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建构了族群文化接触、碰撞、融合的音景。往事越千年,虽然驼铃声已逝去,时间却留下了文物、习俗、艺术、文学的印记。这些符号追忆着丝路文化的流风遗韵,敞开了意义阐释的空间。
《灰阑记》讲了一个两妇争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古印度、两河流域都渊源有自。元代,杂剧不仅语言杂糅,而且故事亦具东西方文化杂合之遗痕。明清戏曲里《灰阑记》的不在场,与它在西欧剧场里的上演和续作,表明了文化旅行在异域时空的后生命形态。
撒马尔罕古城大使厅的壁画里,描绘了粟特人对唐高宗射豹、武则天泛舟的想象。帝王的武勇、王后的服饰,言说着粟特人对天皇天后形象的自我投射。
敦煌文书中以“奴”结尾的名字,并非表明其身份,而是深受粟特人起名习俗之影响。粟特人是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他们取名的惯习竟然影响了游牧民族、大江南北。
大唐王朝的诸多时尚,如赏花、斗鸡、胡旋舞等,与西域文化,尤其是琐罗亚斯德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廷放赦,树金鸡,因为鸡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善禽,是引导灵魂的斯劳沙,是战神室建陀的标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斗鸡不再是玩物丧志的游戏,而是政治或宗教活动。
如此等等,可以见出,人类的文化是在间性、互文性中发展的。
分类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然而,民族文化间的接触、交流和杂合,导致对问题的具体分析,难以仅仅从某一种文化专论。伏羲女娲对偶图、《莺莺传》的命名、水浒人的绰号、脂评的特征、沈从文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尽管隶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但也要在间性视域中来审视。
文化的研究需要阐释。伽达默尔创立的哲学诠释学,探讨的是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它是本体论的阐释学,不是认识论的诠释学;它探讨意义何以生成,而批判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然而,它侧重于主体的个体性理解,相对来说,忽视了阐释的社会性、时代性和公共性。2017年,张江教授提出“公共阐释”论,引领了当下对阐释学的讨论、丰富和发展。《文学经典的质性与阐释的公共性》《公共阐释、情感结构与知人论世》《作为公共阐释的文学史与文学记忆》是一组探究公共阐释的论文,探析互相理解的条件、阐释的时空结构和意识形态性等问题。在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新时代,希望它们成为“预流”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由于意义的阐释具有实践性,因而阐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改造世界。具体到文化的阐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之间的渗透影响,实质上都是列宁所要求的研究问题应回到问题域,从而对问题的探讨就具有了实事求是、考镜源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