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
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约在公元前二千多年的时候,我们祖先已经使用兽毫制作的笔作画了[1]。最初笔是怎样制作的不知道,只知道在战国以前是用木管、鹿毫和羊毫制作的,战国时可能已有竹管兔毫笔[2],汉到魏晋是杂用竹管、木管、兔毫、羊毫及鼠毫制作的[3],隋唐以后才普遍使用竹管、兔毫、羊毫笔[4],清代嘉庆以后才风行长锋羊毫笔。兽毫的性能:鼠、鹿毫强,兔毫健,羊毫柔。由于各种兽毫笔的性能不同,使用时就有难易。毫健的容易使用,毫强和毫柔的都不易使用,但强毫、柔毫合制的笔就又容易使用,最难使用的是长锋羊毫笔。
过去制笔法到现在仍旧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三国时期的韦诞法[5]。法以强毫为柱,柔毫为被。被毫又分心、副,而以健毫为心,软毫为副。柱毫、被毫是用两种不同的兽毫来制作的(如用鹿毫为柱,羊毫为被),心毫、副毫则有时用两种不同的兽毫制(如所谓兼毫),有时用同一种而异强弱的兽毫制(如用兔肩毫为心,其他部分毫为副)。旧传笔有尖、齐、圆、健四德,用韦法制笔是比较容易做到四德具备的。另一种是唐代的诸葛法[6]。用这方法制成的笔叫作无心散卓笔。它既不用柱毫,也不分心副,而是用两种或一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的,也能做到尖、齐、圆、健。凡是能够做到尖、齐、圆、健的笔就易于使用。
笔是否易于使用,又和握笔的方法有关系。旧握笔法最适用的要算拨镫法[7]。就是大指按着笔使它向前,食指挽着笔使它向后,中指钩着笔使它向右,名指、小指重迭抵着笔使它向左。这样,笔在指中,跟着指动,只要指一紧握,指力便可直达笔尖,如果能够更进一步使腕力、臂力直接运到笔尖,那么,任何不易使用的柔毫就都可以自由运用了。
怎样使腕力、臂力直接到达笔尖呢?现在讲我的“用笔”即用力的方法。先讲怎样运用腕力。手指紧紧地握笔不动,肩和上臂也不动,肘部不妨搁在桌上或其物面上,但腕必空悬,让它可以任意转动没有障碍,这时通过笔的就完全是腕力。次说怎样运用臂力。手指紧紧地握笔不动,腕也不动,并把它悬起和肘相平,只让肩和全臂在动,这时通过笔的就完全是臂力。在运用臂力时,如嫌力太强,可提高腕的位置使它高过肘部,把力量储在臂中;如嫌力不够强,可使肘的位置高过于腕,把力倾注全毫,形成直泻的形势。
像这样用力构成的圆或方的线条[8]及不同样式的点块叫作骨,单指线说就叫作骨线。五代荆浩说:“生死刚正谓之骨。”[9]没有力或力不够强的线条及点块,是不配叫作骨的。
“骨法”又通作“骨气”,是中国画专用的术语;是指作为画中形象骨干的笔力,同时又作为形象内在意义的基础或形的基本内容说的。因为作者在摹写现实形象时,一定要给予所摹形象以某种意义,要把自己的感情即对于某种意义所产生的某种感情直接从所摹形象中表达出来,所以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唐人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10]这就说明形的意义能不能跟着形象的构成而具体地表达出来,其关键就全在于“用笔”;也就无异说,不懂“用笔”虽也可以成画,但要很好地显示形的意义,那就不可得了。
这样说,懂不懂“用笔”应该是指熟悉不熟悉怎样使力与感情相融合的技巧,不是仅指知道不知道使笔与力相结合的方法而言。
因此,“用笔”练习——主要是勾线练习,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基本练习。而勾线技巧,即使每一有力的线条都直接显示某种感情的技巧,也就被认为是中国画的特有技巧。
根据我的经验: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不过,这种抒写强烈情绪的线条,在过去名迹中是不多见的。原因是过去作者虽喜讲气势,但总要保持传统的雍穆作风和宽宏气度。所以状如“剑拔弩张”的线条且常被一些士大夫画家所深恶痛绝,而外柔内劲所谓“纯绵裹铁”或“绵里针”的圆线条,就从最初模仿刀画起一直到现在都被认为是中国画的主要线条了。
吕凤子 仕女册(八开之一) 1929年
吕凤子 仕女册(八开之二) 1930年
吕凤子 迦叶尊者图 1943年
圆线粗的叫作琴弦,细的叫作铁线,最细的叫作高古游丝。游丝最初仅见于春秋战国时代金银错器上[11],从汉人一度仿效楚画用于漆画以后[12],就很少看见,所以叫它作高古。无论是琴弦,是铁线,其初每一图中都只许用一种线条,唐代以还,才看见两种线条同时用在一图一形中,也有在一条线上分别粗细的,例如韭叶、兰叶描。到了南宋,由于作者善用方笔;到了元代,由于作者善用渴笔,遂有混合用方、圆、粗、细、燥、湿等线条构成的画,用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情绪。这种在一图一形中的线条逐渐变成多种多样,应该承认是勾线技巧的进步吧。
连接线条的方法,所谓“连”,要无笔不连,要笔断气连(指前笔后笔虽不相续而气实连),迹断势连(指笔画有时间断而势实连),要形断意连(指此形彼形虽不相接而意实连)。所谓“一笔画”[13],就是一气呵成的画。“风趋电疾,意在笔先”,意即迅速地一气呵成。“体格精微,笔无妄下”,则是指从容地一气呵成的意思。
