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君权(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内战

英格兰分为两派:一派是君主的支持者,主要包括传统贵族和英国圣公会上层贵族以及某些天主教阶层(即骑士);而另一派则是议会的支持者。后者也被称为圆颅党(Roundheads),因为他们按照清教徒的方式剪短自己的头发。圆颅党主张政治、宗教和经济上的自由。在宗教层面,圆颅党的构成十分多样,其中多数是长老会信徒,但也有一些英国圣公会信徒、清教徒以及其他教派信徒。民众起义频发更多是出于宗教因素,而并非政治和宪法因素(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关系)。

内战分为两个阶段。1642年至1646年期间,形势并未发生有利于任何一方的变化,而忠于国王的“骑士”(Chevaliers)所经历的军事训练无疑使他们在战场上占据优势。虽然清教徒充满热情和勇气,但事实证明他们无法有效对抗王室的军队。1643年,迫于压力,清教徒约翰·皮姆与苏格兰签署协议,给予圆颅党军事援助,以帮助清教徒挽回战争局势。尽管如此,议会议员仍控制着人口众多的商业中心——首都伦敦。随着查理一世在北方的局势逐渐稳定,他试图重新夺回伦敦,但保皇派的努力两度失败,其军队于1644年7月2日在马斯顿摩尔遭受致命一击。但议会军也遭受不小的损失。

1645年,当新教徒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托马斯·费尔法克斯(Thomas Fairfax)指挥下的议会军中尉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属于下层乡村贵族的克伦威尔是一名虔诚的清教徒。他重组军队,并在铁骑军的基础上整编成新模范军。克伦威尔的军队以强烈坚定的清教信仰而著称。在战斗最危险的时刻,曾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如遇窘境,克伦威尔和他的军官们就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的祈祷,直到其中一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清教徒战士们打开一扇“希望之门”。保皇派军队的一名军官写道:“我们的士兵犯下男人之罪:喜饮酒和纵欲。而你们却犯下魔鬼之罪:傲慢与背叛。”尽管军队内部弥漫着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指某些宗教群体试图回归其原初的信仰的运动,或指严格遵守基本原理的立场。宗教改革中诞生新教是天主教内部的一股原教旨主义的势力,他们要将教会内部不纯洁的因素清洗出去。——译者注的气氛,铁骑军仍能善待囚犯(不包括爱尔兰人和天主教牧师)。除了这种精神动力,克伦威尔的军队还拥有更好的物质基础:充沛的军饷和卓越的军队管理。

1645年6月14日,在军事结构与组织方面的激进创新使得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败查理一世的侄子鲁珀特王子(Rupert)率领的军队。面对事态的转变,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避难,但他拒绝承认苏格兰《国民公约》中所要求的宗教自由。最终苏格兰议会接受英格兰议会为逮捕国王而承诺的40万英镑,将查理一世押送至伦敦。

然而,国王的入狱并没有结束这场冲突,因为胜利者之间存在着分歧。一方面,绝大多数长老会议员主张在苏格兰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家教会;另一方面,克伦威尔的支持者、独立的抗议者与清教徒都反对国家教会的存在,并要求所有教派享有宗教自由。在政治上,长老会的议员们认为有可能与国王达成和平协议。与此相反,1647年被议会遣散的新军支持者,面对被他们描述为不敬神的君主,逐渐变得更加激进。最为极端的派系包括约翰·利尔本(John Lilburne)的“平等派”(Level-lers):他们主张废除君主制、进行普选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尽管困难重重,但克伦威尔仍然能够顶住来自平等派的压力,并维持军队内部的团结。

英国的君主、战争与革命

1603年—1625年

詹姆斯一世 玛丽•斯图亚特之子,继承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并试图建立专制君主制。

1625年—1649年

查理一世 一登上王位,他就试图走其父的专制道路,这也是与议会发生冲突的根源。

1642年—1645年

内战 查理一世和议会之间的紧张局势引发内战,迫使国王改变专制政策。

1648年—1649年

处死国王 一场新的内战以国王被捕、受审和死刑而告终。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斩首。

1650年—1660年

英吉利共和国 英格兰转变为共和国。1653年起,奥利弗•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1660年

王朝复辟 克伦威尔去世一年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登上王位。

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国王

詹姆斯一世的统治特点主要表现为君主专制,即国王享有神圣的权利,不必考虑议会的意愿。他的继承人查理一世也奉行这种做法。

在1598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詹姆斯一世认为“是国王制定法律,而不是法律任命国王”。查理一世实行君主专制的行为直接导致1642年内战的发生。这场内战以所谓的英国革命结束,国王因叛国罪被监禁、审判并处以死刑。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是有史以来最为震惊欧洲的事件。震惊的原因并非查理一世的死亡,因为弑君(如1610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被天主教狂热分子刺杀)或战争(如1632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战争中丧生)是所有君主面临的永久威胁,而是国王的死亡是英国人民选择的结果。

插图《查理一世三面像》,安东尼·范·戴克(Anton Van Dyck)所创作,现藏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收藏博物馆。

1647年11月,查理一世设法逃离监狱,前往怀特岛避难,在那儿他成功获得了苏格兰的支持。第二次内战由此开始,但持续的时间较短暂。事实证明,英格兰议会在第二次内战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克伦威尔于1648年8月至9月间击败苏格兰军队并占领爱丁堡。同年10月,他成功入驻伦敦城并于次月抓住逃亡中的查理一世。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克伦威尔将议员人数减少至60人左右。“残缺议会”(Rump Parliament)的第一个决定是以叛国罪起诉国王,即“查理·斯图亚特、如今的英格兰国王”,他被宣布为受审对象。

清教徒军队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的军队由士兵和神职人员构成,他们常在血腥的战争中聚会祈祷。

插图 长枪手的头盔,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作为一名“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在白厅被斩首。临终前,他平静地宣称自己是无辜的。当刽子手砍下国王的头颅后,人群中响起巨大而持久的喧闹声。一些在场者甚至将手帕浸在国王的血泊中,而查理一世不久后被认为是一名殉教者。

插图《克伦威尔》,罗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约于1649年创作的肖像画,现藏于伦敦国家肖像馆。

奥利弗·克伦威尔: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护国公

查理一世被处决后,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新英格兰共和党的领袖。这位乡村贵族出身的新教议员在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英国内战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护国公,克伦威尔以铁腕手段统治着英国,直至1658年去世。

直到1642年,当议会和国王之间爆发第一次内战时,奥利弗·克伦威尔仍是一位无关紧要的议员。但是随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短短3年内,他从一名骑兵中队队长晋升为议会军的首席中尉。军事上的成功和不可动摇的信仰使克伦威尔自认为是上帝神圣的使者,这也使他的立场变得更加激进。因此,他坚决支持处死查理一世,并试图侵占王位。但是克伦威尔最终没有这样做,实际上,护国公的身份使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位英国统治者都拥有更大的权力。

判处国王死刑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并于1649年被当众处决。

插图 同年德国无名版画,其中描绘了君主被斩首的情境,人群后的建筑为白厅的宴会厅。据说当国王的头掉落时,人群中发出喧闹声。尽管英国于1660年恢复君主制,但是处决查理一世意味着君主不再拥有巨大且不容置疑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