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匈奴简史,游牧帝国的起源
匈奴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是中原农耕政权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政权,从汉代开始就是中原政权外交活动的核心议题。在说匈奴的情况之前,咱们先解释一下游牧和农业相关问题。
1.人类发展的内在动机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靠收集自然资源来养活自己。不管是捕猎还是采集,都属于伸手向大自然要吃的。当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的生长速度,跟不上人类消耗它们的速度,那人类就要开始迁徙,去下一个地方。
这种纯粹靠天吃饭的方法有个问题,那就是单位面积的区域能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人口如果要持续增长,就必须把人分散到更大的区域。这就是个指数增长的问题。
一个地理区域内很快就会被人填满。用不了多久,那些分散出去的部落就会碰上其他部落的人,然后战争就开始了。
同源的部落会组成部落联盟,跟其他的部落或者部落联盟争夺这些区域。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就可视为西北两个部落联合起来,阻击向北发展的南方部落联盟的战争。
慢慢地,人们发现,通过有计划地种植某些植物,可以在同样的土地面积内获取更多的食物。有计划地饲养某些动物,也可以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稳定地获取动物产品,比如肉、奶、皮革等。这样,农业和畜牧业也就出现了。
这就是定居生活和社会化分工的开始,文字、艺术、冶金、建筑、医学、政治等文明的特征也开始发展。那些人口最多、战斗力最强的部落占据了最好的农业地区,开始逐步融合成更大的部落联盟,然后形成了国家,最终摆脱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进入新的时代。
2.游牧文明的产生原因
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部落,或者被消灭;或者融入胜利者的联盟中;或者不得不从农业核心地区退缩到农业边缘地区;或者就只能停留在农业地区之外。
不管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在这一时期,大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大体类似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们只能利用自己所处的环境能提供的东西进行生产活动。那些退缩到农业边缘地区或者停留在农业地区之外的部落,就根据所处地域的情况发展出了各自的经济模式。比如古羌族,因为所处的地区,要么是高原,要么是山间盆地,就发展出了农牧混合型的生产方式。而更靠北、更寒冷、降水量更少的地区,连混合型的生产方式也维持不了。这些地区一般有广阔的草原可以低成本地饲养牲畜,所以就因地制宜,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并通过大量的牲畜来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资。又因为季节和气候对草原生态的影响大,牲畜啃食过的植被也需要时间恢复,故草原部落总是定期移动,逐水草而居。这种基于生产方式产生的游牧部落特性,又衍生出了他们独有的组织方式、文化特点、军事技能、政治结构,等等。
在发展的过程中,农牧混合部落和农业族群也在互相渗透。
颠覆了西周的戎人部落,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而白狄部落更是建立了农耕化的国家——中山国。在农业地区的部落或国家完成几轮重组,力量更集中了之后,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开始逐步向农业边缘地区发展。那些农牧混合的部落要么融入进来,要么就继续向更偏远的地区退缩。
战国时期,随着那些农牧混合部落的消散,原来在农业区和游牧区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消失了,已经国家化的农业族群开始直接接触纯粹的游牧文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这是两种不能兼容的生产方式,因此,一接触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抗性。
作为游牧文明的代表,匈奴这个名字开始正式出现在史籍中。
3.匈奴发展概况
匈奴原本只是众多游牧部落中的一个。匈奴这个名字,也只是一个部落名称。他们最早活跃于阴山地区,直面他们的是赵国。差不多在秦国统一六国到西汉再次统一的这一时间,匈奴也在大力扩张,把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这一广大地区中生活的所有非农业性质的部落都征服了,并统一纳入匈奴的组织体系,构成了具有国家性质的游牧部落联盟。
匈奴这个名字,也就从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了北方所有游牧人群的统称。虽然匈奴在东西方历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文字,故尽管他们存在的时间不算短,可关于他们的细节却不多。比如,他们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
