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来牵这个头
果然,第二天小院儿就迎来不少人。
都是宋毅这边的叔伯兄弟,甚至连宋家的定海神针,宋家庄及周边五村的里正,也是宋毅本族的七翁翁宋泽冲都来了。
宋毅所在的宋家算是本地的大家族,陈留宋氏也曾经有过辉煌,在唐代曾经出过一方节度使,很多先祖在金殿都有一席之地。
到宋毅曾祖父那一代,也还能算得上辉煌。
曾祖父做过后晋和后周的禁军将领,只不过战死沙场的时间比较早一些。
留下了七个儿子,宋毅的祖父就是长房嫡子。
曾经在后周和宋初做过厢军的中级武官。
不过也算是当初陈留宋氏地位最高的人了。
这位七翁翁,就是祖父辈中年龄最小的。
如今是宋氏当代的掌门人,身上有个里正的职务。
里正还有个名字叫做乡长,负责管理一块区域的赋税和民事。
说白了就是协助县里管理基层乡村的。
宋家庄和周边榆丘、北滩、陈庄、庙集同为一里,里正就由这位七翁翁宋泽冲来担任,其实多数时间还是在村里。
只有征税的时候,会坐阵庙集那边的办公点,赋税解押到县城也大都是户长、手书和民办去做就好,他只需要点清签个名。
除了这位七翁翁之外,还有宋轶的叔伯和同辈兄弟。
他是长房的,父辈有五个叔伯,叔伯下面又分排行,他是行九,是以族中大都称呼其宋九、九郎或者九哥。
“七翁翁,各位叔伯兄长,大家快些进来,屋中还未干透,暂且在院中坐上一会儿,我去给你们沏茶!”
宋毅热情的将来的这些人引入院中落座,手脚麻利的就开始沏茶,昨日已经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是以提前有所准备。
用剩余的木板,在院里做了个很大的茶台。
虽然品相一般,起码坐下喝口水是凑合的。
宋泽冲笑着点点头,然后就带头在宋毅的新院落中转悠起来,甚至还爬上房顶,去见识了下水池和提水风车。
纵然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其他的叔伯兄弟也都是满脸的惊讶和艳羡。
对宋毅搞出的这座小院儿赞不绝口。
茶水煮好了,宋毅挨个的送上。
今天来的,除了几个小的之外,剩下的不是辈分高就是年龄比他大,在这些人面前,他还真没什么地位。
“九郎,你这院子修的确实极为精致!”
宋泽冲端起煮好的茶汤喝了一口夸赞道。
“七翁翁过奖了,这就是瞎琢磨的,您若是喜欢,等这两天收了尾,我过去给您修一座,让七翁翁也能方便些!”
“哈哈哈......你这个小九郎倒是比之前会说话了!挺好,总不能做死读书之人,人情世故也是学问的一种嘛!”
“七翁翁说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九郎定然不会忘记您的教诲!”
这话一出来,倒是让宋泽冲惊讶了。
“好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真好!不愧是我宋家的读书种子,仅凭这句,来日你必会中举!你今年虚岁不过才十七,有的是时间去博取功名,千万不可懈怠!”
听到宋泽冲这么说,其他的叔伯也是连连劝说。
他们都知道原主的宋毅已经在举人试失利两次。
生怕打击了他的信心,是以都是积极地鼓励。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
读书是光耀门楣、兴旺宗族的唯一方式。
就算有其他的方式,人们也普遍不认可。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登榜天下知,东华门唱名是无数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从此一步登天进入士大夫的行列。
可惜宋毅真的瞧不上,但还没傻到去实话实说去。
真若是说了想法,估计这些叔伯兄弟,加上那位七翁翁,会轮番的盯着,将他在这个小院关禁闭、读四书五经。
“七叔,读书的事九郎肯定心里有数。咱今天说下正事?”
宋毅的三叔宋恩明笑着请示道,也算是帮宋毅解了围。
宋泽冲点了点头,“你们说吧,只是别耽误了正经事情!也别影响九郎太多时间,他还要读书做学问呢!”
“放心吧七叔,耽误不了。九郎指挥几下就好!”
宋恩明点头答应,然后将目光转向宋毅说,“九郎,昨天你那些婶子、嫂子,看到你这院子可是连觉都没睡好啊!一大早就将我们赶出来,让我们找你修个院子。院子我们刚才也看了,确实极好,你给说说怎么弄呗?”
宋毅笑了笑,心说终于来了。
也不枉他费心思做设计。
沉思了片刻,宋毅开口说道,“各位叔伯,你们觉得我这房子可还实用?”
“这是当然!不然我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凑来干嘛?”
“是啊!是啊!九哥儿这院子真是舒坦极了!”
“我家那口子看完,说梦话都要住这院子!”
“差不多,家里的说不修院子不让床上睡!”
