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传诗
长庆三年(823),元稹、白居易又和西陵渡结缘了。
元稹四十几岁时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此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已有一段时间了。也许冥冥中有感知,元稹到杭州后,白居易陪了他两天,可元稹始终兴致不高。按理说,老朋友好久没见了,这次可以在江南相邻共事,应该高兴不是?白居易欣喜地写下了《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以示纪念:
稽山镜水欢游地,
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
封疆与我且为邻。
郡楼对玩千峰月,
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
相看更合与何人。
这可是白居易与元稹在杭越唱和的第一首诗。
元稹却说:
莫言邻境易经过,
彼此分符欲奈何?
垂老相逢渐难别,
白头期限各无多。
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低落?“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可知他有老之将至的悲郁之情。白居易安慰说:
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
勿言一水隔,便与千里同。
富贵无人劝君酒,
今宵为我尽杯中。
来来!咱们喝酒。元稹却依旧回说:
蹇驴瘦马尘中伴,
紫绶朱衣梦里身。
符竹偶因成对岸,
文章虚被配为邻。
湖翻白浪常看雪,
火照红妆不待春。
老大那能更争竞,
任君投募醉乡人。
“蹇驴”“瘦马”,可以看出,元稹还是郁郁寡欢;“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更是他对青春不再、老境无奈的喟叹。
白居易劝慰道:
为向两州邮吏道,
莫辞来去递诗筒。
没关系,咱俩用诗筒让邮吏递诗。有点萌,是不是?
诗筒,也叫诗简,是用来放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邮吏过江送诗筒,今天读来是否有拾得钱塘江上千年漂流瓶般的浪漫?
第二天,白居易一路送元稹到钱塘江边上船。过了钱塘江,便到西陵渡,是越州地界了,二人的分别之情更是难以挥去,于是白居易又信笔写下:
烛下尊前一分手,
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
合眼先应到越州。
终究要分别,现在是船中的你看着岸上的我,岸上的我回头望着远去的你,等回到下榻的虚白堂小憩一会,还没等我睡去你应该已经到对岸了。
元稹到西陵渡,天色将晚,深情回眺杭州,写下《别后西陵晚眺》一诗,放入竹筒,让邮吏送到杭州:
晚日未抛诗笔砚,
夕阳空望郡楼台。
与君后会知何日,
不似潮头暮却回。
白居易阅读此诗,欣然会心,即刻又写下《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烟波尽处一点白,
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
暮潮空送渡船回。
想象元稹在西陵渡遥望之状,聊表自己的感激之情,白居易依旧贮诗竹筒,让邮吏送过江去。元白“竹筒传诗”于此开启,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也是唐诗史上的一段佳话。
白居易为西陵古驿站留下了永不褪色的一笔,给后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烟波尽处一点白,
应是西陵古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