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去闲:闲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我的摄影笔记(一)

我的摄影笔记(一)

现在这个社会我感觉对摄影存在着两种思想一是太把摄影当回事。二是太不把摄影当回事。两种我都不喜欢。拍摄这件事,如果你想他则崇高是艺术,如果你大肆的开着美颜修图然后把一张照片弄得和原本大相径庭。我是极不赞成的。简而言之就是,我不太喜欢修图。我感觉修图会破坏我原本对当时当刻光影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的照片在我眼里就是会沦为电子合成物。这也是我为什么厌恶AI的原因。我始终认为有人的参与才叫作艺术。艺术是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体现。因而艺术需要有人的参与。但修图虽然是人进行的但算法数据,执行方式是计算机预算好的。因而我偏信他会影响我的光影构图层次。真正的有灵魂的照片,应该是定格在数码相机cmos或者其他相机感光元器件的那个。我不反对利用相机调色,这本来就是一个前期的事情,它提前为照片的色彩色调提供一个固定的值域。然后你就可以在这个值域里信马由缰了。就像你选择什么样的画布染料。这当然无可厚非了。因而我很羡慕那些回归老式胶片机的摄影大神。他们是真的厉害。要知道老式胶片机每拍一下都是一笔支出。摄影和任何艺术创作一样都是要试错的。但是日渐发展的科技却帮人们在艺术创作时减少了这种试错成本。这既是伟大的当然也是诸如我之前说太不把摄影当回事。的原因之一。例如手机,你摁一万次快门都可能没有丝毫的试错成本。但是胶片相机,你一万次的摁将下去,恐怕支出就是一笔相当可观且可怕的数目的数目。或许还有些摄影大佬不吝惜身外之物的买最好的胶卷,那价格更加是可怕的。数码相机也是如此,虽然也有快门次数作为掣肘。但是它的试错成本比起老式胶卷机的胶卷真的是九牛一毛了。要不怎么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呢。摄影者真的会对自己的器材有着近乎痴狂的要求。例如我,5d4早就无法满足我了。我最近的愿景就是买个索尼的A7M4佳索双修。顺带尝试一下微单的快乐。可惜的是,它注定和我购买大疆御三的愿景有些冲突。所以这微单单反双修的道路还是有些久远。未来相机肯定会发展的越来越方便但是我认为摄影绝对不可以让过多的电子算法干扰我们的摄影行为。所以在我看来摄影就是感觉的事情。有人问我你什么一般什么时候去拍照。我回答:“有感觉的时候”当感觉到来时再平淡的风景也能拍出韵味来。我迷信着这一点。我深知摄影是要随缘的事情。我们可能无数次走过一个角落。但在那个角落却只可能拍出几次优秀的照片,这是现实,在呼和浩特的老牛湾采风时,我为了拍日出日复一日的早起。可惜的是五天时间我只拍到一次日出。这玩意真的很讲究缘分。

人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九种形式的表达方式称作九大艺术,而这九大艺术分别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和电子游戏。那摄影算不算是艺术呢。这个吗?各位自己斟酌就好,毕竟这个时代,赤身裸体的奔跑在大街上也被称为行为艺术。其实在我看来艺术的表现形式绝对不只九种。艺术是人意识对世界对社会客观反应的主观加工。表现的是对世界的主观看法的具体呈现。那在我这样看来那摄影确实是一种艺术。当你拨动光圈值和快门值当你把白平衡的K值从冷色调整的暖色,当你把相机的色域由适均调到洋红。你对世界的主观意识反应其实就有所不同了。就像梵高的《星空》他将光的时间变换通过自我感觉的方式呈现在画布上时,那就是艺术。不止是摄影,烹饪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当你把一道菜烹制的色香味俱全它就是艺术呈现。当然艺术也需要时间的沉淀。例如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严格意义上它算不上电影甚至有种粗制滥造的嫌疑。但它是人类影像事业的分水岭。从他开始才有了那么多的经典电影之作。未必绝后但是空气已经赋予了它极大的艺术价值。那些当时从工厂大门走出来的工人可能到死都不会想到,他们的一段录影会被几个世纪之后的世人评头论足,感叹叹息。艺术的诞生就是这样的充满魔幻色彩。艺术是人对世界的感悟,再超越现实的奇幻作品也有现实为他作基底。我们为人的目的就是恰如其分的创造艺术体味艺术对世界的改变变化。艺术是对这个世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达。有人写实如拉斐尔,达芬奇,有人癫狂如毕加索梵高。写实是艺术的表达形式,癫狂也同样是艺术的表达形式。而摄影同样如此,你会否拿起相机也会有时将相机调到单色模式拍摄一张又一张复古黑白的光影。我的摄影老师说过,黑白照片最好拍到有影子的地方。才能更加体现出层次来。我也会偶尔将快门速度调到千分之一以上,尤其是在日落余晖的时候我甚至会把快门速度调到接近八千分之一的最低程度拍摄简单的剪影。就像孩童画作的简笔画一样。简单却满含一种孤高的意志。