宋恩明等人愣了一下,立刻七嘴八舌的接口说道。
宋毅朗声笑了起来,自家的这些叔伯真是太可爱了,等到大家都收声之后再次开口说,“其实给各位叔伯修房子,这件事极为简单,只是我有个想法,正好七翁翁也在,咱们可以商议一番!”
“大宋立国到现在已经四十余年,虽说不上风调雨顺,但也算的上政通人和、百姓安乐,各家如今别的不敢说,起码一些闲钱还是有的,是吧七翁翁?”
宋泽冲下意识的点点头回道,“这倒是!这些年没甚大的天灾,兵祸也没有到这边来,倒还算得上安居乐业。”
“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很多人都有修房子的想法呢?我这样的院子,满打满算、连工带料也不到二十贯。若是再简单些,去除一些无所谓的镂雕,十贯都不见得。”
看到大家都沉思起来,宋毅再添了一把火,“而且有五叔的砖瓦窑、我拜托七叔改造的石灰窑,这些原料也都不缺。咱们为何不去组个队伍,为附近的村子将房子修了呢?一座房子连工带料十五贯,大部分家庭也就是积攒两三年就能修了!咱们在里面至少能挣五贯出来,所需人工不过十余人、十余日而已!”
“这......九郎,你这是要做生意吗?”宋恩明当即嘴有些不太利索的问道,脸上表情有些惊诧。
宋泽冲也是一脸诧异,其他的叔伯兄弟倒还是沉浸在“算数”的海洋,琢磨一座五贯,全修完大概能挣多少。
“七翁翁,三叔,圣人曾言: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幼者有所教、老者有所养,其可谓大同也!咱们并非是做生意,咱们是在行善啊!”宋毅连忙满嘴跑起了火车。
“圣人说过这句话?”宋泽冲抓着胡须思索起来,他也是读过书的,怎么不记得有这句话的印象,不过听起来倒蛮有道理的。
“这都不重要!七翁翁,我的本意也是想给族中的叔伯兄弟找个营生。你们想,咱们宋家人丁兴旺,几百口子人不能都围着田地打转儿吧?砖瓦窑做的不错,但也是靠需求吃饭的,哪有自己修造,自己消化砖瓦来的稳当?这件事我思索良久,觉得咱们可以试试!”宋毅立刻趁机说处自己的想法。
看到还在犹豫,宋毅立刻补充道,“退一万步讲,就算不行,咱们也并无损失对吧?不过是多学了门泥瓦手艺,还将自家的房子给修了起来,怎么算都是不吃亏的!”
“七叔,我不太算的来,您说呢?”
宋恩明心中有些没底气的问宋泽冲。
“九郎,你实话跟七翁翁说,这事真是你琢磨出来的?”
宋泽冲紧紧地盯着宋毅问道,心中充满了震撼。
若是真能够做起来,那着实对宋家大有裨益。
北宋是封建王朝之中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在这个时代,除了士大夫很少有人轻视经商。
再说宋毅的想法也不算是经商,最多也就是跟工坊差不多。
他们宋家庄的青砖蓝瓦,不也属于是工坊产业吗?
宋毅点点头回道,“是的!读万卷书,也要观察普罗大众,知道当前百姓之所求,同样也是印证学问、求道求真的方式!”
“好!果然不愧是我宋家麒麟子!这事可行,能做!”
宋毅也算是把住了宋泽冲等人的脉,什么事情只要扯到先贤学说和为官之道上,那就很容易得到认可。
“七叔,能做是能做,但这事谁牵头啊?咱都不懂怎么运作,九郎他还要读书准备科举,不若您老劳累一番?”
宋恩明听到这事可做也是很高兴,但马上又皱眉犯愁起来。
这边宋毅倒是着急了,咋说半天还将他这个正主儿给甩出去了?进学个屁!科举个球儿!这事儿必须他牵头!
“可我也不太懂啊!”宋泽冲也是犯难了。
宋毅见此赶忙说,“七翁翁,三叔,不若这件事我来牵头吧,一来本就是我提出的,我有详细计划;二来我有技术,也有相关的经验,可以调配好;三来此事涉及到许多的账目往来,一般人恐怕也做不了,好歹我也是读书人,这方面能管好!”
“可是......你毕竟要参加科举的!”
宋泽冲满脸犹豫的看着宋毅,在他心里科举最重要。
“不会耽搁的!再说总要学以致用才好,您也不想有朝一日我金榜题名做了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昏官吧?”
宋毅嘴角含笑,大招出来,就不信拿不下你们。
“此话倒也有理!如此,九郎你就先管着,老三、老五、老七,还有五郎你们几个,定要尽心竭力协助九郎,让他轻松一些,别耽搁了读书的事情!”
“好的,七叔/七翁翁!”
宋毅也终于松了口气。
终于还是做成了!
玛尼,我来了!
大宋,你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