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纪灵投降
硬闯,纪灵没那个胆量,而且纪灵大军步兵为主,跑出去了能跑得过吕布的骑兵?
纪灵脑袋瓜子嗡嗡的,嘴角也起泡了,一晃手中的大刀。
“吕布啊,吕布,你欺人太甚。”
旁边副将还以为纪灵要去跟吕布拼命呢,谁知道纪灵来了一句:“走,找吕布谈判去。”
南门城楼上,纪灵看得心惊胆战,城外骑兵一万好几,一个个身穿铁甲,手持弓箭,杀气腾腾。谈判也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人先去跟吕布交流好了,然后纪灵才能出面。
纪灵看看左右:“咱们这情况困守孤城,没有出路。尔等谁出去跟吕布先谈谈,看看温侯能否放咱们一条生路。”
众多副将一个个低下头,吕布凶名在外,哪里那么好说话。
这个时候一个叫杨奉的副将挺身而出:“大将军,末将和吕布有过一面之缘,愿为大将军走这一趟。”
“好,杨副将出城和吕布谈判。”
原来这个杨奉是西凉军里的副将,曹操拿下洛阳,杨奉带领数千兵马投靠了袁术。
杨奉来到大营,倒是没费什么劲就见到了吕布了。
“小将杨奉见过温侯。”
吕布一看,这是老熟人了,杨奉曾经也跟在董卓身边的。”
“原来是杨老弟,安排酒宴,今天要招待杨老弟。”
火头军去忙碌了,吕布旁边的于禁就问了。
“杨副将,不知道你过来有什么事情呢?”
“是这样的,纪将军派我过来请求温侯放我们一条生路,网开一面放我们回淮南。”
吕布在那喝茶没说话,于禁面色一冷:“杨副将,有人拿刀拿枪打进了你家里,然后你关门打狗,把人困住了,你会放他们走吗?”
杨奉摇摇头:“自然不会。”
“这不就得了吗?”
杨奉纳头便拜:“末将愿追随温侯,鞍前马后。”
酒菜上来,吕布好好的招待了杨奉:“杨老弟能来,我很高兴。不过眼前纪灵大军断然不可能放,你去让纪灵出来,我来劝解劝解他。”
吕布不同意放纪灵走,纪灵无奈只能和杨奉一起出城来到吕布大营。
这次多少有些尴尬,纪灵无奈的堆着笑脸。
“还请温侯高抬贵手,放了我们吧。其实我不想来的,奈何主公派遣,不得不来。”
“袁术无道,并非明主,纪老弟还是来我青州吧。”
“我,我。我一家老小都在淮南,我若投靠温侯,老小必遭毒手。”
“纪老弟你就别多想了,张勋逃走了,他肯定会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你,所有不论你是否回去,都不会有好结果的。我已经派遣一队轻骑细作前往淮南,接你家老小了,你就留下来吧。”
“温侯害我不忠不义啊。”
“纪老弟可信天意?”
“这个自然。”
“咱们此处距离辕门足有百步,我命人把画戟插在辕门。我引弓射戟,若是箭从画戟的月牙处穿过,这就是天意让你纪灵归顺青州。要是没射过月牙,本将就放你走,但是要留下一万壮丁为我屯田。”
纪灵那是大将,也是玩弓箭长大的。
从这里到辕门一百多步,画戟上的月牙能有多大,想射中简直是不可能。
“好,那就听温侯的。”
吕布典韦把自己的画戟立在辕门,拿过强弓在手,试了试,瞄准,放箭,嗖的一箭,羽箭如同流星一样穿过了月牙。
“哈哈哈,纪老弟,看到没,天意,天意。”
纪灵纳头便拜:“既然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背,某愿跟随主公,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纪老弟请起,你快派几名亲信,返回淮南老家,到时候配合青州细作,把你的家人接出来。”
纪灵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多谢主公,我父母都在琅琊老家,只有妻儿在淮南。”
纪灵投降,手下大部分将领没有异议的,有异议的几个让纪灵给砍了。投降这种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彻底。
折腾了三天,这才改编完纪灵大军,吕布发现纪灵大军其实就是个空壳子。
两万步兵,训练时间不长。精锐只有六千骑兵,这六千骑兵用的都是燕云健马,这是从冀州弄过去的,毕竟袁术、袁绍是一家人,支援了不少的战马给袁术。
纪灵善用大刀,武艺超群,而且有将帅之才。
吕布思来想去给纪灵安排了本部六千骑兵,六千步兵。
为青州主将,和主力张辽、徐荣、华雄、高顺都是平级的,待遇上比赵云、曹性都高。
剩下一万四千步兵分成三路安排到了东海郡、彭城郡、济南郡进行屯田。
其中彭城郡的五千屯田兵为高顺负责,除了种地,还得练兵。
几日后吕布任命张辽为下邳郡守兼主将,镇守徐州的南大门。
这一任命倒是并不奇怪,张辽为青州主力,又是难得的文武全才,以张辽镇守下邳,能预防孙策北上和袁术的再次袭击。
吕布大声而归,整个青州沸腾了,以极小的伤亡收编了纪灵麾下六千骑兵,三万多步兵,其中还有杨奉、雷薄、陈兰这样的三流武将。
别小看三流武将,其实三流武将才是军中的中流砥柱。
因为一流武将稀少,及其稀少,一支队伍里一流武将一名,二流武将三四名,三流武将必须有几十人才行,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稳固的队伍。
纪灵跟随吕布一路北上,沿路走的不快,一天七八十里那样。
一路行来,纪灵发现自己败的不冤枉。
自己所在淮南,都还是人力舂米,人家青州大多都是水力舂米了。
百姓耕地用牲口的比较多,用人力挖的比较少。
晚上大营里还能看到四周农田里点燃的火堆,初时候纪灵还不理解,原来这是百姓在灭蝗虫。蝗虫刚刚孵化出来就开始灭了,白天抓,晚上点火堆,不管成不成灾,都会先灭一灭。
各地粮仓建设都在进行中,号称义仓,为救灾等特殊情况进行存粮,百姓有了盼头,干劲十足,一个个非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