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经济学:应对疫情冲击与恢复经济增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并可能引发系列次生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初暴发并迅速发展为全球大流行(Global Pandemic),成为21 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也成为对全球经济造成始料未及负面影响的重大冲击性因素。在疫情大流行影响下,全球经济将无可避免地陷入严重衰退。疫情的广泛扩散和持续蔓延也将引发连锁反应,引致系列次生风险。

一 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国际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会出现2%左右的增长,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并不存在走向衰退的经济基本面基础。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并迅速蔓延,造成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隔离,全球经济从原来的基本平稳迅速转向急剧衰退,演变成仅次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大封锁”(Great Lockdown)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急剧衰退。疫情大流行同时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实体经济遭遇了“休克式”冲击,严重阻断了正常的经济活动,全球经济急剧陷入衰退。IMF预计全球经济将陷入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的大衰退,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显著萎缩,全年经济增速也将转为-3.0%,出现仅次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负增长。

鉴于各国为控制疫情采取了边境封锁措施,疫情全球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活动,导致全球人员流动、货物贸易中断,全球供应链断裂,使本已低迷的全球贸易雪上加霜。2020年全球贸易额将陷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下跌。

随着全球供应链中断,全球范围广泛的停产停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将造成更为严重的负面冲击。联合国贸发会预计2020年全球FDI将下降30%—40%,出现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下滑。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集体陷入严重衰退。随着美国疫情进入暴发期,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经营中断,经济遭遇严重萎缩,2020年第二季度甚至会出现不亚于“大萧条”时期的严重衰退。虽然美国推出2.2万亿美元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和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希望帮助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和中小企业存续下来,支持失业人员渡过难关,但在生产经营活动因疫情大规模中断情况下,上述措施难以阻止经济急剧萎缩,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可能下降更多,全年将陷入深度衰退。此外,除了急剧下跌的GDP,暴增的失业亦成为美国决策者的严重困扰。由于失业者的抗议,美国联邦政府急于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重启经济。这无疑将增添疫情控制难度,并增加疫情失控风险,进而导致经济因再次严控疫情遭受更为严重的打击。随着疫情在欧洲广泛扩散,加之经济基本面本就相对脆弱,欧洲经济也将陷入显著负增长,特别是疫情相对严重的意大利、西班牙,其经济增速下滑尤其明显,IMF预计两国2020年均将出现相对于2019年经济增速超过9 个百分点的下跌。日本经济原本位于相对较低的增长区间,疫情影响之下也将陷入深度衰退。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行,且前景不确定性更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方面,虽然根据 IMF 在2020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其整体经济增速依然维持正值,且国别下降幅度小于发达国家,但是IMF也强调这是基于当前疫情分布情况且疫情能够在第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预判。随着疫情扩散,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可能远比预测情况更为糟糕。分国别看,经济处于脆弱复苏中的巴西预计将再次陷入显著负增长,而本就受到油价下跌影响的俄罗斯,以及遭遇电力供应瓶颈的南非,预计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增速将双双大幅下降,都将进入明显的负增长区间。印度经济增速近年来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但是其疫情的发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速也将不可避免进入大幅下行区间。

二 疫情全球大流行或引发多种次生风险

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之下,全球多方面矛盾凸显,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将加剧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并可能引发多种次生风险,甚至不排除在部分国家引爆经济金融危机。

1.疫情持续时间或将超出预期,导致对经济冲击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深

鉴于疫情扩散后,会带来更大的扩散效应以及医疗物资挤兑效应,控制难度会显著加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在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快速扩散期,大大增加了全球防控压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疫苗研发可能需要12—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目前缺乏专属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即使2020年第二季度控制住了疫情扩散,也并不排除疫情二次甚至多次复发风险。在疫情全球扩散且各国疫情演变周期不同步的背景下,率先稳住疫情的国家其经济增速也会因他国需求萎缩而陷入被动式下降,且疫情持续时间越长,这种被动式下降时间越久。

2.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将加剧全球化阶段性退潮

目前各国疫情演变并不同步,虽然我国国内疫情已经得到相对有效遏制,但是欧美却步入疫情暴发期,导致断裂的供应链短期内难以修复。个别发达国家利用疫情加紧收缩其产业链的全球布局。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风险,一些跨国公司基于风险原因存在将生产本土化和区域化的安排,一些发达国家政府有意通过支持政策鼓励海外企业回流,加速供应链本土化,这将加剧全球化的阶段性退潮。此外,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之际,部分国家相继加大对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出口贸易管制,提高了贸易壁垒。

3.在疫情应对方面,各国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掣肘全球合作抗疫及恢复经济进程

近年来,大国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中美关系从合作走向竞争,G7内部,美国与其他盟友对立愈加明显,欧盟内部分歧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内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广泛崛起。这造成在抗击疫情和稳定经济方面出现了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积极合作共克时艰不同的局面——大国之间相互指责和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一方面疫情源头何在成为大国在外交中互相指责的借口。另一方面,大国在国际市场争夺抗疫物资,为求自保以邻为壑。在最需要全球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时期,大国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却空前上升,陷入了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极为不利的困境。

4.各国应对经济衰退政策空间有限,刺激政策效果因供应链中断而大打折扣

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率水平普遍已经很低,全球债务水平已经升至新高,导致刺激经济的货币财政政策空间有限。另一方面,财政和货币宽松通过扩大需求提振经济应对传统经济衰退有效,然而在疫情导致正常生产消费活动中断情况下,提振经济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不同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断的是资金流,能通过注入资金加以解决,疫情之下中断的是供应链,难以仅仅通过注入资金加以解决。

5.警惕疫情持续扩散引发金融危机等系统性风险

企业营收和家庭收入锐减显著限制了其偿债能力,金融业将面临较大债务违约压力,IMF警告称疫情对金融业的冲击程度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2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新兴经济体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全球近半数国家向IMF恳求应急资产支援,疫情持续扩散或将导致部分经济金融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的经济急剧衰退还可能导致缺少主权货币的西欧国家出现债务违约风险。随着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大幅萎缩,油价低位徘徊,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可能出现财政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风险。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出警告,因不断增多的国家拟启动部分粮食出口限制,全球可能面临粮食短缺危机,并可能在部分国家引发粮价大幅上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