就已有的考古发现和分子人类学研究来看,广义的匈奴人,应该是黄种人,但是存在黄白混血现象。在匈奴势力向西扩张的时候,白色人种也在向东方扩张。比如,迁徙到了今天甘肃地区的大月氏。大月氏人的主体是白色人种,兼有黄白混血现象。匈奴的扩张和后来汉朝的西进,从某种程度上说,打断了白色人种的东扩进程。
匈奴人说什么语言呢?这个,没办法知道了。在这方面的争论也很多,持什么观点的人都有。比如,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等。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匈奴内部的语言体系一定是不完全统一的,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匈奴刚完成扩张,内部的语言体系一定很复杂。根据一般的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占统治地位的部落会逐渐把自己的语言变成一种通用语言。
匈奴的组织架构,是以建立在地域基础上的军事单位为主体的。所有能上马拉弓的男人,都是士兵,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就是这么来的。各级官吏的权力等级、军队数量和土地大小,这三者是正相关的。虽然各级官吏都是各自管辖区域内的军事长官和土地所有者,在他们各自管辖的土地上,他们就是最高的主人,但是他们也必须服从最高统治者——单于的命令。
单于的另一个称呼是“撑犁孤涂单于”,匈奴人称“天”为撑犁,称“子”为孤涂。作为部落的最高首领和政府的最高首脑,单于总揽军政及对外一切大权,由左右骨都侯辅政,骨都侯由呼衍氏、兰氏和须卜氏这三家贵族担任。呼衍氏居左位,是首席。兰氏、须卜氏居右位,日常的判案诉讼、税收等事务性工作就是他们来负责。
至于单于本人姓什么,《汉书》说是姓孪鞮,《后汉书》说是姓虚连题。匈奴人以左为尊,单于以下,左贤王地位最高。同时,左贤王也是单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单于的候补人选。
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匈奴内部的权力划分主要分为十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是: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左大都尉、右大都尉、左大当户、右大当户。
这些既是职位又是爵位,既是行政官职,又是战时统兵作战的军事长官。大者统领万骑,小者统领数千骑。这些统领万骑的军事首长共有二十四个,他们被称为万骑长。万骑长下面有千骑长、百骑长、十骑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等。其中,都尉、当户、且渠是中下级的带兵官,他们各以部众多少来区别权力大小及地位高下。
在管辖地域划分上,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中间的单于庭,由单于直辖,面对的是汉朝的代郡(治今河北蔚县一带)和云中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二是东部的左贤王庭,由左贤王管辖,面对汉朝的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县一带),同时监控东北方向的渔猎民族;三是西部的右贤王庭,由右贤王管辖,面对的是汉朝的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市一带),同时监控更西面的大月氏和氐、羌部落。
其中左右谷蠡王,又分别是左右贤王的副手。至于浑邪王、休屠王那样的,更像是匈奴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收编的,或者是新形成的地方性势力,和汉初的异姓诸侯王有点类似。
以上这些资料都来自汉朝的史籍,其中相关的名称,既有音译也有意译,未必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历史,只能看作是对匈奴情况的笼统描述。
4.农牧冲突的实质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游牧民族嘛,骁勇善战、能歌善舞;游牧地区嘛,风吹草低见牛羊;游牧人民嘛,吃着烤肉骑着马。其实,对游牧民族来说,牲畜并不只是用来吃的。牲畜就像是农业民族的庄稼,是要用来生产食品和提供其他生活物资的。比如,高肉类、衣服、饮品、帐篷等。同时,也靠这些畜牧产品来交换他们需要的其他东西。比如,盐、茶叶和铁器等。大型牲畜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作战工具。因此,他们对牲畜,尤其是对大型牲畜的宰杀都要在计划内进行,因为这是他们的生产资料而不仅仅是消耗品。这种总是在移动中的生产方式,也根本无法实现财富的长期累积。仅仅是冬天雪太大,就可能导致一个部落的灭亡。
所以,气候恶劣了,游牧民族就要去农业地区劫掠生活物资。人口增长多了,草原上养不活那么多人了,也要去农业地区劫掠生活物资。因此,不是游牧民族天然地喜欢侵略,而是在自然经济状态下,靠战争掠夺生存资源,是他们认为性价比最高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农业地区处于弱势王朝或王朝末年的统治下时,游牧民族比较容易得手,而当农业地区处于强盛王朝的统治下时,游牧民族会遭到重大反击。
匈奴人的崇拜对象是龙,他们祭天的地方就叫龙城。这也是司马迁认为匈奴人和华夏同源的一个原因。