五代荆浩说:“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朴的意思)不华,如飞如动。”[14]荆浩写神镇山松树几万本,“用笔”既熟,所以能够“运转变通”“如飞如动”,不自觉地随着情意在活动,而使所画线迹既不专以浑朴胜,也不专以娟媚胜,到达所谓“神化”即通俗称“一片神行”的境界。这境界无疑是每个练习“用笔”的人都希望到达的。可是绝不可忘却画的目的是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意义的,那些空炫勾线技巧,专以玩弄笔墨为目的的,如过去某些文人画家和金石画家,这是学者应该知戒的。
吕凤子 课徒画稿之群山写松 (册页) 1942年
结束语
中国画一定要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这是中国画的特点。所以中国画最好要用能够自由传达肩、臂、腕力的有弹性的兽毫笔来制作,用手指或其他毛刷等作画,只能构成一种缺少变化的线条,它不能用来代替兽毫笔。
表现某种感情的画,一定要用直接抒写某种感情的线条来构成,说表现任何内容的中国画都应用最美的没有粗细变化的圆线条来构成也是片面的。
成画一定要用熟练的勾线技巧,但成画以后一定要看不见勾线技巧,要只看见具有某种意义的整个形象。不然的话,画便成为炫耀勾线技巧的东西了。
注解
[1] 就出土的夏代彩陶上的动、植物花纹来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手笔的痕迹。
[2] 《古今注》说:“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据1954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长沙南郊战国木槨墓内获得的以竹管为套的木杆兔毫笔(据当时老笔工鉴定,毫是上好的兔肩毫)来推测,楚在那时已有木杆兔毫笔,可能秦在那时也已有竹管兔毫笔。《古今注》所说是可信有其事的。
[3] 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蒙古索果卓尔之南古居延海地方曾得汉木管笔。余虽没有看见是用何种兽毫制的,但据王羲之《笔经》说:“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又旧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证以最近所见汉画线条有那样劲健,可信从汉到魏晋是兔毫、鼠毫笔最盛行的时代。
[4] 颜师古《隋遗录》:“宣城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三两。”青毫即羊毫,紫毫即兔毫。据笔工说:羊毫以前以嘉兴、硖石产的为最好,实不数宣城;紫毫则从古就以宣城产的为最名贵。诵白乐天诗:“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又“宣城石上有老兔,食竹饮泉生紫毫。”可知隋唐时最盛行的是兔毫、羊毫笔。
[5] 韦诞字仲将,三国魏京兆人,工书,善制笔,曾著《笔经》;又善制墨,时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6] 《避暑录》:“笔出于宣州,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治平、嘉祐前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清异录》:“伪唐宜春王从谦用宣城诸葛笔,一枝酬以十金。”又欧阳修诗:“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又山谷《笔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7]拨镫说有种种:有说镫是马镫,浅浅地用指尖执笔,使虎口空圆像马镫。有说执笔像用指尖拿东西挑镫心的样子,就又以镫为油镫。有说执笔有八法:一、二捺或作压、三钩、四揭、五抵、六拒、七导、八送,这就叫拨镫法。我现在说的按、挽、钩、抵,就是以后说为根据的。
[8] 使笔直立,锋在正中,用浓墨画一线条,在日光中映视之,就会看见线的中间有更浓的一丝痕迹,像圆柱的中轴,给人以圆感,所以叫作圆线或圆笔。前人最乐道的“绵里针”就是指这样的线条和这样使笔而埋藏其锋说的,这又就是所说的篆书笔画。使全毫铺平像刷子,略卧其管倒向前进,就是线向上、下、左、右延,管即向它的相反方向作侧倒势,倒推毫进,这样画成的线条,映视之,就会看见线的两沿特黑,中间平,有方感,所以叫作方笔,也叫隶书笔画。前人称这样“用笔”“如垩墙,倒提其刷按之下”;“如击敌,深入敌后反击之”。其喻实甚确。
[9] 见五代荆浩所著《笔法记》。
[10] 见唐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卷之一《论画六法》。
[11] 春秋战国时代错金铜器由洛阳金村出土的,现有金银错敦、金银错壶、金银错狩猎纹镜等。由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有金银错动物图剑、黄铜错水陆交战图鉴等。错纹即有细如游丝的。
[12] 寿县出土的楚墓棺盖是用朱漆画的,画用细线钩勒,实为汉代漆画中的游丝描所从出。
[13] 《图画见闻志》:“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探微是南朝宋人,人物故实画极妙,兼善山水草木,有“包前孕后,古今独步”之称。
[14] 见所著《笔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