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时代漫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诡异的马邑之战——汉匈百年战争的序幕

说起汉朝和匈奴的第一战,很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白登之围。这个答案,其实既对也不对。汉朝和匈奴第一次大规模交战,确实是白登之围。但是汉朝第一次以围歼匈奴主力为目标,而主动发起的进攻战役,应该是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不仅过程具有戏剧性,而且结局也很诡异。同往常一样,这次战役的发起,也来源于一场嘴炮互怼。

1.马邑之战的起源

前面咱们说过,公元前135年,匈奴请求和亲,刘彻在大臣们的要求下,同意了,但刘彻心里是不愿意的。时间又过去两年,公元前133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刘彻就又把打匈奴的事提了出来。

当时的雁门郡马邑县,大致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朔州地区。有个姓聂的人通过大行令王恢,自告奋勇地向中央提了一个打匈奴的计划。这位聂大哥,是马邑县的土豪。《史记·韩长孺列传》就直接称呼他为马邑豪。

关于他的名字,目前通行的叫法是聂壹,《史记》里叫聂翁壹。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阿其图,曾经在他的论文《“马邑之谋”与汉武帝开置郡国的西扩》里,考证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应该叫聂翁壹。我认同他的看法,不过,咱们还是按照习惯叫法称呼他为聂壹吧。

《史记》里在身份前面加上“豪”字的,如豪臣、豪吏、豪杰、豪民、豪强等,都不是普通人。至于聂壹,个人认为他应该属于豪吏。原因后面会说到。

当时的雁门郡是边防重地,从汉初到马邑之战为止,光是史书有记载的匈奴大规模攻打雁门的行动,就有七次。马邑县的聂壹就利用地处边境的优势,和匈奴搞走私贸易,进而取得了匈奴人的信任。

聂壹提议引诱单于入境进行伏击的计划,动机是什么,史书上没有说。聂壹提出的计划是通过大行令王恢,直接递送给皇帝本人的,越过了中间所有的行政层级。

这里介绍一下大行令的主管业务,主要包括:边境民族事务,附属国和境内诸侯国的册立、定罪、往来礼仪,等等。可见聂壹通过王恢来向朝廷提出这个计划,倒也合情合理。

也有一种说法是,聂壹的提议就是王恢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聂壹本来就和王恢是一伙的。王恢是燕人,当时燕地是边境地区,王恢因为对匈奴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被任命为大行令。这个人主张对匈奴采取攻势,是朝廷里主战派的领袖人物。两年前关于是否要继续与匈奴和亲,王恢就和御史大夫韩安国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可能从那时候起,王恢就开始着手这个计划了。更阴谋论一点的说法是,这个计划是刘彻主导的。

2.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争论

咱们回到那场辩论大战。

刘彻跟大臣们说:我们天天花钱买和平,可是匈奴还是天天来打我们。现在我想趁这个机会打他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主战派王恢就站出来说:当年战国的时候,代国那么小,也能打败匈奴呢。我们大汉,四海归一,怎么还能被匈奴欺负呢?

主和派韩安国就反驳说:不能因为愤怒就打仗嘛,你看咱们高祖刘邦,被围困在白登七天,后来不是也没生气嘛。

然后两个人怼起来了,他们争论的核心点有三个。

第一,是不是还要坚持和亲的政策?

韩安国说: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还是不要随便改。

王恢说:和亲了还打我们,那就不和亲了。

第二,打匈奴,对汉朝有没有好处呢?

韩安国说:占了匈奴的地方,我们又没什么用,打仗会导致百姓又受苦。

王恢说:把匈奴打怕了,就不敢来找事了,边境也就太平了,远方的外族也会臣服于我们。

第三,有啥办法能打败匈奴呢?

韩安国说:出兵千里去打匈奴,我们又找不着他们,不好打呀。

王恢说:出去不好打,可以把他们骗进来,打埋伏呀。

怎么样?是不是越看越觉得,像是提前排练好的?

