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推动了医学的飞速发展。遗传的本质得到揭示,生理与病理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不断深化,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层出不穷,这些进步使得曾长期威胁人类的传染病得到控制,医生手里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大大增加,无数生命获得拯救。上述巨大成就引人瞩目,但同时也推高了全社会对医学的预期,技术至上开始盛行。广大民众,包括医学工作者,都开始对医学抱以超出可能的期待。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忽视了医学的局限性,没有看到现在的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对很多疾病还束手无策,健康长寿在多数情况下还只是良好的愿望,医生能做的还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民众的过高期望,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激进性,造成当前很多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情况。在“早发现,早治疗”和“治未病”的旗号下,很多危险因素成了治疗对象,疾病诊断标准不断降低,治疗终点目标逐渐前移。普遍的健康体检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本来并不会影响健康的所谓“疾病”,乃至造成如有人戏谑所称:“如果你觉得你还健康,那是因为你检查得还不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推波助澜。例如制药公司利用资本的渗透力影响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和诱导公众取向;慈善机构为扩大影响力而夸大疾病的危害或干预的效果;西方国家政党为了赢得选票,刻意迎合一些拥有压力集团支持却缺乏证据支持的医疗项目;学术刊物的商业化运作影响学术诚信和公信力,等等。
上述问题加剧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失当,造成部分健康人群得到了过量的医疗供给,而真正的患者,尤其是经济状况差和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却在治疗的可及性方面居于劣势。良莠不齐的医疗信息、复杂繁琐的候诊流程、廉价基本药物的短缺以及本末倒置的健康评估机制都更不利于社会弱势群体,令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更加突出。
以上是《病患悖论》的主要思想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英国全科医生,她在援用科学证据的同时,融入了职业经历和个人体验,加上作者对民众利益的关切,使这本书散发出医学的温度。《病患悖论》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究竟什么是健康?医学能做什么?社会怎么影响医学?医学要往哪里去?我觉得无论是医务工作者、政府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值得来读一下这本书。
译者潘驿炜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博士生,他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后,转到科学史专业。跨学科的优势使得他能更好地从法律和社会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技术和医学发展的历史,这是非常有益的。希望今后能有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年轻学者投入到科学史研究中来,只有这样,科学史这个交叉学科才能站住脚跟,才能真正成为科学与人文的桥梁,才能得到蓬勃发展。
是为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
韩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