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黑白摄影作品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与原作相比,哪个更吸引人?
在大多数电影观众看来,电影有声有画,时间线明确,人物表情直观,场景真实,并配以音乐加强效果,小说却只能依靠文字;然而喜欢小说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永远不如小说“过瘾”。
这种分歧,主要产生于对一部作品,无论其形式,欣赏者是否愿意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诠释”更深层的内容。
读小说时,每位读者都扮演着“导演”的角色,虽然读取的是文字,但他们的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无论电影工业发展到何种先进程度,小说的魅力永远不可能被百分百地取代。
黑白、彩色摄影作品二者相比较,无疑是彩色摄影作品更接近现实。人物表现也好,风光景色也好,彩色摄影作品更容易让欣赏者想到拍摄的瞬间。而黑白摄影作品从记录了现实的影像中去除色彩,仅仅保留明暗关系,构成了更为单纯的画面。由此,色彩缺失的影像产生了两个不可替代的效果。其一,把色彩留给欣赏者自行填补。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原有的单色构架中,填补进无限可能的色彩。其二,可以引导欣赏者忽略原场景中的色彩,让自己的思绪随着单纯的明暗关系,直取画面中更为深层的内容。
记得有一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电影研讨会上,一位有名的导演在解释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称为“好电影”时,这样说道:“好电影一定是观众看着这部电影,而想象着自己的故事。”
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艺术作品一定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观众(图1-1)。
图1-1 爱德华·韦斯顿 摄
从这个角度审视黑白摄影,就可以理解黑白摄影那神秘的明暗变化,那单纯的影像结构,那永远让人们无法肯定地判断原貌的色彩和那相对简单的叙事方式,更有利于让观众联想到自身的故事。
而从视觉观赏的角度来解释,艺术作品把想象故事的空间留给观众,而黑白摄影作品则把想象丰富而美妙的色彩的空间天然地留给了观众。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向法国政府出让摄影发明专利,并且法国政府向全人类公开摄影术后,摄影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黑白与彩色两种,这个演变是由黑白转向黑白与彩色并存的过程。所以可以明确地说,摄影是先有黑白的。
摄影术最初基于绘画的需求而产生。当时,人们为了更容易地得到写实的画稿,发现通过小孔成像,可以在半透明的介质上利用光线的投影描绘画面。之后画师在这样得来的画稿上完成绘画作品。
摄影术之所以很快得到公众的认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初的摄影作品可以部分取代绘画作品。当时欧洲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们,都有请画师给自己画像的习惯。然而,当摄影术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家发现利用摄影术拍摄出的肖像,有着当时绘画作品所不具备的特点——真实与抽象。
所谓真实,是指拍出来的画面更接近本人,抽象则是指黑白的影像删除了一些元素,例如肤色和服装的颜色。因此观者会更多关注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和姿态。这个现象说明当影像中没有了原来的色彩时,它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另外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