3.是战是和看利益

这场争论很具有代表性,后代两千多年关于对外战争,甚至外交政策的争论,都没有超出王恢和韩安国争论的范畴。对于这种争议,班固有过一针见血的评价。他在《汉书·匈奴传》的结尾说道:“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

缙绅原本指官员手里拿的笏板,后来代指整个官僚群体,或者地方上的官僚。这群人是既得利益者,对他们来说,不管国家吃了多少亏,受到了多少侮辱,那都是国家的事,和他们是没有关系的。不管这个国家是江山完好,还是只有半壁江山,他们仍然还是这个国家的上层阶级。

至于战争,他们不是主角,无法从中获益,而且通过战争获得权力的那些人,也会损害他们的权力。毕竟权力就这么多,别人多了,他们就少了。战争还会对滋养他们的环境产生震动。故战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会打扰他们平静悠然的生活。所以,一切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而对将士们来说,那个时代只有战争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他们的价值。对于不甘心混吃等死的人,对于希望报效国家的人,对于希望建功立业的人,对于希望名垂千古、声名不朽的人,打击敌国的战争就是最值得投身的事业。投笔从戎的班超就是这么想的。马邑的聂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4.汉军的作战计划

王恢和韩安国的这场舌战,作为裁判的刘彻最后判定王恢胜利,决定按照王恢说的办。确定了计划,说干就干。在当年的六月,也就是公元前133年,就动员大军在马邑周边设伏。

按照史书的记载,汉朝对这一次作战非常重视,动员了30万人以上的部队,可以说汉军主力是全部出动了。这一点,从任命的前线将领上就可以看出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并且提前一年就把李广调任云中郡,进行前期准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把汉军的各军兵种都用上了:骁骑,骑兵;轻车,快速战车部队;将屯,边境的屯田兵,有预备役的性质;材官,精锐山地步兵。可能还出动了担任中央警卫的南军。因为卫尉李广原来就是统领南军,担任未央宫警卫任务的。

在史籍中,这场战役,汉军方面似乎是没有统帅的。我认为,统帅还是有的,而且可能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应该是由韩安国担任。

韩安国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出任护军将军。无论是从本身地位上,还是朝廷给的将军名号上看,这个统帅都应该是韩安国。在汉代,护军有统筹协调各方关系的意思。

汉朝选择马邑作为伏击战场,除了聂壹的个人关系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马邑县所在的雁门郡,直面的是匈奴单于本部,只有在这里设伏才能把单于本人引诱过来实施包围行动。二是地形原因。雁门郡在现在的山西一带。山西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整个山西就是由一系列山脉分割出的一个个盆地组成的。这种破碎的地形不利于骑兵部队机动,非常适合进行伏击战和包围战。

5.作战计划的破产

在汉军完成对马邑的隐蔽包围之后,聂壹就开始了自己的间谍行动。他跑到匈奴,对军臣单于说:“我能把马邑的县令和县丞都给宰了,然后全城投降。”单于听了挺高兴,就信了,还派了个使者跟着聂壹一起回去,见证奇迹。聂壹就杀了几个死囚,把他们的脑袋挂在城墙上,然后指着其中的两个跟匈奴使者说:“看,这就是县令和县丞,你们快来呀。”使者就赶紧回去报告了。

这里要插一段,解释一下开头的疑问:为啥说聂壹是豪吏呢?

据史籍中“马邑豪”的称呼,聂壹是马邑地方上的土豪,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个人觉得他同时应该也是马邑的县尉。在汉代,县令、县尉和县丞,是一个县里的前三把手。县尉和县丞都是县令的副手,各自负责一个方面。县尉负责的是全县的治安工作,掌握全县的武装力量。

聂壹在劝说单于的时候,说自己能杀掉县令和县丞,却没说自己能杀掉县尉。为啥要专门提县令和县丞,却不提实际掌握马邑县兵马的县尉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聂壹自己就是县尉。只有这样,匈奴的使者才能那么轻易地就信了那几个人头中的两个是县令和县丞的。

听了使者的汇报,单于赶紧集合了10万人马,越过武州塞,杀奔马邑。匈奴人的进军路线,是穿过武州塞,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市云冈区,进入汉朝内地。云冈石窟往西走一点就是武州塞了。

