真诚的心,是世界上最令人赞美的东西。这个世界,有时候不张嘴都能引来祸患,多嘴就更不用说了。对于说话,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管怎么样,还是老百姓说的实惠:“少说话,多做事。”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言多反而易失,还不如抱守中道,将一切深藏于内心。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为人处世,应少说话多做事。

看破不说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释义】

智慧的人不多言,多言的人必愚笨。

【智慧解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的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学会糊涂处世。后世人对这句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动用之妙,存乎一心。言语是很浅薄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太多的语言去演绎我们的才华,更无须掩盖我们的浅薄。

说话是一门学问,说得不多不少是一门很考究的工夫。有时,明明知道的事情而故意装着不知道,看得分明的东西却装作看不见。通俗一点讲,就是虽然明白一切,但却故意装糊涂。明明知道,明明看见了却装作不知道,装作没看见。

为了保全自己,为了达到目的,你都必须这样做。比如你偶然知道了你不该知道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你必须要缄口不言。人人都有身处险境、尴尬难堪的时候,“知者不言”常常是明哲保身或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

在一个特定的形势、场合、背景下,尽管你都知道,但是不该说的就不要说,说了反而不如不说的好,甚至还会遭到祸害,那你就来个“知者不言”,那真是“智者不言”了。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不能把握这一点,不看对象,不看场合,有啥说啥,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一生的后悔。这种“言者不知”,又真是“言者不智”了。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见吗?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此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该人颇有窃国之志。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两人一起登临高台阅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又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计谋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洞幽察微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尚算不上有罪而可避害;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得可就太大啦!”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要察,又要有度,“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遭遇不测。

中国人自古懂得一个古训:看破而不说破。但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糊涂不是无知,是人类隐藏着的智慧。糊涂不是无能,是人类一种未曾被启动的潜能。做人要学会糊涂。与人相处,有时需要学会装糊涂。“心照不宣”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装糊涂法,只要你管住了自己的嘴,抑制住你想表现的欲望就行了。这种“糊涂”实际上就是“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是一种少有的谨慎。

愚昧者看不懂,聪明人看得破。看破不说破的是大智慧,看破又说破的则是大愚蠢。宋江久怀招安之志,吴用看得最清楚,但从不说破,宋头领格外倚重于他;李逵动不动就大叫“招甚鸟安”!结果总是受宋江的怒斥。这便是智者与愚者的区别之所在。

有许多事情可以看破不可以说破,难得糊涂才能保全自己。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能看透事物,看破人性,能知人间风云变幻,而又能“难得糊涂”,这样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