摄影这件事情,春冬适合拍人,秋夏适合拍景。当然我是从一个北方人的视角如此去说的。专升本后,我领悟的这个道理,只是因为,当摄影课需要交考试作业时。我才发现,我大学的这座北方城市荒凉的算是晚了。可惜的是当我要交考试作业前疯狂找寻拍摄素材时,树叶已经被打落成泥。这个城市除了那道路两旁的已经略微枯黄的松树。但我又怎么可能一直拍摄这些业已枯黄的松树。我也只得将拍摄目标瞄准人,尤其是孩子。孩子是最好的拍摄素材,但每每拍摄都怕被孩子当作是人贩子在做着预谋拐卖孩子搜寻目标的罪恶勾当。所以我就只能是抓拍,这个时候我也就不得以将MF(手动对焦)调成AF(自动对焦)我的5D4手动对焦起来极慢,尤其是我的50定,在发觉一个极好的拍摄对象时,当我对着他摆弄起对焦环时,我与我心目中那张摄影作品已经是失之交臂了。对焦慢常常让我抓狂,尤其是我给人拍照时,我特别怕别人催促我。我是个越催越急,越急越会手忙脚乱的人。常常别人催促之下就会致使我的照片跑焦或者失焦。所以我拍人像时都会习惯性的去告诉拍摄对象:“千万不要催,一催我就拍不好了。”

春冬是适合拍人的季节,早市,街头,巷尾,学校旁,到处都是我拍摄素材的来源。可惜这样的拍摄素材并不多见。因为这样的素材同质化太严重了,你要拍摄环卫工人,那就只能是侧重一个,而不能路过一个拍一个。全球十几亿人,你不可能一个人要给他拍几张,那样太累也太麻烦。同质化的内容也过多,虽然每个人相貌不同,但拍摄下来就是大相径庭的东西。习惯去发现不一样的才是王道。

夏秋适合拍摄景。这是相对而言,夏天更适合拍摄绿树葱葱,花团锦簇。秋天亦可以拍摄叶枯叶落,大雁南归。夏天是让人心中燥念懵懂的季节。当然这时候人们的衣衫穿着也相对好看些,拍景拍人还是依据个人喜好,我还是比较喜欢单纯的拍摄景,或者寓人于景内,人景结合。将二者相结合,也就更加的相得益彰了。当然我更欣赏夏日里绿叶葱翠的像如玉石一般的绿,喜欢姹紫嫣红的万种花朵。绿树葱茏下让人颇为悠然自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23年四月底去长安的那次。长安的树真的让人很舒服,那种清新的感觉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绿树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长安让我安逸舒适,心旷神怡。所以我拍摄的时候自然也不吝惜拍摄长安城墙下的一棵棵树,一片片翠绿的树叶。而在城墙上这种感觉更加重。那绿树掩映下的房屋雅舍简直是令人舒服。舒服的环境更让人有拍摄的欲望。而盛夏时去蜀地之行却是我的一场挑战,那里的天潮热感让我一度汗流浃背,拍摄也就成了我次要的事情。但是蜀地的都江堰绝对是避暑的好地方,那阵凉风让我至今都感到心旷神怡的舒适旷达。那灌江口的风我至今都记得。让我在炎炎夏日里找到了一种如醉梦里的感受。所以我特意在拜水都江堰时多拍摄了些照片。现在想想若当时我能有如今的这些设备(70-200和16-35)想来会拍摄更多我满意的作品。设备越好也是我拍摄欲望的最好加持,至于这种加持如何,那就容后再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