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肥胖是由生物、环境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营养素摄入过多、缺乏体育活动、遗传风险和个人危险因素等共同引起能量失衡所致。现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高能化、久坐少动),环境压力等因素,肥胖已经成为流行病的一种。近几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速度高于成年人。肥胖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还对人的身体造成一系列损伤,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肥胖与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癌症、痴呆症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胖的流行,导致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增加。
减轻体重是治疗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基础。减重的有效措施包括饮食干预、体育运动、药物干预和减重手术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采用“间歇性禁食”方法来减重,但该方法能否取得确切效果且能否长期维持尚无定论。如仅靠饮食干预和体育运动不能把体重降到预期目标,可考虑药物干预措施或减重手术。目前常用的减重手术方式包括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胃束带术等。减重手术是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临床上应对根据相关指南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因此适用人群有限,这也为药物干预肥胖提供了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许多减肥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氯卡色林(lorcaserin)可使患癌风险增加,西布曲明(sibutramine)可能有包括卒中和心脏病在内的潜在不良反应,奥利司他(orlistat)可引起腹泻等。此外,其他减肥药物还被发现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许多减肥药因其明显的不良反应而退出了市场。近些年来,应用逐渐广泛的GLP-1RA,即将上市的GLP-1RA/GCG-RA,GLP-1RA/GLP-RA,甚至三靶点药物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应用新型药物减重的巨大效果,减重领域的治疗策策略也将随之发生重要改变。基于此,探索科学的减肥方法对于防治肥胖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及防治策略》由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章常华教授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内分泌学陈晨教授主编,是一本基于现代医学、药学科学理论方法结合传统医学思想理论,系统介绍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以及目前临床用药的专著。本书共十二章,各章节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简介、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临床用药等。本书是编者在多年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基础上,合作编著而成,参加本专著的编写人员为医药院校和医院的专家、教授,其中多位内分泌专业的临床一线专家。本著作内容上达到了科学性、实用性、学术性、前沿性和科普性的有机结合,可供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其他临床药学工作者、新药研究工作者,以及医药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等参考使用,同时也可供普通公众阅读。
肥胖是很多种疾病的根源,防治肥胖相关慢性疾病任重道远。愿我们共同努力,改善肥胖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结局。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慢病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