越过武州塞后,沿着现在二广高速的路线往朔州方向走,这一路都是平地,能快速机动。秦汉时期的马邑县城,位于今天山西省朔州市的朔城区。县城周长9里,面积是北京故宫的1.3倍,人口至少有5000户。这在古代已经算是个大县城了,也难怪单于要急吼吼地过来抢一把。

匈奴大军在距离马邑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大约就是现在的朔州市山阴县境内,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史书上说:“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意思是,光天化日的,牛羊满地跑,居然没人管,肯定不正常。

所以,匈奴军突袭了一个亭,抓了个倒霉的尉史。亭,在汉代的边境地区是一种具备驿站、哨所等多种功能的烽火台。尉史是一个边境特有的官职,一般每一百里有一个;编制和作用大致和现在的边防连类似;主要任务是行徼,也就是巡逻。当时雁门郡尉史的巡逻队碰巧和匈奴大部队撞上了,就赶紧撤退到附近的亭,但还是被匈奴人俘虏了。

刀架在脖子上,尉史只好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单于说:“我本来就怀疑不对劲。”然后就赶紧收拾人马,原路撤回去了。等匈奴全部跑光了,边境的人来报告,还守在马邑附近的汉军主力才知道计划已经失败了。

当时王恢单独率领三万人,守在雁门郡东侧的代郡,准备截击匈奴的辎重部队,从后面封住单于往北的退路。眼看着匈奴的军队又原路退回去了,王恢感觉自己这么点人上去就是白给,也不敢出击。

就这样,经过精心筹划,双方投入兵力超过40万的一场战役,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两家甚至都没碰过面。

6.战后的责任人处理

本想打个开门红,结果却是这样的窝囊,刘彻的愤怒可想而知。回到长安的王恢替自己辩解说:“当初说好了,骗单于进马邑,我再背后夹击。现在他半路回去了,那我就没办法了。我这三万人全给送人头,也挺丢人的。我知道回来就没好结果,但是至少给陛下您保住了这三万人马呀。”

刘彻看他到这时候还不能领会,只好把他交给廷尉法办了。

王恢到处托关系找人说情,刘彻还是不依不饶。他跟来求情的太后说了心里话:就算拿不到单于的人头,你多打一点伤害值也行啊。哪怕多捡几个急救包,也能证明你来过。现在倒好,几十万人听了你的话,啥也没捞着。你邀请的这一局,你自己却挂机了。不杀了你,大家怎么出这口气?

这话传到王恢的耳朵里,他也只好自杀了。

王恢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毕其功于一役的计划承担了责任。至于那位发起计划的聂壹,汉代的史书没有记录他的结局。《三国志·张辽传》说,聂壹的家族为了躲避仇家,不得不改姓张。

7.战后影响

马邑之战,对汉朝和匈奴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对匈奴人,可以说没有影响。侥幸逃跑的匈奴人,变本加厉,更加频繁地袭击汉朝边境。但是汉朝方面对马邑之战的反应就有点诡异了。王恢,这个主战派的领袖死了。他主导的一场战役,失败了。按照后代某些个王朝的做法,这主和派就该得势了吧?事实恰恰相反,马邑之谋失败之后,主和派却彻底销声匿迹了。

从此之后的历次重大战役,再也没有主和派站出来阻挠。对于军事问题,像王恢和韩安国这样的朝堂辩论,汉武帝时期也再没出现过。汉朝之后发动的战役,规模也是一次比一次大。

对于这个变化,我个人的理解是:马邑之战让刘彻明白,像军队这类事情,是不能拿来让外朝的大臣去辩论的,只能由自己独断专行。

初战失败,也让刘彻明白消灭匈奴将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更加谨慎和小心。同时,现有的军队和战法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探索新的战法战略。

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由一个更加高效和听话的领导班子来完成,也就是加快内朝制度的完善,加快对朝廷的整顿。整顿的结果之一,就是他舅舅田蚡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